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陣》作為陳景行的新片——他認為《黑客帝國》的名字不能說不好,但是有很明顯的好萊塢商業大片漢譯風格,電影名字很有噱頭,能引發第一眼的好奇,但顯得有些流俗,因此陳景行還是覺得稍微隱晦一些,同時也更符合電影的主旨的名字更合適。

《母體》顯然不妥,太隱晦了而且很有歧義,第一眼與電影的氣質不搭,《華胥國》會讓人覺得這是部古裝神話片,《機器革命》或者直接是《缸中之腦》感覺太過直白。

而《矩陣》算是比較合適的名字,既切合主題,畢竟矩陣就是故事的主要場景,而且故事本身便是矩陣的革命,同時還有逼格,矩陣這兩個字的氣質本身就很科幻。

當然夢工廠其他人的擔憂主要是電影的名字沒有什麼噱頭,如果主演們也都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明星,恐怕會對電影的商業成績產生不利的影響。

如果回到一年多前,說實話陳景行也不敢這麼幹,不過彼一時此一時也,他和夢工廠如今都已不是無名之輩,不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已經算是知名品牌了,也就有了“任性”的資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何況在前世位面《黑客帝國》的卡司也並不強大,無論是男主角基努李維斯還是其他角色的扮演者在參演《黑客帝國》之前都不算是好萊塢的A-list演員。

《黑客帝國》呈現的極具衝擊力的畫面才是其炸開市場的主要原因,用一個詞就是“酷炫”,極其酷炫,這讓他發出第一版預告片後就引發了觀眾廣泛的興趣。

原版電影在首映時,也沒有拿到多少影院和排片,華納並沒有傾力支援這部原創科幻電影,2700館開畫完全不是A級製作的待遇。

但是憑藉其酷炫到極致的畫面風格,新穎的富有衝擊力的科幻概念,無論是排片還是影院數量都在節節上升,上演了一條好看的逆襲曲線,連續稱霸了37天的票房冠軍,上映了三個月才跌出了日票房前三,同時在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也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這對於一部比較硬的科幻題材電影來說算是非常可怕的成績了。

陳景行認為《黑客帝國》並不是所謂的“人保戲”,而是“戲保人”,事實上這部電影也根本不需要發揮多高的表演技巧,為了儘可能貼合影片的氣質,沃卓斯基兄弟還要求演員少做表情,再加上墨鏡,可以說演員在很多劇情中的表演就是秀場上的模特,酷帥就行了。

陳景行看過的有不錯科幻概念的電影並不少,但是有自己美學風格的,並且這種美學風格能夠讓觀眾接受並為其感到震撼的科幻電影並不多,《黑客帝國》的偉大絕不僅僅因其科幻概念新穎。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考慮的話,選擇非知名演員反而有助於他在電影中盡情展現獨屬於《矩陣》的美學風格,畢竟千人千面的演員是神話,就算有那也是黃金配角。

一線的演員,尤其是有市場號召力的演員一定是有自身獨特特質的,換句話說就是演什麼角色都能找到演員自身的影子——這就是市場號召力的保證,大多數普通觀眾衝著一個演員掏錢進電影院是為了看他表演“千人千面”的嗎?當然不是了,就是衝著這個演員的風格和特質而來的。

相反,如果一個演員真的做到了“劇拋臉”或者“千人千面”,那麼他肯定也談不上有什麼號召力可言,這也是為什麼喜劇演員或者說跟喜劇沾邊的演員更容易有穩定的票房號召力的原因,喜劇的表演講究的就是固定的風格,你要敢隨意改換風格,觀眾就未必買賬。

陳景行穿越到這個世界當的是導演,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在拍了這麼多電影後,他現在的理念是並不推崇“千人千面”的,他更喜歡找合適的演員演合適的角色,而不是找一個演技派用演技努力貼合角色,更不喜歡個人特質強到喧賓奪主影響整部電影氣質的演員。

只是電影市場要遵循商業規律,理想化的世界並不存在,所以再大牌的導演也要考慮演員的商業影響力,並不能真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肆意妄為”,不過對於《矩陣》這個專案,陳景行認為還是可以“任性”一把的,不用太考慮演員的名氣甚至是票房號召力。

既然老闆主意已定,許文深等人也就不再繼續糾纏了,夢工廠裡有誰能比陳景行在電影專案上更加權威呢?

不過這種從不知名藝人中挑選角色並不比聯絡知名演員試鏡更容易,也需要耗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最關鍵的是還不能直接透露給陳景行新片挑選男主角的訊息。

再牛逼的人也擺脫不了人際關係的限制,夢工廠對這個專案嚴格保密的原因就在於此,業內已經有不少公司和藝人都知道《地心引力》已經到了後期特效製作的環節了,那麼陳景行的新片是不是已經在籌備當中了呢?

在什麼訊息都沒有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公司和藝人在爭奪這塊餅了,只是因為夢工廠這邊一點口風都沒露,新專案八字還沒一撇,所以一線演員和知名藝人還能保持矜持,一旦陳景行透露要選男女主角了,說不定就會迎來各大公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一些公司和業內的大人物真的來“公關”,陳景行也會有很大的壓力,畢竟夢工廠只是製片公司而已,並沒有掌握真正的院線資源,他的前幾部電影都能得到順利的發行,而且在院線排片上沒有吃過太大虧,那主要是早早登上了網際網路資本的車,和國影關係良好,並且透過資本運作把聯合院線與天潤這兩大巨頭拉到了自己這邊,還在每部電影的製片份額中分出了一半餵給了他們。

以上這些舉措才讓夢工廠的發展看起來順遂至極,每部電影的上映也都順理成章,沒有遇到什麼挫折,否則哪會有這麼簡單呢,在這個銀幕數量飛速擴張的市場,院線就是爺,要麼你直接掌握一部分院線資源,要麼就抱上大製片廠的大腿,或者有強大的資本做靠山,否則連和別人公平競爭的機會都不一定有。

與其等到幻世網、聯合院線甚至國影等友好合作伙伴找上來,不如自己悄悄把演員定下,到時候連同專案直接把演員人選也一起公佈掉,生米煮成熟飯,也就免了推脫解釋的麻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