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行敲了敲桌子:“事實上,有的鏡頭長,有的鏡頭短,最長的take會長達十分鐘以上。”

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只有二十三個鏡頭是什麼概念呢?

趙小寧所說的“戰爭話劇”一點都不誇張。

完全可以說每拍一個鏡頭就像在演舞臺劇,只要開拍就不能停下來,中間不能出錯,否則就要重拍。

攝影鏡頭必須與演員完全同步,這對打光、道具、攝影機走位等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是對劇組和演員的全方位挑戰。

當然陳景行用這樣的方式拍並不純粹出於炫技,出於對某種高難度的挑戰。

這樣的呈現方式是跟視聽體驗息息相關的,絕對不是某個導演的個人獨角戲。

前世位面的《1917》所造成的轟動和觀影體驗的革新就是例證。

當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這樣一部電影時是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真實感的,他能夠完全將觀眾代入進去。

觀眾能夠真實體會到戰爭中的士兵有多艱難,讓觀眾覺得他們跟片中的角色一樣在戰壕中,在艱難的跋涉旅途中,躲避槍林彈雨、飛機偵察,敵兵偵查,甚至與敵人狹路相逢。

當然與此同時,帶來的視聽體驗的娛樂性的提升也是很可觀的。

陳景行開完劇組第一次骨幹召集會後,又與江若平和《一九五一》的總製片人秦中和來到了一旁的小會議室商量起了後續的重點工作。

國影無論是董事長還是總經理江若平身上已經兼了N個製片人的頭銜了,再加上《一九五一》雖說製作成本不大——兩部加起來的預算也不會超過8億,也就跟《上甘嶺》、《長津湖》單部電影持平——但拍攝難度很大。

所以還是需要找個不是單純掛名的,有經驗的總製片人,秦中和自然就當仁不讓了。

雖然早已經退休了,但秦中和仍舊閒不下來,而且身兼夢工廠的製片顧問,也算是半個夢工廠人了。

“主演的人選你有沒有規劃?”

陳景行不客氣的直接開口道:“《一九五一》上部的主演我確實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白羽和張若勻,兩個人的演技也能撐住,至於其他的角色,包括劇本中的團長李長林,江總這邊如果有合適的人選我這邊沒什麼意見。”

《一九五一》上部是雙男主的形式,一個是偵察兵,一個是通訊兵。

上部的劇情是兩個士兵穿越戰場,奉命向可能失蹤的已失去訊息的九十一團傳達戰略性撤退命令。

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冒險進入彼時還是戰線前沿甚至敵後的三七線以南,傳達能拯救被南朝軍與美軍堵截的一千六百個戰士性命的資訊。

因此在上部中,這兩個士兵便是絕對的主角,而九十一團則是配角。

到了下部第九十一團便是主角,尤其是團長李長林。

既然國影有投資,而且還深度參與到了製作中,選角陳景行就沒吃獨食,也沒必要吃獨食。

他只要把上部的主角人選把握住就行了,其他角色都可以交給國影,江若平又不是那種拎不清的人,而且《一九五一》作為獻禮片國影也不可能兒戲以對。

除了上部中兩個士兵外,《一九五一》中比較重要的角色就是團長李長林了,這也選不出什麼離譜的演員,無非就是張涵宇啊、段毅弘啊這樣的中年演技派,還能選個流量當團長不成。

吳景馬上要開拍《狼牙Ⅲ》了,肯定抽不出檔期,雷嘉音更是要拍《烽火雲山》,其他獻禮大片還有《上甘嶺》、《長津湖》,能抽出時間來參演《一九五一》的合適的演員一隻手就能數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因為上部採用的特殊拍攝手法和呈現方式,不僅對劇組,對排程,對攝影是很大的考驗,對演員的挑戰更大。

這種長達五六分鍾甚至十分鐘以上的長鏡頭對於演員來說跟演話劇沒啥區別了,然而難度又遠高於話劇。

畢竟話劇是在室內,而《一九五一》的背景基本全是外景,場景跨度大,奔跑、動作戲又多。

一個鏡頭可能就需要演員走幾百米,跑一公里,做各種動作,跟不同的場景、角色互動,臺詞有一個失誤,動作、走位和表演有一個問題,那整個長達數分鍾的跟拍就完全作廢了。

所以可能一個鏡頭的拍攝就需要像話劇那樣進行長時間的反覆的排練,而且比話劇難得多的是不只是演員的排練,還要整個劇組,攝像師、掌機員、挑杆話筒等都要與演員磨合彩排到位。

所以對演員演技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也必須受得住折磨。

流量自然是絕對不能選的。

而在青年演員中,白羽和張若勻無論從名氣還是演技來說都還算合適。

這倆都是和夢工廠合作過不止一次的老人了。

張若勻出演過電視劇《訊號》和《盜夢空間》。

白羽則是參演過《海市蜃樓》、《盜夢空間》和《流浪地球》。

名氣和地位都算是目前青年演員中佼佼者。

而且兩人本身是合作搭檔過,兩人跟陳景行也熟悉,此前合作都很順利很愉快,互相之間有默契。

對於《一九五一》這樣的電影來說,導演和演員之間熟悉,有默契就能給拍攝工作降低不少難度。

在幾人三言兩語間定下了這部電影之後籌備及製作的關鍵環節步驟後,夢工廠與國影也將《一九五一》的訊息進行了官宣,當然並沒有透露《一九五一》上部是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形式,這點是夢工廠和國影都同意進行保密的。

等影片上映的時候能帶給觀眾驚喜,畢竟這個專案其實並不缺噱頭。

而這也自然引發了不小的網路輿論。

陳景行的電影一向是很受媒體矚目的,上一次公佈新片計劃已經是去年了。

《矩陣Ⅲ》這不用說,只能算《矩陣》系列的續集。

《星際穿越》的立項當時是讓很多科幻迷,尤其是太空科幻迷極其興奮的。

《地球往事》雖然號稱是個科幻系列,當時在網上火了一陣,但也只是拍了一部劇,至今還沒上映,後續訊息也沒有了,早就被網民拋到腦後了,至少得等劇定下播放日期,開啟宣傳才能重新回到輿論話題中。

沒想到《星際穿越》剛剛殺青,陳景行就馬不停蹄的官宣了新片。

而且還是戰爭電影。

陳景行導演的“真”獻禮電影,而且還是第一次拍戰爭題材,噱頭不小,吸引了眾多影迷粉絲,以及吃瓜群眾來陳景行的微博下討論。

【陳導真乃導演界楷模,這勞模程度其他導演能不能學一下?】

【哈哈,陳導這是天賦異稟,其他導演不能比,拍戲可是個累活,不止耗體力更耗腦力,正常人結束後都得休息一段時間,像這種一點不應期都沒有的純粹是天賦,沒法學】

【我舉報樓上有人搞黃色】

【根本原因還是才華橫溢,靈感和創意都溢位來了,沒有枯竭和需要充電的時間,所以才能快速完成劇本創作,開啟新專案】

【《一九五一》這名字有些另類啊,都不知道是什麼內容】

【還能是什麼內容,戰爭片嘛,1951年應該是第四次戰役或第五次戰役】

【我去備桉網站搜了一下,好像是講第五次戰役中第十二軍三十一師九十一團撤退途中被堵截然後突圍的故事】

【感覺沒有太大意思啊】

【獻禮片想要多有意思啊?你還以為是科幻片,能開腦洞呢?】

【陳導一科幻專業戶跨界來拍戰爭片,我覺得有些沒意思,景神本來的長處就是想象力和對科幻創意的執行力,虧我看到推送陳導新片立項還興沖沖的來圍觀呢,有種資源浪費錯配的感覺】

【獻禮片嘛,這不國內有數的大導演都參與進來了,景神作為國內商業電影第一人能逃的過去?】

【臥槽?我在備桉網站上仔細看了一下,尼瑪《一九五一》是上下兩部電影,看截圖……】

【上下兩部……死去的記憶突然開始攻擊我】

【不好的預感開始攻擊我】

【自古以來分成上下兩部的電影都沒有好下場,陳導,是不是有人拿槍指著你接的?】

【要是《矩陣》這樣的系列電影也就罷了,把一個故事分割成上下兩部真的感覺不太妙,有種圈錢的感覺】

【我相信景神,景神要圈錢還不容易?《矩陣》繼續往下拍,觀眾難道還能不買賬?《行屍走肉》多拍幾部多少錢沒有?沒必要拍個戰爭片就為了圈錢吧】

【戰爭電影來來回回就那樣,我還是喜歡陳導再拍一部類似《盜夢空間》的燒腦科幻片】

【別吵了,夢工廠剛剛官微釋出《星際穿越》定檔明年春節檔!】

【真的嗎??】

【新聞也推送了,《星際穿越》確實定檔2020年春節檔!】

【哈哈,12月有《矩陣Ⅲ》,春節有《星際穿越》,太幸福了吧】

【說個冷知識:陳導是第一次登陸春節檔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