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地心引力》推介會的結果是不歡而散。

除了國影董事長秦中和站在他這一邊外,幻世網、企鵝影片、聯合院線與天潤影業都表達了不同程度的不贊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其中聯合院線和天潤的反對聲最大,他們不僅不願意投資這部電影,甚至作為夢工廠的股東明確反對陳景行繼續推進《地心引力》專案。

當然陳景行目前對夢工廠是絕對控股的,反對的聲音對他造不成實際的影響,不過這也標誌著夢工廠和幾個製片夥伴之間的蜜月期似乎要結束了。

從第一輪融資開始,夢工廠的四個股東在《訊號》和《原始碼》這兩個專案上都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可以說陳景行能夠在夢工廠人才建設剛剛起步之際將這兩部電影拍出來,能夠撐住國慶檔激烈的票補大戰,還能在沒有好萊塢發行商的配合下,初步建立起了日韓及東南亞的發行網路以及在歐洲各個市場逐步上映,夢工廠的四個股東是在背後出了大力的。

當然這也是陳景行在融資中引入這四家公司的初衷,否則等著夢工廠自己搭建一個完善的組織架構,建立起一個靠譜的劇組,那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了。

可以說夢工廠目前的大部分員工,以及跟他磨合的還算比較愉快的劇組班底中的大部分人才,基本都有四個股東的背景,連剛剛跟夢工廠簽約的《訊號》電視劇專案導演田鑫業也是企鵝視頻網推薦的,是人家培養出來的導演。

做為對比,雖然錢已經到位了,但陳四成的《唐人街探案》到現在還沒開拍。

他的上一部電影《北愛》是京影和聯合院線投資製作的,雖然是他自編自導,但他仍舊是個打工人,劇組是京影提供的班子。

而《唐人街探案》專案則是陳四成新成立的公司騁亞影業製作的第一部電影,拉來了夢工廠與聯合院線這兩個投資商,但劇組到現在都沒籌備出來。

華國影視制作從業人員有很強的手工業特性,往往是用師徒和鄉親關係作為粘合劑的,並沒有形成完善的自由的人才市場,混出名堂的人才檔期也都很緊,想要真正組建一個水準之上的劇組並不容易。

如果沒有一流的電影公司出人出力,靠自己在市場中尋寶,就跟在沙子中挑金子一樣,不交足學費,沒有足夠的磨合時間,是根本建立不起來一個高水準的成熟班底的。

更別說除了製作拍攝以外,定檔上映環節還會遇到更多的坎。

夢工廠其實足夠幸運,而且每一步都踏的剛剛好,這才能讓他在一年的時間裡就鋪下了這麼大的攤子。

不過雖然對於配合默契的合作關係被打破有些遺憾,但陳景行並沒有任何對自己的懷疑和退縮。

反正第二輪融資已經忽悠來了足夠的資金——這也是聯合院線和天潤極度不滿的原因。

《地心引力》是個製作週期漫長的專案,當然不是拍攝時間漫長,而是特效製作漫長,基本相當於一個大號的動畫片,8億也不是一下子就花光的,夢工廠目前絕對是有能力獨自啟動這個專案的,更別說還有國影廠也會參與投資,在資金方面陳景行並不擔心。

不過恐怕聯和院線和天潤參與這個專案的可能性已經極低了,倒是幻世網和企鵝影片這兩個網際網路公司態度有點曖昧,還是有能爭取到的可能性的。

陳景行自然是希望有更多投資者能幫他分擔資金壓力的,《地心引力》這個專案陳景行原本的打算還是夢工廠投資一半的製作費用,另一半由其他公司分擔。

畢竟夢工廠資金並不寬裕,如果把錢全部壓在《地心引力》上,就會影響其他專案和計劃的開展,至於信貸融資的手段,他相信一旦《地心引力》這個專案公佈出去後,銀行恐怕會以非常謹慎的態度對待夢工廠的信貸融資。

畢竟一部真實成本為8億人民幣的電影,刨除洗錢的例子,即便在陳景行穿越前的那個時候也絕對是首屈一指了。

《流浪地球》的製作成本也不超過3.5億人民幣,《唐探三》倒是號稱投資13億,不過都知道這種號稱注水有多瘋狂,《唐探一》不到8000萬的成本都號稱2億呢,《唐探三》的真實製作成本不會超過5億,但他可是大熱IP的續集,跟原創劇本無法比較。

而《流浪地球》成本較低的原因,一是主要用的國內特效團隊,二是他的特效並沒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當然放到好萊塢也足夠達到中上水平,三是其特效鏡頭數量遠低於《地心引力》。

國內現在的特效技術還沒有達到幾年後那樣的程度,而且《地心引力》的製作難度其實是超過《流浪地球》的,現階段只能求助於國外的特效公司,成本很難降下來。

雖然《地心引力》的專案推介陷入了僵局,但夢工廠其他的專案還在正常推行。

《訊號》電視劇確定了導演後,遲遲未定的最後一位主角人選也有了眉目。

雖然幻世網和企鵝影片都推薦了不少他們夾帶中的年輕明星,不過夢工廠要打造精品電視劇,即便有孫麗和鄧朝的加盟,陳景行也並不想讓電視劇中主角三人團的最後一角有什麼瑕疵。

有了陳景行的撐腰,田鑫業也有足夠的膽量把一干流量關係戶全退了回去,定了幾個候選人試鏡後,最終確定下了張若勻。

張若勻雖然細究起來也算資源咖,其父親是圈內的知名製片人,在電視劇行業也有一定的地位,但他本人的演技是在水準之上的,而且臺詞不錯——這是年輕演員中比較少見的業務能力。

既然《訊號》電視劇號稱精品,所以拍攝方案是現場收音,陳景行並不打算放到影視城來拍,現場收音加後期絕對是能做到的。

電視劇大規模配音純粹是華國限定,就不說美劇了,日劇、韓劇甚至是泰劇都能做到,可見現場收音完全不是一件有任何技術難度的事情。

雖然張若勻在試鏡中的表現的確不錯,但他的臺詞確實是更被陳景行和導演田鑫業看重的亮點。

既然演員基本都已經定下,劇組也是現成的,《訊號》電視劇很快就進行了開機儀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