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承諾了如果《原始碼》的成片質量不錯,且同意在5月1號上映,則有希望爭取到三千家影院開畫。

對於這個條件陳景行還是很心動的,而《原始碼》如果在北美提前上映,在華國市場反而要等到暑期檔上映那就很不合適,等影片上映的時候盜版都傳遍全網了。

因此在國內選擇4月的最後一週上映,同時連上五一檔,北美則五一上映,這就是一個比較折中的選擇。

在說服了其他人定下了《原始碼》的檔期後,馬上就是宣傳計劃的確定,宣傳部門要在幾天內拿出《原始碼》的營銷方案,等到年後就可以直接啟動。

現在並不適合開始《原始碼》的宣傳,這段時間正是春節檔影片大顯神通的時候,所有的宣傳渠道價格都比平常貴的多,《原始碼》又不是春節檔上映,現在跟春節檔電影搶曝光得不償失。

《原始碼》的議題過後,緊接著便是關於動畫專案的討論,墨的CEO徐盛也是第一次參與到夢工廠的高層會議中。

此時的墨已經不是more vfx了,它已經變成了一家特效加動畫公司,所以英文名稱已經去掉了vfx。

經過了對天河動漫的吞併,以及這段時間的招兵買馬,電腦動畫部的幾個動畫項目組已經基本組建完畢,甚至有武寒領先的《星神記》項目組已經開始了《星神記》第二季的動畫製作。

而另外兩個動畫專案的劇本和製作計劃書也已準備完畢,因為夢工廠的其他高管基本都是影視圈的業內人士,對於動畫專案大都比較陌生,也暫時提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建議來,會議成了陳景行和徐盛的二人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不管是收購天河動漫還是立項三個動畫專案都是陳景行自己做出的決定,也都是陳景行在經手操作,所以公司的其他高管還是有一些不解的,許文深更是不止一次心裡暗自嘀咕,莫不是二次融資前手下做的應付差事的多元化發展PPT也把老闆給忽悠了。

所謂隔行如隔山,真人電影和動畫真的差距太大了,甚至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運營邏輯,即便是這兩年電影大盤飛速成長,但動畫電影的票房仍舊非常感人,即便是美日兩國引進的動畫電影能超過1億都算是天花板了。

而且要製作出質量上乘的動畫作品,成本非常可觀,成本經常比真人電影還要高,以小博大在動畫電影中幾乎不存在。

大部分人也只能猜測陳景行本身是個動漫迷了,為了情懷和理想嘛,這倒不是不能接受,反正這三部動畫劇集的總製作費用不超過7000萬,到時候在市場上碰壁了,就當讓老闆花錢買個教訓。

跟陳景行力排眾議推進的《地心引力》相比,在動畫這個愛好上砸的錢實在是不值得一提,年輕人就讓他使勁折騰,總會有折騰不動的時候。

而且與其讓陳大導演又產生了什麼匪夷所思的主意,要孤注一擲再往下砸億萬投資,還不如就讓他把多餘的折騰勁兒耗費在動畫上呢,畢竟花錢不多。

這就是許文深內心的真實想法,當然陳景行也不是不知道公司裡其他高管對他的看法,他也並不在意,他折騰這些事情倒也真不是全為了掙錢,也確實是有情懷和理想在作祟,不過他的信心還是很足的,對於別人的看法只有讓時間證明一切了。

與《星神記》是2D動畫不同,《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和《宇宙超級戰艦》都是3D動畫,同時也是在為之後的3D動畫電影打好技術基礎,在國內甚至在世界範圍內能取得比較高水準的票房成績的都是3D動畫電影,事實上,華國也最適合走3D電影的道路。

2D動畫要想做大做強,需要有一大批水準較高的二維動畫師作為金字塔地基,拿著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工資任勞任怨的被剝削,否則優秀2D動畫的製作時間和製作成本會高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相比3D動畫電影完全失去價效比。

顯然華國找不出這麼多有價效比的2D動畫師,這是本子獨有的天賦,甚至在陳景行前世位面,後期華國的很多2D動畫都開始找日本的血汗工廠外包了,年輕的動畫行業從業者都選擇了薪資相對較高的3D領域。

當然夢工廠要推出的3D動畫電影,肯定不是劣質3D,事實上3D動畫與2D動畫並沒有高下之分,好的3D動畫的製作難度與製作成本只會比同樣水準的2D動畫更高。

無論是《進化》還是《戰艦》,第一季推出的集數都只有10集——每集30分鐘,因此單集的製作成本都要比《星神記》第二季要高得多,集數少的原因也是陳景行對《進化》和《戰艦》這兩個動畫專案並沒有太強的市場信心,畢竟在前世位面並沒有成功的前鑑。

如果市場反應好,當然可以繼續做下去,形成IP,如果市場反應冷淡,那就沒有後文,直接上《新世紀福音戰士》和《攻殼機動隊》。

除了跟徐盛確定了三部動畫劇集的製作計劃之外,兩人還溝通了動畫電影的計劃。

在前世位面真正讓動畫電影在主流市場取得票房成功的是《功夫熊貓2》,拿到了6億以上的票房,超過了當時絕大多數的真人電影。

其後則是《大聖歸來》,拿到了9億的票房。

這兩部動畫電影取得的成功讓所有電影公司開始重新審視動畫電影這個長期以來並不被人所看重的小眾電影題材,標誌著動畫電影在華國電影市場成為了有能力和真人電影一較高下,甚至壓過很多真人電影的主流題材之一。

動畫電影不再是專供兒童觀看的影片,華國的觀影主力——成年人也同樣是他的受眾。

在本位面,好萊塢並沒有誕生《功夫熊貓》,而華國本土幾年前誕生了一部《星神記》劇場版,結果撲的非常慘烈,差點讓天河動漫破產,導致幾年以來再沒有任何動畫公司涉足高標準製作的動畫電影。

而無論是好萊塢的其他動畫電影還是日漫動畫電影在國內市場的成績都不溫不火,最高的票房也不過剛剛超過1億,這更讓資本對動畫電影興趣寥寥。

而陳景行並不認為本位面的華國觀眾和前世位面的華國觀眾有什麼不同,他覺得華國電影市場只是缺了一個動畫破冰者。

在前世位面承擔動畫破冰者的是《功夫熊貓》和《大聖歸來》,而這兩部電影都有共同點,那就是華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引起成年人的共鳴,從而讓他們願意進入電影院看一部動畫電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