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棉花之事,李奇坤引高峰來到客廳。客廳內沙早就佈設好了,茶几上擺放了一盆君子蘭,整個格局看上去清新自然、整潔大方,再倒上一杯上等的西湖龍井,喝一口香氣入脾。

倆人坐在沙上,喝著茶,愜意非常,高峰陪李奇坤扯了一會沙的好處,便到買地的事上來了。

李奇坤似有準備,道:“高兄弟,上次你要買地,我就幫你留意了。在城南倒是有一座不錯的莊園,二三百畝,數十間房舍,因主人家想集體搬到南京(即應天府,後世商丘),所以急於出手,開價一千五百兩,此處離縣城較近,也就五里多路,因此還算方便。不過,主家提出了兩個出售條件,一是只要白銀,不要銅幣,而且是一口價,二是他戶下還有幾十家佃戶,要一併過到買家名下,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李奇坤瞭解地比較詳細,可見他對這塊地是下過功夫的,只是他猜不透高峰的想法,特別是對方的兩個條件有苛刻,怕高峰不會答應,因此把事情出來後,他便停了下來,靜等高峰的回應。

對於這塊地,高峰倒是動了心。按時下的地價,一畝三兩銀子,地錢就需**百兩,再加上數十間房舍,一千五百兩並沒有多少虛頭,看來這家是實心的想賣。

至於對方提出的兩個條件也不是問題。沒有銀兩,但他有一千五百吊銅錢,按宋朝的兌換關係,一兩銀子兌一吊錢,可以委託李奇坤幫忙兌換,在錢上算是剛剛好。

幾十家佃戶的事更不算問題,高峰本來就缺人手,若能把這幫人加以利用,倒可以幫上大忙,只是對於房子和土地的情況他還不太瞭解,需要看上一看才能決定。

“房子和土質如何?”高峰詢問道。

“房子六七成新,地為七成淤三成沙。”李奇坤答道。

因黃河常年氾濫,對地處黃河邊沿的幾個縣城來,土地經常遭受侵蝕,因此地中含沙量較多,當地人按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地分為沙地和淤地,一般含沙量過四成的就稱為沙地了,不足四成的稱為淤地,也就是良田。

李奇坤所的七成淤三成沙,指的就是有七成地是淤地(良田),三成是沙地。這麼高的淤地比例應該算是好地了,對此高峰還算滿意,再者他也不想把全部的土地都用來種植作物,沙地用來建設作坊好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來房子有些年數了。”房子六七成新並不算舊,但也有些年數了,高峰這麼的目的是想聽聽莊園有沒有生過變故,對方為何要賣房地。

“這是他們的老宅,一直平平安安的,要不是這家的兒子在南京混得好,非得要求搬過去,他們根本不願意出售。”李奇坤解釋道。

李奇坤的解釋打消了高峰的疑慮,他倒有心買下來了,於是道:“抽空去看看吧,若沒有意見就買下來,不過,銀兩的事還得麻煩員外幫我兌換一下。”

“銀兩沒有問題,保證一兌一的幫你兌換,要有空,後天倒是個不錯的日子,那天中秋節,整個縣城也很熱鬧,我正好受谷縣令的邀請前去賞月,到時我們一起去吧,也順便看看縣城的熱鬧景。”李奇坤先答應下高峰的要求後,隨即建議道。

對於李奇坤的建議,高峰糾結起來。馬上就是中秋節啦,看來自己穿越過來把時間都給忘了,只是如此重要的節日,又是自己第一次與家人團聚,怎能去縣城呢?

看高峰猶豫,李奇坤勸道:“高兄弟,中秋這日,縣城的頭頭目目、各大要人、名流才子都會齊聚一堂,正是結識的好時候,特別是谷縣令,為人謙和,善待百姓,是值得尊敬的一位長者,這次過去正好幫你推薦一下,你可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李奇坤的勸再次讓高峰動心。

中秋節對鄉下人來並沒有引起重視,就是吃月餅的習俗也沒有傳播開來,估計此時也就在京城或個別城市有這個講究,所以過中秋也只有在城裡,特別是那些文人墨客們往往藉此機會,詠詠月,抒一下感情,此時的中秋節完全出現了城鄉兩極分化。

高峰自然沒有心情去詠詩弄情,但若藉此機會認識一些縣城大人物倒不失為一個好的舉措。下一步要擴大經營,那些人有錢有勢的人物完全可以借用,換句最難聽的話,就是坑錢也是坑他們的錢。

至於李奇坤所的谷縣長是個好官一事,他並不在意。在北宋未期這個奸臣當道的年代,有好官才是怪事,就是名義上的好官也大多是打著為民的旗號幹一些自利的事情。

“高兄弟,在這次聚會上還有一道程式,那就是谷縣長為民請命,向眾人請教治縣方略,在場人員都可以暢所欲言,若有好的建議被採納還會有百兩銀的獎勵,錢雖然不多,卻是個出頭露臉的機會,我想依高兄弟的才華應該能夠提出不錯的建議來。”李奇坤又釋放了一道資訊,無疑到高峰心裡去了。

雖然這種事頭一次聽,但這種做法無疑是值得認可的。無論這個谷縣令是真心為民,還是以此為幌子?都不重要了,高峰要實施自己的計劃,這倒是一條途徑。因此他決定去一趟縣城。

“好,到時我就陪員外一同過去,我想請問員外,有沒有全縣的地圖?子想借用一下。”高峰道。

高峰答應陪自己去,李奇坤還是相當高興的,他看重高峰的神奇,更希望他能在這次聚會上嶄露頭角,至於高峰要地圖幹什麼,他倒不在意了。

“我這裡是有一份地圖,不過,只有個大概輪廓,標註的不夠詳盡,不知能不能合你的意?”李奇坤講道。

“只要標註了方位和重要地,有個輪廓也行。”高峰頭同意道。

既然要去參加聚會,高峰就沒準備空手去,否則去也是白去,於是在得到地圖後,他又向李奇坤詢問了整個縣的展情況,比如全縣的人口、土地如何,種植哪些作物,這些集中在哪些區域,有什麼商業及分佈等等。

李奇坤走南闖北多年,而且與縣令關係匪淺,對這些事情瞭如指掌,講起來都是信手拈來,因此他都一一給予了回答。

得到這些資訊,高峰心中漸漸明了,回去只要稍作加工,就能出來一套好的規劃方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