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喪屍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有點荒誕。

王鵬一時難以把古裝和喪屍這兩個詞聯絡起來。

喪屍本身就起源於好來塢的B級血漿片,哪怕是一種巫毒,也同樣是現代背景的。

夢工廠的《行屍走肉》更是透過喪屍病毒、病毒傳染、生化實驗的概念將喪屍題材發揚光大,甚至成了一種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流行亞文化。

但無論如何喪屍給人的感覺都是科幻題材,是科幻災難,是未來的末日。

古代的喪屍就有些難以讓人理解了。

“你指的是殭屍?”

陳景行搖了搖頭:“不是殭屍,那不就成鬼片,或者仙俠劇了嗎?”

殭屍王將臣?還是旱魃?還是茅山道士的紫僵、白僵、綠僵?

這類題材多見於網大。

“就是把現代喪屍爆發挪到古代,喪屍病毒可以改成古代的一種藥物?君王求長生,煉出了一種丹藥,或者是為了讓人死而復生調製出的草藥?如果再加上再加上朝堂宮廷鬥爭,我覺得很有潛力。”

前世位面就有一部很另類的喪屍劇《王國》,又叫《李屍朝鮮》,集東方文化+古裝+宮廷權謀+喪屍(瘟疫)於一身。

塑造了一種別緻的古代末日世界觀。

《王國》雖然朝堂戲份不多,但塑造出了類似晚明的末代氛圍,就是不管選哪條路都是錯的。

大家為了生存和利益爭來爭去,沒人管真正的洪水滔天。

在這種末日氛圍下,入侵的不管是喪屍、是異族還是暴民,末日都呈現出了不可阻擋的狀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某種意義上說,《王國》在末代感的塑造上甚至超過了《權遊》,畢竟《權遊》還有永遠不閉眼的守夜人部隊,而《王國》裡的李朝上下不但沒有大家攜手對抗喪屍的覺悟,可能還有一大幫人指著喪屍暴亂謀取政治利益。

君暴虐,官貪昏,民病弱。

儘管這是一部奇幻的古代喪屍劇,但從表達和立意來看其實並不兒戲,刺激與深度兼具,群像塑造也相當上乘。

除了政治權謀稍顯幼稚簡單之外,沒有什麼缺點。

這樣的故事其實也可以平移到華國古代,而且不難改編。

陳景行比較鐘意的背景是明末清初。

不過這段歷史比較敏感,而且知名度很高,不是不能搞戲說,任何古裝劇都會有虛構的部分,又不是紀錄片。

但《王國》的故事顯然不是一般的戲說,喪屍都出來了,在明末清初的背景下搞這個很容易觸碰歷史虛無主義的紅線。

所以儘量還是要避開大一統朝代。

那可選的背景就多了。

南北朝,五代十國都合適。

這兩段歷史知名度不高,不知道多少架空古裝劇為了過審都把背景拉到這兩個時期呢。

放到南北朝,北齊高家那群神經病與故事的背景其實相當合拍。

五代十國這段時期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篡弒相尋,烝報無已。

昏庸、殘忍、嗜殺、重斂於民等五毒俱全。

吃人也是真吃。

把背景放到這段時期也相當合適。

肯定沒有朝代粉。

《王國》的名字也可以直接換成《王朝》,還更大氣了一些。

王鵬也是一時有些無法接受,覺得有些離譜,但聽完陳景行講完,又似乎隱隱感覺還真挺刺激的,是有可行性的。

有些腦洞初聽起來有些荒謬,但仔細想想還挺讓人期待的。

只能暗自感嘆老闆的腦迴路當真不同凡響,又另類又快速。

“現在網上不是有好多觀眾說我們不重視電視劇嗎?劇集太少了不夠看,那就再拍一個專案,還是科幻劇,講人工智慧,智械危機的。”

人工智慧和時空是科幻題材的兩大高概念,也是夢工廠的拿手題材。

寬泛一點說,《矩陣》也是人工智慧題材,只不過是機器人已經獲得了最終勝利為背景,這已經不是智械危機了,乾脆就是智械統治人類了。

《疑犯追蹤》也是講的人工智慧,一個能獲得人類社會所有監控資訊,網路資訊的人工智慧。

雖然主角設計的機器寶寶能幫助預防KB襲擊,能預測罪桉,而且被主角培養出了人性,是正義的陣營。

但在第二季末尾,KB組織製造的另一個人工智慧“幽靈”上線,這是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工智慧,會跟主角陣營的機器寶寶上演對抗。

所以《疑犯追蹤》也能歸類為智械危機。

《黑鏡》這種單元劇中也有故事涉及到人工智慧,比如《黑鏡Ⅱ》最後一集的《普羅米修斯》,一個人工智慧在圖靈測試中反套路人類,逃出生天的智械危機故事。

《疑犯》和《普羅米修斯》甚至都被影迷調侃為《矩陣》的前傳。

王鵬靜待著老闆的腦洞,能看得出來老闆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就有了構思。

人類與機器人的對抗已經有天網類了,也有《矩陣》的動畫短片中那種人類奴役機器人的背景,更有機器人挑動人類內鬥逃入人類社會的,還有什麼新的智械危機的故事呢?

“還是人類奴役機器人,但換一種奴役方式,《矩陣》是機器人建了個虛擬世界圈養人類,那這回就建個真實的世界。”

陳景行要立項的第二部劇就是《西部世界》。

在未來,一家公司建立了一個真實的遊樂園,遊樂園以美國的西部世界為主題,遊客可以在在這裡作為玩家,扮演牛仔等各種角色,享受真實的遊玩體驗,挖掘故事情節。

遊樂園相當於一個大型的遊戲,有AVG屬性,有RPG屬性,也有沙盒屬性。

玩家體驗遊戲的自由度很高,遊戲程序非線性,沒有需要達成的目標,沒有需要完成的任務。觸發的所有劇情,玩家都可以自由選擇體驗或者是不體驗。

而這個真實“遊戲世界”的NPC則是機器人,透過3D列印製造出來的外表與人類一模一樣的機器人。

編劇編寫故事情節,程式設計師則將故事植入機器人程式,固定時間內記憶清零,機器人每天重複著同樣的故事線——當然他們自己是不知道的。

雖然所有NPC都與人類那麼相似,不對肉體進行破壞幾乎難以分辨,但玩家卻可以不必用對待人類的方式對待他們。

可以像對待物品,可以像對待牲畜。可以當成玩具,也可以當成工具。

玩家可打斷他們的故事,殺戮、強暴,沒人在乎他們的生死、感情。

就像玩家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幹的事情一樣。

不同的是,虛擬遊戲到底是虛擬的,而真實的“遊樂園”則可以提供更真實的體驗,會被攻擊,會感到疼痛,除了機器人不會殺死遊客之外,一切體驗都是真實的。

然後在這樣的背景下,身為NPC的機器人覺醒並反抗的故事。

另類的智械危機。

當然要換成華國背景自然就不是《西部世界》了。

可以換成古代世界。

遊樂園中打造一個古代世界,遊客可以裝扮成俠客、古人來這裡探險,參與劇情,挖掘劇情線。

所以可以稱之為古裝版的《西部世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