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武將榜。

第一,帝師王越。

第二,神槍童淵。

第三,溫候呂布。

第四,上黨太守黃忠。

第五,古之惡來典韋。

第六,青龍關羽。

第七,交州刺史孫堅。

第八,太師董卓。

第九,燕人張飛。

第十,白馬銀槍趙雲。

第十一,許褚。

第十二,文丑。

第十三,顏良。

第十四,皇甫嵩。

第十五,太史慈。

第十六,夏侯惇。

第十七,張遼。

第十八,朱儁。

第十九,公孫瓚。

第二十,徐晃。

可以說整個三國時代最頂級的大將已經先後嶄露頭角,唯有孫策剛剛二十,馬超才十八,修行時間太短,來不及趕上這一期的武將榜。

武將榜一出,幾乎所有人都在疑惑,趙雲是誰?

為何能突然一躍,晉升至武將榜第十?

排在他前面的張飛,關羽親口承認和他不相上下,排在他後面的許褚顏良文丑,也有著輝煌戰績。

唯有這趙雲,和童淵一般,閒雲野鶴的人物。

兩人稱號都有槍,難道是師徒?

“天機榜上客,每隔十年,獎賞一次,現發放武將榜獎勵!”

武將榜的獎勵簡單粗暴,長生境界之後,主修功法的渡劫秘法,一顆頂得上二十年苦修的道行丹,此外還有神兵虛影。

前三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直接打造一件地級神兵。

從第四名到二十名,獎勵逐漸降低,最差也可打造一件玄級神兵。

神兵虛影可以積攢下來,等到累加之後,一步到位地級神兵。

此外還有一人一顆長生丹,可以給予親友服用,令其長生萬載。

接下來是道法榜。

第一,大賢良師張角。

第二,太平道於吉。

第三,五斗米道張魯。

第四,方士左慈。

第五,荊州龐德公。

第六,太常賈詡。

第七,潁川荀爽。

第八,武威太守盧植。

第九,水鏡先生司馬徽。

第十,毒士李儒。

第十一,張寶。

第十二,荀彧。

第十三,陳宮。

第十四,程昱。

第十五,蔡琰。

第十六,郭嘉。

第十七,鍾繇。

第十八,田豐。

第十九,陳登。

第二十,戲志才。

道法榜二十位,方士道士終於拉了胯,除了張角、於吉、張魯、左慈和張寶,其餘全軍覆沒,大半都被文臣佔據。

不過現在的文臣,透過修行傳道十三碑上的功法修行至長生果位,是否是單純的儒士,自然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在儒道體系根本不成型的情況下,道法體系和背後的哲學,給整個儒學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對於新一代的自幼修行十三碑功法的年輕人而言。

整個道法榜上,一大批新人已然登場,但仍有大多數最頂級的謀士還未成長至巔峰。

最值得一眾人驚歎的,便是高居道法榜第十五位的蔡琰,這位尚書蔡邕的女公子,竟然是天機榜上唯一的女子。

並非是女子修行資質不如男性,但是在一直以來的修仙世界模式中,女性毫無疑問都是受到壓迫的,極少有能和男性公平競爭的機會。

蔡琰能夠名列道法榜第十五位,雖然排名不高,但依然鼓勵了天下不知多少女子。

雖然知道蔡琰是女性的人現在很少。

李彌不知道這赤縣神州的歷史是如何演化的,凡是曾經在三國留下鼎鼎大名的,如今的修行資質一個比一個好,而且都是遠超神洲界所有天才的程度,也唯有人道氣運所鍾的岳飛,還能勉強抗衡一二。

不過如盧植、皇甫嵩這等人,還是以傳統的政治和權勢為重,自身道行只是輔助,是工具,而不是追求的根本。

賈詡能夠以太常之高位,還躋身到道法榜第六,就是因為他極少數時間處理公務,絕大多數時間用來摸魚,自身修行。

算是一個標註的薪水小偷。

新晉道法榜上的文士們,如今幾乎都沒有出仕,都還在安心修行。

不過當他們名列道法榜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然變了。

只要是所在地的太守刺史,必然要上門延請,邀請他們出仕,為大漢效力。

可以說天機榜就是比孝廉茂才更加有公信力的榜單,只要能夠名列其上,便可揚名天下。

第一批天機榜上,諸如呂布、黃忠、孫堅、賈詡等人,原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下層官僚,卻一躍而起,數年間憑藉戰功衝上了太守兩千石高位,如今要麼是一方諸侯,要麼已然封侯,要麼便是九卿。

這榜樣激勵作用,更是讓天下幾乎所有年輕俊彥心動不已,紛紛以衝上天機榜,作為自身出仕的先決條件。

“天機榜上客,每隔十年,獎賞一次,現發放道法榜獎勵!”

給道法榜修士的主要獎勵,便是對於主修功法中一種道術神通的強化,以及長生之後的修行和度劫秘法。

此外亦有多種丹藥,不一而足。

道術神通的強化,側重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治國,一方面是軍陣,側重於大面積調整和殺傷,而非單挑。

在李彌看來,道法榜上的名士,就該是一個個有著戰略地位的超級武器,對於政權重要性還在武將之上,用來戰場廝殺,只是最初級的運用。

最後是法寶神兵榜。

第一,傳國玉璽,人道氣運之象徵,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天級法寶。

第二,赤霄劍,昔年高祖持之以斬白蛇,地級神兵。

第三,太阿劍,始皇佩劍,威道之劍,地級神兵。

第四,太平要術,符籙總綱,道法玄奇,地級法寶。

第五,兵聖韜略,姜孫白韓衛霍之傳承,地級法寶。

第六,青龍偃月刀,龍吟虎嘯,月華霜雪,地級神兵。

第七,丈八蛇矛,常山雙蛇,無堅不摧,地級神兵。

第八,天師符籙,正一威盟,道法玄奇,地級法寶。

第九,天工洪爐,無物不融,無精不化,地級法寶。

第十,龍淵劍,七星承影,巨龍臨淵,地級神兵。

法寶神兵榜還是只有十件,未能填滿。

哪怕赤縣神州各種天材地寶並不罕見,但是想要打造一件地級法寶,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過當武將榜上的高手紛紛用神兵投影具現後,想來終有填滿榜單的一天。

“天機榜上客,每隔十年,獎賞一次,現發放法寶神兵榜獎勵!”

法寶神兵榜的獎勵簡單粗暴,就是直接以傳道度提升諸般法寶的品階和功效。

如果一直能高居其上,將來甚至有望一步步提升至天級法寶的地位。

當然排名第一的傳國玉璽是非常特殊的,這方玉璽,也算是當初赤帝從高天之上攜來,自然而然和人道氣運繫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件法寶不需要李彌去提升位階,當人道爭龍結束之時,自會顯現出神異。

當李彌將四榜的獎勵分發完畢之後,天下眾生更是意識到了天機榜給整個世界帶來的變化。

天機榜不僅僅是一個揚名的機會,更是一個有仙神賜福的求道之機。

只要能夠名列天機榜上,功名利祿,求道長生,幾乎都能滿足。

這也使得天機榜的吸引力更加強大,天下有識之士,都以能夠名列天機榜為最高榮耀。

天機榜上的名單,是以道行為參照,但是當發生了對戰之後,勝者名次會大幅上升,敗者亦會大幅下降。

當年汜水關前,關羽就是踩著華雄,一躍從十四名晉升到了第七名,這樣的榜樣,也讓人更加期待實戰的機會。

而潛入山林,一心修行之輩,也會驚訝的發現,自從證得長生果位之後,若只是潛心修行,道行進展速度遠不及加入人道爭龍後的速度。

這也是李彌和赤帝舟的雙向選擇。

在人道爭龍這三百年,人道氣運絕對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能夠參與其中,並書寫下濃墨一筆,自身道行也有望飛速提升。

事實上潛修速度的慢,才是正常的修行速度,陳延英在大鴻界羽化成仙還用了八千多年呢。

但是在捷徑面前,沒有人能夠忍得住。

但是人道爭龍的殘酷,大家都非常清楚。

如果是最後的勝利者,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是失敗者,可是要丟掉性命。

這可不是堵上短短幾十年後半生,而是未來肉眼可見的數千年以之萬載壽元。

因此正應了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而李彌也用一張天機榜,調動了整個赤縣神州人才的積極性,用一張英靈榜,保證了在人道爭龍期間湧現出來的天才不至於曇花一現。

可以說完美的將人道爭龍的激烈程度推進到了極致,也最有希望選拔出一位最終的勝利者,獲得赤帝的真正傳承。

李彌作為靈氣復甦的開啟者,人道爭龍的主導者,介入的程度遠超其中任何一人,因此自然而然也坐上了快車道,自身修行速度突飛猛進。

因此儘管也感慨於修行速度有點太快了,但是真讓李彌用上幾千年才羽化成仙,他也是堅決不幹的。

有快車道,為啥不上?

修行之人,只爭朝夕。

常山郡,一處絕境之中。

一老一少相對而坐,老者鬚髮皆白,卻奕奕有神,整個身影如同一根頂天立地的神槍,帶著極大的壓迫感。

青年不過弱冠之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姿容雄偉,一等一的好男兒。

“子龍,如今這世道,只在深山中苦修,速度遠遠及不上入仕朝堂,為師和那王越,曾經戰力相差無幾,伯仲之間,但是半年之前,百招之內已然無法抗衡。”老者正是武將榜第二的神槍童淵:“老兒我已然年邁,不願再折騰了,但是你潛力無窮,比你兩個師兄還要厲害,已經先一步登上武將榜。”

“天下群雄並起,已成諸侯割據之勢,不出意外,未來的真龍就是勢力榜上的一員了,你若有出仕之心,便可下山,擇一良主!”

青年正是趙雲趙子龍,他對著師父童淵拱了拱手:“赤縣神州廣袤無比,英雄豪傑輩出,正是大爭之世,徒兒亦有一顆爭鋒之心,當下山遊歷,尋一位明主,終結這亂世,開闢新太平!”

“去吧!”童淵點了點頭,既高興又遺憾的目送趙雲下山。

潁川荀氏。

荀氏是天下世家中最知名者,雖然顯赫程度不及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但是文風鼎盛,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荀爽這一輩共有八位賢才,被譽為“荀氏八龍”,其中荀爽字慈明,也贏得了“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價。

當人道爭龍開啟時,荀爽亦不負眾望,直接名列道法榜上。

但是如今,連小兒輩中的荀彧都躋身道法榜上,荀氏一門叔侄二人,已經過於顯眼。

而世人所不知的是,荀彧之侄荀攸也已然證得長生果位,距離登臨道法榜不遠了。

如此一來,潁川荀氏的祖宅門檻已然被各郡太守刺史都踏破了。

勢力榜上前二十位,除了天子和鮮卑,幾乎都派使者送來書信,想要招攬荀氏英傑。

荀爽本人是不打算出仕了,他決定維持中立地位,庇護並保持著荀氏的威望。

而門下英才,也不會將雞蛋全部裝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分散投資。

這樣不論最終真龍誕生在哪一家,荀氏都會是勝利者,犧牲的最多只是站錯隊的那一位族人而已。

荀爽、荀彧和荀攸,荀氏最優秀的三代人,正在商議天下勢力。

“黃巾張角,道賊也,其人殘害世家豪強,以黃天代蒼天,吾輩和其相看兩厭,根本無法站在一處。且黃巾雖然勢大,但各路諸侯對其警惕極高,有聯合絞殺的可能,決不能容忍其做大,最終成功可能,並不高。”

“西涼董卓,邊郡武夫,廢立天子,焚燒雒陽,卻又不通道德教化,如同野獸一般,一時做大,終不免敗亡。”

“劉虞老邁,好好先生一個,劉焉安逸,封疆割據之輩,此二州牧,皆無大志。”

“襄陽劉表,雖有英才,但只能和荊州世家豪門聯姻妥協,難以進取。”

“東萊劉備,新晉武夫,麾下有大將而無謀主,亦難得勝。”

“汝南袁氏,有渤海袁紹,南陽袁術,袁術已然將要謀奪豫州,袁紹已經落後一步,若不能迅速奪取冀州,難成大勢。”

“陳留曹操,曹氏和夏侯氏亦有不少英才,但也必須先謀取兗州!”

“交州孫堅,固然執掌一州之地,但太過偏遠,割據有望,王業難成。”

“因此最有望者,還看誰能先得中原河北一州之地,二袁,曹操,最值得矚目!”

“但現在,還不是我荀氏英傑入仕之時,三百年人道爭龍,如今不過十載,不急,不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