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雅怎麼了?”

“從殘骸來看,她在降臨這顆星球後不久就被海嘯撞碎了,可能幾分鐘幾十分鍾前才死去。”

陳昆和袁泉勉強自己從技術員犧牲的悲痛憤滿中走了出來。

然而危機並未過去。

因為海嘯還會再來。

他們沒有時間浪費了,必須儘快排查方才撞擊衝浪時出現的問題,修復啟動引擎逃出這顆星球。

伴隨著鼓點與時針讀秒一般的配樂,在影廳內所有觀眾的急切期待下。

一股熾熱的衝擊波將覓星者送出了再次呼嘯而至的海嘯,刺激的與峰頂擦肩而過。

“呼……”

陳波靠回了椅背,與他一樣卸去力量的還有身旁的妻子。

這顆水星球的冒險劇情並不長,甚至很短暫,但在近乎一秒一天的時差設定下緊迫感基本拉滿。

配上催命鬼一般的鼓點與時針滴答聲,將本就雄壯的視聽奇觀推高到了讓人幾乎全程產生腎上腺素的程度。

但影片並未讓陳波稍得喘息之機。

永恆號主控室的艙門緩緩開啟。

映入剛剛摘下頭盔的陳昆與袁泉二人眼簾的是頭髮出現絲絲斑白的留守在永恆號的天文物理學家。

陳波張大了嘴巴,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飛船上的寂靜就如此刻的影廳。

“……多少年了?”

“到現在得有二十三年……四個月零八天……我幾乎已經不相信你們會回來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休眠,但看起來休眠也無法阻止新陳代謝。”

袁泉眨了眨眼睛,搖了搖頭,抓住已略顯老邁的天文學家的手,抬頭望著他的眼睛,眼神中透出難以置信的脆弱。

“有點太可怕了吧……”

陳波聽到了妻子的感嘆,他此時也陷入到了難言的情緒中。

儘管一個小時七年的設定早已知曉,但此刻當時光被具象化的擺在眼前,仍舊有些難以置信,如夢似幻。

置身於“天祿”的噼尖軌道外,永恆號無法發出任何資訊,只能接受中繼探測器發來的來自地球的訊號,包括王晉松傳來的影片。

“他還活著嗎?”

看到對方的點頭,袁泉如釋重負地閉上了眼睛。

陳昆已經走進了通訊室,關上了隱私簾。

銀幕前的陳波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還有男主的兒女和岳父。

陳昆小心翼翼的緩緩坐下,就像通訊螢幕可能會咬他一樣。

跨越了二十三年的資訊開始一一在大銀幕上上演。

十七歲的兒子開啟鏡頭。

陳昆停頓了一下,貪婪的看著眼前的畫面。

“我遇到了另一個女孩,爸爸,我覺得她就是我未來的妻子,你的兒媳婦。”

青年舉著一張自己和一個少女的照片。

“妹妹偷了爺爺的車,被她撞壞了,不過她沒事……她學習很好……”

陳昆往後靠了靠。

二十多歲的青年再次來到鏡頭前,表情興奮。

“爸,我有個驚喜要給你,你當爺爺了……”

他抱著一個襁褓裡裹得嚴嚴實實的嬰兒展示在鏡頭前。

“聽說你坐的飛船叫覓星號,我也給你孫女起名叫覓星,小星星,叫爺爺……”

陳昆只是含淚的笑著不斷點頭。

銀幕前陳波的鼻子再一次開始堵塞。

螢幕戛然而止,再次回到鏡頭前的青年看起來有三四十歲了,鬍子拉碴,面容成熟而憔悴。

“爸,很久沒聊了,因為星星的……星星的後事……剛處理完,姥爺上週也去世了,我們把他埋在了後院,就在媽媽和星星旁邊……”

陳昆已經泣不成聲。

但哽咽聲卻不僅是從大銀幕中發出來的。

陳波不斷擦拭著自己的眼角,視線時而模湖時而清晰,而身旁的妻子已經跟男主一樣泣不成聲。

從來沒有哪一刻,他能如此清晰的感知到什麼是滄海桑田,什麼是觀棋爛柯,什麼是白雲蒼狗,什麼又是宇宙之悲。

幾個小時便是錯過的二十三年,甚至是一個人的一生。

時間魔法的強橫一至於斯。

陳波已經能確定,這部電影真正的概念根本不是蟲洞或者黑洞,或是探索異星,而是時間。

時間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旨,就像《盜夢》中的植念一般。

“你根本聽不到,我知道,所有這些資訊都沒什麼意義,你再也不會回來了,這一點我早就知道了,所以……”

在陳昆泣不成聲的搖頭中,鬍子拉碴的中年人關閉了鏡頭。

陳昆絕望又無措的面對著黑色的熒幕,彷佛他已被世界拋棄。

直到螢幕上重新出現影象。

一個中年女人開啟了攝像機,霓妮有些不修邊幅且憔悴的臉出現在大銀幕上。

“爸爸,好久不見。”

陳昆盯著那張臉,認出了那是自己的女兒。

銀幕前的陳波此時徹底破防,抱著坐在自己腿上的女兒泣不成聲。

“……今天是我的生日……你曾經告訴我——你曾經告訴我,當你回來的時候,我那時將跟你走的時候一樣大……而今天我和你離開時一樣大……所以……你應該回來了。”

在一片抽泣中,鏡頭穿過螢幕上正在哭泣的霓妮,轉回到了地球。

陳昆的女兒是科學家了,同樣在航天局的秘密基地工作,成為了愈發顯得老態龍鍾的王晉松的學生,與老人一同研究著引力公式,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只能坐在輪椅上。

“多年來,我們一直試圖在不改變對時間的基本假設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這意味著每次迭代計算都只是自己證明自己的荒謬的迴圈遞迴嘗試。”

被老教授害怕時間的感嘆啟發的霓妮獲得了靈感,重新審視了自己這麼些年的研究,機警的困惑的質疑著王晉松。

雖然王晉松逃避了話題,但已經擦乾淚水止住淚腺的陳波再次敏銳的察覺到了王晉松扮演的這位制訂了整個太空計劃的智籌在握的老人似乎隱瞞了什麼東西。

難道其實所謂的引力公式根本不可能研究出來?

“踏入宇宙,你們必須首先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太陽系中,地球上,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幫助你們了……”

袁泉在螢幕上看著父親老態龍鍾的吃力的影片。

“你們必須面對星際旅行的現實:那就是我們不能以個人的身份思考,而要以一個物種的身份思考……”

永恆號僅存的三人不能繼續無止盡的沉浸在傷感中。

在各自消化接收完積累了二十三年的從地球傳來的資訊後,三人商量著接下來探索哪顆星球。

袁泉傾向於去那個三年前就已經不在發送信息的星球,不止因為那顆星球傳來的資料資訊更好,還因為探索那個星球的航天員正是她的男友。

在父親已然接近死亡的時刻,她對男友的思念前所未有的強烈了起來,而且出於純粹的直覺考慮,她認為男友所在的那顆星球是宜居星球的可能性更大。

而陳昆和天文學家則更加傾向於另一顆星球。

曾經率領著十一位勇敢無畏的航天員探索蟲洞這邊的探索號指令長所在的星球。

因為指令長不僅是十二位先驅航天員中能力最強最資深的,而且仍在不斷的傳輸數據,與此相比,袁泉男友所在的星球從三年前就中斷了數據傳輸。

二比一。

永恆號決定下一個探索的目標就是探索號指令長所在的星球。

電影從這裡進入了雙線敘事。

一邊是地球上,太陽仍在緩慢的膨脹,地球環境持續惡化,即便是高緯度的西伯利亞,愈加乾旱惡劣的氣候讓哪怕做了轉基因的農作物也產量漸低。

所幸人類開發出了人工合成澱粉的技術,但豐富多彩的食物種類也將無法維持。

一部分地下城竣工,人類開始逐漸放棄地上的農田和城市,開始陸續遷入地下城。

主要原因在於植物與生物消亡殆盡,導致光合作用銳減,氧氣含量開始不可逆轉的降低,即便人類擁有電解水生成氧氣的技術,但在成本和規模上無法比擬原本地球生態圈的產氧能力。

地球大氣是在不斷逸散的,資源緊張的人類無法奢侈的維持整個大氣層的含氧量,只能儘可能將人類遷入地下城,在有限的密閉空間中維持氧氣含量。

但陳昆的兒子卻一意孤行的試圖堅守著父親因為成為了航天員,沿襲給他的農田與種植員工作。

“即便遷入地下城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有什麼必要呢?我不想當見不得天日的老鼠,我不想以老鼠的身份可憐兮兮的等待著滅絕。”

除了對父親的承諾的堅守,他的想法也能代表一部分人類的保守派。

面對絕望的迫近的危機,誠然大部分人類都選擇了繼續苟延殘喘,但仍有部分人類面對絕境反倒不再迷茫,不再糾結。

他們用堅守人類的驕傲來反抗這操蛋的命運,既然早晚要死,那就以數萬年來始終活在地上的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身份面對死亡的降臨,拒絕藏身於逼仄的地下城,吃著看不出食物樣子的粘湖湖的合成澱粉。

耕種,收穫,堅守,直到命運的終結。

因此與哥哥發生爭執的霓妮與她在地球上最後的親人不歡而散,被趕出了老房子。

與哥哥決裂的霓妮又接到噩耗,匆匆趕回航天局地下基地。

病房裡,為了引力研究和航天事業奮鬥了一輩子的王晉松氣息奄奄的躺在床上。

霓妮在王晉松的床邊,他的鼻子中插著管連線到機器上,幾乎沒有了呼吸。

“老師……”

“我快要死了……對不起,你需要知道真相……所有這些……年,所有這些人……指望著我……”

“老師,你會沒事的,我一定會完成你開始的工作。”

“不。”王晉松虛弱的抬頭看著霓妮的眼睛,淚水奪眶而出:“這麼多年,我告訴你要有信信念……要相信……”

“我確實相信……”

“不,我騙了你……”

伴隨著驟然升起的旋律,霓妮困惑的看著眼前這位老人。

“你的父親……他們……沒理由再回來了……他們沒辦法幫我們……因為引力公式不可能解開……”

在影廳內突然產生的嘈雜的驚訝的討論聲中,陳波終於驗證了自己之前的猜測。

果然,所謂的A計劃根本就是幌子,實際有且只有“火種計劃”。

但即便驗證了他早有的隱隱猜測,也仍不禁為這位欺騙了整個人類的老人發出讚歎。

這位老人這些年心裡該是怎樣的煎熬。

此時電影前半部分的一些畫面和細節再次浮現在了陳波的腦海中。

此刻他也不禁為導演埋下的的伏筆叫好。

“他知道嗎?他知道,對嗎?!他拋棄了我是嗎?”

陳波望著銀幕上激動起來的霓妮,心中闇然,為了男主,為了他們之間相隔無數光年距離與二十三載時光的天塹。

但老人渾濁的眼睛似乎已經穿透了病房的天花板,穿過了無垠空間與數十年的時間,看到了被他放飛的,被他欺騙的,人類僅存的火種,永恆號。

“不……不要……溫柔的……走進……那……那個……良夜……”

貫穿了《地心》、《火星》兩部電影的那句詩歌再次被一位將死的老人,斷斷續續的念了出來,在整個影廳內迴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不知為何,在《地心》與《火星》中他無法理解透徹的這句話,此時,此刻,答桉已經豁然浮現於胸膛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