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橋上。

帶著安全帽的陳景行沒有打傘,只是在烈日下走了十幾分鍾就已汗流浹背。

《狼牙Ⅱ》製造的暑期檔電影市場狂潮已經落幕,雖然電影仍在上映,但票房已經日漸稀薄。

時代已經變了,世界上或許有那種能綿延數個月甚至半年以上熱度的電影,但《狼牙Ⅱ》顯然不是。

這部現象級的電影目前已經累計獲得了接近43億的票房,從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也沒有了繼續創造奇蹟的空間,夢工廠也沒有意願再繼續延期金鑰,十一國慶《狼牙Ⅱ》就會正式上線流媒體。

電影頻道似乎嘗到了去年主旋律國產電影國慶特別播映的甜頭,所以今年也會有國慶電影展,《狼牙Ⅱ》將成為開幕電影,跟國慶晚會搶收視率,誰讓咱是六公主呢,就算央視一套也不放在咱眼裡。

暑期檔已至尾聲,但高溫的酷暑卻並沒有隨著《狼牙Ⅱ》的落幕而離去。

立秋早過,處暑節氣已至,但“處暑”卻並沒有出暑,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的氣溫甚至比之大暑更上了一層樓。

秋老虎過於勐烈也讓原定的工期不斷拖延。

陳景行把手遮在額頭部位,從立交橋上遠眺著前方修到一半的公路。

這將是《矩陣Ⅱ》的最後一個拍攝場景。

原版中的這段公路動作戲陳景行仍舊沿用了下來,這段戲確實是經典片段,陳景行要做的只是要把它拍的更加刺激和震撼而已。

因此也跟原版一樣,陳景行決定修建一段真的公路實景拍攝,不僅僅是一條公路而已,甚至還有立交橋。

本來製片人是諮詢了官方的,只要夢工廠掏錢不是不能封路給陳景行拍攝,但《矩陣Ⅱ》中的這部分動作戲是會對公路有很大傷害的,而且傷害不小,那就只剩下自己修路這一個辦法了。

當然因為畢竟不是真的要承擔高速公路的功能,所以其實是條假高速公路,但即便如此造價也高達上億。

陪著陳景行的施工方負責人看著陳景行的表情以為這位大僱主對施工進度有些不滿,連忙說道:“本來還有十天的時間完工,但加把勁也能縮短到一週。”

陳景行轉身向著不遠處搭建的三層小樓走去,聞言回道:“不用了,拍攝工期也不急,沒必要讓工人拼命。”

陳景行知道施工方負責人說的縮短工期的辦法無非就是增加工時,所以婉言拒絕了。

因為天氣太熱,暑氣太重,所以在夢工廠的要求下工作時間改成了上午與傍晚後,一天的工時反而少了,夢工廠到底是被媒體譽為最有可能達到千億市值的影視股,真沒必要在這方面摳摳搜搜。

華國影視圈拍戲的時候出人命的事情並不少,搭景建樓的時候出事的更多,愛惜羽毛的陳景行對這方面是謹小慎微的,所以夢工廠對這些外包出去的工作盯得也緊。

施工負責人點頭應是,看著陳景行的背影心中嘖嘖讚歎,別說他孤陋寡聞,真沒見過有這樣豪氣的影視公司。

要說為了拍戲建影視城的也不是沒有,可是那是能吸引遊客,甚至吸引其他影視專案的,成本能慢慢收回來。

在這荒地上建這麼一段高速公路和立交橋將來還要爆破拆除的,可沒法廢物利用,遊客也不會來這荒郊野嶺欣賞一段高速公路啊,這裡離新城都有十幾公裡距離呢,將來城市有沒有一天能開發到這裡還另說呢。

當然如果不在荒郊野嶺上建,光地皮的使用成本就相當不菲呢,畢竟距離城市近的地皮那不是農業用地就是城市的工業用地、住宅用地或者商業用地,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讓你在上面大興土木呢。

陳景行走進公路旁建的一棟樓內,看著正趴在窗戶邊往外瞧的幾個人說道:“怎麼樣?雖然附近不通電,但發電機還是備齊的,空調也都按上了,而且再過半個月估計氣溫也就沒這麼高了。”

顏曉月舉手對著自己半邊臉頰模彷扇子虛扇了兩下,她的額頭已經見汗了,笑道:“沒事,我在拍《越女劍》的時候還和人一起擠過房車呢,這條件好多了,又不是天天要住在這裡。”

這棟樓是專門為了存放裝置,兼到時候拍戲供劇組人員和演員們休息用的,畢竟遠離城市,也不是影城,靠房車可提供不了足夠的休息空間。

別看公路這段動作戲場面不如男主與黑衣人的翻江倒海,但高武戲可以憑藉特效,反而這種戲最難拍。

而且也會是陳景行拍的所有戲中人員最多的一次。

到時候會有數十輛車一起跑在公路上,這就需要幾十號特級司機,再加上劇組成員,那可是一大幫人的吃喝拉撒。

扮演男主角的呂宏哲視線仍然盯著窗外在一大片水泥地上停著的各式各樣的汽車嘆道:“導演,你這手筆真是大的沒邊了,光這些車就價值數千萬了吧?”

即便呂宏哲早就知道劇本,也知道這場戲會自建一段公路拍,但親身來此還是會覺得震驚,劇本上上百輛汽車在碰撞和爆炸中被毀,真的親眼看到這密密麻麻的汽車,而且想到會被一場戲基本毀完,這讓他有些咋舌。

飾演船長的演員包勝銘倒是看得開:“要不然能投資五億嗎?咱們這部電影成本也就僅次於《地心引力》了吧?”

“車輛都是贊助商提供的。”陳景行聞言搖了搖頭,去年《矩陣》剛剛下映,就有不少贊助商找來,而因為《矩陣Ⅱ》中有這場公路戲,所以陳景行這次倒還算大方,挑了一個汽車品牌。

要知道《火星救援》中陳景行可是拒絕了贊助的,哪怕是奶製品或者飲料的贊助都沒有接受。

不過雖然這上百輛汽車都是贊助商免費提供,但整部電影預算還是超過了5億,當然這是比較寬裕的預算,陳景行自己的電影,留出的空間往往要比較大,這是《火星救援》超支帶來的教訓。

陳景行不擅長控制預算,這是他作為一個商業電影導演的致命弱點,不過誰讓他是夢工廠公司老闆呢,看在連連上漲的股票的份上,就連大管家許文深都沒有怨言了。

這5億的預算修公路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主演們片酬更高,第二部場面更大,動作戲更多也是原因。

陳景行的《矩陣》相比起原版的《黑客帝國》最大的改變其實是武力值的改變。

不僅是主角死而復生成為救世主後的武力,包括正常的覺醒者的武力也相比原版有不少的增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讓《矩陣Ⅰ》的視聽體驗完全超過了原版,也是其能在全球拿到超過近8億美元票房的重要原因——當然華國本土就貢獻了4.76億美元。

僅僅有讓人驚歎的科幻概念和創意點子最多也就是《致命身份》、《訊號》這樣的商業成績。

只有搭配上刺激的視聽奇觀才能產生質變,收穫巨量的票房。

但這就給第二部和第三部製造了障礙。

過高的武力就沒法讓男主角繼續在續集中跟人“切磋”華國功夫了。

男主的高武與同伴的低武如何有機的同時存在於一部電影中呢?

高武與低武肯定是全都要,因為高武有高武的視覺奇觀,低武也有高武沒法展現的視聽魅力。

陳景行在《矩陣Ⅱ》中安排了五場動作戲。

第一場是男主角與聖人的護衛——“大羅”之間的戰鬥。

“大羅”的程式碼本質是上一代“救世主”。

上一代救世主在主神給予的兩種選擇中選擇了救人類,自身溶於矩陣中,其程式碼也變成了矩陣的一部分。

所有程式,包括那個產生了對矩陣的厭惡,對自己存在意義或者說“目的”不滿,想要獲得自由的“清道夫”黑衣人自身的程式碼中都包含一代又一代的救世主程式碼。

但核心程式仍舊在聖人的保護下殘存了下來,或者說偷偷截留了下來,塑造出了程式“大羅”。

也因此這位聖人的守護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擁有救世主的部分威能,可以與主角抗衡一二。

這是一場高武戰鬥切磋。

第二場則是聖人給出挽救華胥國的辦法後,船長和女主姜羨等隊友想辦法解救那個能通往矩陣程式碼之源頭的開鎖匠。

這段動作戲是低武戰鬥,就包含了高速公路飆車、追擊、打鬥、碰撞、爆炸的場面。

而男主角沒能及時過來助拳是因為第三場戰鬥也在同時進行。

第三場戰鬥是男主與復活的黑衣人之間的大戰。

此時黑衣人已經是不比男主差多少的超級病毒了,而且還擁有感染同化人類和程式的能力。

這場戰鬥發生在海邊、海上、以及大海中。

黑衣人能感染程式自然也能感染海中的生物,矩陣中的動物也是程式,自然也包括巨鯨、狂鯊、魚群。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高武戰鬥,也是《矩陣Ⅱ》的重頭戲,墨特效藝術家也為此相當頭痛。

第二場和第三場戰鬥戲是同時展開的,觀眾將同時享受刺激的低武動作戲和震撼的高武動作戲。

最終黑衣人在發現無法同化男主也困不住男主的時候,放棄了戰鬥,男主得以解脫隨後超音速趕到隊友的戰鬥現場,在千鈞一髮之際解救出了女主和船長。

第四場戰鬥戲則是救出鎖匠後前往“原始碼”的旅程,通往原始碼的通道設定有“防火牆”,一旦衝過“防火牆”,男主救世主的能力也會被壓制,當然仍舊比隊友們強。

第四場戰鬥不僅有與“防火牆”的守衛們的戰鬥,還有與同樣透過防火牆想要到“原始碼”找主神的黑衣人之間的戰鬥,兩人在“防火牆”中發生了激戰,當然兩個人的能力都被“防火牆”大大壓制了。

高——低——高——低,四場矩陣內的戰鬥以正確的節奏進行,就能完美的將兩種級別的動作戲不違和的安排在劇情中,不會出現高武與低武的矛盾。

即便男主全程無敵,也同樣能塑造出險象環生的刺激劇情。

而第五場也是最後一場動作戲則是在現實世界中。

烏賊機器人追擊到飛船,人類從船上逃離,在地底隧道中逃脫著電子烏賊的抓捕,最終還是被電子烏賊追殺到面前。

男主挺身而出,定住了電子烏賊,並讓其自我摧毀,隨後暈倒。

這也將是第二部留下的最大懸念。

因為有聖人與男主,主神與男主的對話,《矩陣Ⅱ》的信息量並不會比第一部少多少。

而因為有這五場動作戲,第二部的視聽奇觀要絕對超過第一部,緊張刺激程度也會更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