在張松答應漲他們工資之後,這兩人的幹勁非常的足。

張松就決定在縣城中心地帶修建一所高階的學府。

以數學為中心。

創辦算術學術中心。

萬物皆可計算。

只要學好了數學,在大明王朝就有立足之地。

比方說一些富裕人家。

他們的自己在學了數學之後,就不用再另外請一個賬房先生。

而普通人家學過數學之後就可以精打細算的理財。

一般有理財經驗的那些老者。

都是經過醫生的積澱才學會如何計算財物。

透過張松創辦的新學,學個一年半載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所學。

窮人的孩子多半讀不起書,而他們學的也就是仕途學問。

這些學問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學出來有時候兩過花白,也不一定能夠當官。

所以說還不如學數學,學了之後除了能夠自己理財之外,還能夠去當賬房先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對於大明王朝而言非常的健康。

因為大多數人都有黃巢一樣的心態。

皇朝也是因為沒有當成官而對唐朝非常的憤恨,以至於後來起兵造反。

給每個人發展的機會,這個王朝才有後勁兒。

也許在御史大夫的眼裡,他張松所做的一切都是妖孽行為。

但只有穿越著張松才明白。他所教學的這些東西可不是為了毀壞大明王朝。

六合縣的經濟實力非常雄厚,所以修建學管的事情一拍就合。

那些吃瓜群眾也樂得一個新聞,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談資。

這件事情當然很快也傳到了皇宮裡。

太子朱標在聽到這個新聞之後,喜滋滋的對著身邊的李公公說道。

“小李子,你對這件事情怎麼看!”

李公公當然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作為太監不得干預朝政,這是朱元璋明令禁止的。

當然也是歷朝歷代引以為戒的事情。

太監干政導致朝廷混亂的歷史比比皆是。

你公公只有家貧,沒有讀過什麼書,但身在皇宮之中,多多少少對朝廷的事情也是而有所聞。

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妄議朝廷。

他哆哆嗦嗦地道。

“太子殿下,您就不要折煞奴才了。我怎麼敢妄議這些事情,你想要找人聊天多的是人選!”

太子朱標見他不敢說,覺得勝似沒去其身就朝兒子朱浩住處那邊走去。

今天,朱浩沒有去張松那。

清明節快到了,他要留下來祭祖。

這幾天回到宮殿都是躲藏在自己的房間。

他白弄的那些玩意兒都是從張松那邊帶過來的。

全是一些瓶瓶罐罐。

他將來是要繼承皇帝位的人,搞這些東西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好在朱元璋心胸寬闊,並沒有過多計較。

在他看來孩子應該享受孩子之樂。

他小時候也非常調皮搗蛋,所以說嘛,孩子的年代就不應該逼著他學太多東西,以至於長大以後反而變得非常的叛逆和邪惡。

朱浩見老爸來了,連忙的收起手中的東西看向朱標。

“你這孩子簡直是不學無術呀。”

看見他在擺弄這些瓶瓶罐罐,豬標不由的,眉頭高皺。

“老爸這怎麼是不學無術,我們大明將來要進行一個新的朝廷,有別於古代就要學會很多很多的東西。”

朱浩說完還不忘記給朱標演示一番,如何將鹽從水裡面提煉出來。

然後又將水分離成氫氣和氧氣。

他說的那些東西,朱標完全聽不懂。

這些知識弄得他完全一頭霧水,根本就聽不懂。

“像你這樣子將來怎麼做皇帝…”

租號好像對做皇帝根本不感興趣一樣,他搖了搖頭,對這個孩子感覺廢了一樣。

話說做爺爺的人對孫子的約束一般都很寬容。

況且朱元璋又是一個普通農民起義的人,他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普通農民的習性。

普通人家對於孫子都是很寵溺。

孫子要做什麼做爺爺的都很支援。

相反而言,做老爸的人對自己的兒子就相當的嚴苛。

朱元璋對朱標其實也是一樣,嚴苛的要命。

“老爸你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朱浩停下了手中的活,問道。

“當然啦,是關於你那個老師張松的事情,他在六合創辦新學。這件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我想聽聽我兒的意見。”

朱浩笑了道:“老爸你這麼著急幹什麼?黃爺爺已經批准張大人張老師在六合縣搞什麼經濟特區你只要睜大眼睛看著就行了,何必去糾結這麼多!”

一向老成此中的朱標,他也有坐不住的時候。

“浩兒!”

本以為這孩子跟著張松,會對張松知根知底的向自己報告,沒想到這傢伙竟然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

也不知道他被張松洗腦了,還是被張松忽悠瘸了。

“老爸你沒什麼事兒的話請你離開,我很忙!”

朱浩竟然對自己的父皇下了逐客令。

朱標雖然說很生氣,但也無奈,只能夠搖頭離開。

他要親自去一趟六合縣,看看張松。

這樣才能夠讓他吃顆定心丸。太子朱標雖然說現在不怎麼正式的處理朝政,但朱元璋卻讓他一定要觀看百官行為。

將來作為大明王朝的繼承人,一定要對這些官員知根知底。

他老朱在九泉也放心了。

每一個前輩,對自己的後代都非常的寄予厚望,朱元璋也同樣如此,所以不惜擔負,二名也要替朱標掃清障礙。

朱標乘坐著快馬車,很快經過兩個時辰就到達六合。

張松正在緊鑼密鼓的計劃,如何修建新學堂。

六合縣生產了水泥。

這種新型材料比糯米汁攪拌石灰還要堅固。

更何況張松做出來的新式磚窯燒出來的紅磚非常的輕巧。

比大明王朝使用的青磚要輕很多。

所以修建起來非常的快速,一天就可以修建出一間房屋。

這種紅磚非常的礙眼睛。

在封建王朝,紅色只有皇家才能夠使用。

因此皇宮的牆又稱為紅牆。

張松使用紅磚修建學堂,玉石們又抓住了張松的把柄。

有一次又紛紛上奏著說,張松用紅色磚來修建學堂,有僭越之罪。

這些莫名其妙的罪名在現代人看來滑天下之大稽,但是在古代這可是殺頭大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