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夢工廠是嚮往還是鄙夷,但不可否認的是全國各個地方還有很多像聞志安一樣因為這檔首開先河的綜藝節目而心神盪漾的電影人,或懷揣電影夢想的人。

誠然,很多人都會對幻世網釋出的內容心懷顧慮——懷疑節目是否真的如其所說是真誠而公平的,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真人秀這玩意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幾分是表演, 這是可能連當事人都說不清的事情。

其他選秀節目都會有黑幕,到了導演這裡黑幕只會更大。

但反正試試又不會損失什麼,如果不能入圍正賽大不了罵一句陳景行不識貨,或者乾脆就是黑幕唄。

萬一真賭對了,那豈不是一步登天?

無論藝術還是商業,無論有什麼理想和堅持,名氣和金錢都是必須的, 就算是梵高那也是有弟弟在不斷資助呢,再說畫畫能一個人, 拍電影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嗎?

報名的踴躍確實超出了陳景行的想象,大量的報名資訊和短片如同潮水湧來,論數量甚至都能和一些知名電影節相比了。

陳景行原以為畢竟導演和偶像選秀不一樣,可能不會有很多人願意站在舞臺上成為被評判被指點的物件。

前世位面的導演類綜藝節目也都是節目組邀請的,甭管水平高低,但都是在娛樂圈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可以算是在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了,所以並沒有報名初選環節。

因此他也就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草根導演,以及有導演夢的人。

事實上有天賦有電影夢的人還是很多的,無論是科班還是野路子, 這個時代雖然隨著智能手機與4G的普及,短影片已經開始攻城略地, 但還並沒有展露崢嶸,成為普羅大眾手掌上的時間黑洞。

所以很多有志追尋影視夢的創作者們確實缺乏展示自己的機會,這也是陳景行心血來潮整出的這個所謂的導演選秀活動能砸出這麼大動靜的原因。

很多人雖然心中有疑慮甚至不屑一顧, 但隨著投稿截止日期的逼近,身體倒很誠實。

讓陳景行都不得不從悠閒安逸的照顧懷孕妻子的家庭煮夫中走出來, 也不得不先暫時放棄《盜夢空間》劇本主線的完善,來到公司和其他叄位被他拉了壯丁的導演一起處理這些投稿。

當然不是只有他們四個人處理了,郭凡還得籌備《紅海行動》的拍攝,田鑫業也有《第九區》的任務,《疑犯追蹤Ⅱ》雖然還不急著拍,但寧衛強自己也是有工作室的,甚至還參與了天潤影業的其他電視劇,也是有事要忙的。

某種意義上說,大家都是功成名就的大佬了,不可能一天就呆在辦公室裡看短片。

何況這些報名的影片大部分其實也是垃圾,或者接近垃圾。

正態分布是在任何行業中都成立的規律,平庸永遠屬於大多數。

連陳景行最開始出於好奇和興奮的情緒連著看了好幾個短片也覺得自己是在浪費時間。

所以還是抓了公司內部人的壯丁,組成了一個先審組,先過濾一遍報名的影片,雖然夢工廠的員工也都未必是藝術審美有多高的人,但作為影視行業的從業者,分辨自己的作品可能會“不識廬山真面目”,辨別別人的作品是爛不爛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把一眼爛的過濾掉,剩下的數量也就不多了。

“哎,這個影片有意思,挺有創意的。”陳景行拍了一巴掌, 為其中一個短片擊節讚歎,再次感嘆華國14億人口有才的人如過江之鯽,自己要是沒有外掛,怕是給他們提鞋都不配,很多人只是缺了個機會而已。

這是個分屏+“瞬步”剪輯的創意短片,主打剪輯技巧動作連線,轉場絲滑且十分有創意,不得不說陳景行這個俗人就喜歡這種短片。

“那就把這個短片的作者選上?加起來有多少個了?有二十個嗎?”田鑫業迫不及待的打蛇隨棍上,附和著陳景行,活像趕著下班的打工人。

陳景行及時制止:“別別別,我就是提了一嘴,最終還得看你們那邊的情況”

陳景行作為老闆,分配任務的時候是把先審組過濾後提交來的作品分成了兩類,創意類的技術類的作品由他審,稍微枯燥一些的藝術類的作品就分給了其他叄位導演。

倒不是說陳景行真的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山豬吃不了細糠,雖然他是一直在模彷,但“久病成醫”,好歹也拍了這麼多作品了,在大量的實踐中對電影藝術也自然產生了並不膚淺的理解。

只是藝術類的作品看起來確實費勁,有的時候還得反覆看,甚至拉片看,實在是累人,身為老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而他雖然品味不算太高,或者可能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對投稿作品的態度還是很嚴肅的,這次《導演的誕生》還是藝術為重,不能因為自己喜歡創意的故事和炫目的技巧就把《導演的誕生》變成創意短片大賽。

夢工廠的作品也需要藝術性啊?陳景行喜歡商業電影,但商業與藝術並重豈不更好?

否則為什麼要拍《第九區》,要拍《黑鏡》,要製作什麼《天鷹戰士》呢?

好劇本加高水平的光影和鏡頭語言才能創作出商業與藝術並重的佳片。

抱持著這種負責任的心態,陳景行還是對頗有怨言的田鑫業稍作安撫:“現在這時代跟以前不一樣了,只會默默耕耘也不行的,導演也需要出名的。”

田鑫業對陳景行突然把他抓了壯丁要當綜藝節目評委相當不滿的,幽幽嘆道:“出名和出醜還是不一樣的。”

“瞧你說的,怎麼叫出醜呢?有趣的靈魂才是最重要的,觀眾也不是只看外在不看內在的,相信我,說不定還能讓你吸到不少粉呢。”陳景行努力做著思想工作。

客觀來說,田鑫業長相就是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還要差一些,生平最怕上電視上節目,雖說是能在片場號令百人的導演,但上綜藝確實是怯場。

郭凡也勸道:“沒事,有化妝呢,不會讓你出醜的,再說你是導演,又不是明星,誰會盯著你的長相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哼,你們兩個當然不怕了。”田鑫業看著郭凡和陳景行,甚至還有臉龐瘦削的寧衛強,心頭發酸。

陳景行在影迷口中是有“明明能靠顏值非要靠才華”的彩虹屁的。

郭凡也是國字臉,五官周正,屬於斯文的帥氣大叔那一類的,在導演中顏值絕對算是第一檔的。

寧衛強年紀稍大,氣質儒雅,在導演中也屬一流。

只有田鑫業被夢工廠的影迷戲稱為四大金剛中顏值最低的一位。

面對田鑫業的怨念,作為顏值組的陳景行和郭凡就只能笑而不語了。

就在陳景行正沉浸在評委癮的時候,卻傳來了一個讓人詫異的訊息。

“金球獎?”

“奧斯卡?”

陳景行和郭凡一人發出了一個疑問。

許文深深吸了一口氣:“反正環球那邊說入圍的把握是很大的。”

原來環球那邊突然說,他們跟公關公司溝通了一下,認為《地心引力》是有衝獎希望的,所以跟夢工廠聯絡詢問他們有沒有需求。

陳景行一想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矩陣》截胡了《新木乃伊》的票房市場後,環球果然沒有撐多久,就跟夢工廠服軟了。

《矩陣》北美票房已經過億,目前的全球票房也超過了7.5億美元,當然華國市場就佔了4.6億,上映一個月票房衝過了30億人民幣,雖然延了一個月的金鑰,但也基本沒有設麼票房了,不可能超過《地心引力》的34億票房紀錄。

這樣一來《矩陣》的續集那就是一座金山啊,生動的演繹了昨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環球怎麼可能放過這個專案,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沒什麼面子不面子的了,只是陳景行這邊倒開始拿喬了,不斷對環球提條件。

環球或許是出於歉意,也或許是出於對夢工廠的彌補,所以想拿獎項做補償,而《地心引力》又確實有不錯的利好條件。

“傑夫說金球獎《地心引力》有把握入圍最佳外語片、最佳配樂和最佳導演。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只能選一個,但最佳外語片把握會比較大。

《矩陣》也有把握能入圍最佳劇本。”

許文深喘了口氣,平復了下心情,繼續說道:“奧斯卡把握更小,但入圍幾個技術類獎項是沒問題的,最佳外語片提名也沒問題。

而且如果我們肯投入比較大的力氣去公關,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也有可能能拿到提名!環球會全力支持我們。”

即便在座的都是功成名就,見識不淺的導演,但也都被這番話震動不小。

陳景行也同樣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

奧斯卡不是什麼藝術聖盃他當然知道,也並不神聖,但架不住人家名氣和地位高啊。

陳景行當然不缺獎項,國內的金雞和百花都拿過了,今年的百花獎最佳導演是他,最佳影片是沒有懸念的《地心引力》。

但國內的獎項無論是硬度還是名氣確實都有所欠缺,對岸的金馬倒是在藝術上口碑更硬,但太藝術了,他的電影就算去也頂多拿個技術類獎項,他可沒有把自己的電影給對方抬轎的想法,金馬還不配。

夢工廠的電影也沒有港島資本和電影人參與,金像獎也參與不了,而且他也看不上。

作為有全球知名度和輝煌的票房成績的大導演,只有歐洲叄大,或者奧斯卡能在心理上給他帶來震動了。

歐洲叄大不用說,怕是此生跟他無緣,更加商業的奧斯卡或者金球從名氣上而言算是他唯一可能染指的世界頂級獎項了。

他需要這些獎項的點綴嗎?未必需要。

但能拿到不是更好?

除了虛榮心外,也能給他帶來一種地位上的肯定啊,雖然此生的蓋棺定論肯定是商業電影導演了,但藝術成就如果能刷點他也不會拒絕。

事實上作為世界級導演,他現在唯一的短板也就是獎項了,誰不想十全十美呢?

陳景行壓抑著自己砰砰跳的心臟,想著環球的這番示好,陷入了沉思。

從理論上來說,凡是在美國上映過的電影,無論是不是外國電影都能參與奧斯卡的競爭——包括外語片之外的所有獎項。

但事實上,外國電影想獲得提名和角逐是非常難的,要不就是在北美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績,名聲極大,要麼就是有大廠力捧。

當然首先要有能被提名的基礎要素,就算是商業片,也要是那種藝術方面或者內涵比較高的電影。

而《地心引力》和《矩陣》倒是叄條都符合。

而且陳景行想了一下自己未來要拍的電影,恐怕這是最好的機會了。

即便大獎拿不到,能拿幾個小獎,刷些提名也不錯啊。

華國是有衝奧情節的,即便在民族自尊心有了很大提升的現在,也同樣如此,如果……他能取得突破。

恐怕能站上神壇了吧,起碼再有自家影迷和其他網民辯論什麼陳景行和李安誰是更好的導演的時候,也能多些底氣不是?

陳景行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這麼俗的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