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彈幕的爭論與感嘆下,《天鷹戰士》的最後一集大結局落下了帷幕。

雖然男主做出了選擇,但最後的結局還是一個半開放的結局,隨便一刷評論,對於結局的看法和解讀都在瘋狂的更新。

《天鷹戰士》雖然只有20集,但在劉航心中卻彷佛追了一年半載,最後一集不僅讓他感到悵然若失,也對這部科幻動畫生出了更加強烈的歎服。

相比起不明覺厲的舍友們,這部動畫他是從頭追到尾的,所以心中的震撼也就越發強烈。

本來在這部科幻動畫上線之前,他對其是有些失望的。

畢竟從預告片看只是一部機甲戰鬥熱血動畫,除了機甲的形象怪異了一些。

雖然他並不反感這種傳統印象中稍微有些低齡的熱血動漫,如果是其他動畫公司出品的,這倒無所謂。

但他對夢工廠的期待遠不止此。

夢工廠的科幻作品,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動畫都以想象力強,腦洞大著稱。

《宇宙超級戰艦》開局地球爆炸,人類孤兒遠航離開太陽系。

《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更是想象力爆棚,光怪陸離,雖然影響力不如《戰艦》,但也凝聚起了一波鐵桿粉絲和信徒。

唯一的就是《星神記Ⅱ》,但這部是《星神記》的續集,曾經的國漫之光,算是夢工廠收購天河動漫的遺留產物,當然其質量在熱血漫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而劉航的怨念則在於,夢工廠今年不製作《戰艦》和《進化》的續集,那推出的動畫作品也應該不遜於《戰艦》才對。

機甲動畫這樣的題材就有些拾人牙慧,不夠驚喜了。

不過在看了第一集後,劉航就察覺到了這部動畫與其他機甲類動畫的不同。

精緻的畫風和衝擊力極強的打鬥畫面先不說,僅僅是機甲的設定就是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雖然仍舊是駕駛機甲打怪獸的套路,但卻出人意料的硬核。

機甲的巨大在視覺上極具衝擊力,龐大的機器研發基地,渺小的人類,與巨大的頭顱和手掌的對比,容易讓人有種生出某種巨物恐懼或者克蘇魯的震懾。

機甲的結構刻畫相當細緻,有種機械美,彷佛有現實中的原型一般。

不是那種反正是動畫,隨便設計一下就好的感覺。

神經元連結的操作方式,駕駛員在巨大的長條狀的電池模樣的插入栓中,侵泡著LCL液體,彷佛是太空休眠一般。

甚至還有臍帶電源,劉航從沒見過動畫史上有這樣的還要連線著電纜一般的臍帶電源,一旦脫離,自身的電量只夠戰鬥兩三分鍾的機甲。

還有駕駛員與AOC機甲的同步率。

難道不是召喚、變身不就得了?

讓人有種你這也太科學了吧的感覺。

都駕駛上比奧特曼還巨大的機甲了,你還考慮電源?

包括聯合國的武裝部隊對抗名為使徒的怪物,也是相當專業,起碼看起來很專業,各種武器和防線的設定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真人戰爭片的嚴謹。

就好像預期是軟科幻的作品中,突然整出來一堆硬核設定的感覺。

除此之外,不懼一切物理攻擊的A.T立場的設定,以及反派怪獸——神秘的被稱作使徒的怪物,這些都讓這部作品從開始就充滿了神秘、嚴肅的氣息。

讓這部機甲打怪獸的動畫作品有了沉甸甸的地基,不再只是那種純粹給青少年看的動畫作品。

而且這種感覺在主角們駕駛著AOC與一個又一個形態各異,能力天差地別的使徒的戰鬥中變得更加強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若隱若現的高深莫測的曙光基金會。

漸漸浮出水面的陰謀。

還有主角團他們童年的不幸,性格的缺陷,想要彌補自身缺失的努力,對角色塑造和人物弧光之完滿,之深刻哪怕在真人的科幻作品中他都沒有見識過,即便是陳景行的電影也沒有深入到這種程度。

到處體現出來的心理學的概念和心理分析的藝術讓整部作品又多了一層嚴肅的神秘主義。

當追到動畫中間部分的時候,劉航就已經徹底放下了對其的輕視,他有種預感,這恐怕又將會是夢工廠的一部神作,而且是超越了其之前所有動畫作品的神作,甚至在科幻作品史上也能留下名字。

這種預感在使徒的來歷,亞當與莉莉絲出現,人類補完計劃,以及不同機構,不同人之間暗潮洶湧的爭鬥被逐漸揭示後,讓他在愈加興奮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但他還是低估了最後一集的震撼程度,真正的人類補完計劃竟然是如此的讓他驚豔。

《天鷹戰士》即便去掉其動畫的題材,也足以稱得上是一部科幻神作。

劉航難掩心潮的澎湃,準備上論壇看看其他人對最後一集的看法。

“動漫之家”論壇已經被《天鷹戰士》的最後一集刷屏了。

【什麼鬼,最後一集看不懂啊!!】

【好像理解了,又好像沒看懂,但這不妨礙我去豆瓣打五星,可恨豆瓣只有五星,前十九集有五星水平,最後一集把這部動畫提升到了六星】

【直接看抑鬱了,後勁忒大】

【人類直接滅絕,你敢信這是一部動畫?這黑深殘的結局不下於《黑鏡》啊】

【夢工廠騙人,這根本不是一部機甲動畫】

【太震撼了!】

【醍醐灌頂!我對人的理解在《天鷹戰士》中得到了昇華,這動畫真是他媽的牛逼,放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是最top的!

雖然自己有過對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思考,但遠不如這部動畫來得這般深刻。

A.T立場這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乃至於值得毀滅世界來消滅,從而不再孤獨,世界大同。然而這終歸是幻想,一個普通的受過創傷的少年徘迴猶豫地試著衝破自己的懦弱去直面人與人之間的無法完全理解。

但人就是如此矛盾,為了不孤獨必須感受到他人的存在、即便世人融為一體也仍舊需要藉由他人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即便是對自己冷言冷語暴力相向的人,哪怕要因此而受傷,反反覆覆,人活著可真是自作孽的操蛋。】

【傑作!無比瑰麗宏大的想象力,面孔覆蓋宇宙,爽到震顫。看誰還說動畫只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直接把這部作品甩給他看!】

【好想看真人版哦,希望夢工廠出電影!我要看力天使和雷天使的戰鬥,如果搬到真人電影中肯定刺激!】

【最後一集可以用難以名狀來形容,我建議夢工廠可以把《天鷹戰士》可以改名《克蘇魯戰士》】

【最震撼的反派陰謀,人類補完計劃,其實可以叫人類橙汁計劃,第20集之前我還想人類補完計劃這麼高大上名字到底是啥,知乎上也有各種猜測,結果???喪心病狂簡直!】

【我看不懂,這他媽是我第一次沒看懂的動畫,但我大受震撼】

【最後人類到底怎麼了?升維了嗎?】

【編劇是誰?哦,有陳景行啊,那我就不意外了……才怪!我看《矩陣》的時候都沒這麼震撼過,哪怕陳景行已經拿到了奧斯卡獎,我還是認為他是商業大導,但《天鷹戰士》真的是文藝深沉的超出我的想象,還有什麼是他達不到的?“景神”這個稱號我今天認了】

【臥靠!?《天鷹戰士》上微博熱搜了!連結……】

劉航看到這條評論也點進了連結,發現“人類補完計劃”登上了熱搜第二位。

墨的辦公室內,陳景行臉上帶著笑意跟武寒等人說道:“別老擔心來擔心去,是金子總會發光,這不只上了熱搜,播放量其實也不差嘛,到現在有2.7億的點選了吧?”

剛剛完結的動畫作品播放量能達到2.7億其實很不錯了,雖然跟《戰艦》比差不少,但二維動畫本身確實是更加小眾的。

《天鷹戰士》沒有取得公司內很多人預想的成績其實原因比較復雜。

首先是大環境,二維動畫番劇是很難出圈的,比3D動畫差了很多,還有《狼牙Ⅱ》、《行屍走肉》的影響力統治了整個夏天,一部科幻動畫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尤其是《行屍走肉》的結局,主角團隊經歷過千難萬險後,發現所謂的江城避難所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充滿了仇恨與殺戮,甚至最後被喪屍攻破,幾人絕望後逃離避難所,準備尋找下一個避難之地。

而在途中,遇到了一個孤零零死在道旁被變異烏鴉啃咬的屍體。

其面貌和體型與男主角一模一樣。

可以說最後一集挖了一個大坑。

男主的來歷與身世成了網民議論的焦點,結合男主的失憶以及劇中曾經有幾次在情緒激動時展現出的超越普通人的速度和力量,什麼雙胞胎,克隆人、實驗體的猜測一同將《行屍走肉》的熱度推上了巔峰。

除了被耀眼的《行屍走肉》遮掩之外,《天鷹戰士》的劇情確實不是純粹的熱血漫,甚至還很深沉嚴肅。

雖然被很多觀眾稱為神作,但也確實影響了其流行性和熱度。

而且這還是在陳景行刪掉了其中很多的性暗示與太過強烈的宗教隱喻的基礎上。

不過對此陳景行還是比較滿意的,隨著最後一集的播出,《天鷹戰士》的熱度也開始直線走高,終於進入了主流視線。

本身陳景行對《天鷹戰士》動畫的定位就是打造出一個有魅力的吸引人的世界觀,影響力慢慢發酵就行,一時的播放量並不重要。

其後的電影計劃才是商業價值變現的重點。

誰不愛看機甲打怪獸呢?

深度和藝術性由動畫承擔,到時候電影版就可以輕裝上陣,不用再扯什麼精神分析、心理學了,只需要考慮怎麼爽怎麼刺激就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