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恆畢竟並非普通觀眾,工作關係再加上閱片量很高,他不能放任自己完全沉浸在劇情中,還是抽出了一部分精力對影片進行分析和盤點。

雖然《湄公河》的劇情是平鋪直敘,事實上作為有案件原型的電影,同時還是公安部指導的命題作文,是不好在敘事結構上玩花樣的,商業性不能消解最基本的嚴肅性。

但是平鋪直敘不代表不能引人入勝,套路拍的好觀眾也愛看,除了開篇讓吳恆在猝不及防下感到驚豔外,之後的劇情可以很明顯看到傳統的軍事動作片的脈絡,當然是好萊塢的“傳統”,在國內軍事動作片還是很稀有的型別。

而僅僅從這一段追逐打鬥戲份來看,吳恆給出的評價就是流暢,音樂、動作、鏡頭和節奏都相當完美,顯得成熟而老練。

這讓他對電影的導演郭凡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每部電影都做了詳細功課的他知道郭凡此前的電影是《同桌的你》,因此導演這一環也是吳恆此前認為《湄公河》的最大風險點。

第二個風險是主旋律本身,公安部指導佈置下的命題作文,這本身就會讓人擔心,會不會變成“樣板戲”,鐐銬太重哪怕交給陳景行都未必跳的起來。

但是開場不過十分鐘,這兩個擔憂均已宣告破產,郭凡這個之前讓大家都不看好的導演上演了一出“君子豹變”,從這場追逐打鬥戲就能看出導演的水平,像是有在好萊塢拍攝這類動作電影的豐富經驗一般。

至於主旋律的鐐銬,在開篇的殘酷血腥中也已經宣告了“這回的主旋律超出你的想象!”,幾乎是重新定義了主旋律三個字。

就在吳恆心中暗暗為這段追逐打鬥戲打上滿分之際,緊接著胡戈對抓獲目標的審訊戲讓少數觀眾差點驚呼出聲。

半山腰的隱秘住宅,昏暗的審訊室,演員臉上頭上身上極其逼真的妝造,還是讓在大銀幕上很少看到這種血腥大尺度的國內觀眾感到了衝擊力。

尤其是胡戈的審問手段也極為兇殘,作為影片中的正方主角,緝毒臥底,在電影中展露出這樣的狠戾,無論是從胡戈本身的突破性表現,還是作為一部國產主旋律電影在大銀幕上對正面主角的塑造來說,都只有新鮮和突破尺度兩個詞能形容。

夢工廠之前拍的電影其實都沒有血腥鏡頭,哪怕是《致命身份》中也沒有被害人死亡甚至殺人過程的正面鏡頭,全靠懸疑氛圍營造的好。

從某種意義上講《湄公河》確實是夢工廠出品的尺度最大的電影,同時也是近年來國產電影中在暴力、血腥和緝毒警察塑造中全方位突破稽核尺度的電影。

吳恆心中有些失笑,同時生出了一種略微荒謬的感覺,在這之前觀眾聽到主旋律第一個想到的是“樣板戲”。

在這部電影之後,恐怕很多觀眾再聽到主旋律三個字,恐怕會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奉旨突破紅線”了吧?

在胡戈兇殘的審訊中,毒販交代了背後主使是一個叫巖多帕的的人,而巖多帕是大毒梟糯卡的手下,自此,真相終於浮出了水面,糯卡集團就是製造湄公河案的元兇。

在聯合專案組的協調下,四國警方同時出擊,逮捕了大量的毒販。

而因為糯卡跟暹羅軍方的密切關係,為了避免糯卡落入他國手中,總部給華國行動組組長,由張涵宇飾演的高剛下令,一定要搶先抓到糯卡。

而要獲得糯卡的準確藏匿地點,需要先抓到他在外活動的心腹手下巖多帕,而巖多帕目前被另一個大毒梟樸扎關押在金三角特區的一個酒吧,同時也是這個大毒梟的老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此一場在大毒梟老巢劫持出另一位毒販的行動馬上就要展開。

“有點像遊戲任務啊……”吳恆饒有興致的想著:“糯卡是最終boss,最終的地圖是迷霧,透過營救關鍵人物,獲得資訊,再營救下一個關鍵人物獲得資訊的方式一步步通關。”

吳恆低頭看了眼時間,距離上一場四國警方出擊清理賭窩的大場面只隔了不到5分鐘,電影開始了二十分鍾,文戲和武戲始終保持著密集的節奏交替進行,一絲尿點都沒有,始終牽引著觀眾的注意力和神經。

這部電影是把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黃金法則學到了精髓啊。

相比於胡戈單槍匹馬的“追逐打鬥戲”,這一次營救行動人更多,場面更大,也更加刺激。

影廳中響起一陣又一陣的驚呼。

而最讓吳恆印象深刻的不是乾脆利落一招一式奔著敲暈致殘的動作設計,不是無人機的全地圖掛,不是幹擾信號的科技打擊,也不是國產動作片中少見的團隊高水平配合。

而是中間有一段以張涵宇為第一視角的偽長鏡頭動作戲,鏡頭就是張涵宇的眼睛,包括吳恆在內的觀眾彷彿突然進入到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

跟著晃動的鏡頭,張涵宇變成了觀眾操作下的FPS遊戲裡的第一人稱角色。

奔跑,跳躍,躲藏,遇到敵人打鬥,開槍,翻滾,拖著營救的目標逃跑,回頭看追來的嘍囉,追兵手中丟擲的刀斧旋轉著劃過眼簾!

跑上樓頂,掛上早已準備好的滑繩,將營救目標放到木板上,腳踩木板,從樓上沿著滑索一躍而下,滑到對面的街道。

這一連串足足有3分鐘的動作完全是以張涵宇為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在大銀幕上的。

觀眾彷彿在此刻都附身在了張涵宇身上,做出了這些動作。

而且還是3D畫面。

這種身臨其境的奇妙體驗讓很多觀眾為之目眩神迷,玩過FPS遊戲的觀眾發出一聲聲臥槽,甚至有的人吹出了口哨聲,沒有玩過這種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觀眾也被這種“第一人稱”鏡頭拽進了張涵宇的身體中,在從來沒有體會過的代入感下屏氣凝神,難以分心。

吳恆也對這3分鐘的“長鏡頭”歎為觀止,這絕對是這場動作戲最亮眼的場面。

因為第一人稱鏡頭強烈的代入感,讓張涵宇在出手的時候,或者回頭看到追來的惡徒揮手扔出刀斧擦臉而過的時候,觀眾也不由自主的扭動身體想要躲避。

有種把3D拍出了5D電影的感覺。

不過隨著銀幕上第一人稱視角的脫離,還沒等觀眾鬆口氣,就又開始了追車槍戰戲,當吳恆和大部分觀眾都以為這就是普通追車戲,高潮已經過去的時候。

追兵從車天窗探出,抗出了巴祖卡式的火箭筒,讓影廳內再次響起驚呼。

吳恆暗自點頭,這段動作戲毫無疑問是影片開始以來的巔峰,無論是創意還是完成度都達到了好萊塢同類題材的一流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超越。

這場營救行動過後,獲得了新資訊的調查組又離糯卡的藏匿地點更進了一步。

調查組在調查被營救出的糯卡心腹巖多帕的時候,發現他經常透過一個中間人,大量購買製造dp的原材料,供貨商是國內的一個藥材商張大安,人已被警方控制。

透過藥材商,審問出糯卡在金三角的代理人,只有兩個,一個不知道是誰,一個就是中間人沙先生。

行動組演了一齣戲,最終釣出了沙先生,得以真正接近了糯卡集團。

調查組想要透過張涵宇假扮的身份,在沙先生的介紹下,與糯卡進行一筆交易,然後在美金中裝上跟蹤器,跟蹤提款人,從而摸清楚糯卡的老巢。

但沒有想到糯卡集團防範心也很強,互相套路之下識破了調查組,雙方一觸即發。

這場動作戲是繼胡戈街頭追逐,和張涵宇率領行動小組在毒梟據點中進行的營救行動後第三個大場面的動作戲。

而在這第三場中,兩個男主角胡戈和張涵宇開始並肩作戰。

這場動作戲是以吉隆坡的一家大商場為舞臺的,“道具”空前的多,武戲風格自然有種濃郁的程龍式動作片味道。

吳恆一邊的大腦跟著劇情,另一邊的大腦則在提煉解說和評述的關鍵詞,三場打戲,三種風格,第一場是個人英雄的風格,第二場戲則是使用了高科技手段的團隊配合,而這一場戲又變成了程龍風格的大亂鬥。

關鍵是每一場打戲的完成度都很高,他心中對這部電影的評分已經隱隱成形。

不過緊接著的一幕讓他和影廳內的觀眾都不自覺的被震驚到了。

在外號叫“大師”的行動組成員的猶豫愣神中,一個看起來可能只有十歲出頭的孩子從包裡微型衝鋒槍毫不猶豫的將其擊倒在血泊中。

如果說上一場打戲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是那段長達3分鐘的“第一人稱長鏡頭”的話,那麼這場發生在商場中的大亂鬥讓觀眾印象最深的就是兒童兵的出場。

也許有些人對此沒有太大的觸動,但是當一個孩子掏出武器滿不在乎的殺人時,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都是有衝擊力的,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突破尺度。

而整部電影的基調也在這場在商場中遭遇戰後開始發生微妙的轉變。

兒童兵的震撼還未走遠,馬上一個看起來更小的孩子進入四國聯合工作組所在的警局實施了suibing,死傷無數。

電影的情緒因此轉為悲痛和沉重,之後的文戲透過戰友的死傷、對胡戈身份的深入挖掘,以及兒童兵帶來的震撼,實現了對憤怒情緒的積累並且成功的將其點燃。

如果說影片前半部是動作戲的主場,那麼到此則讓觀眾完成了代入和共情,再與片頭開始在漁船上的那場殘酷血腥的屠殺,前後呼應,不僅讓劇中的角色對糯卡集團燃起了憤怒的火焰,也調動起了觀眾更深的情緒,對湄公河事件慘死的受害者和主角們產生了感情上的共鳴,為最後一場大決戰準備好了情感上的鋪墊。

而最後在叢林中突襲糯卡集團老巢,抓捕糯卡的動作戲不僅場面更大,更加慘烈,線索還更加複雜。

參戰方不僅有行動小組,有糯卡集團,還有隱藏在暗處準備當黃雀的暹羅軍方。

三股勢力的交織,讓這場決戰的局勢更加複雜,也更顯驚心動魄。

特種交戰、叢林伏擊、貼身肉搏、雷區追逐、快艇追逐以及個人英雄主義的犧牲,堪稱是軍事動作戲的大雜燴,你想要的應有盡有,觀眾沒想到的場面也有。

作為閱片量不錯的影視解說類up主,吳恆也不得不讚歎一句,起碼在國內,排除掉個別純戰爭電影,近些年的動作片找不出一個場面和元素比這場決戰還大的了。

當客機在幽婉靜謐的音樂中降落,在大批警察的嚴陣以待和大批媒體密集的閃光燈下,湄公河事件的元兇糯卡被押送下機,字幕中交待了糯卡被判死刑。

包括吳恆在內的大多數觀眾卻完全沒有對這種看起來是主旋律的戲碼感到尷尬或厭煩,反而覺得心中激盪的情緒得以釋懷。

沒有比這更適合的結尾了。

雖然燈光已經亮起,但影廳內的大部分觀眾都沒有起身,或看著字幕左側湄公河慘案真實的紀錄照片,或交頭接耳的討論著電影中的一些情節。

吳恆只覺自己這一天在《湄公河》之前看的三部電影積累的鬱氣全都不翼而飛,他已經對第一期春節檔點評影片內容充滿了靈感,想要迫不及待的回家之後就開始寫指令碼了。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要感謝夢工廠的又一部佳作帶給他的愉悅體驗,吳恆雙手鼓掌送上了感謝。

前排有人回過頭來檢視掌聲的來源,有了吳恆的帶頭,一些同樣覺得這部電影十分過癮的觀眾也都零零星星發出了掌聲。

外面有剛經過這個已經敞開大門的影廳的觀眾,聽著裡面傳來的掌聲,有點詫異:“啥電影啊,還帶鼓掌的?咱們問問工作人員唄。”

第一個從影廳走出來的人聽到這句話,帶著興奮的表情道:“是湄公河行動!真挺好看的,有人帶頭鼓掌,其他人也就跟上了,不過電影確實不錯……”

“媳婦兒,要不然咱們待會看完《美人魚》再看看《湄公河》?”

“太晚了吧……”

“不晚,這才幾點?我查查有沒有中間的座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