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花了1320萬美金買斷《致命身份》海外發行權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國內,確切的說不是“傳”到了國內,幻世網的宣發機器早就備好了通稿了,就等簽約那一刻呢。

對國內網友和影迷來說,這是個振奮人心的訊息,自從武俠功夫片在西方退潮以來,國內電影能在海外賣上價錢的基本就只剩下程龍大哥和周星星了,這一程一週是僅有的能夠靠自身名氣讓國外市場買賬的電影人了,周的影響力主要在東南亞,程則在歐美還有不少擁躉和影響力。

而現在陳景行加入到了這個隊伍中,而且並不僅僅只是一部《致命身份》,其處女作《彗星》在海外也有很大名氣,現在仍然在網飛平臺除拉美外其他地區節目主頁上掛著呢。

這意味著華國又走出了一位能夠將華語電影帶出亞洲,帶到西方的電影人。

知乎熱榜前十名上很快又出現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哥倫比亞影業花了一千三百萬美元買斷《致命身份》海外版權?”

之所以是又,是因為“如何評價電影《致命身份》?”這個問題仍然在熱榜第二位。

回答基本都是比較樂觀正面的,比如: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致命身份》在講述了一個優秀的懸疑故事的同時還將一個新穎的科幻創意完美的融入其間,既讓喜歡科幻的觀眾感覺到驚喜,又讓喜歡懸疑的影迷享受其中,圓融之處比之陳導前作《彗星來的那一夜》超勝一籌,陳景行是那種不靠武俠不靠動作,純靠講故事抓住觀眾心靈的。

而這種能力是超越一國,超越一地文化限制的,對於《彗星》和《致命身份》這樣的電影,是能獲得世界年輕觀眾的一致喜愛的,他打破了我們一直以來的誤區,科幻不只有大片這一種形式,科幻也可以做到小而美,也許我們這麼多年陷入了某種路徑依賴,華國商業電影在世界的影響力隨著武俠動作片的興盛而興盛,又因為其式微而衰亡,這證明老路走不通了,我們需要探索別的路,而《彗星》和《致命身份》就在為我們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希望國內的其他電影人對此能有所認知和收穫。】

基本各大論壇主流輿論基本都在追捧,不管國內還是國外,輿論環境一直有這個規律,當一種東西起勢之後,大家都會順著風吹,就像是一個封閉宮殿內的迴音一般,聲勢會越來越強,只有在聲勢過去之後,理客中或反面聲音才會大量冒出頭來。

按理說在這個《致命身份》如日中天的時候,不會有多少人吹反向的風,沒想到還真有“理客中”的聲音在這種時機冒出來,華國電影著名製片人張衛平在微博上發了一篇文章:

【……首先糾正一些新聞稿件裡的錯誤認識,有些人說這個價格僅次於《英雄》,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這個成績並沒有超過《十面埋伏》,《十面埋伏》的1250萬美元僅僅是北美發行權,《十面埋伏》在RB也賣出了將近千萬美元的版權,加起來絕對超過兩千萬了。

當然另一方面,《致命身份》賣給哥倫比亞的版權也不包括亞太地區和網路版權,如果《致命身份》把這兩塊版權也賣出去的話,超過《英雄》還是問題不大的,但無論能不能超過《十面埋伏》甚至《英雄》,這都不是什麼太值得自豪的事情,《十面埋伏》和《英雄》可都是十年以前的電影,就算不考慮通貨膨脹,北美電影市場這十年來也增長了20%。

千萬不要認為賣出去版權就意味著華語電影在歐美的市場號召就從低谷中走出了,《致命身份》能賣出一千多萬,主要還是奧蘭多金杉獎的光環加成,國內票房再高也不在人家的參考體系內的,而奧蘭多幾十屆金獎電影中票房撲街的可不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十面埋伏》的北美票房剛過千萬,就算加上DVD收益,索尼也虧到姥姥家了,RB票房同樣不理想,也沒收回成本,之後的電影就很難在國外賣上價錢了。

剛賣出版權真沒必要這麼急著就開始吹捧,說實話《致命身份》的豆瓣評分有點太過誇張,8.9分是什麼概念?夠得上嗎?國內觀眾主要是接觸這類懸疑題材電影不多,一時新鮮這才如此追捧,人家北美觀眾什麼沒看過?那麼多懸疑經典都是好萊塢創造的,就像武俠功夫片剛到歐美的時候人家覺得很新鮮,瘋狂追捧,但對於我們來說武俠功夫片看了幾十年了,就沒有濾鏡加成了。

而且北美並不是沒有對《致命身份》的電影評價,在奧蘭多展映的時候,很多影評人都看過了,爛番茄新鮮度才70%,這個評價意味著電影在專業影評人看來並沒有那麼優秀,北美觀眾基本不可能像我們國家這麼買賬,哥倫比亞花的這一千多萬美金如果收不回來,未來再有華語電影出海恐怕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張衛平何許人也?國師的黃金搭檔,應該叫前黃金搭檔了,兩人在《金陵十三釵》後分道揚鑣,甚至一度對簿公堂,沒想到此時為了《致命身份》的海外版權賣斷新聞出來發聲了,這番言論自然引來了《致命身份》的自來水甚至陳景行的影迷來觀光了。

【什麼奇葩論調,還“未來再有華語電影出海恐怕會面臨更大的困難”,笑死我了,這十年來有什麼國產電影在北美賣出高價了?你當人哥倫比亞是白痴啊?沒有市場眼光?有本事你也拍個奧蘭多金獎電影,也去賣個一千萬美元啊?酸雞一個!】

【哈哈,樓上的可能不知道張衛平這個人吧,人家確實製作過版權賣出數千萬美元的電影,不過主要功勞也是國師的啊,張總估計是聽到有電影海外版權交易金額超過他了,心裡有點不服氣?還是跟國師“餘情未了”?不願意看到後輩在這方面超過國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