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蔡京如何相處,高峰也是被迫而做。不過,他最終還是決定與他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

史上的蔡京在相位上四起四落,也就是他還有一次復出。如此強大的一位權相,最好還是不要成為對頭。

因而,蔡京的橄欖枝伸來時,高峰還是接了過來,他很痛快的回了信,把宋江的安排和教育學社的事情都了出來,而這也正是他希望促成的。

不宋江的事情對他有重要意義,單是教育學社的事情就有非凡的意義。

古人的教育雖然別有一套,但整體來還是欠乏全面性和系統性,從而使得大量的孩子上不起學和造成人才浪費。

高峰清楚,僅靠自己之力一時間是無法改變這種現狀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動眾人的力量,此時正好蔡京找來了,無論其出發為何,若真能促成此事,卻也有利於天下無數的孩子,結果是自然好的。

這兩件事都交給了蔡京,高峰相信他能辦得妥妥的,因而並沒有擔心,他現在除了把注意力放在青州內政和兩路發展上外,更多的是在關注方臘的起義形勢。

方臘起義於宣和二年十月,因為之前摩尼教的廣泛傳播,所以他只需振臂一呼,便能得到了眾多的響應。兩個月的時間,江南路、兩浙路的各路民眾紛紛揭竿而起,與方臘一道形成巨大的起義洪流,迅速向四周漫延。

方臘的策略很簡單,他就是要佔據長江以南,然後與宋王朝分庭抗禮,劃疆而治。因而,他最注重的就是把兵力集中在北方,以全力攻佔長江南岸。

只是,當他剛剛攻下杭州,準備再次攻佔湖州、常州、秀州等地時,宋朝的大軍便開撥了過來。

十五萬最有戰鬥力的禁軍和西軍,由童貫率領,浩浩蕩蕩的殺向江南,就算方臘人多勢眾,也難以匹敵裝備精良的正規軍。

方臘軍很快就被遏制住了發展趨勢,然後就是處於防守的境地,再然後就是被宋軍打得節節敗退,陣地一個接一個的失守。

時間進入了宣和三年,而這時高峰恰好把宋江收服,訊息傳開,不但對官兵是一種激勵,對方臘一方也是震懾,形勢朝更有利於官兵的一方的發展了。

不官兵節節緊逼,也不方臘節節敗退,就處於後方,或者叫南方的吳玠和丁寶,他們與方臘的兒子方毫,迅速擴充套件地盤,由衢州攻入婺州,再攻入台州,最後奪取了明州。

可以他們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絲毫不遜色於北方的主力,這主要得益於浙南的義軍發展形勢和官兵在浙南的弱勢。

當方臘得知他們的行動後,不驚反喜。他正抽不出手來做這事,兒子代替他做了,他豈能不欣喜?為此,他甚至還命令方毫揮師南下,攻打溫州、處州和建州。

若能把這三處地方打下來,起義軍將不但佔領住兩浙路,還進一步威脅到了福建路,

只是方臘的想法是好的,可軍事大權卻掌握在丁寶和吳玠手中,註定此事不好辦了。

別看一開始吳玠他們向方毫畫的餅比較大,實際上吳玠的目的卻是為了明州,此時明州的事務還未處理完畢,豈能輕易向南?

明州就是後世的寧波,其不光地理位置重要,更有吳玠看中的東西。

這裡是大宋最大的造船廠,吳玠就是看中了這個東西,所以,攻下明州的第一件事便是佔領船廠,包括俘虜了所有的船隻和造船工人。

這些當然都是高峰千叮萬囑交待吳玠要做好的事情,它對下一步濟州島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須完成。

方臘的命令來了,丁寶卻置之不理,根本就沒讓方毫知道,而方毫此時哪裡有心管那麼多,他每日被安排得醉生夢死,幾乎忘了自己的身份,更是別人做來他受益的事,哪用得上他操心?

這也是一開始丁寶做得太好啦,使得方毫麻痺起來,他根本沒想到丁寶會背叛方臘。

對丁寶來,這無所謂背不背叛,他是高峰的人,只聽高峰的話,特別是現在高峰還專門派了吳玠從頭到尾的幫他,他只需按要求去做就行了,哪裡管什麼對不對的?

明州東臨大海,濱海有數十只大大的島嶼,而且大都是無人之島。

在北方義軍與官兵的形勢逆轉之時,吳玠和丁寶便開始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海外轉移。

他們轉移的不光有糧食、耕牛、馬匹和各類物資,還有大量的人員,船工、無家可歸的民眾和大量的軍士。

從明州俘虜了幾十條海船,同時濟州島也派來了接應船隻,他們要把這些全都轉移到濟州島上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時間運力達不到,他們也會預先運送到那些無人島上,待運力充足時再慢慢向濟州島運。

這次運送與之前有較大的不同,那就是強制性的較多。特別是那些船工,基本都是強迫帶走的。

當然,對這些人,吳玠也安排了補償,有願意帶家人一起走的,可以帶走,發給安家費,不願意帶家人的,也只能儘量多補些銀子。

這次轉移的人和物十分龐大,除了動用本地力量之外,濟州島也動用了一多半的力量進行協助,就是高峰也從登州再次購買了十多艘船隻投入其中。

整個轉移過程搶的就是時間。北方戰場上,官兵攻擊的速度非常快,二月份已攻到杭州城下,這是方臘的大本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杭州保衛戰打響了。

趁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杭州時,正是大力轉移的好時候,吳玠清楚,一旦杭州分出勝負,到時無論誰勝誰負,對他們的轉移都極為不利。

好的方面是,當大家得知杭州即將不保,原本還有些抵觸情緒的軍士,也毫不猶豫的服從命令,安心地轉移走了,他們可不願意因為起義失敗而被俘,那將是萬劫不復之地。

整個轉移的過程,在吳玠的精心安排下進行的很順利,等方毫髮覺事情不對時,已經進行到了尾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