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伯奇對於張瞳拿奧蘭多金獎說事不以為然:“奧蘭多舉辦了好幾十屆了,金杉獎沒有那麼大的票房號召力,這裡的觀眾對外國電影是很挑剔的。”

許文深反駁道:“《致命身份》不是普通的奧蘭多金獎電影,的上一部電影《彗星之夜》在這裡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看來北美觀眾沒有挑剔,他是北美年輕人喜歡的導演,觀眾不會挑剔他就像不會挑剔Ja一樣。”

如果陳景行本人在場,對於這番話自然會覺得很羞恥,但是不管是張瞳還是許文深都算是電影商人,臉皮還是很厚的。

“Ja的身份不是導演,而是演員,觀眾喜歡看Ja的表演,Johnson 是導演,是幕後人員,觀眾會因為喜歡的演員進電影院,而不是導演。

此外,恕我直言《彗星之夜》是一部網路電影,他沒有在院線發行,票房成績是零。”愛德華·伯奇的話語毫不客氣。

“《彗星之夜》沒有票房成績,但是《致命身份》是有票房成績的,伯奇先生,按照最保守的預測,華國票房突破5000萬美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愛德華·伯奇神情沒有任何觸動:“華國票房市場在這裡是沒有太大說服力的,你們國家從《十面埋伏》之後,電影海外版權價格日漸走低,但是華國的電影票房卻在不斷增長……張先生,許先生,我們不要兜圈子了,我想知道,你們為什麼不願意讓我們買斷全球發行權?

你們把日韓及東南亞發行權與網路發行權切走,這部電影的版權就變得支離破碎了,不僅僅是我們,好萊塢沒有任何公司能滿足你們的價錢,現實一些,如果你們賣給我們完整的全球發行權,我可以承諾你們能拿到《英雄》當年的價格。”

國師的《英雄》當年是以2300萬美金的價格被米拉麥克斯買斷了發行權的,這是至今無人能打破的記錄,當然米拉也是大賺特賺了,畢竟北美電影市場很成熟,除了票房還有dvd,這也是一大收入。

雖然到現在過去了十幾年,北美和其他地區的票房總量也增長了不少,但是華語電影在海外的票房卻在一路走低,因此一部華語電影在現在能賣出十幾年前《英雄》的價格也算是一大突破了,足以在國內引起轟動。

張瞳和許文深對視了一眼,若真能賣出《英雄》價格,倒也能在國產商業電影史中寫下一筆,也有營銷的爆點,但是將亞太地區和網路發行權切出去是幻世網的決定,陳景行也極為支援,這是談判的底線。

而且《致命身份》已經在國內獲得了極好的口碑,排片也佔優,就算海外版權價格追趕甚至突破了《英雄》的記錄,也就是錦上添花,對國內票房其實還真說不上有什麼大的促進作用。

張瞳再次堅定的拒絕了愛德華的誘惑:“伯奇先生,將亞太和網路發行版權剝離出去是我們的底線,這是無法退讓的。”

網路發行權大機率是要交給網飛的,就算現在打包賣給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到時候還是要賣給網飛的,其他流媒體也不爭氣啊,D+和ATV+現在還沒生出來呢,不給網飛給誰?既然都是給網飛何必要讓哥倫比亞當這個二道販子呢?

亞太地區(狹義)的發行權則是根本不打算採用賣斷方式。

北美和歐洲那是鞭長莫及,不賣斷不行,國師的製片人張衛平眼紅《英雄》在北美的首周票房,感嘆“版權賣斷太虧了”,但是馬上《十面埋伏》不又把版權賣斷給索尼了?

你連全美影院業主協會大門都進不去,你不賣斷能怎麼辦?

但是日韓和東南亞還是可以與當地發行商聯合發行,收益分成的,李政宰的那部《月夜幻談》都已經宣佈定檔了,而且是在韓國與東南亞的七個國家同日上映,RB、澳洲也都宣佈了定檔日期。

《致命身份》怎麼也不能輸給第二名啊?人家能藉著奧蘭多電影節最佳導演的名頭行銷東亞,金雲杉大獎的得主當然也能做到。

再一次聽到對方斬釘截鐵的拒絕後,愛德華·伯奇差點翻個白眼,又回到原點了。

這場談判之所以艱難,一是張瞳和許文深想要獅子大開口,儘可能提高價格,二是哥倫比亞方面也沒有點坐地還錢的樣子,而是寸步不讓,想方設法的要對面把亞太與網路發行權一起放到談判桌上,這才導致幾輪交鋒都沒把價格談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或許是這是哥倫比亞預設的最後一次嘗試,又或許是愛德華·伯奇終於摸清了亞太地區和網路發行權真的是對方不可退讓的底線,當哥倫比亞放棄了對全球版權的追求,開始認真的還價後,談判終於獲得了突破。

最終,哥倫比亞以1320萬美金買斷了《致命身份》除網路與亞太地區以外的發行版權。

這個金額已經超過了當年《十面埋伏》賣斷北美發行權的1250萬美金,儘管兩部電影相隔了十年,但還是讓張瞳許文深感到振奮和自豪。

不容易啊,華語商業電影在海外式微了近十年,總算終於有一部電影能靠近當年最輝煌的年代了。

而這對於陳景行的意義卻更為重大,新世紀以來,能在海外賣出千萬美元級別版權的國內電影人一隻手都能數的清,程龍、國師、周星星和馮曉崗。

而能在北美賣出千萬以上價格版權的電影人只有程龍和國師。

如今這個行列又加入了一個電影人。

其實《致命身份》能賣出這樣的價格是《彗星》積累的名氣,金雲杉大獎,哥倫比亞在奧蘭多展映對電影的觀感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作為被陳景行親自面試招聘來的許文深,格外有感觸,半年前他是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他會有一天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磯跟好萊塢大廠談電影版權的。

他這個年輕老闆簡直是個奇蹟!

許文深和張瞳走出大廈,相視一笑。

張瞳邊笑邊慨嘆道:“走吧,回國後還有的忙呢,還有RB、韓國和東南亞那麼多國家呢,這種機會可是難得哈,我當了這麼多年製片人,還是第一次有機會談這麼大金額的海外發行和版權交易呢,我算是理解了張衛平當年為什麼能那麼不可一世囂張跋扈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