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在任時,曾對復新河清理過,相對來,這條河的工程量並不大,大沙河域沙較多,是清河的重頭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沙河在縣境內長約五十裡,重清理的地方也有十多裡,算下來工程量不。

最大頭的當然是開挖兩條河渠,一條連線復新河與大沙河,一條連通汴河與大沙河。這兩條渠合計約三十裡。

實際上還有一段,就是連線復新河與縣城邊上的一條河,因這條河本就連通,只是因沙石沉甸導致斷流,才需要重新疏通,不過,其工程量並不大。

疏河挖渠,需要的是金錢和人力。

高峰預算的一百一十萬貫實際上並不寬裕,而且,就算這些錢他也拿不出來。整個縣府財政收入才多少,截留了朝廷的一半,除去其它開支,能拿出來的已不到五十萬,還有六十多萬的缺口。

沒錢只能想辦法籌措,於是縣府出臺了幾條政策。

第一,凡是家有壯勞力的,都需要服勞役,也就是免費河工,不出力也可以,需出河工費,依壯勞力的人頭來算。這樣,裡裡外外抵消了一部分河工費。

第二,凡是經縣府註冊的商家都需出河工費,依商家的規模和注冊費用來收取。

第三,動群眾捐資。大力宣傳修河的好處,講明人人出力人人受益的美好社會公德,倡導自捐獻。

第四,向社會各界借款,言明一年期,利率百分之五。

就這樣東拼西湊,總算籌夠了相應的河工費。

在其中,表現最積極,也最搶眼的就是高家作坊,它不但捐獻了二十萬貫,還借出了十萬貫,一家就出了缺口的一半。

錢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人力。

全縣人口不足四萬人,精壯勞力不足兩萬人,再減去那些掏河工費的,真正可用河工也就一萬來人,要想一萬人把如此龐大的工程在幾個月內完成,根本就不現實。

沒有人就是有錢也沒地方花,何況高峰的錢還不多。

無奈間,他把心思用在了鄰近的幾個縣,他準備挖一下牆角。

粗略的算了一下,若是能從外縣招兩萬人,雖然時間緊迫,卻還是能夠完成的,若是達不到兩萬,就有危險,當然,招到三萬人絕對能輕鬆實現目標。

為了挖人,高峰先是派人去各地鼓動,把河工費講明,讓大家做到心知肚明。

隨後給張業寫了封信,同時向各縣府了個函,期望取得支援。向縣府函不過是個程式,是為避免被參劾他,張業的那封信才是最重要的。

張業已是徐州刺史,下轄六縣,雖然與豐’縣相鄰的只有二個縣,卻一樣可以支援他。

張業的回信很快傳來,而且言明了支援的態度。有了張業的態度,高峰的膽子大了起來,他甚至偷偷讓人向那些外來戶做工作,願意來本縣定居和買地的,可以與本縣民眾享受一樣的政策待遇,

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挖牆角了,若被其他知縣知道,定然會氣暈過去。

高峰此舉也是沒法,他搞展,卻缺少人手,特別是大沙河開之後,人手短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他只能如此無恥行事。

無論怎麼,最後高峰還得到了外地河工二萬多人,這為他的河工計劃提供了保障。

隨後,高峰對河渠進行分段,實行承包責任制,倡導多勞多得,此舉既調動了河工的積極性,還使縣府減少了管理壓力,就是資源浪費的現象也得到了大大緩解。縣府省了事,只需要安排人監督和檢查驗收成果就行了。

修河的同時,高峰還在幾個關鍵部位修建了閘壩,既為蓄水灌溉,又為防洪減災,還可促進漁業養殖,可謂是一舉多得。

當然,在河上修築橋樑也不可少,這為下一步全縣大修公路打下了基礎。

在實施這些展大計的同時,高峰最重視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鄉兵的組建與訓練。

宋朝軍制,每廂十軍,每軍五營,每營五都,每都百人,

按高峰的最初想法,至少要組建成十個鄉兵營,也就是兩個軍、五千人的隊伍,只是朝廷的文書讓他卻步了,他只能減半,最終組建了一個軍五個營,二千五百人的隊伍。

鄉兵是按區域進行組建,把全縣分成五個大的區域,每個區域一個營,安排一個營指揮使。五營合計為一個軍,安排一個軍指揮使。

因是鄉兵,編制並不健全,就是指揮官的任命也不正規,所以軍指揮使被高峰任命給了吳玠,也就是,吳玠全面負責鄉兵的訓練和管理。

保家軍的班底被抽出了一半進入鄉兵營,每個營兩到三名,營指揮使和副使也是從這些人中產生。

保家軍進入鄉兵營的目的除了帶好鄉兵之外,就是全面推行三大條例,用條例進行管理,用條例進行訓練,至於一些作戰戰術,則由吳玠統一部署。

楊邦乂作為縣尉,當然不能閒著,他的任務是負責鄉兵的監管和調動,沒有他和高峰,誰也調動了不鄉兵。

朝廷答應了二百匹健馬的供應,來源就是北方的一個養馬場,高峰自然要把它拿住,同時,他還以其它名義,暗中多買了一百多匹,這樣就有了三百多匹好馬。

高峰並不滿足,又找賈鳴等人從外地和國外走私了二百多匹,這樣,他的馬匹數量達到了五百多匹。

拿出部分交給張白仁去繁殖,其餘的全部交給了吳玠,讓他培養騎兵。這樣,一個五百人的騎兵營就組成了。

步兵戰法讓吳玠去琢磨,高峰卻告訴了吳玠一套新式的騎兵戰法,那就是迂迴戰法。

此戰法為蒙古人明,正是使用了此戰法,蒙古騎兵才所向披靡,把疆土擴張到極限。

迂迴戰法暗合老人家的戰爭法則,因此,高峰向吳玠解釋戰法時直接使用了那句指導原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總之一,就是始終與敵軍保持一定的間距,透過馬上弩箭射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