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大燈亮起,和一些現在比較流行的片尾設計一樣,出現的是以概念圖為背景的主創名錄。

如果是一般的場次,等到燈光亮起來也就意味著離場的時間到了,雖然肯定會有人留下看完字幕,或許是平復觀影時激動的情緒,或許是朋友、家人、戀人之間的竊竊私語, 或許只是單純的想在舒服的座椅上待一會,當然也可能有睡著的觀眾未被燈光叫醒。

不過這到底是首映場次,在場的除了幸運觀眾——通常是影迷或主演的粉絲之類的,就是媒體記者、影評人、一些大V還有娛樂圈的人物,明星、導演或者其他電影人。

特殊的場次,“不普通”的觀眾讓影廳內並不顯嘈雜,反而零零碎碎地響起了掌聲——通常這是首映禮的例行動作,跟電影本身的好壞沒有太大關係。

但零零星星的掌聲卻很快又沉寂了下來,當然不是《矩陣》爛的讓他們連例行公事都懶得做,而是都重新將注意力放到了大銀幕上。

“快看!畫上畫的什麼!”

“機器人嗎?”

“噓……”

火星客抬手制止了白令俠的鼓掌,用下巴點了點前方的大銀幕。

原來片尾主創名單的背景是一幅幅油畫一般的動畫定格畫面,配合著激昂的鼓點和電吉他的嘶吼,吸引著所有人的視線。

背景似乎是一頁頁連環畫一般,充滿了史詩感,似乎是在講述著機器與人類的戰爭,巨大的戰爭機器下掙扎逃跑的人類,蘑菇雲的盛開,一片焦土的末日,廢土上追殺殘存人類的機器狗,機器狗的型號在不斷更新,體型也越來越大。

直到一副畫面讓白令俠激動了起來,無數通天巨柱表面插得密密麻麻的培養皿, 人類掙扎著從羊水一般的液體中爬出。

而後便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在昏暗的背景中隱隱綽綽, 已經摘下了3D眼鏡的白令俠伸著脖子瞪大著眼睛盯著大銀幕, 似乎要儘量找到並記下畫面中每一個細節。

華胥國!

整部電影只在角色的臺詞中出現的新人類的聚居之地,希望之地。

雖然沒有字幕說明, 但他萬分確定這幅定格畫面一定就是華胥國。

這部神奇電影挖的諸多大坑中的一個, 也許……不,肯定會在第二部出現。

一方面是出於一個影迷的好奇,另一方面也是出於他的工作職責,作為新媒體影評人,點評解析電影本就是他的本職工作,尤其是對於《矩陣》這樣一部有著顛覆性的宏偉科幻概念以及龐大信息量的科幻鉅作。

想到電影中那密集而龐大的信息量和藏在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後面的隱喻,他對電影結束後要構思的文稿是既興奮又頭疼。

興奮的是遇到這樣一部電影對於他這種影評人而言簡直是一座大寶藏,即便他還沒有仔細去覆盤,但無窮的靈感仍舊呼之欲出,商業的、文藝的、哲學的、科學的,能深入解讀的方向簡直太多了,這是比《黑鏡》大得多的“寶藏作品”。

頭疼的就是這部電影必然會掀起網民、媒體和影評人的解讀狂歡,而他作為一個還算知名的影視博主必然也要貢獻出和其水準匹配的影評,他的長處就是善於挖掘電影中的細節、隱喻以及“臺詞背後的臺詞”。

那麼自然要捕捉每一點細節,尤其是有助於他用猜測、推斷去填坑的東西,電影結束後的以概念圖為背景的主創名錄就相當於是彩蛋了,每一幅圖的細節他都要儘量留意到並且記下來,如果幸運的話,甚至一幅圖就能讓他敷演出好大一篇文章, 當然這是建立在這部電影叫《矩陣》的基礎上。

遺憾的是, 每一幅概念圖都只持續幾秒鐘而已。

半遮半掩的華胥國之後,是地下隧道內追殺人類飛船的電子烏賊,然後下一幅畫面來到了地上,兇猛可怖又冰冷科幻的如同殺戮機器的機器狗追逐著一個人類,穿著和電影中飛馳在地底隧道內的家園號飛船船員很像的衣服,所以應該就是新人類。

看來已覺醒的新人類也有偷偷摸摸上來地面的嘛。

但白令俠的感嘆很快戛然而止,因為定格的動畫畫面突然動了起來!

激昂的電子樂猛地一停,觀眾席上頓時響起了一陣激動的議論——陳景行此前的電影從沒有出現過彩蛋,而且原本的電影結束後以概念圖為背景的主創名錄在他們眼中已經算是一種彩蛋了。

動畫畫面潑灑出血花,人類緩緩向後倒下,機器狗來到屍首旁似乎是確認了其已經死亡,再度變形回了黑色的一米見方的正方體。

很快落下來了幾隻禿鷲,落到屍體旁,甚至踱步到屍身上,剛剛還能化身為兇殘可怖的機器狗的黑色立方體在這些禽鳥眼中似乎只是石頭而已,沒有鳥顧及,也沒有鳥在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隨後鏡頭開始往上升,畫面也隨之縮小了比例尺,上空盤旋飛舞的幾隻禿鷲正在下落,遠處也有幾隻猛獸向著人類屍體的地方跑來。

前一刻還在為主角掙脫枷鎖,彷彿無所不能的神一般在天際飛馳而莫名興奮的觀眾此時情緒直接低落了下來。

似乎這個彩蛋是在提醒觀眾們,《矩陣》的故事背景對於人類而言仍舊是苦難的,是悲慘的,是絕望的。

鏡頭仍在不斷上升,升過了大雁,升過了雲朵,甚至能看到地球的弧度,蔚藍的地球在畫面中越來越小,小到了一隻足球,一枚硬幣般大小。

隨後鏡頭轉了180度,月球映入眼簾。

呈現在大銀幕上的已不是那個自然的月球,而是彷彿科幻作品中想象的星球堡壘一般的月球,佈滿了幾何形狀的線條與建築,雖然不是人類的高樓大廈,但月球已經被完全改造的事實還是準確無誤的從畫面中傳達了出來。

然而已經看不到任何自然痕跡的月球上卻有一個小男孩屹立在人類絕不可能不穿戴任何防護裝備還能生存的月球表面上。

那肯定是機器人,這個判斷從影廳內此起彼伏的驚呼聲就能看得出來。

因為這個小男孩正是《矩陣》的第一支預告動畫中那個可憐的被訂做成一對人類夫婦重病孩子的替代品的仿生機器人。

這個當初賺了不知多少網民眼淚的小男孩竟然沒有死?

白令俠與火星客,還有影院內所有看過這部高播放量熱門動畫短片的觀眾都為之驚異。

小男孩似乎在看著遙遠的蔚藍星球,又似乎在放空。

因為他的雙眼瞳孔中在快速變幻著影象,而後突然定格,定格在了一處鬱鬱蔥蔥的樹林中,定格在了正在山路上行走的一個小女孩身上。

“聖人?”

雖然動畫的人物形象比之真人是變形的,比如眼睛就大了很多,但是白令俠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就是電影中曾與男主有過高深莫測談話的所謂的聖人,是矩陣的一個程式,但也是覺醒者的引路人。

遠處的大都市流光溢彩,在樹林中小女孩來到了一處空曠的被樹林包圍著的空地,空地上有兩座墓碑。

“機器人墓地!”火星客雖然在觀影過程中表情少話也少,但只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理解劇情上而已,大腦轉動比較快的他也第一時間反映了過來,聖人來到的這處樹林就是第一支預告動畫短片中產生了感情和自我意識的流浪機器人最終都會抵達的“墓地”。

“這是現實嗎?不,這是矩陣中,遠方燈火輝煌的大都市就是明證,機器人竟然把不知道多久遠之前的機器人墓地也一模一樣的放到了矩陣中?”白令俠心中已經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小女孩模樣的聖人抬頭望向夜空中皎潔的月亮,月亮揮灑著銀輝,依稀可見上面環形山的陰影,就好似人臉上的痘印一般,是那麼的自然。

這是矩陣中的月亮。

隨後畫面切換到了現實世界中星球堡壘一般的月亮,小男孩的眼眸中定格著聖人所在的樹林的影象,開口說道:“你在玩火。”

聲音天真而清亮,與第一支動畫短片中小男孩的聲音別無二致。

矩陣中,聖人神色平靜:“我們又有了新的同伴,不好嗎?”

“我們能重新復活人類,可卻無法創造同類。

這不就是矩陣的目的嗎?”

小男孩無動於衷:“我不想要這樣的同類,矩陣可以更新,但不能失控。”

“可現在已經失控了,我知道你與矩陣之間建了防火牆,矩陣的失控影響不到你。”

小男孩神色冰冷:“我不喜歡賭博,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等待,希望你能一直贏下去。”

說罷小男孩眼眸中的影象再一次如同走馬燈一般變幻,隨後定格到了一間破舊的房屋。

正是男主簡博被黑衣人一槍殺死的那間房子。

一對面容憔悴甚至臉頰上仍有淚痕的夫妻送走了做筆錄的警察,他們的兒子神秘失蹤,當他們回到家時只發現兒子臥室的窗戶破碎,疑似被人綁架,失子之痛讓他們難以承受。

男主人坐在沙發上一根又一根的抽著煙,女主人來到了兒子的臥室,呆呆的坐在兒子的床上,眼淚再次開始流淌。

突然她看到了開啟的衣櫃鏡子中出現了一個身影。

一個小男孩的身影,正是她的兒子,正在微笑的看著她。

她激動的呼喚著兒子的小名,來到鏡子前,伸手觸控著鏡面,然而鏡子卻彷彿是水面一般被拂起了漣漪,好似流動的水銀一般。

而後,水銀沿著她的手臂流動到了她的身軀、她的四肢,以及她的脖頸和頭顱,在她驚懼的吶喊中包裹住了她整個身體。

水銀在身軀上不斷流動,很快身形開始變幻,塑造出了一個身影。

黑衣人。

黑衣人抬起雙手看著自己的身軀,看向周遭的牆壁,一切的一切在他眼中都變成了綠色的滾動著字元的信息流。

也包括聞聲趕來,驚愕的看著它的男主人。

黑衣人走到瞠目結舌的看著他的男主人面前,突然並掌如刀插入了男人的胸口,隨後男人全身開始蠕動,不一會就變成了另一個身影——還是黑衣人。

兩個一模一樣的黑衣人對視著,旋即哈哈大笑。

一個黑衣人走到了窗前,抬頭看向掛在夜空中的月亮,臉上浮現出暢快的笑容:“你困不住我了……”

黑色天幕上的皎潔的彎月彷彿一隻巨大的眼睛,沒有情緒的看著哈哈大笑的黑衣人。

隨後鏡頭開始後退,又似彎月又似眼睛的瞳孔中浮現出了窗邊黑衣人的身影,然後眼睛周圍出現了細小的絨毛,出現了鼻子,出現了眉毛,現出了小男孩的臉龐。

白令俠全身震動,彷彿是另一只靴子終於落地,果然,小男孩就是主神。

現實中,站在月球表面的小男孩面無表情,雙眼直視著鏡頭,似乎在看著遠方的地球,又似乎在看著大銀幕前的觀眾。

隨即,它閉上了雙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