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佈滿蒼穹,這一場從北而來的秋雨一下就是兩天。到如今依舊淅淅瀝瀝綿延不絕。地處濱海,山海關之前是一片無垠的平原。從天空中俯視下去,不難發現此前清軍為了防禦關東軍南下,特意在這片開闊地上佈置了整整五道防線。而今整個山海關之前一片狼藉,籠罩在硝煙當中。鐵絲網早就被紛飛的炮火炸得支零破碎,木頭樁子上掛著火苗子,雨水澆在上頭,升起一陣陣白霧。

鐵絲網之後的緩衝區,到處是坑坑窪窪的彈坑,裡頭積了漫漫的雨水。後頭的沙包東倒西歪,戰壕更是被揚起的泥土幾乎給填平了。留著長辮子包著頭巾的清兵屍體,七扭八歪四散,不老少已經被炮火炸得缺胳膊少腿。

一片靜謐當中,時而傳來幾聲痛苦的呻吟,以及盤旋在戰場上的烏鴉叫聲。

炮火早就停歇了,一隊隊墨綠色軍裝的關東軍士兵從對面的戰壕湧出,排著零散的隊形,舉著手中的步槍,晃動著槍口緩緩壓了上來。局外人看來這些士兵實在過於小心了,旁的不說,幾百門火炮連續兩天的彈幕足以密集到每平方米至少落下兩顆炮彈。在這種情況下,基本沒什麼有生力量可以挺的過去。可這些士兵依舊謹慎地排著搜尋隊形,每次遇到清兵的屍體,都會仔細探查一番。這一波進擊山海關的士兵,都來自關東軍第一、第二、第三師,部隊裡頭士官起碼佔了三成還多,大多都是經歷過甲午的老兵。知道戰場非比尋常,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吃了槍子。所以即便是眼前大局已定的景象,依舊按著士兵手冊的章程,有條不紊地搜尋著戰場。

一支小隊緩緩前行,領頭的尖兵突然握緊了拳頭,打出手勢,瞬間,小隊停了下來。幾名士兵持槍警戒,另外幾名士兵貓著身子舉槍前行,一直抵近到已經不足半人深的戰壕前才停住。槍口朝下,對著一處地堡的入口,領頭的尖兵喊道:“出來!扔掉武器,雙手抱頭!”

沒有回應。

尖兵挑了挑眉毛,繼續喊道:“甭裝了,老子耳朵可尖著呢,離老遠就聽到你小子咳嗽聲了。”

依舊沒有回應。

領頭的士官火了。“他媽的,我讓你裝……小三,丟個鐵西瓜給他們吃……”

“別扔手雷,我們投降,出來了,出來了……”

此言一出,就聽裡頭一陣雞飛狗跳,兩名叫花子一般的清兵惶恐地爬了出來。

中士又好氣又好笑地打量著叫花子一般的二人,故意板著臉呵斥道:“敬酒不吃吃罰酒,你以為躲這兒就找不著了?我還就納悶了,我們關東軍又不是洪水猛獸,這兩天你們臨陣倒戈的也不老少,現如今都好吃好喝在後頭待著呢。怎麼你倆兔崽子怕老子怕成這樣?”

進攻山海關的三師關東軍,都隸屬於魏國濤的集團軍。開戰之前秦俊生特意聚集了各部軍官,有氣無力地下了條命令,說是此戰是內戰,沒必要如同跟小日本拼命一般,但凡有投降的,放下武器一準兒好吃好喝招待著。

正所謂攻心為上,關東軍開赴山海關,頭一輪炮火砸下來,前線的清兵立馬跑過來不老少。這些清兵都是各地練軍,大多數都在遼南待過,見識過關東軍打日本兵的那股子瘋狂勁頭。心裡頭琢磨著當初十幾萬練軍打不過幾萬小日本,而堪堪與日本兵力相當的關東軍一鼓作氣,愣是一路將日本人趕下了海。這必輸之仗,實在沒有什麼勁頭。

況且,遼南何帥問鼎中原,那是大勢所趨。自個兒一個大頭兵能擋得住?不但是士兵,甚至不少的營官隊官都抱著這樣的想法。這就造成了關東軍炮火一停,肯定有清兵三五成群拎著步槍,高舉雙手跑到對面投降;關東軍步兵一個試探性進攻,結果大批的清兵就地投降,試探變成了佔領。

兩天下來,又是震懾,又是攻心,清兵連跑帶投降得走了一多半,剩下的死硬份子扭頭就跑進了山海關。伊克唐啊費盡心力佈置的五道放心,不過是短短兩天時間,便被關東軍一舉攻破。到了如今,已經兵臨城下,中士實在琢磨不明白這倆小子到底琢磨什麼。面對著自個兒不想著投降,反倒想藏匿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瞧著倆人不說話,中士也懶得繼續追問,只是一揮手讓兩名士兵上去收繳了武器,押著二人就要往回走。

這回倆人倒爽快,耷拉著腦袋跟著就走。沒走出幾步,尖兵突然停住,說道:“頭兒,不對,這倆小子耍詐!”

兩名清兵俘虜瞬間臉色蒼白。尖兵繼續說道:“我方才聽到裡頭有人咳嗽,一準兒是受了傷……可這倆小子除了髒的跟泥猴差不多,汗毛都沒少一根。裡頭肯定還有人,說不定是條大魚!”

中士一挑眉頭,一揮手,其餘幾人呼啦啦圍了上來。還沒等中士打手勢要衝鋒,就聽裡頭喊道:“不用費事兒了,老子自己出來。”說話間從裡頭走出一名壯實的漢子,一身武官服,頭上一絲不苟地戴著頂戴,走路一瘸一拐,左腿裹了布條,顯然是受了傷。

中士一瞧頂戴,好傢伙,起碼是四品的營官,這下子發達了。

那營官立在戰壕裡頭,不卑不亢,一副慨然赴死的樣子,厲聲道:“老子是慶軍統領,正白旗出身,落在你們手裡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也甭費事,我看這地方就不錯,動手吧!”

“喲呵,頭一回碰到嘴硬的……”

中士正要調笑幾句,就聽後頭傳來一聲‘怎麼回事兒’。回頭一看,就見一支隊伍慢慢走了過來。待停在近前,大家夥這才瞧清楚,這支小隊伍裡,除了貼身的幾名衛兵,其餘人等最小都掛著少校的軍銜,上校、中校好幾個,當中一人,更是肩頭掛著中將的軍銜。

中士腦袋嗡的一聲,心道我的媽呀,來的可是將軍,而且一來就是好幾個。

(糾結啊,且這麼多吧,明兒努力多寫點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