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工廠董事長辦公室。

“豆瓣評分這是創了新低啊。”

田鑫業看著手機螢幕感嘆著。

陳景行正在翻看著《第九區》的項目組名單,聞言安慰道:“題材所限,這也沒辦法,而且肯定還會漲的。”

《行屍走肉》在國內的首播引發了非常大的熱度,前兩集的劇情既有獵奇重口,也有親情和感動,從播放量來說已經超過了此前夢工廠的電視劇首播的資料, 這也是因為夢工廠的網劇品牌確實已經建立起來的緣故。

雖然年紀大一些的,或者對網劇動畫番劇不太關注的人未必對夢工廠有什麼濾鏡。

事實上,大部分觀眾看一部影視劇通常都不會關注其背後的出品方制片方,一部部影視作品對他們來說是孤立的。

但隨著這幾年一部部高口碑的影視作品面世,尤其是不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動畫作品,都有夢工廠的logo片頭,所以夢工廠的品牌形象還是在很多人心中紮下了根。

這樣一來《行屍走肉》本身就因為題材和夢工廠的緣故在上線前影響力和知名度就超過了普通電視劇和網劇, 或許覆蓋度不如一些大熱上星劇, 但在網路上的熱度還是很可觀的。

因此《行屍走肉》的播放量一方面是獵奇劇情的出圈, 另一方面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然而相比於創造了夢工廠歷史上最好的首播資料,《行屍走肉》的豆瓣評分就顯得沒那麼亮眼了。

雖然8.7的評分在今年已經播出的電視劇中能排在前三,不得不說今年的電視劇水準確實有了一個爆發,不僅是上星劇,網路劇中也出了一些精品,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但這樣的分數對比夢工廠之前的電視劇就有些不夠看了,劇版《訊號》、《黑鏡》和《疑犯追蹤》都在9分以上,《戰艦》、《星神記Ⅱ》和《進化》這樣的動畫番劇就更別說了,動畫題材評分一直虛高。

不過在陳景行看來這就是小眾走向大眾的代價。

華國主流觀眾的觀劇尺度是和上星劇與大銀幕高度一致的,是比海外很多國家要保守的多的,歐美有線電視網的劇作尺度是不比網路影視劇小的。

如果《行屍走肉》是一部外國劇,就很難進入主流的視線,只會在小眾群體——喜歡英美劇或日韓劇的觀眾中傳播, 那麼評價就會很高, 甚至被奉為神劇。

但誰讓夢工廠名氣已經很大了呢, 《行屍走肉》同樣是三網聯播的,而且引發了熱度很高的話題討論,它就必然會走入大眾觀劇群體。

這些觀眾中的很大一部分甚至都很少看外國劇,平時看的都是主流的國產影視劇,《行屍走肉》的獵奇和重口就會在很多觀眾那裡出現過載,或者不適。

不過按照夢工廠營銷部門的觀察,從第二集播出後,豆瓣分型就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動。

顯然第一集直接進入正題對很多觀眾來說有些硬核,而等第二集開始用東方式的敘事手法探討親情、人性並且扇情的時候,就進入了一種文化舒適區,是能夠讓華國觀眾無論雅俗都能接受並且為之感動的故事。

所以8.7的分數一定會開始慢慢上升的,只要之後的集數中能始終把握好娛樂與深度,重口與大眾的尺度,成為夢工廠的又一部9分神作還是不成問題的。

其實田鑫業對此也並沒有太過擔心,只是隨口感嘆了一句而已,《行屍走肉》的目標又不是要拿到多高的豆瓣分數。

起碼從目前輿論的反響來看,這部劇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陳景行當初的宏偉設想似乎也不是沒可能實現。

《行屍走肉》能否開創一個在全球年輕人中流行的一個亞文化IP還要時間來證明,而海外也是重要的一環。

畢竟《行屍走肉》如果要改編電影,就會面臨國內的審查問題,儘管這裡比之陳景行前世位面的審查標準要寬鬆一些, 前世位面《生化危機》都能進入院線, 本位面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海外市場將會是決定這個IP商業價值的重要一環。

想到這裡, 田鑫業也關心了一下《行屍走肉》的海外發行:“和網飛談妥了嗎?”

陳景行拿出了筆在檔案上簽上了字,同時點了點頭:“差不多了,就剩下一些技術上的小問題了。”

《行屍走肉》按照陳景行的設想自然還是要賣給網飛的,畢竟網飛的覆蓋範圍確實是目前所有流媒體當中最廣的,也是最強大的。

國內還能貨比三家,海外除了網飛這條通天大道,剩下的都是羊腸小道了。

《行屍走肉》在拍攝的時候,網飛和夢工廠就已經在談海外網路版權了,但雙方一直沒有談攏。

主要問題是網飛的發展戰略和夢工廠的精品劇戰略起了衝突。

網飛從去年開始就定下了擴大自制內容的戰略路線,要壓低版權採購佔比,購劇預算也有所縮減。

當然它的所謂自制內容也基本是“承包制”,無非是跟一些製作團隊簽訂合約,“團隊”出創意出人力,網飛出錢,製作完成後,網飛給主創片酬,給分賬。

而這樣的好處就是網飛不用花大錢與其他流媒體爭搶版權,從而將版權價格抬到天價,讓自身利潤被競爭掏空。

然而夢工廠的劇版權價格是一年比一年高的,怎麼可能會甘心廉價賣給網飛呢?

網飛壓縮購劇成本和夢工廠高昂的開價自然就變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是國內影片平臺的激烈競爭格局下,沒有張屠夫還有李屠夫,優勢內容的出品方是有議價權的。

海外除了網飛,剩下的流媒體跟網飛相比就差的有點大了,而且像蘋果、迪士尼這種背靠大勢力的流媒體也傾向於自制內容,對採購劇集,尤其是外國劇不大積極。

陳景行也沒有魄力說你網飛出不起價格,我找別人去。

能找誰去?

同樣網飛也不捨得夢工廠這樣的優質內容生產者,尤其是它也在發力開拓亞洲市場,網飛目前能吸引東亞觀眾的本土劇集並不多。

不過這樣的扯皮和矛盾在夢工廠上市後就獲得了解決的機會。

夢工廠在港股上市後不久就與網飛達成了換股協議,夢工廠直接成了網飛的第十四大股東。

網飛也一躍成了夢工廠的第四大股東,僅次於陳景行、幻世網和企鵝影業。

而且網飛還在港股不斷購入夢工廠的流通股票,等到《行屍走肉》上線後,更是成為了僅次於陳景行的第二大股東。

這也是夢工廠在《明日邊緣》上映後迎來了一輪股價持續上漲的原因。

因為網飛帶頭,幻世網和企鵝影業都在瘋狂購入夢工廠的股票。

夢工廠的市值更是從《明日邊緣》上映前上市首日的486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漲到了超過750億。

讓港股股民和媒體驚呼妖股。

相對應的,夢工廠在上市融來的資金中也分出了一部分資金投入到了納斯達克,在兩家換股後仍舊在不斷購入網飛的股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夢工廠與網飛儼然有種要達成戰略伙伴的感覺。

如此,經過雙方談判,夢工廠變成了網飛在東亞的一個特殊的內容承包商,而網飛雖然出不起國內影片平臺的天價版權,但在分賬比例上對夢工廠做出了很大讓步。

這樣一來讓網飛不用付出過高的採購成本也能獲得夢工廠今後生產的優質內容,對於正在快速擴張,開拓亞洲市場,增加會員數的網飛來說,能帶來會員增長的優質內容就是最大的利益所在,而且還能將夢工廠繫結在網飛平臺上。

雙方都算是贏家。

陳景行這段時間算是忙的腳不沾地了,白天拍攝《矩陣Ⅱ》,收工後還要回公司處理《盜夢空間》的籌備工作,處理與環球聯合製片的合作。

與網飛的合作不需要他關切,這是許文深的工作。

但與電影有關的事項,還必須得他來把關,哪怕推到了總裁室那裡,許文深也會請陳董來決斷。

陳景行在影視劇專案上的權威是公司上下都信服的。

今天需要他拍板的就是《第九區》的合拍事宜。

《第九區》已經正式立項,田鑫業是導演,夢工廠與環球各派一個製片人,背景經過劇本創作完善的討論後還是定到了南非——這部電影的背景沒辦法放到國內,當初考慮的是南亞或者南非。

本身這種貧民窟的背景就很適合天竺或者南非,南非的白人貧民窟是很有名的。

後來考慮到要和環球合拍,所以還是改到了南非。

影片中的“反派機構”當然就是聯合國處理外星人貧民窟——“第九區”的機構了。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除了男主角陳景行堅持用華國演員外,其他很多角色就要用好來塢的工會演員了。

這也是陳景行決定要和環球合拍的重要原因。

而放在他面前的就是《第九區》專案初步確定的主創人員名單。

白人和黑人演員是環球那邊提供的,其中還有一兩個是好來塢的成名演員,B-list級別的明星。

而男主角和他的女友是田鑫業負責選角。

經過田鑫業的挑選最終定下了張驛。

張驛是國內水平比較高的演技派,在正在拍攝的《紅海行動》中也被郭凡定為男主角。

缺點是明星度不夠,在國際上也沒有名氣,環球那邊的意見是請程龍、李聯傑或者洛辰。

不過都被田鑫業否決了。

他認為《第九區》要拍好,主演至關重要,男主角要把作為UN外星人處理機構派駐第九區負責拆遷的一名文職人員,從開始對外星人充滿鄙視,看不起他們,根本沒把他們當人看,甚至焚燒外星人“超生”的卵。

到隨著接觸了外星物質後開始逐漸變成外星人,一點點地從外星人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遭遇,內心的良知也在不停被喚醒,在歷盡各種磨難後,實現了對自己的救贖的心路變化演繹出來。

這個表演難度是相當大的,田鑫業認為張驛是非常適合這個角色的演員。

陳景行也對田鑫業的選角很贊同,作為整部電影的華國面孔男主角,演技確實相當重要,不僅不能被其他好來塢演員壓制,還要儘可能的出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