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最後確定下來,官府這邊以土地,器械和勞工入股,佔據四成股份。

富春孫氏和朱氏(故鄣/吳縣),以技術、資金和貨運渠道入股,佔據三成股份。

顧氏出錢,很多很多的錢,佔一成股份。

陸氏以原材料採買和資金入股,佔據一成股份。

最後一些零零散散的官吏出錢,把最後一成股份均分。

有一點很顯眼,那就是這次開官辦造紙坊,依然沒有帶吳縣魏氏一起玩。

氣得魏騰辭官回家,他不想再受這個氣了!

造紙坊就設在松江邊上,先小批量造著,沒多少汙水排放。

這古法造紙,能有多嚴重的汙水?再說,這文明的進步,哪次不都是靠犧牲自然環境換來的?

人們的日子好過了,才會考慮去保護環境,讓自己過得舒適一些。

這個基礎都達不到,那操心這些沒什麼意思!

“於是造紙坊建起來,鹽田也建起來……今年感覺都是在賺錢……”孫策百無聊賴的趴在書桌上。每天都是政務政務,就算蔡琰幫忙,也依然煩悶。

想著出去打獵,想要出去打仗,可曹操和呂布今年根本沒有開打的意思。

眼看都要陸續入冬,總不能冬天開戰吧?

孫策倒是打算向西攻略,奈何秦松把賬簿直接摔在她面前,大有辭官不幹的意思。

最後還是張紘和張昭,甚至是孫策好說歹說,才讓她冷靜下來。

女人當官嘛,有時候難免會感性一些……

“錢不足,那當然要想辦法賺錢。”朱信回道,“不過再過一個月,去西域的商隊就會回來。別看各地亂,萬事屋終究亂不起來。商品賣了多少錢,賬目是公開的,若是不賺錢,正好可以讓地方豪族不要在盲目種植棉花和桑樹,織布燒瓷賣給西域。”

商隊回來,官府當然也能賺錢。

貨物雖然是各大豪強自己出,可賺到錢,官府也是要收取商稅的。

西域很賺錢,換言之這商稅也很充足。唯一可惜的是,一年只有一次!

西域商隊真的是現金奶牛,大量的商品換成稅金。

大漢朝廷很依賴這個貿易線路,朝廷有沒有錢發俸祿給官員,這稅收很重要。

至少,從184年開始,朝廷是處於這樣的情況。

有時候朱信就感慨,能夠讓那麼多人,認為萬事屋古來有之,這能力的確厲害。

有一說一,若萬事屋的歷史都是虛構出來的,那麼各大行會,是不是也是虛構出來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按照這個邏輯的話,那麼各大行會的人,是不是也是幕後黑手的人呢?

有時候知道世界真相沒什麼好處,就如同《黑客帝國》裡面,有人覺得要面對現實,然後重建人類文明。也有些人覺得現實太苦難,還不如回到虛擬世界裡面過好日子。

畢竟知道這牛排是假的,可大腦反饋回來的,這就是一塊牛排,它是那麼美味,那麼的多汁。

話說外國人吃肉,怎麼好像多汁就成了個硬標準?

難怪那麼推崇熟成牛肉,畢竟肉汁是普通牛肉的兩倍以上!

“這個錢我們有,別人也有,誰的地盤大,誰的商稅就越多。”孫策覺得和這個沒意思,反而因為這個稅金的關係,大家反而更想擴大地盤。

換個角度,如果曹操過兩年再不和袁紹開戰,那麼她就真的沒辦法開戰了。

坐擁三州商稅的袁紹,怕是已經全副武裝,一鼓作氣碾壓下來了。

“現在整個大漢都在打仗,奢侈品主要是買西域的,本土的沒什麼競爭力。除非比較優質的布帛絲綢,又或者便宜到極點的粗布麻衣……”朱信隨口說道,“能有什麼產業賺錢?我們輕鬆一刻小店,都已經算是極限了!”

真要那麼容易賺錢的話,那麼大家也不會都出口商品到西域,只有西域市場能源源不斷收購他們的貨物,不必擔心會出現滯銷。

“所以才要問你,現在最值錢的是什麼生意?”孫策反問了句。

“現在啊……”朱信想了想,“軍火啊!箭矢,甲冑,武器和馬匹,這些東西都值錢!”

或者說必須值錢,沒有這些東西,怎麼打仗,怎麼打勝仗?一群優秀的,有足夠戰鬥經驗的士卒,卻因為武器裝備的問題大量減員,任何一個將領,心裡都會滴血!

甚至因為缺乏武備,最後輸了戰爭,這就有些太吃虧了!

又不是士卒不能打,根本沒東西和別人打,這仗輸的憋火!

“鐵哪裡來?”孫策當然知道,可是江東這邊有優質的鐵礦嗎?

就算有,還需要後續鍊鐵,這燒炭都不知道要多少。

好在工匠行會,主要負責高階的武器甲冑製作,否則相當於壟斷武器甲冑製作行業。

“比起鐵礦,如何降低鍊鐵的成本更關鍵吧?”朱信反駁道。傳統的鍊鐵用的是黑炭,再加上沒有坩堝,要把鐵礦熔鍊成鐵錠,要消耗不少的人力和炭火。

這筆開銷,自然也要算進鐵器裡面。再加上工藝的問題,這鐵器還沒有達到巔峰。

價格方面,也因為鐵器很貴的關係,就算是農具,都只有頂部一點鐵製部分,其他都是木質。

“有辦法?”孫策立刻來興致,這年頭不說武器甲冑,就算是鐵錠出售,只要價格能下去,那麼還是很有賺頭的,基本各州各郡都需要這玩意!

“要提升火力,可以改為白炭,然後無非改進鼓風機。想要進一步提升活力,降低成本的話,可以用石炭。”

“石炭那玩意,燒起來一大片煙不說,而且打造出來的鐵也是惡鐵。惟實,我雖然對這些東西不是很熟悉,但也並非什麼都不知道。”孫策一本正經的說道。

主要是以前就有人那麼嘗試過,只是失敗,煤炭不僅沒有成為鍊鐵的燃料,甚至連平時人家生火,都不用煤炭。

退一萬步說,這揚州那麼多的山林,炭根本不缺,誰用煤炭?

“直接用不行,得換個方法……”朱信回道,就算現代,鍊鋼也是用焦煤,根本不會直接用煤炭來鍊鋼。不過煉焦的過程,的確會產生成本和消耗,同時也汙染環境……

另外還有,就是做成蜂窩煤,甚至是煤球來鍊鐵,這個工藝叫做非焦炭鍊鐵。

反正也沒指望鍊鋼提升裝備,只是鍊鐵出去銷售賺點錢,成本能控制下來就好。

“早說啊!”一瞬間,別說是孫策,就算是張昭和秦松都紛紛吼了出來,“為什麼這個不早點說出來?”

明明這個,才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來錢最快的辦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