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在國內首映後,陳景行帶著主創演員們就兵分兩路開始了國外的路演,東亞、南亞、澳洲跑了一圈,花了差不多一週時間而後再度匯合一起來到了北美。

北美作為世界最大的票倉,定檔不能隨意,哪怕10月已經過了暑期檔,在萬聖節來臨前能算的上是淡季了,可是電影仍舊很擁擠。

螢火蟲和環球也是做了很多努力才避免時間拉得更長,在國內首映八天後北美大規模公映。

而且實打實湊出了三千家影院,也符合A級大片的週五開畫的傳統,算是對得起《盜夢空間》的體量了。

不過因為同期還有一部超英大片《泰坦之怒》上映,雖然《盜夢》首映時《泰坦之怒》已經上映了一週,但仍舊分走了不少排片。

競爭對手的強大兼北美市場的體量很大,所以陳景行和一眾主創們要在這裡至少呆三四天的時間做宣傳。

尤其像是陳景行、洛辰等有海外知名度的還要接受不少訪問。

洛辰更要上幾個脫口秀和電視節目。

陳景行如今的身份已經不太適合上電視節目了,畢竟不會有好萊塢大導電影宣傳時會高頻上脫口秀的,這是演員的職責。

大導演一般只會接受一些更友好的採訪,逼格比較高的報刊雜誌或是一些電影網站的影片訪問。

潘越名雖然因為《疑犯追蹤》也有了一些海外知名度,但英語不太好,上節目就沒辦法了。

洛辰雖然不是什麼高學歷出身,幾年前只能算會一些韓語,不過自從拍了《致命身份》後,知名度飛出了國外,開始接了一些國際品牌的代言合作後,英語也逐漸練出來了。

等到《訊號》的時候更是來北美做過宣傳,接受過採訪,上過節目。

語言這個東西難學但不難會,起碼要達到交流的話是不難的。

沒有語言環境學十幾年可能也不會交流,但有了語言環境,甚至被逼的不得不實踐,那麼這個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

洛辰雖然上一部在北美上映的電影還是幾年前的《訊號》,但他作為華國年輕一代有國際知名度的影星,日韓歐美還是經常來的,商業活動很頻繁。

“票房出爐了!1678萬美元!超過了《泰坦之怒》拿到了昨天的票房冠軍。”

飛機頭等艙內,洛辰划著手機,有些驚訝:“比環球之前給的資料多了幾十萬,還不錯啊。”

“這樣的話感覺1.5億都懸啊?”潘越名有些遺憾的說道。

來北美之前,他對北美市場也是做了一番瞭解的,畢竟是他的第一部商業大片,而且還是在北美三千家影院大規模上映,放到國內大部分演員頭上都難免興奮。

按照他對好萊塢做的一番瞭解,通常對於商業大片來說,首周票房經常佔總票房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按照這種數學模版,《盜夢空間》首日票房才1678萬,恐怕1.5億就是比較樂觀的結果了。

陳昆寬慰道:“1.5億已經很不錯了,這也是10億人民幣呢,咱們屬於是外國原創電影,不能拿《矩陣Ⅱ》這種續集,或者《地心引力》當時的聲勢來類比。”

“可是不是說《盜夢》口碑特別好嗎。”周東雨有些不甘的說道:“口碑好的電影在任何市場都能有更好的票房曲線吧,沒準能走更長的線呢。”

“口碑確實是挺好的。”洛辰也附和道:“我剛查了一下imdb也開分了,9.4分,這個分數相當高了,很多影評人也釋出影評了,我看看……”

“……《盜夢空間》有時已讓人感覺不像是一部電影,它讓人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影院的銀幕就像是你腦中的夢境一般。這簡直不可思議。我喜歡‘夢’中的每個時刻,電影就是夢,陳景行深知這一點。”

洛辰有些慢的翻譯讀出了一個評論,有些自得的補充道:“新聞週刊的卡琳詹姆斯,她是最頂級的影評人之一,《訊號》上映的時候我記得她就稱讚過,不過沒有這次評價這麼高。”

其他人都把目光投到同樣正在刷著手機的陳景行身上,顯然對於票房的預測,陳景行才是專家。

畢竟人家拍過的幾乎所有電影都在北美市場上映過。

陳景行搖了搖頭:“這個可不好說,票房預測不是把有利因素羅列出來就可以判斷的,口碑只能算一個有利因素,但未必能抵消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洛辰有些奇怪:“我覺得《盜夢空間》沒什麼不利因素啊。”

陳景行言簡意賅:“太複雜,或者說這部電影有點燒腦。”

在陳景行看來,《盜夢空間》的票房不利因素倒並非是演員不夠知名之類的,事實上在他迄今為止的九部電影中,《盜夢》算是陣容最強的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而言。

《盜夢》真正的不利因素是燒腦,就是被很多影迷和觀眾讚歎的燒腦劇情。

陳景行之前的電影作品不是沒有所謂的燒腦型別,比如《彗星》和《致命身份》,《訊號》和《原始碼》其實也可以算,《矩陣》也不是沒有人說燒腦。

不過在陳景行眼裡,這些電影除了《彗星》之外其實真沒到多燒腦的地步。

就算有一些不好理解的概念,稍顯複雜的劇情,但節奏和信息量是適宜的。

比如《矩陣》就是信息量大,但節奏並不快,敘事結構不複雜。

而《盜夢》恰好是敘事結構復雜和爆棚的信息量兼而有之,而且還搭配了超快的節奏,沒有讓觀眾有太多消化的時間。

這就讓《盜夢》對不少觀眾而言變得不太友好。

當然這同樣也是被很多影迷激動封神的原因所在。

對於很多人尤其是年輕觀眾而言,《盜夢》觀影體驗的爽快正建立在其恰到好處的燒腦劇情上。

恰到好處指的是燒腦但適可而止,讓你覺得夠著費勁,但墊墊腳也能夠到。

是一種處於臨界點的狀態。

再往前走一步到《穆赫蘭道》這種程度就會起到勸退效果,讓大部分觀眾感到困惑,稍退一步就無法讓觀眾感到一種淋漓盡致的消耗大量腦細胞終於破解了一道難題的爽快感。

這種爽快感就是讓觀眾使使勁,墊墊腳夠到後產生一種我好聰明的感覺。

但對於很多閱片量少的觀眾而言,《盜夢》就可能顯得太過複雜和不友好,從而降低了觀影體驗。

這跟聰明與愚笨其實是沒有關係的。

跟閱片量或者說觀影習慣有關。

比如有的人不常看電影或電視劇,他初次接觸這種快節奏高信息量的電影就會產生不適應。

還有的人能做到不帶腦子看影視劇,或者習慣了不帶腦子看影視劇。

比如很多人是一邊看影視劇一邊做家務或者其他事情的。

或者在一種三倍速播放抑或跳過十分鐘還能跟上劇情的注水劇的薰陶下培養出來的觀劇習慣。

影視劇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放鬆的消遣,或者看電影就是一種單純的社交活動,親親我我,刷刷手機,銀幕上演的什麼不重要。

當你習慣這種大腦低功率觀劇模式後,突然之間遇到一部信息量巨大,節奏巨快,錯過一個鏡頭就有可能跟不上劇情,不知道在演什麼的電影的時候,觀影體驗自然不會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盜夢空間》過快的剪輯、敘事節奏和太多的信息量對很多觀眾而言確實是一種觀影障礙。

在首映的時候,看電影的基本都是影迷,或者至少是以年輕人為主,所以前幾輪的反饋是非常好的。

但隨著越來越多年齡層、不同群體的觀眾看《盜夢空間》,這種口碑傳播就會受到阻礙。

而現實也證明了陳景行的觀點,國內上映了八天票房累計達到13億,雖然仍是國慶檔的最大贏家,但按照目前的票房曲線上30億基本沒有可能了。

不過倒並沒有太影響口碑,評分基本沒什麼變化,畢竟喜歡在豆瓣點評的觀眾通常是不會有這些問題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