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這麼快就要上線了嗎?”

張若勻一邊半躺在椅子上,一條腿抬的老高讓按摩師按壓著肌肉,一邊划著手機驚訝道:“嘶——我記得不是10月才殺青的?”

陳景行看著電視攝像機的畫面頭也沒回:“這部劇是個小成本科幻小品,後期沒花什麼時間……”

他反覆看了數遍之前拍完的一條鏡頭,還是覺得有些不滿意,回頭道:“這場再重拍一遍。”

“不要啊——”

張若勻有氣無力的哀嚎著。

《一九五一》的拍攝對演員,尤其是對張若勻和白羽這倆主演來說毫無疑問是巨大的考驗。

不僅是表演的考驗,也是體力的考驗。

反覆的排練和長鏡頭的跨場景排程對演員來說運動量相當大,一天的奔跑路程甚至能達到數十公裡。

這也是劇組請了按摩師來對演員進行肌肉按摩的原因,因為這種運動量過大的情況很容易受傷,一旦主演受傷,整個專案的工期都會被推遲。

雖然張若勻愁眉苦臉,不過還是立刻起身,調整好表情和身體狀態準備重拍這個長達6分鐘的長鏡頭。

《一九五一》這個專案對張若勻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他也對這部影片付出了極大的心力,畢竟這算是他第一次在重要的電影專案中擔綱主演。

電影的兩極分化要比電視劇嚴重的多,中小成本的電影大多是一點水花都沒有的,所以對於華國演員來說,資源的分級差不多是大片>電視劇>小成本電影。

張若勻雖然憑藉電視劇《訊號》一炮而紅,之後也接演了不少電視劇,也多少算是一線演員了,但主要戰場也是電視劇,電影男演員的競爭太過激烈,好的電影資源基本輪不到他。

從去年的《盜夢空間》開始算是在電影圈走出了一大步。

陳景行的電影加獻禮片,雙重buff疊加,《一九五一》的對他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雖然整體上來說《一九五一》上部是雙男主,但從戲份來看,張若勻扮演的通信兵還是比白羽扮演的偵察兵多了一些的。

而且在進入《一九五一》劇組後又得到了好消息,夢工廠與網飛聯合出品的古裝劇《王朝》選定他成為男主角。

夢工廠同時立項的三部劇中,《開端》拍攝難度和製作成本最低,劇本也出的最快,所以率先開機,8月開機,10月就殺青了。

智械危機題材的《極樂世界》也在年底《矩陣Ⅲ》上映前開機了。

因為選角遲遲未定,再加上人力物力有些侷促,所以古裝喪屍劇《王朝》雖然劇本已經完成,但並沒有開機。

明裡暗裡使勁,競爭這部劇角色的公司和演員不少,尤其是男主角的人選,連網飛那邊都推薦了好來塢的亞裔演員,而且都會華國話。

不過被陳景行一口回絕了,好來塢演員工會確實是有不少演技不錯的亞裔演員的,但一是氣質跟國內演員格格不入,表演風格也跟國內不同。

二是語言通常不過關,這是好來塢的傳統傲慢了,好來塢製片廠是真的有不少製片人發自內心的認為這些華裔演員說的華國話沒問題。

畢竟他們自己也不會漢語,對他們來說華國話這種異域的語種都是聽不懂的怪異的語言,標不標準他們是不在乎的,有些導演甚至分不清粵語和普通話。

陳景行最終拍板將男主角定為了張若勻,這也就意味著《王朝》等到《一九五一》拍完後就可以開機。

陳景行抬頭看了看仍舊是陰天的天氣,嚴肅的盯著演員和劇組各就各位,再次拍之前已經拍完的長鏡頭。

《一九五一》是上下兩部一起拍的,上部拍完,馬上就會拍下部,工作量還是相當多的,而且臨近的春節檔陳景行作為《星際穿越》的導演也要參與宣傳,所以進度比較緊張。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不會放鬆對拍攝質量的要求,雖說《一九五一》在很多地方參考了前世位面的《1917》,但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是他拍的第一部原創電影。

陳景行對這部電影不止有看重,還有一些緊張的情緒,壓力不小。

就連夢工廠馬上要上線的《開端》,影片平臺失望他能出來接受個採訪都被他拒絕了。

進入2020年,《矩陣Ⅲ》收割票房的腳步已然放緩,不過對這部電影的討論和解讀熱度仍在,隨著春節檔的臨近,夢工廠的新劇《開端》也快速宣佈了定檔上線日期,1月17號播出,就在春節的前一週。

當然,之所以定的這麼快首先是春節檔確實是電視劇的黃金檔期。

尤其是春節期間其實恰好是娛樂內容的貴乏期,因為春晚等春節節目的播出,電視機上除了春晚和小品的重播,以及老劇的重播就沒有太具娛樂性的內容,春節檔電影市場的火爆其實也與此有關。

而這對網絡平臺來說就是難得的機會。

不過《開端》之所以這麼倉促的定檔主要也是網飛的原因。

前世位面,《開端》是在國內爆火之後將海外網路播放版權賣給了網飛,而現在,有夢工廠的背書,有夢工廠品牌的加持,從立項開始網飛就買下了《開端》的版權。

因為其餘兩部《極樂世界》和《王朝》都有網飛的投資,與這兩部劇同時立項的《開端》自然也進入了網飛的視線。

網飛正在努力開拓亞洲市場,對亞洲尤其是東亞的劇是來者不拒的。

而且因為其主要營收是會員收入,而不是廣告收入——起碼網飛目前仍舊強調的是保持無廣告,這也是其吸引會員使用者的一大特色。

因為不靠廣告,所以網飛購買的電視劇不存在播放週期的問題,都是一次性放出,也沒有積壓的問題。

所以當《開端》後期完成,過了國內的網劇稽核後,網飛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直接上線播出了。

國內的影片平臺自然不可能等網飛先走一步,恐怕對自身的播放量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所以經過夢工廠的協調,網飛和國內購買了版權的三大平臺,企鵝影片、幻世網和C站會同步播出,而且都是一次性放出。

這個訊息自然是讓觀眾們很欣喜了,每個觀眾都不喜歡擠牙膏的播放方式,尤其是國內觀眾並沒有被規訓出周播的觀劇習慣,夢工廠以前的一些劇一週播四集的擠牙膏同樣飽受觀眾吐槽。

尤其是剛被吊起情緒,然後就要登上一週或者好幾天,情緒和期待也會被消磨掉,甚至等一週後前面的劇情都忘得差不多了。

只是夢工廠的劇集數都比較少,基本撐死也就20集,而且節奏很快,很會塑造期待感,所以相比其他動輒四五十集還擠牙膏的劇而言就顯得沒有那個“十惡不赦”了。

一次性放出的訊息雖然讓影迷和觀眾們歡呼雀躍,但對影片平臺來說就不算好消息了。

企鵝影片和幻世網倉促的提前官宣也是為了招商,找廣告金主。

不過夢工廠的劇也不可能找不到廣告贊助,就算掙不到大錢,但讓平臺收回版權費用的成本甚至小賺一筆還是沒問題的,因為不是獨播版權,三個平臺也不過各掏了差不多三千多萬而已,這點錢在如今的版權交易市場並不算多。

這也是夢工廠在電視劇方面越來越多的遷就網飛的原因所在。

就題材來說,夢工廠的劇通常是十幾集的精悍短小的劇集,這在目前國內的網絡平臺營收模式下是很不利的,國內的電視劇版權交易基本是集數越長,越掙錢。

即便廣電出臺了政策,限制電視劇集數,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不提倡集數超過40集,那我就把超出集數限制的作品分成上下兩部播放來鑽空子。

十幾集的劇無論怎麼變著花樣的擠牙膏,播放週期都比不上幾十集的電視劇,播放週期跟廣告招商是息息相關的,同樣也跟播放量息息相關。

在廣告商那裡,十二集十五集的劇的播放量是很難跟四五十集的劇相比的。

就算陳景行賣獨家版權,也賣不出天價版權。

再加上《極樂世界》和《王朝》都引入了網飛的投資,在播放模式上逐漸遷就網飛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不過雖然《開端》定檔倉促,但熱度其實並不小。

除了夢工廠的科幻劇有口皆碑外,女主角趙槿麥的名氣也超過了前世位面。

《流浪地球》中她的角色其實發揮度不大,要說有什麼加持也就是咖位上的加持。

主要還是《行屍走肉》的影響,不僅劇的影響力是現象級的,而且趙槿麥在《行屍》中角色的人物弧光也非常出彩。

《行屍》和《開端》這種科幻劇的受眾重疊度也比較高,都是學生等年輕觀眾為主。

所以等各平臺宣佈了上線日期,夢工廠都沒怎麼發動營銷,《開端》在網路上的熱度就一下子衝了上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