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導演,你這事辦的是真敞亮!”

雷嘉音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在荒蕪戈壁土丘上的幾十個古怪建築物。

如同白色的足球的半拉倒扣著,看起來相當科幻。

“這帳篷裡面還挺大……”一行人進入半球形的房子內,雷嘉音再次驚歎出聲。

一個個半球形的房子就好像是現代帳篷式小旅店。裡面非常豪華,冰箱、沙發、淋浴、冷熱水、無線網絡等裝置一應俱全,半球在面對景色的那一邊是巨大的落地窗,看盡“火星奇觀”。

“到時候,拍攝這段戲的劇組人員都能住裡面,一個房間裡面能住兩個人,這可是花了大價錢的……”

陳景行面對著一片“導演牛逼!”,“老闆萬歲”的驚呼聲,心中相當滿意。

這種在極其荒涼的地方拍戲的情況,對演員和劇組人員的心理考驗是很大的,能夠給劇組創造舒適的環境對他來說是責無旁貸的。

當然,這倒不是說他錢多的沒處花,眼前這些半球形的房子,以及附帶的水箱、發電機等各種裝置雖然是花了老鼻子錢,但是也不是收不回成本。

首先是因為拍攝地點從原定的中東地區變為了國內,這部分預算就相對寬裕了許多。

其次是跟當地政府商談過後,他突然想到的主意,本身這裡就是在西疆著名的雅丹地貌“魔鬼城”旁邊,這裡本身就是旅遊區域,如果再加上《火星救援》將來上映後的加成,旅遊價值還是值得開發的。

因此夢工廠與當地的旅遊社簽訂了合作協議,拍攝時在這裡建的任何東西, 包括住宿的帳篷都不要拆,可以接待遊客。

既然將來要接待遊客, 自然這住宿的地方就要好好建了, 因此建了這些非常科幻的“半球形帳篷”。

“有什麼意見, 趕緊提,看看還缺什麼, 還需要什麼現在就說,到時候劇組來這裡拍攝,工期至少要持續一個月, 到時候來要帶什麼都要有個準備,這個地方物資補充可不容易……”

陳景行帶著演員們和幾個副導演、各組負責人來這裡並不是直接來拍攝的,而是讓他們熟悉一下, 提一些意見,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東西, 都知道下次來要帶什麼,到時候真的開始拍攝可是要呆很長時間的。

《火星救援》開拍至少要等到半個月後才能開始,因為距離《地心引力》的上映只有半個月了,陳景行作為電影導演, 還有雷嘉音、吳越兩位《地心引力》的演員必須要參與到電影最後的宣發中。

……

“這場面真夠大的,我掃了一眼得有兩百多個記者吧?”

“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電影, 六公主都派來記者轉播呢, 航天局的大領導都露面了, 這不得是加強版的《湄公河行動》啊?”

“主要是《湄公河》之前不是有點映嗎?還開了幾場媒體見面會,基本該來的媒體和影評人都在點映中看完了, 所以首映式也沒怎麼大辦……”

“《地心引力》怎麼不做點映呢?我上個月還盼著呢, 什麼時候能收到點映票,結果一直沒訊息,啪嗒, 就全國上映了。”

“我也是,還有粉絲私信問我呢,讓我看完點映場次透露一下值不值, 他們再決定要不要買預售票, 結果一直沒有點映的訊息啊。”

“該不會是打算和《海市蜃樓》一樣塑造神秘感?”

“我覺得不是, 我傾向於是夢工廠覺得《地心引力》沒必要進行點映營銷,咱們國家的電影做點映不就是為了進行映前的口碑營銷嗎?提高關注度,提高預售然後倒逼排片,不就這個作用嗎?

《地心引力》用得著嗎?最貴國產電影的名號頂了一年多了,又是第一部國產太空題材影片,還有夢工廠、陳景行的名頭放在這, 再加上預告片挺驚豔,懸念也足,本來觀眾期待值就高,都想瞧個新鮮,預售這麼火,排片也是碾壓的第一,何苦再冒風險弄什麼點映呢?

萬一點映口碑出了什麼問題,反而弄巧成拙啊。”

“說的也是……”

影廳外,幾個影評人聚在一起聊得熱乎。

程洪濤腳步頓了一下,還是主動湊了上去。

“呦,這不是司大?可是有陣沒見了。”

“上次《湄公河》的點映怎麼沒見你啊?”

程洪濤笑著擺了擺手:“我就一小透明,我想去也得人家給我發點映票啊?”

立刻有人反駁:“虛偽了吧?你都是小透明那我們更沒法活了,你那粉絲量我看了都流口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程洪濤繼續謙虛:“嗨,都是虛的,也就是趕上了好時候罷了,佔了一波先機。”

“裝逼被雷劈啊,你兩個月前搞出那麼大聲勢,媒體上都管你叫知名影評人‘記錄司’如何如何,你這是要脫離隊伍想轉正啊?”他們這一堆都是網路影評人,說得準確一點都算是有名的影視博主,跟那種傳統的在大媒體,包括正規網絡媒體上發專業影評,甚至直接供職於媒體的影評人還是不一樣的。

也許他們這樣的影視博主心底裡未必瞧得起,或者不覺得自己比那種傳統的媒體影評人差,但是還是有一條大家都隱隱承認的鄙視鏈在的,野路子自己也會暗暗覺得自己是野路子, 影評人只是他們自封的,又或者是粉絲封的, 能被正規媒體稱一聲影評人到底不一樣。

可能還需要再發展幾年,他們才能真正樹立起“職業自信”,挺起腰桿認為自己就是影視博主,就是自媒體人, 什麼影評人都是老古董了,爺不屑戴這頂帽子。

程洪濤聽得這話雖然心裡得意,但面上卻沒有露出什麼高興之色,兩個月前陳洪濤和另一個媒體影評人因為五一檔電影《情定西雅圖》是不是抄襲好萊塢電影《西雅圖夜未眠》激情對線,甚至為此引發了不小的話題,讓很多觀眾路人,包括《情定西雅圖》演員的粉絲都加入了這場爭論當中。

程洪濤雖然最終沒有獲勝,但是收益頗大,狠狠吸了一波關注,很多跟他持有同樣觀念的網民都開始關注他,甚至成了他的粉絲。

說到兩個月前的那場爭論,幾人開始聊起了這個話題。

“其實我覺得最多也就是題材上有些相似,最後結局那點只能說是借鑑吧。”

程洪濤繼續堅決捍衛自己的觀點:“對抄襲的過於寬容就是國產電影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很簡單的抄襲非要掩飾成借鑑、致敬,作為影評人本身是有影響力的,如果還這麼一味糊弄,只會讓很多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觀眾也跟著不當回事。”

“你這話說的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又不是沒人看過《夜未眠》,絕大部分觀眾都不覺得這是抄襲,抄襲和借鑑甚至致敬當然是有區別的,無條件上綱上線只會打壓創作,你就是死鴨子嘴硬……”

“好了,好了,打住!”一個身形圓胖的影評人連忙制止了爭論:“你們兩個要吵,在網上對線,這是《地心引力》的首映式,小心別被人趕出去了。”

這個身形微胖的“勸架”的人也是一個影視博主,網名“白令俠”,和程洪濤是同時期開始在“頭條新聞”上經營自媒體賬號的,和程洪濤認識比較久,關係也一直不錯。

“白令俠”是知道程洪濤的風格就是對國產電影吹毛求疵,對國外電影自帶濾鏡,像程洪濤這樣的影評人其實並不少,甚至包括他其實也和程洪濤政治觀點差不多。

只是他通常會很剋制的儘量不把自己的政治光譜帶入到影評中,或者說對於電影而言,他沒有那麼強的基於自身政治觀念帶來的濾鏡,無論是對國內還是國外的電影。

而跟程洪濤產生爭執的另一個影視博主網名叫“火星客”,並不是第一次跟程洪濤意見不一了,兩人之間隱約算是對頭了。

只不過他們兩個很少在網上直接對線,通常是隔空對線,也就是在自己賬號下的文章,或者是在豆瓣、知乎等平臺,用“一些影評人”,“有的人”這樣的暗指來隔空陰陽怪氣,漸漸地連他們兩人的支持者都知道這兩人是“相愛相殺”的對頭。

沒想到這兩個死對頭竟然在《地心引力》首映式湊一起了,“白令俠”心底暗笑,面上露出無奈的神色說道:“你們兩個天生八字不合吧,《湄公河行動》你們倆就在知乎上對線過,《森林王子》你們又爭執過,別《地心引力》後你們也再吵一架?”

站在程洪濤對面的“火星客”反駁道:“我可沒那閒工夫跟別人打嘴仗,我只是看不上某些人的雙標而已。”

其他幾個影評人聞言都互相對視一眼,眼中透著些笑意,程洪濤則表情不太自然。

程洪濤對《湄公河行動》是批評的,直言這部電影只是借鑑綜合了好萊塢同型別電影的套路,把人家拍膩的東西換了個殼重新拍一遍,雖然場面大,但是故事性一般,很老套,還赤裸裸的打主旋律雞血。

“火星客”為此跟程洪濤在知乎《湄公河》的問題下發生了高強度對線。

隨後好萊塢的特效cg大片《森林王子》上映,程洪濤對這部電影是誇讚有加,尤其是對於其“奇蹟般”,“難以超越”的CG技術讚不絕口。

而“火星客”則發了篇陰陽怪氣的文章,內涵程洪濤面對好萊塢電影的時候就不糾結故事的老套了,不糾結把幾十年前的老動畫片換成真人照著拍一遍,不糾結從頭到尾的說教主旋律了,反而把CG特效挑出來大夸特誇,舔的太赤裸了。

這實際上是讓程洪濤有一些狼狽的,他的影評風格一向是對外國片挑長處,對國產片挑短處,對於很多真的口碑過硬的國產電影甚至是不做影評,並不直接“顛倒黑白”,所以還算內斂。

但是一時不察,《湄公河》和《森林王子》上映相隔時間不遠,他這兩篇影評裡面的邏輯確實是有些自打臉的部分,尤其是被“火星客”揭了出來,雙標確實是暴露在明面上了。

所幸“火星客”粉絲並不是太多,比程洪濤還少一些,影響力也一般,所以造成的傷害並不大。

“行了,該進場了,你們兩個待會可得認真看電影,我可是很期待你們回去繼續寫影評對線呢,”“白令俠”繼續暗戳戳拱火。

程洪濤表情恢復了自然,義正辭嚴道:“我這人一向只說真話,不存在故意唱反調,我對國產片確實嚴格,影評人的作用不就是鞭策嗎?但是我從來不針對哪部電影,我的影評一向是理性客觀中立的,《黑鏡》我難道沒有讚美?只要《地心引力》真的拍得好,我吃飽了撐的非要詆譭一部電影?我跟夢工廠跟陳景行又沒仇。”

“好好好,知道了,你是客觀中立的化身,趕緊進吧,你的座位是第幾排……咱們的票應該都是在一起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