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面壁者弗裡德裡克泰勒的量子幽靈計劃在破壁者那裡的評價是:“泰勒先生,不管地球艦隊是坍縮態還是量子態,不管人類的太空戰士是活人還是量子幽靈,主都不在乎。”

這在邏輯上就能說明一件事,三體人對於宏電子、宏原子肯定是知情的,而且一定是有深入瞭解的。

這從三體人的技術手段來說並不稀奇。

他們能把質子進行二維展開,改造成智子後還原回十一維的狀態,在對質子的操作過程中實質上是涉及到量子效應的,有這種技術的三體人對於亙古便存在於宇宙中的宏電子、宏原子必然是瞭如指掌的。

那麼透過將宏電子激發至高能級狀態變成球狀閃電,或者讓弦狀的兩根宏原子核以426.831米/秒撞擊纏繞引發宏聚變,殺死智慧生命的過程中發生物質波共振,從而將智慧生命從強觀察者轉變為死後的可以自我觀察的量子幽靈也肯定有深入的研究。

而宏電子或者宏質子的存在並不需要有多高的科技水平才能發現。

這完全是人類現有科技水平可以做到的。

即便三體人只能派來“智子”,對人類的地球三體組織無法起到物理上的質的幫助,但宏電子的知識還是能傳授的。

因此在陳景行和一種編劇們的商討下,原本主角慢慢發現球狀閃電的真相,並一步步揭開其背後隱藏著的顛覆人三觀的奇妙特性的過程便被改成了是反派組織ETO先掌握了球狀閃電,掌握了宏電子,然後用宏電子來搞事從而引發了之後的故事。

《球狀閃電》的故事背景被設定在了智子剛剛抵達地球,正是ETO中降臨派掌權的時候。

在原版《球閃》中有一個反派組織“尹甸園”,這個組織是個極端環保KB組織,策劃了劫持核電站的事件,是透過球狀閃電武器才解決的。

而恰好地球三體組織ETO也可以算作是一種極端環保理念衍生的組織,尤其是其中的降臨派。

降臨派的首領尹文斯信奉的理念甚至是“物種gc主義”,他們對人類本性都已徹底絕望,這種絕望最初來源於現代文明導致的地球物種大滅絕。

所以他們才會把希望寄託在天降正義——三體人身上。

因此“尹甸園”完全可以替換成ETO。

可以說無論從劇情還是設定,《球閃》毫無疑問都是三體宇宙的一部分。

那麼最基本的劇情主線就可以設定成主角的父母死於ETO用球狀閃電的殺戮下。

甚至主角的父母本身就是ETO的成員,但因為某個原因,或許是想退出ETO,或許是ETO內的異見者——ETO中雖然降臨派佔據主流,但還有拯救派,派系鬥爭也很激烈,相比降臨派,拯救派反而顯得溫和、天真、理想一些。

而主角的身份可以設定成警察,或者與此有關的身份。

然後採用《特別機動隊》或者《疑犯追蹤》的敘事手法,透過一個個桉件,接觸到更大的真相。

同時也能引出ETO的部分背景,為接下來的三體劇情做好鋪墊。

當然ETO不能直接給出名字,因為ETO的英文全稱是Earth-Threebanization,這就直接給出了三體的線索了。

那還發明什麼三體遊戲?知道組織的名稱,再根據三體遊戲的描述,不就能直接猜出來外星人來自一個三星體系統了?

所以在這部劇中仍舊可以假借ETO降臨派的名義,先以“尹甸園”的面目來示人。

主角在追索真相的過程中本來以為幕後黑手是一個極端環保組織,然後在劇終的時候反轉,這個組織背後竟然是外星人。

然後便可以在續集中無縫銜接三體遊戲與ETO的起源。

從三體遊戲中破解外星人來歷的過程、葉文潔的經歷與現實中警方對這個化名“尹甸園”組織的調查可以作為三條線交叉並行敘事。

這是陳景行參考了前世位面一位大導的風格對《三體》進行改編的一個辦法。

克里斯托弗·諾蘭。

他能把《敦刻爾克》這麼無聊的一個故事透過精妙的敘事結構,三條時間線的交織講的趣味橫生。

事實上《三體》原著的第一部是兩條線交織的,但這遠不夠緊湊。

《三體》的問題就是格局太大,內容太散,通常影視劇主要是靠故事將劇情串聯起來,不可能像小說那樣透過大量臺詞或者旁白來解釋一些原理

因此《三體》的電影不僅需要《球狀閃電》的故事透過一部劇進行鋪墊,透過詭譎的故事和球狀閃電的揭秘引出“尹甸園”極其背後的外星人,激發觀眾的好奇心,更需要對故事進行結構上的打亂重組。

陳景行不得不犧牲掉汪淼這個人物,或者將其與《球狀閃電》主角進行合併。

《球閃》將作為夢工廠三體宇宙開篇之作,取名《地球往事》,並將以電視劇形式與觀眾見面。

以一位警察為主角,講述他破獲一些詭異桉件,追蹤自己父母死亡真相的過程中接觸並展現宏電子、宏原子的科幻高概念,其中夾雜著很多物理學家自殺,高能微觀物理實驗變得混亂的懸疑劇情。

最終追蹤到了“尹甸園”的環保KB組織,並得知“尹甸園”的背後竟然是外星人。

主角本來對“尹甸園”的背後是外星人並不相信,隨後“尹甸園”展示了神蹟,主角的視網膜中突兀的出現了數字,並且發現整個星空在閃爍。

劇集到此終結。

這樣整部劇遺留下的諸多懸念足以勾起觀眾的好奇,讓他們能對接下來的《地球往事》電影版保持期待。

而在電影版中,劇情緊接電視劇的結尾。

主角被“尹甸園”囚禁,“尹甸園”的首腦,一個叫尹文斯的人展示了一個宏聚變裝置,兩根若有若無的弦——宏原子核。

一旦倒計時停止,兩根弦將以426.831米/秒撞擊纏繞,引發宏聚變,毀滅地球上的所有晶片和電子元器件,讓人類倒退回工業革命之前,然後安心的等待他們口中的“主”的降臨。

而主角能夠阻止這一切的辦法就是通關“尹甸園”製作的一個神經意識深度沉浸遊戲,在遊戲的最終點有終止宏聚變倒計時的密碼。

主角遊戲通關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個小時,這是電影的一條線。

同時,警方派出的主角同伴對“尹甸園”的調查早在主角在劇中最後一個桉子失蹤並深陷尹甸園之前就已展開,這在電影之前的劇中將有展現,這條時間線為期一週。

第三條線便是葉文潔的時間線,為期數十年。

最終,主角通關遊戲,思索出最後的模型,三體模型。

與此同時警方也就是主角的同伴為了解救主角攻入了一座教堂的地下室,但發現主角並不在這裡,這裡竟然是一處詭異的傳教之所。

教堂中供奉的並非十字架,而是一正一倒兩個金字塔交錯的形狀。

教徒們口中祈禱:“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體!”

與此同時,葉文潔在紅岸基地分析出了訊號來自於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南門二。

譯解後的資訊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至此,三條不同時間流速的故事線相互交叉,環環相扣,在高潮處會和。

三條故事線在同一時刻,交匯到了一條河流:三體——與太陽系比鄰的南門二。

當主角睜開眼的時候,發現自己在一艘遊輪上,船艙懸掛著ETO的標誌,尹文斯如同神父一般佇立在他面前。

男主在神經連線遊戲中透過了倒數第二關,但沒有透過最後一關:

破解三星系統,找出恆紀元與亂紀元的執行規律。

尹文斯發動了第一次衝擊。

在他的遙控下,遠隔數千裡之遙的陸地上,以男主所在的特別調查機構為中心爆發了第一次宏聚變。

宏聚變將散佈在半徑為一百多公裡的區域內的電子元器件一舉化為機率雲灰盡,之後繼續推進,又向外擴散了一千多公裡才被沿途巨量的電子元器件完全衰減,將方圓數百萬公里的地域拉回到農業時代。

由於第一次聚變已經摧毀了周圍地區的電子元器件,第二次宏聚變的能量便不會被衰減,將越過第一次被摧毀的地方,因此只需要四到五次衝擊就能將整個人類社會的電子元器件全部摧毀,讓人類社會發生巨大的災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男主不得已與尹文斯虛與委蛇,假裝繼承曾經作為拯救派首領的父母的遺願加入ETO,同時也讓尹文斯得以消弭降臨派與拯救派的隔閡。

但其實男主則透過死在宏聚變下的變成了可自我觀察的量子幽靈的與他互有好感的女同事向外傳遞出了資訊:尹文斯所在“審判日”號遊輪的位置。

為了防止尹文斯魚死網破發動第二次宏聚變衝擊,必須速戰速決,人類用激發到了高能級的宏電子——球狀閃電向尹文斯所在的遊輪攻擊,但ETO作為早就掌握宏電子、宏原子核的組織自然早有應對辦法。

遊輪上安裝有激發電磁場的裝置,宏電子被電磁場偏轉。

尹文斯為了懲罰人類的攻擊,發動了第二次宏聚變衝擊。

在第三次衝擊到來的時刻,人類再次發動了B計劃:古箏計劃。

兩艘航母拉著納米材料製作的超強度奈米絲,追趕上遊輪,將其切割成了四十多片半米厚的薄片。

在古箏計劃行動的前一刻,男主所在艙室桌子上的一個水晶花瓶中出現了藍色的玫瑰,在他的觀察下迅速坍縮消失。

是已經死在第一次宏聚變下的同事兼戰友傳遞的訊號。

男主抱著水晶瓶在古箏行動來臨的前一秒落入海中,死裡逃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