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您是?”何紹明一抱拳,有些吃不準來人是誰。

那女子嬌聲一笑,三兩步搶過來,一把揪住何紹明的耳朵:“喲呵,猴兒崽子,合著姑奶奶為你忙前忙後的,你小子連姑奶奶都不認識了?”

何紹明耳朵吃痛,又不清楚女子的身份,一時尷尬。那邊兒,女子隨從的丫鬟笑著道:“這位是恭親王家的固倫公主。”

固倫公主?沒聽說過。

見何紹明還是一臉茫然,榮壽手上加勁兒,扭了一圈兒。何紹明吃痛,連聲討饒:“疼,鬆手……姑姑……您就是我親姑姑成了麼?”

“這還差不多。”榮壽放了何紹明,一臉傲色地道:“那年長順帶著你回京,姑奶奶還抱過你,你這小猴兒崽子還撒了姑奶奶一身童子尿呢。”

這都哪兒跟哪兒的事兒啊?

這時,裴緯上前解圍道:“公主,我家姑爺兩年前磕壞了腦子,前事盡忘,您多擔待。”

“少搪塞姑奶奶我,忘了就是忘了。”說罷,又伸出手捏住何紹明的下巴:“還別說,要不是你下巴上有櫻桃胎記,姑奶奶還真不敢認你。”

榮壽把玩著何紹明的臉,就如同把玩著一出土文物。何紹明在這兒尷尬著,秦俊生在一邊兒偷笑著,裴緯如同灰孫子一般在榮壽旁獻媚著,而小安妮看見她的爸爸受欺負,顯得很生氣,一邊抱住何紹明的大腿,一邊兒伸出小拳頭砸向榮壽。

榮壽低頭一看,如同看見稀奇物什一般,一把抱起小安妮:“誒喲喂,哪兒來的洋娃娃?長的真好玩兒。”

還沒等何紹明解釋呢,門口傳來一聲清咳:“嗯!這是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何紹明抬頭一看,來者不是旁人,正是頭些日子見過的翁同龢翁中堂。

當下也扔下逗弄小安妮的榮壽,上前行禮道:“中堂,今兒是什麼風把您老給吹來了。”何紹明臉上表情這個美。這公主前面兒剛說自己的差事定下來了,後腳兒翁同龢就來了,保不齊還真有譜。

翁同龢對著何紹明和顏悅色道:“復衡啊,今兒找你是喜事。一會兒咱們再說。”說罷,翁同龢拉長了臉,對榮壽道:“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固倫公主。臣翁同龢參見公主。”恭敬地一個禮。

這會兒榮壽也沒了逗弄小安妮的心思,就如同老鼠見了貓,規規矩矩地扮做貴女道:“免了吧。”

翁同龢起身,肅容道:“公主殿下怎可如此不自愛?豈不知女子當賢良淑德,女訓有言……”

“誒呀,怎麼突然頭疼欲裂?小桃兒,快扶本宮回府……”

當即,這位行事潑辣的固倫公主,倉皇遁走。還真是天生一物降一物。四九城裡橫行無忌的固倫公主,楞是怕了這位道學先生。

對著榮壽遠去的背影,翁同龢重重地哼了一聲:“不尊禮法,疏於管教老夫明日必參她一本。”

“翁中堂,咱們裡邊兒坐坐?”

何紹明做了個請的手勢,隨即,二人進得了何紹明的房間。

分賓主落座,下人奉了香茗,翁同龢便眉目帶喜地說了起來。

“何大人大喜啊。”

翁同龢這一口何大人,叫得何紹明心裡有了譜。故作不解道:“翁中堂,何喜之有啊?”

“呵呵呵。”翁同龢撫著下頜的鬍鬚笑著道:“今日老夫已將何大人善兵事上達天聽,皇上聞之龍顏大悅啊。這不,叮囑老夫下了朝班便來問何大人討要練兵的摺子。何大人,這摺子你得儘快,還得寫好。只要皇上一高興,你這缺就做實了。”

“誒呀,如此,復衡在這裡先謝過中堂了。”何紹明故做惶恐道。

心裡面兒,何紹明猜了個七七八八。就這麼點兒事兒,大冷天兒的還讓翁同龢親自跑一趟,這擺明了是要收買人心。帝黨如今缺什麼?上管軍機處、總理衙門,下面兒跟著一幫子清流,輿論政治勢力強大的很。缺的,無非就是朝外領兵之人的支援。聽裴緯說,這幾年帝黨跟湘軍舊部眉來眼去,搞得好不熱鬧。可到頭來,人家未必能買帝黨的賬。是以,這翁同龢是打算趁著自己這個新人沒成勢,先行拉攏一番,將來引為臂助。

兩人又是說了一大通,國內的國外,國事家事聊了一會兒。翁同龢便起身告辭,說是衙門還有要事要處理。

何紹明心裡直撇嘴,心說,這都什麼光景兒了,衙門估摸著早下班兒了。老翁這麼說,無非是想強調他這位大忙人親自來見他,是多麼不容易。

望著遠去的馬車,何紹明心中腹誹,嘴上恭敬著:“中堂您慢走,慢點兒走……看車啊您吶……”嘴上正耍花腔呢,猛然間一隻手揪住了他的耳朵。

“好小子,連翁中堂你都敢戲弄,你小子腦瓜瓤子裡面兒裝的都是什麼?”

何紹明扭頭一看,不是旁人,正是那位固倫公主榮壽。當即苦著臉道:“姑姑,您怎麼還沒走啊?”

榮壽放了何紹明的耳朵,朝著門裡邊兒就走。“怎麼著,你這兒是閻羅殿,容不下我這座真神?姑姑找你,當然是有事兒。要不誰好麼秧兒的大冷天兒蹲你門口兒玩?”沒好氣地白了何紹明一眼,朝門外喊道:“凱泰,你個小猴兒崽子,再不進來你的事兒姑奶奶我不管了。”

話音剛落,門口晃晃悠悠轉進來一位十**歲的八旗子弟。模樣倒也周正,只是辮子後頭插著一堆零零碎碎的裝飾,加上一臉的幽怨,顯得這人很不著調。

榮壽見那人這幅德行,心中生氣,幾步走過去,一把揪住他的耳朵:“瞧你這德行,還算個爺們兒?跟你比姑奶奶就是一純爺們兒。”

何紹明心中腹誹著,沒錯,跟您比,這四九城劃拉一圈兒還真找不著幾個爺們兒。見榮壽揪著那人的耳朵,何紹明心道,看來揪耳朵是這位姑奶奶的強項。

榮壽揪著那人耳朵,訓斥了幾句,便大咧咧地拉著兩人進了房間。她自顧自地找了座兒坐下,自個兒倒了杯茶,咕咚咚連喝了幾口,抹了抹嘴道:“凱泰,別裝那副可憐相,告訴你小子,這人我可領著你見著了。你的事兒,自己說吧。”

凱泰頭也不抬,支支吾吾半天,也沒放出一個屁來。榮壽氣急,過去踹了幾腳,這才心有不甘地對何紹明道:“大侄子,你旁邊兒的這位,也是我大侄子,鄭親王府的。這小子可有來頭,他爺爺就是跟著肅順鬧事兒的承志。老佛爺處置了他爺爺後,這鄭親王一脈算是沒落了。這小子聽說你要練兵,便求到姑奶奶我這兒了。大侄子,姑奶奶幫你的忙,這事兒沒的說,你得應下來。”

宗室的貝子?何紹明瞧瞧凱泰,果然,明晃晃的黃帶子在那兒呢。

“不是,我說姑姑,您打算把這位爺送到我這兒來當祖宗還是怎麼回事兒?”榮壽的直爽潑辣,讓何紹明很有好感,語氣自然帶著幾分真誠。

榮壽聞言一笑:“你甭擠兌姑奶奶我。凱泰這小子,你瞧他那副慫樣,是當祖宗的料兒麼?實話告訴你,這小子在四九城混的不怎麼樣,掛個宗室的名頭,就連紅帶子都能欺負到他頭上來。人呢,你必須得領回去。至於你領回去怎麼用,是當牛還是做馬,姑奶奶管不著。但凡是這小子跑回來叫屈,姑奶奶打他個五彩鋪子開。”

榮壽這一通說,何紹明聽明白了。這位凱泰,他爺爺是肅順,當初好像是讓慈禧給滅了。所以,一直到今天,凱泰的日子過的還真不咋地。這小子窮則思變,就想著找個差事,逃出京城。正巧跟固倫公主榮壽關係不錯,而剛好自己眼前有個練兵的差事,於是,順理成章的,榮壽把凱泰送到自己這兒來了。

榮壽風風火火地說完,見何紹明還在沉思,又道:“不說話?不說話姑奶奶就當你應下來了。得了,你們兩個大侄子聊著吧,我得回去了。要不然你那不省心的姑父,指不定又要去逛衚衕了。”說罷,榮壽一臉憤恨,急匆匆地走了。

榮壽一走,兩人同時長出了口氣。凱泰尤為誇張地擦了擦額頭:“誒喲我的媽呀,這位姑奶奶可算是走了。別瞧著了,爺渴了,趕緊倒水啊?”

何紹明心說,嘿,這小子就是一孫子。在榮壽面前裝孫子,跑自己面前當大爺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成,你候著。”何紹明皮笑肉不笑地倒了一杯茶,慢悠悠走過去。“張嘴,您別噎著。”說罷,一揚手,整杯茶揚在了凱泰的臉上。

“幹嘛呢你?”凱泰摸了把臉,惱怒道。

“告訴你,這是誰的地盤兒。你還別不服氣,不信你就試試看,回頭兒老子告訴固倫公主,讓她來收拾收拾你。”

固倫公主四個字一出,凱泰頓時如同霜打的茄子,垂頭喪氣。

“服氣了?嘿,公主剛才可說了,你到我這兒做牛做馬都成,我也不難為你,去,給爺倒一杯茶去。”說罷,何紹明翹著腳,悠閒地坐在椅子上,看著凱泰發笑。

凱泰一臉惱怒,強忍著氣性給何紹明倒了杯茶。“爺,您用茶。”

“恩。”何紹明滿意地點了點頭。

“嘿,黃帶子給您當下人,有面子吧?您喝好了,千萬別噎著。”

何紹明撲哧一口吐了出來,看著咬牙切齒的凱泰,心說,這小子還真就是一孫子。當下也不搭理他,站門口喊過來了秦俊生,對其吩咐道:“俊生,這小子交給你了,好好給我操練著,別心疼,使勁兒折騰,什麼時候折騰出個親兵樣兒來,什麼時候拉倒。”

秦俊生一臉戲謔地看著吊兒郎當的凱泰,回道:“得嘞,大人,您就瞧好吧。小子,過來過來,爺們兒打今兒起就要操練你,跟我來吧。”

看著二人勾肩搭背遠去的身影,何紹明搖了搖頭,心說,這秦俊生鬼主意多著呢,不怕凱泰不服。只是,秦俊生這小子什麼時候兒滿嘴京片子了?別說,還真像那麼回事兒。說不定是個語言天才。

當下,喚過來在院子內玩耍的小安妮,回到屋子裡開始寫練兵條陳。

翌日,紅著眼睛的何紹明出了房間,找來裴緯讓其重新抄一遍條陳。(何紹明不會毛筆字。)而後叫上了正在舉石墩子的凱泰,著其送往翁同龢府邸。

玉瀾堂。

光緒仔細地研讀著手上的條陳,時不時地敲一下桌子。

“好!如此之法,大善。不出三年,此軍一成,朕還有何懼?哈哈哈。”年輕的皇帝,本是蠟黃的臉色此刻漲紅著,拿捏著條陳的左手,輕微地顫抖著。

坐在一旁的翁同龢急忙起身跪伏在地,仰起頭面色喜色道:“老臣恭賀皇上了。此條陳老臣已著軍機處研討,還請了洋顧問商量,無不交口稱讚啊。這條陳上,軍服、器械、餉銀、吃食,所列之資料詳實。尤為稱道的是,如今國庫空虛,此法一出,一師新軍,只需一近港口之地,出讓一府的厘金,三年內便可成軍。三年之後,皇上便坐擁一師精銳,內可振朝綱,外可抵洋夷,實為大善啊!”

光緒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背著手走來走去,時不時地看看何紹明上的條陳。興奮之色溢於言表。轉而,似乎想到了什麼,憂慮道:“只是,這練兵之所,選在哪兒呢?翁師傅,快快起身,起來說話。”

翁同龢謝恩,起身又坐下,思索了下,道:“皇上,如今各地督撫自重。直隸有天津港,但那是李鴻章的地盤,差何紹明去了,怕是李鴻章要找麻煩。兩廣、江浙,那裡洋夷勢力太強,況且離京師太遠,怕是政令不通。其餘各地還沒有港口。想來想去,只有盛京可行了。”

“盛京?”

翁同龢點頭道:“沒錯。皇上,且來看地圖。”

君臣二人叫來小太監,擺開地圖。翁同龢指著地圖道:“皇上,您看。此地如何?”

“遼陽州?”

“正是,此地遠離盛京。西南便是商埠牛莊,況此地盛產煤鐵,正合需求。”

光緒皺著眉想了想,道:“翁師傅,可是此地乃祖宗龍興之地……”

翁同龢笑道:“皇上,這有何妨?只需將遼陽歸入何紹明管轄即可,又不是叫何紹明在遼陽城裡練兵。況且,這祖宗龍興之地,當年不也是個練兵場?前有太祖太宗在此地練兵,而後八旗定鼎中原;而今,皇上再在此練兵,可得大清之中興。何樂而不為啊?想來就是太后她老人家明鑑萬里,必定會同意的。”

光緒似下了決心,握了握拳頭,臉色激動道:“好!翁師傅此言正合朕意!此事就不要勞煩太后了,明日請何紹明前來奏對。翁師傅再叫那些諫臺上了摺子,這事兒就作實了!”

翁同龢一揖到地:“皇上聖明!”

(光緒一臉興奮,隨即想起了 什麼,頹然坐下道:“聖明個屁!這麼點兒收藏,都不好意思跟列強提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