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名字不叫《行屍走肉》的話怎麼能讓觀眾知道這是基於《行屍走肉》世界觀的電影呢?”

傑夫米勒對於陳景行的提議有些吃驚又有些不滿。

陳景行打了個響指:“要不這樣,就以《行屍走肉前傳》或者《行屍走肉外傳》的名義。《行屍走肉前傳:生化危機》,怎麼樣?”

“……名字有點長啊。”

“《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復仇》名字更長。”

傑夫米勒翻了個白眼,隨後陷入了思索,似乎還是有些意動的。

陳景行帶著《盜夢空間》電影主創的北美的最後一站是東海岸的紐約,在這裡洛辰需要上兩個電視節目,而陳景行則會見了老朋友,環球的高階副總裁傑夫米勒。

環球影業的工作室在西海岸,但辦事處是在紐約的。

兩人先是為《盜夢空間》喜人的票房碰了杯,《盜夢空間》雖然碰上了上映剛滿一週還未失力的漫改電影《泰坦之怒》,但憑藉著3092家影院首日還是產出了1678萬美元的票房。

週六週日更是有些讓人驚喜的保持了穩定的增幅,分別拿到了1779和1821萬美元的票房。

口碑效應傳導的很快,首週末便拿到了5278萬。

即便北美市場競爭相當激烈,但按照環球的預測,最終票房也有可能達到1.6-1.7億。

對於一部非續集,非太空相關的科幻電影來說,這樣的票房成績已經略微超出環球和夢工廠的預料了。

相比於華國電影市場一日千里的增幅,北美市場相對比較穩定,雖然票房冠軍屢屢突破,從3億就能拿年冠到現在5億6億不稀奇,但整體大盤還是比較穩定的,只是越發寡頭化了而已。

對於一部外國電影,哪怕陳景行的名氣再大,電影再好看,1.5-2億這種票房體量已經算接近天花板了。

就跟華國有很多觀眾其實是不看外國電影一樣,北美觀眾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看外國電影的。

要想在2億的量級上有更大的突破恐怕要指望系列電影了,比如《矩陣Ⅲ》。

不過再怎麼興奮,環球也不是《盜夢》的出品方,在北美票房中能獲得的分賬也是有限的,傑夫米勒自然還是更關心有自家參與製作的電影。

那就是夢工廠和環球影業在合作協議中早就瞄準的喪屍電影。

去年暑假,《行屍走肉》掀起了一波喪屍狂潮,成為了網飛迄今為止播放量最高的劇,風**遍全球,而且是以非英語劇的身份達成了這個成就。

連很多歐美明星都在社交平臺上紛紛發了跟《行屍走肉》相關的動態,儼然成了一種人人參與的流行話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過去只是小打小鬧,囿於B級血漿片的喪屍題材被第一次整出了一個龐大的,時髦的世界觀,甚至成為了一種特別的災難題材,展現了從初生到演進再到廢土,人類社會眾生百態的反應和應對。

就如同年輕人喜歡反烏托邦世界觀一樣,《行屍走肉》的喪屍廢土世界觀對在網路上活躍的年輕一代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不僅夢工廠已經在製作《行屍走肉》第二季,明年年初就能與全球觀眾見面,電影版的製作也被抬上了日程。

環球影業尤其著急,跟風又不是華國特有的現象,在R級電影產業發達的好來塢,環球影業如果再等下去恐怕要被別人搶頭湯了。

不過劇本這個東西急不來,環球影業是想要藉著《行屍走肉》的IP打造一個持續的電影系列的,不能殺雞取卵,電影工業成熟的好來塢要比華國電影人更懂得什麼叫利益最大化,怎麼取得利益最大化。

一部成功的系列電影跟單部電影相比,收益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以好來塢的開發能力,系列電影能開發的周邊收益是遠超過票房收益的。

按照兩家的合作協議,環球影業用自己在歐美地區的發行網路要“視如己出”的服務於夢工廠的電影,而夢工廠也將開放自己的專案與環球影業合作開發,比如《第九區》這種影片,還有《矩陣》的第二部、第三部,《天鷹戰士》機甲電影,以及《行屍走肉》。

《行屍走肉》將分成兩條線,一條線是華國的故事線,一條是北美的故事線。

華國的故事線主要由夢工廠來負責,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製作。

北美這邊則主要由環球影業主導,按照計劃將會以電影為主。

共同構成一個龐大的,完整的,一致的,覆蓋了起源、爆發、演化、廢土一整個編年史的,包含了電影、電視劇、動畫、遊戲等各類形式的世界觀。

這將讓夢工廠和環球兩家儘可能的佔據喪屍題材商業收益的大頭。

因為一個成功的世界觀或電影宇宙是一道防火牆,如果觀眾能接受這樣的世界觀,那麼即便有跟風的廠商生產類似的喪屍題材電影也頂多能喝一點湯罷了。

而環球影業這邊將會生產第一部《行屍走肉》的電影,劇本已經成形,主要劇情是:

浣熊市郊外的一處山脈經常有人被不明生物殺害,保護傘公司在這裡有一處研究所,公司總部懷疑可能跟此處的研究所有關,浣熊市市長和警察局局長都受到保護傘公司的賄賂,一直幫忙在隱瞞這件事。

失蹤桉越來越多,必須要有個交代,在浣熊市高層的壓力下,保護傘公司總部派出了兩隊人馬前去調查。

一隊人馬來到了研究所,準備調查這處研究所是否有異常。

另一隊人馬乘坐著火車要進到山脈深處,調查所謂的“不明生物”。

但到研究所調查的這一隊人馬直接失聯,研究所也隨之與公司總部斷絕了聯絡。

另一隊人馬乘坐著列車也在剛進入山脈後半路失聯。

輿論壓力越來越大。

不得已,聯邦派出了特殊搜查部隊浣熊市分部小隊前往調查。

特殊搜查小隊去調查山脈中發生的異常,本意只是想開直升機遠端偵察,沒想到直升機出了故障,墜毀到了山中。

只有兩人倖存了下來,其中就包括剛剛大學畢業入職的文職人員,也就是女主。

隨後便是在夜色中,女主和隊友在逃出森林的過程中發現了一輛暫停在鐵軌上的列車——正是失聯的保護傘調查隊所乘坐的那輛列車。

隨後在這裡遇到了變異的水蛭與其他蟲子的襲擊,隊友犧牲,女主則被一個神秘男人救下,也就是男主。

然後男女主組隊重新啟動了火車在逃出山脈的過程中經歷冒險,並調查出保護傘設在山脈中的研究所失聯的真相。

在此過程中遇到了普通喪屍、喪屍地獄犬和初代喪屍暴君——後兩者將是《行屍走肉》世界觀最新的拓展,最先會在《行屍走肉》第二季中出現,按計劃在《行屍走肉》第二季播完後,這部電影才會上映。

當然也在這過程中,女主將逐漸揭開背景來歷神秘的男主的身份,竟然是一個犯了戰爭罪行的逃犯。

這個劇本自然也是有夢工廠的參與的,環球影業也很信任夢工廠的創意,或者說如果沒有陳景行在劇本創意上的參與恐怕環球自己都不安心。

而故事來源則是陳景行前世位面《生化危機》遊戲的一段劇情做了部分改編。

傑夫米勒對這個劇情還是比較滿意的,按照預算,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將超過1億美元,雖然夠不上A級大片,不過作為這個IP的第一部電影,自然還是要謹慎一下為好,算是試試水。

而在討論到電影名稱的時候,陳景行則提議最好不要跟電視劇同名直接叫《行屍走肉》。

畢竟夢工廠也要製作——以合資片的名義——《行屍走肉》華國這條故事線的電影版。

會接續《行屍走肉》第二季的劇情,電視劇結尾會給出一個巨大的懸念,然後以電影接續劇情。

在《地球往事》的第一階段計劃中陳景行就是這麼幹的,《地球往事》劇的末尾整一個懸念,然後電影接續電視劇的劇情,整個大場面。

你叫《行屍走肉》,我也叫《行屍走肉》,難道1、3、5是你,2、4、6是我嗎?

觀眾也會有迷惑。

因此陳景行的想法是環球影業這邊可以以前傳或外傳的名義宣傳,而且在時間順序上也是成立的,在《行屍走肉》的世界觀下,喪屍病毒的起源還是被安排在了北美,大boss保護傘公司的總部也是北美的,所以時間線是比華國的故事線靠前的。

畢竟有些他喜歡的劇情,比如核彈轟城之類的,你安排到華國那夢工廠就沒法在國內混了,所幸就把保護傘和病毒起源,以及一些更大尺度的東西都分給北美這一邊的故事線。

陳景行的辦法是環球影業的電影系列可以叫《生化危機》,Biohazard。

夢工廠的喪屍電影系列就是《行屍走肉》正傳。

《行屍走肉前傳:生化危機》

英文就是《The Walking Dead:Biohazard》,簡稱TWDB。

國內的電影版就是《行屍走肉》,《The WalkiWD。

其實也不需要擔心名字太長,國外觀眾喜歡管系列電影叫簡稱。

那麼國內電影版就是TWD,環球影業這一版就是TWDB,大家都是《行屍走肉》的IP。

這樣也解決了環球影業主導的這一版電影要跟《行屍走肉》的IP掛鉤的問題,或者讓觀眾簡明扼要的知道這是《行屍走肉》IP改編的電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