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陳景行想要製作一部動畫電影破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功夫熊貓》和《大聖歸來》。

《機器人瓦力》當然也很棒,但不適合破冰,觀影意識和觀影習慣都是需要培養的。

在前世位面,正是有《功夫熊貓》和《大聖歸來》這樣的電影做鋪墊,吸引了很多成年人進影院來觀看,才讓華國很多對動畫不感冒或者對其存有某些偏見的成年觀眾意識到了大銀幕上的動畫電影和動漫番劇是不一樣的,動畫電影不是專供兒童和動漫迷的,它是大銀幕的主流題材之一,成年人也可以看,而且也能從中得到樂趣。

而在《大聖歸來》和《功夫熊貓》這兩個專案中,陳景行還是認為《大聖歸來》來更合適一些,畢竟去年春節檔票房冠軍也是一部西遊IP電影,無論前世今生西遊這個IP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超一線的。

在前世位面,《大聖歸來》能夠拿到近10億的票房,在本位面應該也不會差太多,而且從夢工廠手裡出來的這一版應該要比原版好很多。

首先原版大聖歸來的製作團隊只是一個20人的小工作室,製作經費也非常拮据,總製作費用不過只有6000萬,而且整個製作過程還斷斷續續,走走停停,最終成片暴露出的劇情和敘事的薄弱有一大半都是因為緊張的製作經費造成的。

而這一版《大聖歸來》,夢工廠能提供充足的製作經費,也有足夠的人力物力,遠超過原版20人的小作坊,陳景行有信心製造出一個動畫電影票房奇蹟。

當然真正開始製作還是要等《進化》和《戰艦》專案製作完成,經過了高水準的3D動畫劇集鍛鍊後再開啟動畫電影專案,預計《進化》和《戰艦》第一季的製作週期將長達半年,平均兩週一集的速度並不算快,等到9月份就可以開始製作大聖歸來,而在這之前就要打磨好劇本並做好分鏡的設計。

只要提前準備好分鏡設計、劇本和人物建模,憑藉墨的人力與資源,還有國內獨樹一幟的500臺計算機組成的渲染陣列——還在不斷擴大中,一年內製作完成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聽著陳景行和徐盛的討論,許文深不禁苦笑,剛才還慶幸搞動畫不費錢,老闆愛折騰就讓他折騰去吧,沒想到這麼快報應就來了,聽這個說法,還要花1.2~1.5億去製作一部動畫電影?

華國有票房超過2億的動畫電影嗎?

面對許文深的質疑,陳景行只能破罐子破摔,笑著反問:“在《地心引力》之前有投資8億的國產電影嗎?”

對於老闆的不要臉,除了徐盛之外,在場一眾高管心裡都在翻白眼,以為拍電影是破記錄呢?

得,反正陳大導演折騰了這麼久還沒碰過壁,人家是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作為打工仔,確實也沒辦法質疑太多,那就等著老闆折騰的結果吧。

等開完年前最後一個高層會議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了,不過陳景行作為老闆仍然不得解脫,因為還有客人正在等著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景行的老朋友——幻世網張京燕已經在會客室等候多時。

張京燕此來主要是為了《訊號》電視劇的網路版權。

雖然《訊號》電視劇還沒有拍攝完成,說實話,《訊號》電視劇的拍攝進度確實有些緩慢,25集的劇本拍了兩個月有餘仍然還有三分之一沒完成,已經算是速度比較慢的劇組了,幸虧陳景行在批預算的時候就給了充足的空間,所以目前還沒有超支的跡象。

同時也因為陳景行一直要求田鑫業以電影的標準推薦製作——不僅劇組是《訊號》電影的原班人馬,拍攝用到的攝影機也是S35畫幅格式的電影攝影機,有陳景行高標準嚴要求在先,夢工廠其他人也不好再催促拍攝進度了。

既然拍攝都沒完成,自然也沒有剪輯出來的成片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電視劇都是在拍完之後才簽訂版權交易協議的,尤其像是《訊號》這樣引人矚目的電視劇專案,往往等成片出來再去談就晚了。

光是孫麗和鄧朝這兩個演員陣容就足夠讓電視臺和網絡平臺蜂擁追捧了,再加上還有陳景行監製的名頭以及《訊號》電影的加持,根本不愁賣。

當然這樣提前簽訂的購劇協議中也會約定特殊條款,一旦電視劇稽核未透過自然協議作廢。

不只是張京燕此來試探,企鵝視頻網和其他影片平臺也都探問過,不過他們也怕陳景行漫天要價,所以也多是試探而已。

張京燕此來也就是想憑著老朋友的交情得到陳景行的真實意思,如果他同意現在賣,幻世網也有誠意,如果陳景行是想待價而沽,那麼對於其他影片網站也八成是同樣的態度,幻世網也就不用擔心其他平臺偷偷拿到獨家版權協議,耐心等著電視劇拍出來看完劇後再出價。

而陳景行也並沒有獅子大開口,畢竟電視劇和電影在版權採購上是遵循的兩種完全不同的邏輯。

電影可以待價而沽,因為票房成績意味著一切。

電視劇則不然,電視劇的版權價格上限是由卡司陣容、題材和集數決定的,如果成片質量較差,那麼版權價格也會打折,但成片質量好卻不一定能提升版權價格。

《訊號》電視劇擁有孫儷和鄧超的王炸陣容,電影版和陳景行的名氣加持,已經達到了版權價格上限,成片質量就算好到天上去也不會再往上走了。

所以市場上有很多電視劇還在拍攝的時候才是他身價最高的時候,等到成片出來,往往電視臺或影片平臺才會大呼被騙,然後改變營銷策略繼續欺騙觀眾,又或者收視率和資料造假欺騙廣告商。

更別說《訊號》還有一個最大短板——集數。

電視臺播劇是賣廣告,影片平臺播劇是賣廣告和轉化會員,無論如何廣告收入都至關重要。

集數少就是最大的問題,質量再好版權價格也沒有什麼提升空間。

所以待價而沽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陳景行也沒有想過要籤獨家版權——雖然獨家版權價格會更高,他想看到的是《訊號》電視劇能夠在更多平臺播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