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工廠。

聞志安是暈暈乎乎的走出董事長辦公室的。

“聞導……聞導?”

“啊,曾助理。”

聞志安回過神來,看著追來的夢工廠董事長助理曾順楊,三十歲左右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

“陳董後天要出席魔都電影節,所以劇本討論會得改到26號了,再一個,《地球往事》已經立項,總製片人是劉文芳劉總,不過她正在跟《疑犯追蹤》第二季的後期制作,明天應該會回來,到時候您可以和文芳姐碰一下面,談一下劇組組建的事情。”

“好的,好的,我跟文芳姐在拍攝《黑鏡》的時候是見過的……”

兩人一邊閒談著一邊走到了電梯門口。

“曾助理,不用送了,您回。”

在兩人的互相客氣中,曾順楊目送著聞志安上了電梯,合上了電梯門。

“曾哥,聞……聞導這是接了什麼專案了?”

通常能得到大老闆的助理這麼客氣相送的那都是郭凡、田鑫業這樣的大導演,就連雷嘉音、洛辰這樣的當紅一線演員都沒這待遇啊。

再加上聞志安在陳景行辦公室待了好幾個小時,不得不讓人好奇了。

“《地球往事》”

曾順楊笑了笑,只吐出了四個字,就讓對方恍然大悟,隨即嘖嘖稱奇。

“陳董這魄力真是絕了。”

《地球往事》據說是陳景行親自跟進的大專案,聽說要打造成郭凡導演正在製作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系列IP,不過說是第一階段是以電視劇開頭的。

陳景行之前在接受訪問的時候也對外界透露了這個專案,媒體和網民也都對此有不少猜測和討論。

而且十天前公司OA上籌備專案中就多了一部電視劇,就叫《地球往事》,惹人注目的是陳景行親自擔任監製,只是其他的演員、導演這些都沒定。

公司內部也猜測過這個專案會讓誰來執導,簽約導演中郭凡和吳景都在拍戲,最近最風光的田鑫業已經定下了要負責《天鷹戰士》的電影化,倒是寧衛強剛拍完《疑犯追蹤》第二季,檔期是能空下來的,除此之外就是尋求外面的導演了。

但沒多少人能想到這個專案竟然能落到初出茅廬的聞志安身上。

去年年初才從《導演的誕生》中被陳景行選中,執導了《黑鏡Ⅱ》的最後一集《普羅米修斯》,如今又要負責執導一部大老闆親自擔任監製的電視劇,堪稱火箭崛起,跟當初的田鑫業有的一拼了。

對了,田鑫業加入夢工廠的第一個專案就是陳景行拍的《訊號》同名的改編電視劇,而且當時陳景行也是監製。

這下知道為什麼曾助理態度這麼客氣了,說不得這就是第二個田鑫業啊。

地下停車場,聞志安坐在車上,最初的激動和驚喜已經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則是沉重的責任感,被器重的深深的感激,以及命運無常的荒誕。

他今年才27歲,這樣的年紀獨當一面,成為一個正經影視專案的導演可謂是年輕的不像話,當然不能跟陳景行這樣的妖孽比。

這一年來對他來說簡直跟做夢一樣。

不,比做夢還瘋狂。

當時參加《導演的誕生》其實並沒指望拿獎或者被陳景行選中,贏得執導《黑鏡Ⅱ》的機會。

事實上,他和很多人一樣,都覺得可能純粹就是噱頭而已。

辦一個導演類競賽節目,然後從中選出五個人直接上手導演被譽為科幻神劇的《黑鏡》的續集?還是電影級別的製作模式?

這太無厘頭了,就算《黑鏡Ⅱ》投資不大,那也是千萬級的專案,怎麼能當兒戲處理呢?

說不定也就是給個導演的名頭,做一場戲,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完了,畢竟哪怕掛個名對導演本身也有好處,在娛樂圈,別管臺前還是幕後,名就是利。

而且聞志安當時也沒想這麼遠,甚至是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把《導演》這個綜藝競賽節目當作自己對理想堅持的最後一搏,這一次要是不能整出個名堂,那就聽父母的話,跟他的那些京影學院的大學同學一樣,轉行,放棄什麼導演夢。

沒想到竟然真的能遇到伯樂賞識,而且還真的負責了《黑鏡Ⅱ》其中一個故事的拍攝,還是最後一集的故事。

當然製作成本確實是很低的,《普羅米修斯》一共就四個演員,最大牌的洛辰還是零片酬出演,他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設計出分鏡指令碼,讓整個團隊把自己要的鏡頭拍出來。

夢工廠有很成熟的專業團隊,包括女性機器人的動作捕捉特效,有一套專業的流程,不需要他多操心。

這種體驗與他在之前的公司和劇組經歷過的拍攝流程更加流暢,更加專業,也更加輕鬆,而且還更有成就感。

有本身就很優秀的劇本,不需要絞盡腦汁的刪改,只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能獲得好的結果。

《黑鏡Ⅱ》的熱播引發了國內外的討論後,他已經覺得有些夢幻了,他導演的《普羅米修斯》被很多觀眾譽為《黑鏡Ⅱ》中最精彩的一集。

之後更是進入了《盜夢空間》劇組做助理導演,見識了重工業大片的拍攝。

即便他想象過自己有朝一日能獨當一面,負責一部電視劇或電影,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而且不是普通的專案,是陳景行監製的專案,是一個大的科幻IP的出世之作,按他的理解恐怕跟《行屍走肉》差不多,創造一個瑰麗的世界觀。

想到這裡,聞志安再沒有發動汽車,而是開啟了車燈,拿出了劇本迫不及待的翻閱了起來。

雖然他原本在前公司劇組中混的不怎麼樣,是以沒有什麼積蓄,但夢工廠對於表現出色的影視劇專案都會派發紅包。

《黑鏡Ⅱ》在幻世網的有效播放量超過了六千萬,集均超千萬,整個分賬票房接近4億,現在國內網大分賬票房排行榜上,《黑鏡Ⅱ》的五集就排名前五。

《黑鏡Ⅱ》的五部電影在網飛的觀看次數一共超過了2.9億,集均播放量超過5800萬——《黑鏡Ⅱ》在網飛上也是以電影的形式播放的,算是五部電影的合集,五集也全部躋身2018年網飛線上播放的原創電影觀看次數前十名。

這樣出色的資料也讓夢工廠大方的派發了一次紅包,聞志安身為《黑鏡Ⅱ:普羅米修斯》的導演,片酬加紅包拿到了超過200萬,雖然還是買不起京城的房,但車還是沒問題的。

這實際上已經完全超出他的預料了,他的導演片酬在協議上只有30萬,作為初出茅廬的菜鳥,能見識國內最頂尖的電影工業製作流程,還有名氣作為回報,這個機會很多人倒貼錢都願意來體驗。

“球狀閃電?”

“宏電子?”

“什麼是激發態?”

“基本粒子是微觀尺度上彎曲的空間?”

“宏質子?”

“量子效應?”

“觀察者是什麼東西?”

“啥是波函數?啥是坍縮?”

“宏聚變……”

劇本並不厚,聞志安閱讀速度本來就很快,而且也不是細讀,時間過得相當快,很快他的表情就從興奮和躊躇滿志變得有些迷茫和驚愕。

大後天就要進行第一次劇本討論,作為監製的陳景行、編劇組、製片人、聞志安這個導演要對劇本進行直接對話,如果有啥不明白的東西要及時提出,並溝通交流。

導演、監製和製片人要獲得對這部劇的統一認知,包括什麼樣的基調,什麼樣的風格,這些要達成一致意見,才好組建劇組。

所以聞志安必須要在這兩天熟讀劇本,並且形成自己的拍攝意見。

可很快劇本裡的信息量就有些超出聞志安的預料了,他是標標準準的文科生和藝術生,夢工廠的很多科幻概念比如時空啊、時間回檔啊,或者人工智慧這些說是科幻,但其實沒什麼理解難度。

即便是硬核如《火星救援》,有些專用名詞看起來不明覺厲,但作用也不難理解。

聞志安本人並不是科幻迷,就算這一年多來對科幻有了更多瞭解,但也僅限於什麼夢境啊,智慧機器人之類的,物理這方面他是沒有什麼涉獵的。

球狀閃電他聽過,電子質子他也知道,前面加個宏,意思就是更大的電子質子唄。

可是什麼量子效應,不確定性原理,波函數,什麼坍縮,什麼觀察會怎麼樣,不觀察會怎麼樣,這都什麼東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煞有介事,但玄乎其玄。

怎麼最後連幽靈都出來了?

球狀閃電是怎麼跟這些東西聯絡起來的?

這些概念該不會都是陳景行自己杜撰出來的吧,鬼扯的讓人頭暈,比《彗星來的那一夜》還讓人頭暈。

關鍵是《彗星》中扯得什麼量子退相干,不管你能不能搞懂都不影響理解劇情,過程和原理你不需要搞懂,你就知道這是講平行宇宙的就完了。

可是《地球往事》裡的這些概念他不搞懂不行啊,這些概念甚至是跟劇情息息相關的,而且他是導演,如果這些搞不明白能把劇拍出來?

聞志安將信將疑的上網搜了一下什麼波函數,觀察者,量子效應,然後就是嘴越長越大。

好傢伙,科幻都已經開始捲到量子物理來了?

太硬核了吧。

這對他這個文科生也太不友好了。

大後天劇本討論,陳導該不會要考自己這些概念吧?

本來他以為兩天的時間綽綽有餘,但現在聞志安生出了強烈的緊迫感,就像他上大學時距離期末考試只有兩天週末一樣的緊迫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