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璉返身,慢慢坐下,依舊倒了茶水喝著,一副悠閒的態度。這個時候,劉知遠病重,可以說思考能力已經大大減弱,是最有機會的時候,剛才楊璉說要走,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此時劉知遠叫住他,自然也就順著杆兒爬,留了下來。

劉知遠閉著眼睛,若不是手指頭輕輕敲打著軟榻,就像睡著了一樣。劉知遠自然有他的顧慮,因為楊璉的要求,太過分了。大漢是大國,自從朱溫取代唐朝之後,無論中原朝廷換誰做主,都自稱為正朔,吳越、南平、楚等國都奉中原朝廷為主,這些國家大多是稱藩的,比如說吳越國一隻只是稱國王,而不是皇帝,南平也是如此。

正是由於中原朝廷的強勢,無論是梁、唐、晉,還是如今的大漢,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是天下正統。所以,楊璉提出的條件,劉知遠真的很是難受,一旦答應了這個條件,中原王朝的臉都被丟盡了。

劉知遠想著,思緒萬千,楊璉不緊不慢,在一旁喝著茶水,靜待劉知遠思索。足足喝了一壺茶水,劉知遠還沒有做出決定。楊璉站起身來,將水壺遞給一名太監,讓他再上一壺茶水。

“陛下,這麼久了,總該做出決定了吧?”楊璉淡淡地問道,語氣也不焦急。

劉知遠閉著的眼睛微微睜開,嘴角抽動了一下,道:“楊璉,你急什麼?”

“我不急,只是天色已晚,我要去休息了。我已經決定,這兩日就會轉金陵。”楊璉說著的時候,太監匆匆而來,將一壺茶水放在案几上。

“怎麼,你要回金陵了?”劉知遠問道。

“去年的金秋十月,我就北上開封,如今將近半年,開封雖好,卻比不上金陵。”楊璉笑道。

劉知遠點點頭,道:“你這是思鄉了。”

“陛下能夠理解,這最好不過了。”楊璉又倒了茶水喝著。

劉知遠悶哼了一聲,略略停了一會,很是突兀的轉移了話題,道:“楊使者如此年輕,就被大唐皇帝委以重任,想必在大唐,深受李璟信任吧。”

“深受信任倒也談不上,不過楊璉與齊王交好,也算有點門路。陛下或許不知道,大唐天子想要立齊王為皇太弟,齊王若是登基,我便是元從之臣,不敢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至少也能呼風喚雨。”楊璉眯起眼睛打量著劉知遠。

大唐的諸多事情,劉知遠自然早就問過出使金陵的蔡王劉信,從劉信的口中,他知道很多訊息,比如說齊王李景遂與皇長子東平公李弘冀的暗鬥;比如說大唐朝廷內的黨爭;這些事情都嚴重削弱了大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像大漢一樣,只是大漢更為嚴重一些罷了。

當然了,劉知遠也就知道楊璉的確與齊王有些關係,當初楊璉靠著懷柔郡主算是一飛沖天,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從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子變成了從五品的官員,而且還深得李璟信任,成為出使大漢的使者,除了運氣,楊璉也算有幾分本事。

劉知遠之所以如此問,不過想要從楊璉的嘴中套話,不過楊璉倒是很誠實地說了他的一些情況,讓劉知遠覺得楊璉倒有幾分可信。聯想到剛才楊璉的話,劉知遠覺得,只要在十餘年間,大漢和大唐保持這種關係,還算可以接受。

而且,大唐受制於吳越國,想要一統江南,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使大漢不幫助吳越國,楚、南漢、南平等國,也不會坐視南方的大唐做大,在缺乏中原政權幫助的情況下,十之八九會聯合起來,給大唐製造麻煩。

相比較而言,大漢比起大唐雖然困難重重,但也有優勢,那就是地大物博,而且軍隊的戰鬥力要強很多,一旦緩過氣來,根本不用擔心契丹與大唐。楊璉的話有一句說的不錯,他劉知遠能保大漢一時,不能保住大漢一世。這天下,沒有永久存在的國家,只是長短罷了。

劉知遠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為兒子,為大唐的繼任者鋪平一條路,讓他順利繼位,掌握政權。如果,大唐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大漢幫助,那就最好不過了。但劉知遠的心中仍然有疑惑,他想不明白。

“可是,你為什麼要幫助大漢?”劉知遠忍不住問道,如果北方戰亂,對於大唐來說,不是更好嗎?

楊璉擺擺手,豎起了一根手指頭,笑道:“理由很簡單,第一,中原若是內亂,契丹人必定南下。楊璉雖然不是好人,但也不希望契丹人南下,屠殺中原百姓;第二,我覺得二皇子非常順眼,所以想要幫助他。”

劉知遠一怔,這就是楊璉的理由?

“其實坦白說來,陛下是沙陀人,楊璉也不喜,但大漢多存在一天,就能擋住契丹人一日。如今契丹人實行南北面官制,北方以契丹人治理契丹人,南方,主要是幽雲十六州,以漢人治理漢人,這其中的含義,我想陛下比我更清楚吧。”楊璉又道。

劉知遠陷入了沉思,契丹人南下,幾乎是摧枯拉朽就滅了晉朝,大晉皇帝也被捉回了契丹。不過,契丹人在中原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中原軍隊和百姓的反抗,每一天契丹人都會莫名其妙的失蹤、死亡,再加上當時天氣回暖,一向習慣了北方寒冷的契丹人受不了中原的炎熱,因此才引兵北還。

劉知遠便是藉著阻擊契丹人,想要救出石重貴之名從太原發兵,不過他行軍到了半路,突然南下,奪取了中原,並大肆收買人心,在眾人的支援下,這才建立了大漢帝國。

前車之鑑就在去年,可謂歷歷在目,劉知遠又怎麼不擔心契丹人南下,滅掉大漢呢?而且,耶律德光是死在撤退的途中,契丹人必定會將這筆賬算在劉知遠的身上,一旦漢國發生大事,契丹十之八九會南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劉知遠已經得到訊息,契丹在耶律屋質的周旋下,最終和平過渡,耶律李衚衕意耶律阮為帝,至少從表面上來說,契丹一片祥和。契丹人強大的國力,尤其是騎兵的戰鬥力,讓劉知遠心有餘悸。

劉知遠知道自己撐不了幾天,一旦駕崩的訊息傳到契丹,耶律阮很有可能南下,那個時候,大漢既然面臨契丹人的進攻,又要面對各地的節度使,甚至,有可能面對南方意圖不軌的勢力北侵。

一想到面臨這種局面,劉知遠就覺得兩眼一抹黑,他自信就算是他,也無法應對這種局面,更何況是不成器的二皇子呢?契丹人實行南北面官制,擺明了便是有南下的企圖,讓劉知遠不得不防。

劉知遠沉思的時候,楊璉仔細地打量著劉知遠,只見他滿臉皺紋,閉著的雙目偶爾張開,卻顯得十分渾濁,這是一個即將入土的老人,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就在楊璉想著的時候,劉知遠幽幽嘆息了一聲,雙目張開,看著楊璉,道:“朕是說如果,一旦契丹人南下,你有幾成把握說服大唐天子援助大漢?”

“坦白說,只有五成,不過,我更有把握說服天子不屯兵邊境,不給大漢壓力。”楊璉笑著說道。

劉知遠笑了笑,其實他也沒有打算讓大唐出兵,對於他來說,大唐不趁機落井下石,那就非常不錯了。

楊璉又低聲說道:“不過,若是陛下答應了我的條件,我想大唐出兵援助的機會,至少有八成,而且,大漢若不同意,大唐絕不會出兵。”楊璉攤開雙手,聳聳肩,有些無奈地道:“既然與大漢簽訂了和約,大唐自然會遵守,大唐若真的出兵,又沒有土地可得,空耗錢糧,還要死不少士兵,幾乎沒有什麼便宜可佔,壓根不值得。”

劉知遠自然不會相信楊璉不會趁機落井下石,但楊璉的話他認為有理,想了想,便道:“既然如此,我也想看到大唐的誠意。”

“陛下想要什麼誠意?”楊璉問道。

劉知遠想了想,道:“除了上次與蔡王的協議,朕還想要幾樣東西,兩淮的茶葉、江南的海鹽,這些東西,都要便宜市場上三成的價格便宜賣給大漢。”

“便宜三成?”楊璉搖搖頭,道:“實不相瞞,兩淮的茶農實際上受到剝削極深,三成太高了,我只能讓價兩成!陛下放心,這些東西,我都會想辦法運送到開封,絕不會走徐州。”

徐州是大運河轉向之地,這一次楊璉從廣陵北上,便是從徐州走,然後運河向西拐了一個彎,朝著開封、洛陽一帶行進。劉知遠自然清楚楊璉說著話的目的,大唐與中原朝廷貿易之際,走運河必定要走徐州,而走徐州,難免受到管轄徐州的武寧節度使的盤削,因此,好不容易運送到開封的茶葉、鹽的售價都非常好。

茶葉也就罷了,這是貴族的飲品,戰亂之際,一般百姓哪裡喝得起?但鹽卻不一樣,人不吃鹽,就沒有力氣。大唐以來,產鹽地主要集中在幾個地方,巴蜀、江南,河中的兩池也是極為重要的產鹽地,關中便是依靠河中的兩池供給。

其他各地雖然也有產鹽地,但產鹽量都不及上述幾個地方,而今,巴蜀、江南都不在大漢的控制下,剩下的一個河中也被李守貞控制,而且此人有異心,非常不靠譜。

從江南、巴蜀大量購買食鹽也不是不可以,但價格高昂,官府販賣的價格也就貴的離譜,不符合大漢的利益,若是食鹽價格降低兩成,那也是可以的。

劉知遠想了又想,點頭答應,道:“好,既然如此,朕就信你一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