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行在影廳內響起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中——歡呼聲主要來自於影迷群體——笑容滿面的帶著一眾主創走到了IMAX影廳前臺,聚光燈已經打在了他的身上。

他拿著話筒愉快的招著手,幾次雙手下壓才把掌聲和歡呼聲壓了下來:“怎麼樣?好看嗎?”

“好看!!”

“絕了!”

“景神威武!”

“曉月!我愛你!”

“……”

掌聲、口哨聲和歡呼聲,積極的回應聲塞滿了整個影廳,即便並非普通影迷的電影人、明星、記者和影評人也大都站起身,也被其他普通觀眾的呼喊聲感染,用力鼓著掌。

“這會是一部票房炸彈。”

對於坐在核心位置的電影人們來說, 他們自然不會像前排的普通影迷一般激動的吹口哨或者歡呼,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討論著自己的感想。

已經過了花甲之年的王墨林枯坐了超過兩小時四十分鍾,中途也沒有上廁所,但卻並沒有任何疲態,神色平靜:“說不得《地心引力》的票房紀錄又會被破呢。”

“不可能吧,我看了表,這片子加上彩蛋足有160分鐘, 這可遠比不得《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能拿到那麼高的排片,時長也是重要的因素。”說話的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就坐在王墨林身旁,他是天潤影業的一個製片人,同時也算是王墨林的徒弟了。

雖然電影人、記者影評人和普通影迷是分開做的,但是也不可能讓王墨林和其他大導坐在一起,這些第五代第六代或者聲名卓著的大導演大都是王不見王,互相之間說不得就有些恩恩怨怨。

所以王墨林身邊的座位也都是和他相熟的,地位不如他的電影人。

中年人說完看了看王墨林平靜的神色,不甘心的又補充道:“而且他這電影中的動作戲雖說是新穎,表現力衝擊力確實也前所未見,但是絕不可能是演員演出來的,就算有演員的參與,也肯定是動用了大量的特效, 本質上跟那些漫改電影有什麼區別?還說什麼新功夫電影,根本就是侮辱功夫……”

“有意義嗎?”王墨林沉聲打斷了中年人的話語:“功夫不功夫的對這部電影有意義嗎?”

中年人一時啞火。

他是王墨林一手帶出來的, 現在也是天潤影業最風光的製片人之一,製作了很多古裝劇,尤其是武俠劇和武俠電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去年王墨林抨擊陳景行的時候,他當時也是跟隨附和的人之一,畢竟陳景行話裡話外“拯救越來越式微的功夫題材,或者重新包裝功夫元素推向海外”的言語,任何從事這一行,製作功夫題材影視劇的電影人恐怕心裡都不舒服,而且他作為天潤的高層,此中還夾雜著公司之間競爭的問題。

但即便是作為始終對陳景行和《矩陣》帶著有色眼鏡,甚至是抱著敵意——連那個在網路上被熱炒的三部動畫預告短片都沒看的人,看完電影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令他驚歎,但影視圈鏡頭語言比陳景行好的並不稀罕。

美學風格、動作設計和特效只能讓他望其肩項,他承認這是國內的頂尖水準甚至是國際上的一流水準,但僅此而已。

而劇本,或者說故事劇情和科幻創意則讓他難以望其項背,甚至連看都看不到其背影,這是沒法追趕沒法比較的東西。

更別說故事劇情和科幻創意的融合的完美程度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讓他覺得連想象都困難的故事卻能被以如此之高的完成度搬上大銀幕,這根本不是後天努力或者只要完善了電影工業體系就能彌補的差距。

這是一部不可思議的,超越時代的,甚至可能在電影史中留下名字, 擁有位置的作品。

即便它不是藝術電影, 是徹頭徹尾的商業電影,也不會有歐洲三大這樣的藝術聖盃加持,但留在影史中的偉大電影中商業片並不少。

有些電影需要獎項來支撐他的地位,而有些電影則不需要任何獎項或權威電影期刊的認可和排名。

那是超越了藝術和商業的藩籬,不需要任何具體的“電影成就刻度”的標榜,在歷史積澱下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但每個人浮現出偉大的電影名單的時候都會出現他的身影。

而《矩陣》就有這樣的潛力,如果陳景行所說的後續兩部不拉胯的話,然而陳景行會拉胯嗎?即便是站在對立的角度來看,他也不覺得那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會在後兩部力不從心。

他現在哪怕稍微回想一下《矩陣》的故事劇情和一些已經深深印刻在他腦海的畫面都感覺頭皮發麻。

《黑鏡》播放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陳景行離江郎才盡還遠著呢,仍舊處於創作高峰期。

但現在看來,陳景行根本不是處於創作高峰,而是在攀登更高的山峰。

一想到這裡,他看著臺上正一臉微笑的看著演員們回答提問的陳景行,心中就生出了一股無力感。

他原本其實是想回去後發表一下對這部電影的意見——陳景行魔改功夫元素的意見,算是鴨死嘴還硬,承認你是一部好電影,但對你所謂的“新功夫”路線不贊同,挽回一些面子——而且是出自他真心的想法,同樣是作為功夫題材的堅守著和資深前輩,他對華國功夫,對武術,對功夫美學是有獨到的固執的見解的。

可是被師傅的一句話敲醒了,說這些話有意義嗎?

看完這樣一部電影,誰特麼在乎特效和CG的大量運用是不是破壞了華國功夫的傳統美學,誰特麼在乎是不是削弱了華國文化在功夫影視劇中體現的道家佛家哲學。

如果說電影人區域還算矜持,即便是明星也都露出得體的笑容,互相交流也顯得比較剋制,對陳景行的看法也更加複雜。

顯然電影人和明星對一部電影的評價不可能只是簡單的單純的站在質量的角度看待,他們看到的可能是票房前景,特效製作用了哪些技術,能掙多少錢,或者只是強烈的嫉妒罷了,對陳景行、夢工廠的嫉妒,又或是對於臺上的幾個演員的嫉妒。

尤其是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此前混的最好的顏曉月也不過是三線明星而已,男主角更是接近於“無名氏”,但是在場的明星們都能看到電影主演們未來一段時間的風光了。

相比之下,影評人關注的點就和導演們明星們截然不同了,他們更熱衷於探討電影產品的質量,雖然未必都對商業片感興趣,很多影評人喜歡拍的有想法、很深刻的藝術電影,但沒有人討厭質量上乘的商業電影,更別說《矩陣》探討的一些東西的深刻程度比大多數藝術電影都要深。

“彩蛋真是透露了太多的資訊,真想明天就把這部電影劇透出來,但一會製片人應該就會過來提醒了,而且恐怕會被影迷打。”

“這應該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了吧?”

“近十年最好的電影我都覺得不算誇張,而且是最好的科幻電影,什麼《星球大戰》我都覺得遠遠不如。”

“這話有點誇張了,也要考慮時代的因素,《星球大戰》推出的時候是什麼年代?70年代吧?當時看到《星球大戰》這樣的電影,恐怕對觀眾的震撼沒有電影能比得上了,《矩陣》恐怕也比不上。”

“……真沒想到咱們國家的科幻電影這才幾年就達到這麼高的高度了。”

“嗨,什麼咱們國家,就是陳景行罷了,或者說就是夢工廠,這倒也沒什麼,科幻電影不就是靠喬治盧卡斯或者陳景行這樣的天才來推動的嗎?”

“《地心引力》上映後我記得你曾經說過這是今年最好的一部電影?甚至言之鑿鑿的說陳景行自己都很難再拍出能超過或者匹敵《地心引力》的電影嗎?”

“這能怪我嗎,誰能想到《矩陣》是這樣電影呢?大家不都這麼想的?你登上珠穆朗瑪峰了還會認為世界上有比這更高的山峰嗎?

再說了,《地心引力》確實是在觀影體驗上幾乎做到了巔峰的影片,視聽體驗也達到了完美的程度,別說今年了,華國電影史上都難有作品匹敵。”

“瞧你說的,IMAX和3D也是新世紀後才發明的,此前就算拍出這樣的電影也展現不出來啊。”

“不過我還是覺得《地心引力》論視聽體驗是無與倫比的,是國產電影中的NO.1,電影就是視聽的藝術啊。”

“但是《矩陣》的大腦體驗是無與倫比的啊,別的不說,就光男主角從培養皿中醒來的場面,搭配上電吉他突然高亢的轟鳴,我現在想起來都能起雞皮疙瘩,你看我手臂上……”

“噗,大腦體驗……”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看,《矩陣》也可以說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吧。”

“倒也是,起碼動作戲比好萊塢那一堆王八拳好,陳景行之前說的新功夫電影倒還真有點門道,打擊力和衝擊力,還有速度感真的我從來沒有在別的電影中看到過。”

“而且內涵和世界觀還遠超超英電影。”

“其實《矩陣》雖說是商業元素比較重,但是世界觀和其背後的哲學隱喻可太出彩了,說不定還真能拿個什麼大獎呢。”

“奧斯卡嗎?那恐怕沒有指望,《地心引力》都比《矩陣》希望大。”

“誒,說到衝奧,電影局恐怕要產生幸福的煩惱嘍,《地心引力》和《矩陣》恐怕不好選啊。”

“《你的名字》也合適啊。”

“嗨,衝奧也就是那些第五代導演看重罷了,年輕一輩的,尤其是陳景行在乎嗎?”

“在乎不在乎,人家地位也放在那呢……”

“唉,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寫影評呢,沒法劇透啊……”

“哈哈,那不就和《地心引力》差不多?只不過《地心引力》是沒得可劇透,《矩陣》是不好劇透。”

“別這次又讓人說我是夢工廠請的水軍。”

“別怕,大家都是水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