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

天師道如今已經傳承三代,第三代天師正是張魯張公祺。

張魯將天師道改組五斗米教,個人道行還徘徊在元嬰後期,尚未證長生果位。

李彌將神洲界正一道的符籙之道傳授給了張魯。

為什麼李彌上來找的是張角和張魯?

自然是儒道之爭。

如今儒道大勝,黃老之學已然丟失了上層陣地,被迫改頭換面,沉入下層。

原本歷史上,黃巾起義是道家一次掀桌子的反抗,在被鎮壓之後,儒家就在中國奠定了絕對的優勢,再無任何其他學派可以抗衡。

儒家本質上是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禮法體系,固然有利於統治者建立起長期穩固的統治,代價卻是不斷扼殺華夏開拓進取的精神。

漢末的儒,還在盛行公羊派大復仇主義,屬於青年期的儒家,尚有血氣之勇,等到了宋儒明儒清儒,那是一步步將脊樑骨打斷,徹底跪倒在地,成為權貴的走狗。

總之,赤縣神州之中,儒家是道家也是李彌最大的敵人,必須將其從上層建築之中徹底驅逐出去。

因此李彌的諸般道法,先傳道門,再傳武將,最後才是少許文人。

文人不等於儒家,法家名家雜家陰陽家皆可歸於此類。

若是赤縣神州一場人道爭龍,最終還是儒家佔據主流思想,上至朝堂,下至民間,那麼李彌就只能收穫徹頭徹尾的失敗。

不過在有超凡力量的世界,儒家的先天缺陷非常大。

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就足以將絕大多數儒士隔絕在修行體系之外。

只要不建立起所謂的“儒道”體系,什麼秀才紙上談兵、舉人出口成章,進士唇槍舌劍之類的花活,在即將掀起的靈氣復甦大潮之中,儒家的衰敗是註定的。

張角在冀州,張魯在蜀中,兩家道門勢力已然入局,那麼第三家,便是邊地——涼州。

東漢末年,涼州一直是最主要的戰場和殺戮之所。

羌人是這個時代最強橫的蠻夷,屬於西狄中的一支,值得一提的是四方蠻夷,身上同樣流淌著赤帝族人的血脈,只不過在漫長時間的變化中,逐漸丟失了文明,融入了野蠻。

李彌在羌人之中,傳授了速成第一的《降魔度厄功》,在這苦寒的蒼涼大地之上,一支強大到極致的如同野狼般的軍隊,即將粉墨登場——西涼鐵騎。

然後,李彌前往了幷州。

這裡即將誕生三國第一的猛將,亦是漢末三大騎兵之一——幷州狼騎的起源地。

李彌在這片大地之上,傳授了煉體第一的《不滅玄功》。

然後是幽州,大漢北方和鮮卑接壤的邊境。

這裡同樣是漢末三大騎兵之一——白馬騎兵的起源地。

李彌在這裡,授以《乾坤六極功》。

然後是青州,大漢世家豪強壓迫最深的地方。

李彌在這裡,授以《長生訣》。

然後是兗州,李彌授以《五行玄真經》。

然後是徐州,李彌授以《太陽金真九煉法》。

然後是豫州,李彌授以《生死輪迴功》。

然後是揚州,李彌授以《大夢心經》。

然後是荊州,李彌授以《宙光歲月經》。

然後是交州,李彌授以《靈寶經》。

然後是司州,李彌授以《太極長生經》。

冀州和益州,亦有《神霄無量造化經》和《上清大洞真經》普傳。

大漢十三州,十三種直指長生境界的功法,李彌皆直接以袖裡乾坤摘星秘術,捉拿山巒,演化石碑,立於通衢左近,任何人皆可前來觀摩,並燒錄修行。

這十三傳道碑,皆是李彌以傳道度演化的地級法寶,唯一的作用就是普傳大道。

除非有人修行至大乘境界,否則根本無法破壞。

凡大漢之人,若有能力周遊四方,不但可以從本州傳道碑上領悟道法,亦可前往其他州的傳道碑,選擇一門最適合自身的功法。

當然,李彌給張角和張魯準備的,還包括了長生之後的劫法修行,而且更有不少隱秘傳承和秘術,類似於教材和教案的區別。

十三州傳道碑幾乎是在一年時間內同時現行在大漢十三州首府,自然第一時間引起了幾乎所有大人物的注意力。

“陛下,陛下,天降傳道石碑,立於太學之前,其高百丈,上有無數玄妙道文,闡述修行之妙,其名為《太極長生經》,遠較皇室傳承秘法更為高妙!”

中常侍張讓捧著一方蜀錦,其上拓印著完整的《太極長生經》,快步向漢靈帝劉宏走來。

劉宏快速看完《太極長生經》,眼前一亮:“天降如此神石,豈非天佑大漢乎?”

“如今太學已經有許多學子市民聚集,爭相拓印,如此妙法,豈能普傳?”張讓提醒道:“天子當速速封閉太學,隔絕神石!”

“不錯,快去!”劉宏恍然大悟。

然而當執金吾帶著一眾緹綺趕赴太學之時,此地早已經水洩不通,《太極長生經》更是被拓印出了上千份。

雖然執金吾強行封鎖了太學,將神石遮掩起來,但是為時已晚,《太極長生經》已經在雒陽城中普遍大範圍流傳開來。

與此同時,大漢其餘十二州亦是如此,如此天降神石,只要以一方布帛蓋上,便可瞬間完成拓印,如此快捷方便,根本無法封鎖。

這十三部功法,無論任何一部,都遠較赤縣神州的修行法高妙,而且高屋建瓴,搭建起了完整的修行體系,遠遠比現在的成熟。

整個大漢都沸騰了起來。

赤縣神州雖然極其廣袤,但是由於都是神人後裔,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一日夜行數千裡之事非常等閒,因此訊息流通的速度非常快。

因此只是短短三年,整個大漢的世家,幾乎人手集齊了十三傳道碑之上的天降神功,豪強也至少能將附近數州的傳道碑上功法記錄下來。

這無疑對於大漢是極大的變革。

首先便是道法的大興。

十三門傳道碑上的功法,哪怕是不滅玄功這等修行身體的功法,亦需掌握道門修行理論,更別提諸般符籙之道了,非道士不可能入門。

赤縣神州原本幾乎被逼上絕路的道家,突然發現時來運轉了,第一時間將十三傳道碑鼓吹為“老子傳道天下”,為道家擴大影響力。

無論是皇室,還是世家豪強,紛紛延請道士上門來解讀諸般道法,畢竟全靠自己修行,有很多概念都不懂,跟聽天書一般,很難入門。

一時間,道家再入頂流,儒家好不容易迎來的“獨尊”地位,再次受到了挑戰。

儒士們也非常糾結,他們很想抵制這些突然流傳天下的修行法,但是他——真香啊!

尤其儒士們一個比一個有文化,修行的速度僅次於道士,遠在尋常人之上。

力量是真實存在的,功法是玄妙非凡的。

那麼怎麼辦呢?

很簡單,爭功。

既然道家不要臉的將十三傳道碑歸於老子名下,儒家也直接將十三傳道碑歸於是孔夫子的名下。

畢竟孔子他老人家奉行一個原則:“有教無類”。

如今這十三傳道碑,直接聳立在大漢十三州,任何人都可以前去觀摩拓印,除了孔子他老人家,還能是誰?

一時間,儒道再起爭鋒,彼此之間激烈對抗,不過基本都是在打嘴炮。

道家勝在十三道法,都帶著或多或少的道門思想,這一點是根本毋庸置疑的;儒家勝在是顯學,天下儒士數量遠勝道士,而且掌握了輿論,一時間並不落下風。

因此這十三傳道碑究竟是老子所立還是孔子所立,根本爭執不下,但是大家並沒有心情打起來,而是迅速找一門最契合自身的功法,開啟了修行。

不愧是神人後裔,一個個資質遠超凡人。

張角是李彌見識到修行資質遠勝神洲界所有人,甚至還在岳飛之上的恐怖存在。

但是在赤縣神州,張角的修行資質,其實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幸而張角手中拿著的是李彌精心傳授,包含諸般解釋和問答的完整版《神霄無量造化經》和《太平要術》,而不是只有功法原本的十三傳道碑版,才能在修行速度上壓制其他人一籌。

短短三載,已經從靠靈植堆到近乎金丹的層次,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元嬰後期修士。

就是這麼變態。

而且黃巾道在冀州大興,諸般符水將無數貧苦百姓救活,信眾高達數百萬。

且因冀州世家都將張角視作道門高真,紛紛邀請其上門講道,解釋諸般功法中的玄妙,因此對於黃巾道的傳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不少世家豪門直接派後輩拜入張角門下。

一時間,整個赤縣神州沸騰,十三傳道碑徹底攪亂了原本平靜的大漢,十三功法成了整個大漢幾乎所有人追求的最高功法。

就連四方蠻夷,也紛紛想要求取一份拓印,用來修行。

只是憑藉十三傳道碑,李彌就收穫了海量傳道度,三年之間,直接80兆。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每一個神人後裔所能貢獻的傳道度,遠超凡人,約是百倍。

所以赤縣神州這個尚未開發的藍海,其潛力遠超神洲界。

而且現在,後天靈寶赤帝舟還在沉眠狀態,其九成九的潛力尚未啟用。

當靈氣復甦開啟的那一刻,神洲界才將會勃發到極盛狀態。

而現在,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時間。

接下來從熹平元年(172年)到光和六年(183年),十三道法在大漢境內徹底流傳開來。

哪怕是寒門或者小民,亦能修行對於資質要求最低的《太極長生經》,太極拳劍,有手就能入門。

武將們一般都會選擇《不滅玄功》、《太極長生經》或者《長生訣》。

文人和道士們的選擇就太多了,諸般妙法皆可修行。

大漢也在這十多年中,將十三門功法完成了分級。

其中最高妙者,是《宙極歲月經》,這是唯一一門可以操縱時間的道法,修行難度也極高,泱泱大漢,赤帝後裔,如今亦只有百餘人可以入門。

接下來便是《太陽金真九煉法》、《神霄無量造化經》和《太極長生經》。

這三門功法,於大道的闡述比起其他更勝一籌,修行出來的威力也更加強大。

尤其是《太極長生經》,對於資質的要求最低,偏偏上限並不低,幾乎是十三道法之中最後歡迎的一部。

而大漢最頂級的人才們,紛紛選擇了同時兼修多門。

經過十多年時間,他們基本上都成長到了元嬰境界,少數佼佼者已然證得長生果位。

到了這一步,十三傳道碑上的碑文,已經到了盡頭,但顯然不是這些功法的上限。

人們期待著佈下十三傳道碑的那位大能,能夠再次續上後面的篇章,也有人發現了正在愈演愈烈的暗流。

在曾經的大漢,人道是一位的天地權柄,因此基本上只有出將入相的大人物,方可證得長生果位。

如此一來,最頂級的人才想要長生,都必須向朝廷效力,互相內卷。

因此儘管赤縣神州如此廣袤,也幾乎沒有多少離心力,朝廷足以鎮壓一切反叛。

但是現在,隨著十三傳道碑的出現,人們驚喜的發現,只要靠自身修行,便可證長生果位,哪怕只是隱士,不沾染半點人道氣運。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做狗?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被他人驅使?

而且隨著各路天才憑藉修行證得長生果位,中央和地方,朝廷和世家豪強的差距,正在急速縮小。

天下不少有識之士都能看出這一步來,但是卻無法改變。

十三道法已經普傳天下,如何還能追回?

況且各路世家豪強,都是受益者。

最大的受害者,唯有天子。

許多野心家更是發現了機會,千百年來壓在豪強世家之上的人道偉力,已經越來越輕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有了反手一擊的機會。

但是世家們不是泥腿子,自然不會在情況未名的情況下,直接下場。

如此一來,培養白手套已經成了共識。

而最大的白手套,有活力的民間團體,無疑就是——黃巾道。

如今的黃巾道,已經在張角的努力下,遍及大漢十三州,共三十六方,信眾加起來超過了十億。

一股足以改天換地的力量。

226.

張角在修行上的天分已經非常非常變態,但還不及他當神棍的天賦。

張角無師自通的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道官體系,將修行和權柄合二為一,各方渠帥同時執掌神權和官權,尤其是遠離冀州的其他地方,一個個渠帥相當於是分封一方的諸侯,可以自由發展信眾,擴張地盤。

他們唯一的聯絡,就是都是大賢良師張角門下弟子。

如此一來,儘管黃巾道組織度迅速下降,但是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到了整個赤縣神州。

而黃巾道擴張如此迅速,最大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重視底層小民。

赤縣神州子民都是神人後裔,壽命普遍在一兩百歲,力量和速度也遠超凡人。

但是他們並不能因此擺脫壓迫,反而因為有力,成了揹負更重大山的牛馬。

儘管他們可以種植更多的糧草,一人耕種一千畝輕輕鬆鬆,但是他們的飯量也遠超凡人,糧食,還是不太夠吃。

皇帝、世家、豪強……

賦稅、勞役、劫掠……

一層層壓迫在他們頭頂,使得小民的生活非常艱難。

他們沒有任何靠山,只能任人壓迫。

直到黃巾道的到來。

黃巾道,不但施符水救人,更是敢於代表小民同豪強抗爭,加入了黃巾道,就有了靠山。

其中佼佼者,更能被培養為黃巾力士,甚至拜入大賢良師門下,修行道法。

因此黃巾道以吹氣球般的速度膨脹成了一個巨人。

但是張角已經有些駕馭不住這個龐然大物了。

他只能掌控三兄弟麾下,位於冀州左近的五方,其他三十一方,名義上都是黃巾道,但卻只是名義。

隨著黃巾道的擴張,和各地豪強乃至於世家的矛盾也越來也大。

朝廷面對動不動就糾結上萬人暴動的黃巾道,態度也逐漸強硬,趨向於鎮壓。

更有世家在背後煽風點火,激化矛盾。

張角逐漸察覺,黃巾道這個巨人,已經擴張到了極致。

想要再進一步,唯有推翻朝廷,建立地上道國。

當年太極道人的告誡,唯有“代天宣化,普世救人”,卻沒說不讓他造反。

於是張角在思考了很久之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反了他娘的!

自古以來造反者都要有一個響亮的口號,也是造反的綱領。

張角再次思考很久,最終拿出了一個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便是老天爺,歷代天子的爹。

張角不打算繼續當老天爺的兒子了,他決定建立地上道國,對應的便是黃天。

接下來是起義時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那就是明年,正好是甲子年,“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