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鷹戰士》不僅是夢工廠第一部漫改大片,也是華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漫改大片。

又因為《天鷹戰士》動畫神作的地位,可以說是相當受媒體和網路吃瓜群眾關注的。

而且《天鷹戰士》的電影版能不能成功還涉及到立項不久的《特別機動隊》。

夢工廠靠著兩部動畫試圖衍生出兩個重工業科幻電影系列,這在業內和媒體上是引起了相當大的震動的。

儘管目前這兩個科幻電影宇宙還未建立起來,但夢工廠的意圖和打算大家都明白。

要不然兩年前宣佈《天鷹戰士》開啟電影化的時候港股也不會有如此巨大的反應。

儘管陳景行和夢工廠的人從來沒有像好來塢的兩大巨頭一樣,公開說過要打造《天鷹戰士》的電影系列,要出多少部電影,宣稱什麼樣宏偉的規劃。

凡是媒體問到有沒有《天鷹戰士Ⅱ》的計劃的時候,陳景行和夢工廠的高管們都在打馬虎眼,不給出確切的答桉。

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經過了《矩陣》和《唐探》系列的成功,國內媒體和電影人已經不再視打造成功的系列電影IP為好來塢的專利,遙不可及的夢想。

而且大家也都看到了這種成功的電影系列會帶來多大的收益。

大家都在嘗試,比如雄心勃勃的《封神》宇宙,陳四成在《唐探》功成身退後宣佈要拍的“外太空的三部曲”。

而夢工廠已經先行一步了,儘管《矩陣》系列已經完結,但《流浪地球》的IP和史詩般的世界觀已經建立了起來。

《流浪地球Ⅱ》的劇本據說已經接近完成。

眼下夢工廠又宣佈了《特別機動隊》的電影化。

儼然是要試圖打造出三個電影系列IP,如果加上陳景行那神秘的至今還沒有與觀眾見面的《地球往事》系列,那就是四大電影系列。

而且其中的《流浪地球》已經成功了,2500年的流浪地球計劃可拍的太多了。

還剩下《天鷹戰士》、《特別機動隊》和《地球往事》沒有亮相了。

業內哪家公司會希望夢工廠的“四大金剛”計劃成功呢?

這要是四大電影系列都立起來了,那夢工廠可真要變成華國的迪士尼與華納了,每年光續集都能填滿幾大檔期了,其他公司還混什麼啊?誰還能挑戰威脅夢工廠的統治地位呢?

而《天鷹戰士》就是一個試金石,第一部漫改大片要是能立住,那麼《特別機動隊》就很難讓人看衰了,不說《地球往事》,夢工廠要打造的這幾個電影系列怕是就要一步步實現了。

因此,其他公司和媒體都對《天鷹戰士》在魔都電影節的開幕展映非常關注。

當然主要關注的是口碑評價。

畢竟《天鷹戰士》會在魔都電影節接連展映五天,然後才會大規模全國公映,這也是組委會與陳景行達成的合作,給電影節引流,除此之外也是夢工廠要拖延到暑期檔開始再大規模上映。

沒有公映,在此之前自然只能靠評價和口碑進行判斷了。

而初期網路上的反饋也讓媒體和業內同行們興奮了起來。

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而且越來越多。

被邀請的影評人大多都是吹捧,評價個爆米花已經算言辭激烈了,畢竟國內影評行業現狀如此,夢工廠對影評人的公關自然不會弱於其他大公司。

但觀眾的聲音是很難操控的,就算下水軍也掩蓋不住唱衰的聲音。

主要是能參加《天鷹戰士》在電影節小規模展映的觀眾都不大可能是普通觀眾。

要麼是動漫迷,是《天鷹戰士》動畫版的粉絲,要麼是影迷,是經常參加電影節展映的電影愛好者。

普通觀眾誰會買電影節的展影票呢?他們甚至連買展影票的渠道都未必知道呢。

這些觀眾要麼是動漫愛好者,要麼是文藝青年,都不是爆米花電影的受眾。

就算看的時候腎上腺素飆升,為視聽奇觀而震撼,但看完,情緒穩定下來,電影就成牛夫人了,文藝青年對這種通篇打打打的沒有內涵的特效大片一向評價不高。

動漫迷更不用說,《天鷹戰士》幾乎是圈子裡公認的動畫神作,對這種已經登上神壇的作品,任何改編都不可能超越原作,甚至比肩原作。

而《天鷹》電影還弱化了原作的核心,幾乎變成了純粹的熱血機甲戰鬥電影,主打視聽感官的刺激。

就算觀影過程中被帶動,被震撼,看完後也不太可能給出很高的評價。

體正直,但不影響口嫌,甚至正因為過於爆米花,過於刺激,為了體現自己對動畫原作的深刻理解和擁護,更要嫌棄了。

而不管是動漫迷還是喜歡電影的文藝青年,都是在網路表達意見的活躍使用者,而非沉默的大多數。

所以對於《天鷹戰士》的批評一時間甚囂塵上。

而這些少數群體的批評聲透過動漫圈等圈子的傳播讓沒看過的人也先入為主認為《天鷹戰士》確實是又一部動漫改編的失敗作品。

當然也不是沒有稱讚的聲音。

但好評多是詞句貴乏的,“屌炸了”,“燃爆了”,“太酷了”之類的詞句。

而差評則多是有理有據的長篇大論,從動畫原作的人物、概念、劇情到內涵一一分析,與電影一一對比,然後得出電影根本比不上動畫的一根腳趾頭,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失敗改編,爆米花之作。

所以看起來好評像是水軍,差評才是真實的聲音。

這也讓媒體如同撿到了大新聞一般興奮癲狂。

這可是夢工廠第一次遭遇口碑的滑鐵盧啊,當然夢工廠此前的作品不是沒有差評,畢竟除了人民幣沒有人人喜歡的東西,但基本都是好評遠多於差評。

而眼下,對於《天鷹戰士》來說,夢工廠的不敗金身似乎要破了。

夢工廠從來沒有出現過爭議這麼大,差評和失望的聲音這麼多的時候。

人人都有看笑話看熱鬧的潛意識需求,都喜歡看敗者逆襲,也喜歡看神壇跌落。

因此在業內其他幸災樂禍的影視公司的推波助瀾下,關於《天鷹戰士》的爭議和口碑破滅的聲音進一步被誇張並放大。

“心痛,科幻之王夢工廠也翻車了!”

“夢工廠跌落神壇,《天鷹戰士》忘初心!”

“夢工廠未續經典,問題出在哪?”

“《天鷹戰士》真人電影版在魔都電影節展映,口碑低於預期,天鷹粉絲紛紛表達失望,科幻頂流這次被罵慘!”

“夢工廠翻車,爺青結!雄心勃勃的天鷹宇宙初戰碰壁,只因陳景行錯信一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漫改這個坑有多大?夢工廠都鎩羽而歸,為何只有好來塢能成功?”

一時網路上人聲鼎沸,《天鷹戰士》還沒公映就彷佛已經被判了死刑。

江河文化。

總經理田申選紅光滿面,心情舒暢的聽著下屬的彙報。

“田總,《天鷹戰士》這麼一失蹄,發行部門對《我的機器人女友》的票房預測已經提高了3億,有望達到7億。

此外,一些影院也出現了觀望情緒,如果我們能追加預算,排片還有提高的空間。”

“好,好,最近是時來運轉了啊。”田申選呵呵笑道:“不光《長空之王》佔據了暑期檔的有利位置,《天鷹戰士》還給我們送了這麼大的禮,那就再撥出兩千萬預算,多從夢工廠身上搶下一些排片來。”

江河文化出品的《我的機器人女友》原本是與《天鷹戰士》差不多檔期上映的,畢竟暑期檔寸土寸金,大片雲集,實在拉不出緩衝區。

而且《機器人女友》主打的是喜劇題材,算是輕喜劇科幻,可以錯位競爭,而且本身投資也少,不指望跟《天鷹戰士》這種大片廝殺,喝點湯也能收回成本,甚至賺上那麼一筆。

沒想到遇到《天鷹戰士》口碑不佳,江河在順水推舟大買黑通稿之餘,也試圖利用這絕佳機會搶走更多的排片,分食更大的蛋糕。

儘管院線仍舊青睞《天鷹戰士》,畢竟這是科幻特效大片,但輿論並非毫無影響,只要江河捨得掏錢,讓一些院線削減《天鷹》的排片給《機器人女友》還是可行的。

“能從夢工廠這狼崽子身上割肉吃的機會可不多,可不能放過,多下一些水軍,過了這村說不定就沒這店了……

哼,陳景行這小子這幾年順風順水慣了,把他這步打造《天鷹戰士》系列電影的棋堵死想想就讓人爽快。”

在田申選看來,讓夢工廠吃癟比他自己賺錢還要高興,何況還是讓陳景行吃癟的基礎上自家也能受益,簡直是雙份的快樂。

……

“到底誰在黑我們?公關部門得出動了吧?”

見陳景行掛了營銷部門負責人打來的電話,田鑫業有些憂心忡忡的問道。

即便田鑫業一直在夢工廠的保護下,只是單純的導演,很少碰其他的業務,但也知道這種現象絕對是反常的。

《天鷹戰士》連大規模公映都沒有開始,只有在魔都電影節指定合作的五家影院小規模的展映,賣出的票滿打滿算也就幾千人次而已,怎麼會搞出這麼大的聲勢。

陳景行對這幾天的輿論變化也有些出乎預料,但還算鎮定:“只怕是咱們的同行們人人有份,落井下石而已,找不出‘真兇’的,誰讓人家這些年憋的太久了呢?”

這實際上就是個踩踏事件。

站得越高,就會被踩踏的越狠。

夢工廠過去太風光了,這個時候好不容易藉助一部分動漫迷,甚至就是《天鷹戰士》動畫粉絲的失望聲音醞釀起來了一波反噬浪潮。

媒體想搞大新聞引流,其他影視公司自然也跟著買通稿,炒作著《天鷹戰士》的“失敗”。

實際上都還沒公映呢,票房都沒出來呢,哪來的失敗?

不過這樣的大力的“資訊廣播”也不是沒有作用,會讓不知情的大部分網民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甚至原本有觀影計劃的人也會產生觀望的情緒。

對《天鷹戰士》的發行排片不是沒有影響。

不過他還是堅持認定,只要能大規模公映就能扭轉眼下的口碑踩踏。

畢竟《天鷹戰士》電影的大部分受眾其實是沒有看過動畫的觀眾。

別看動畫原作名氣挺大,但會看二維手繪動畫番劇的觀眾始終出不了動漫圈,這部分觀眾別說幾十億的票房了,兩三億以上的票房都撐不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