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完自己的欽佩和羨慕之情,孫復引著吳兆麟進了原張鳴岐的書房,張鳴岐現在在醫護兵的特別照理之下,還沒有甦醒,也用不了這麼大的府邸了,孫復直接借用了一下。

書房裡擺放的不是玉石珍玩,就是稀世書籍,再有就是一些珍貴稀有的文房四寶,至少案上的那方游魚端硯,孫復還是看出了是寶貝了的。吳兆麟對於房內的擺設沒有絲毫的驚訝,這裡的物件雖然不錯,但是比起前湖廣總督瑞澄的府邸還是差了不少,畢竟這座總督府是剛建的,卻是一份積累。

剛剛坐下,就有人送上茶水,心憂武昌局勢的吳兆麟卻是沒有心思飲茶,開口就說"孫兄弟,這廣東局勢平穩,湖北可是比不了的,現在韃子大軍壓境,武昌危如累卵。不滿孫兄弟,這次老吳來廣東就是奉黎元洪黎大都督之命,求援來了,還望孫兄弟能夠發兵援鄂。"

端起茶杯,孫復抿了一口,只覺苦澀的味道在舌尖徘徊,過後卻是滿口清香。孫復似乎沒有聽到吳兆麟的問話,把他當成了無影人,閉目回味著茶的美妙滋味。

楊永泰也是端起茶杯品起了清茶,只是不住閃動著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茶上。鄭規則是端坐在椅子上,毫無所覺,也不知道吳兆麟的話他聽到了沒有。只有丘逢甲一臉的焦急,端起茶杯再放下,如是幾次,期間有幾次想要開口都又憋了回去。

吳兆麟關注著孫復的同時,也沒忘記打量其他幾人。兩個年輕人表現雖然不同,但是看得出都沒有打算發言,只有中年的漢子似是較為關注,應該會幫助一二。

"孫兄弟可是沒有打算發兵?"良久不見孫復開口,吳兆麟心裡有些不滿,有些質問的意思了。

主辱臣死,鄭規雖然也是讀了不少新學問,但是骨子裡還是舊式書生,有股子傲氣,聽到吳兆麟質問的語氣,頓時一怒,"吳兆麟,少帥敬你是革命義士,對你禮敬有加,你這是什麼意思?"

不僅是鄭規,就連楊永泰、丘逢甲看向吳兆麟的眼神也有些不滿,在國家意識淡薄的這個時代,地域觀念最為重要,在楊永泰看來就算是孫復拒絕發兵,也沒有什麼錯誤,畢竟這些兵都是廣東的子弟,而且還都是高州的人,不少還是楊永泰的同鄉故舊。丘逢甲雖不是廣東人,但是他知道孫復接下來有自己的計劃,本就有些猶豫是不是勸說他發兵,現在吳兆麟的質問讓丘逢甲也有些暗怒,不願再插嘴。

握著茶杯的手指擠壓的發白,銀牙緊咬,吳兆麟很想一怒而去,可是想到那些在前線浴血的的戰士,只能把牙咬碎了咽到肚子裡。

"吳某失言了,還望孫兄弟萬勿怪罪。"

放下已經漸涼的茶杯,孫復一愣,好似剛剛回過神來,一臉歉意的說"吳兄勿怪,剛剛想著事情,一時怠慢了吳兄。武昌為革命首義之地,斷不能失,廣東雖然兵微將寡,也要出自己的一份力。"

"不過吳兄也知道,廣東與武昌相距甚遠,又沒有便利交通,步兵要是去了武昌,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孫復的話讓吳兆麟剛剛滾燙起來的心又掉進了冷水了,差點沒有刺激死。

沒有理會吳兆麟的水裡來火裡去的刺激,孫復接著說道"慶幸的是小弟這兩年積攢了一支海軍,這次正好用來支援武昌。"

"海軍?"吳兆麟詫異的看著孫復,沒有想到這位年紀不大的小夥竟然有一支海軍,一時無法接受。據他所知,廣東水師裡的大艦都被抽調到了長江水師和巡洋艦隊,現在剩下的也就幾艘近海炮艇,和巡邏船,根本不能稱作海軍了。

輕點了點頭,孫復也沒有解釋,"吳兄也知道,現在海上都是洋人說了算,我能把海軍調過去,卻是不能派去步兵了,一來是手下的都是新兵,難當大任;二來是擔心列強干預,那樣就損失太大了。"

吳兆麟這次來求援,確實是因為武昌革命軍的壓力太大,自然不會帶幾艘軍艦回去就甘心。

"孫..."

孫復揮了揮手,打斷了吳兆麟的話,一臉正氣的說"吳兄不要著急,等我說完。雖然廣東不能派過去陸軍,但是總歸還是可以提供一些武器的,斷然不會讓前方的革命軍缺槍少彈的。"

沉吟了一下,孫復咬了咬牙,一副大出血的姿態,"我知道革命軍彈藥不足,這次我就代表廣東向武昌革命軍提供步槍三千支,輕機快炮八十挺,馬克沁水機關槍十二挺,各式槍彈一百萬發。直接隨軍艦運到武昌前線,如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武昌革命軍不能用缺彈來評價了,戰鬥激烈時,士兵往往打著打著就沒了彈藥,只能拼刺刀來肉搏,戰鬥極為艱苦。如果不是革命熱情仍在,熱血男兒雲集,怕是早就撐不住了。本來拿下武昌楚望臺軍械庫的時候,也是得到了不少彈藥,可是子彈太少了,數萬支步槍不說大部分都是老掉牙的武器,但是數十萬發子彈就讓人沒了心跳,平均每支槍只有幾十子彈,這在激烈的戰鬥中根本就靠不住,稍微激烈起來,就斷了彈藥,每每讓革命軍痛恨萬分。

應該說革命軍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雖然戰鬥技巧有些不足,不過犧牲精神還是不錯的,在前期屢屢打的清軍沒脾氣。現在如果不是彈藥補給跟不上,老袁也不可能這麼順利的打壓革命軍。

吳兆麟已經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本來自己來求援,就懷著坎坷的心情,做好的最好打算也不過是帶回去幾千士兵,鼓舞革命軍的士氣,讓他們知道身後還有人支援。可是孫復直接許諾了這麼一筆武器,最重要的是那百萬發的子彈,沒人比吳兆麟更清楚武昌缺的是什麼了,正是子彈。機槍、步槍武昌革命雖然也缺,卻不是很緊迫,但是子彈卻隨時都有可能斷絕,即使有不少愛國紳商偷運過來不少,但是畢竟杯水車薪,有了這百萬發子彈,吳兆麟就算是不帶回去一名士兵,也是武昌革命軍的大功臣,更何況還有一支艦隊。吳兆麟美得心裡和塗了蜜一樣,想什麼都是甜的,看著孫復也越來越順眼。

其實孫復提供的那些武器,價值不過三十萬兩白銀,甚至還要低出三成,只不過現在列強秉著所謂的"中立"原則,不再向革命軍提供武器,才使得革命軍的武器彈藥補給不足,要不是漢陽兵工廠有些生產,再加上偷運過去的彈藥,革命軍早撐不住了。就是這樣,才使得孫復提供的武器顯得這麼珍貴。

一臉喜悅的吳兆麟高興過來頭,也沒在向孫復要求什麼東西,就樂屁屁的準備回去了。

看著吳兆麟的身影消散在街道上,楊永泰和丘逢甲也分別告辭,一個去忙著廣東革命政府的運轉,一個則是為國社黨奉獻青春去了。只有鄭規留在孫復身邊,似有話說,好半晌才說出來,"少帥,...為什麼把海軍派過去。這樣是不是有些冒險?"

"現在我們用不到海軍,把它派出去也好支援革命,而且沒有經過戰爭的海軍,怎麼能夠稱作海軍呢。"

鄭規撇了撇嘴,壓根就不信孫復的話。

"咳"微咳了一聲,孫復臉色有些泛紅,鄭規跟自己也有三年了,一直都在瓊州處理政務,很少相聚。雖然當初是因為他是王萱的表兄的緣故,但是幾年下來,兩人的密切度也是大增,糊弄別人的話,卻是騙不過這位了。

"好吧,我說。我是看上長江水師的官兵和海軍軍官了,當然碰到巡洋艦隊也是不能放過的。我準備讓鄧老帶隊前往,到時候說不定可以把薩鎮冰說服,帶著水師反正。這樣我們的海軍就可以暴增一些。哎,一切都是我們力量太弱小啊!"

本來停靠在黃埔的艦隊,在接到命令以後,帶著補給開始了第一次長途遠航。

吳兆麟愣愣的看著眼前巨大的軍艦,恍惚間似乎還在夢裡一般,腦袋嗡嗡的,無法運轉。四千多噸的軍艦在英法德美日俄等國算不得什麼,但是在北洋艦隊盡毀後的大清,卻是好比大山般的存在。現在大清所謂的巡洋艦隊,也不過擁有一艘四千噸的海圻號巡洋艦,至於海籌、海容、海琛等巡洋艦,只是掛名的而已,真要打起了,這三艦就是炮灰。最先進的所謂辰宿列張和湖級的魚雷艇,也就是打醬油的角色,面對真正的艦隊,他們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畢竟還是不夠先進。

那六門巨大的火炮,吳兆麟只在海圻號上面見過,可是海圻號也只是有兩門而已。吳兆麟雖是陸軍出身,但是也知道軍艦最重要的就是大炮,多出四門大炮,就意味著多出近乎三倍的戰鬥力。本還擔心那個少年忽悠自己,現在終於放下了心,對武昌發起的革命也充滿了信心,有這兩艘鉅艦助陣,只要兩炮下去,那些清軍一定會聞風喪膽。更何況現在能給清軍壯膽的海圻號還在國外,長江水師根本無法抵禦這般鉅艦,吳兆麟對革命前途充滿了樂觀精神。

這次把月兔、玉蟾兩艦和四艘驅逐艦都派了出去,孫復沒有擔心是不可能的,可是海軍不管多麼弱小,都必須在大海里才能稱作海軍,如果一直呆在港灣裡,那他永遠也成長不起來。這次孫復已經做好了損失軍艦的打算,也要練出一直有膽量、有勇氣的海軍,而不是像北洋水師那樣,有最好的裝備,卻沒有足夠的魄力,最終三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