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坐在沙發上,王秀和另一個女孩子站在文申面前。文申道:“你叫什麼名字啊,為何來我這裡做丫鬟。”

“回少爺,我叫張柏芝,今年我十六,今天來的張掌櫃是我爹。”小姑娘緊張道。

文申一聽名字叫張柏芝,頓時一樂。文申又正色道:“你們都會幹什麼啊?”

……

文申詢問了一番之後,也有了大體的瞭解。兩人雖然也生在富裕之家(在文申眼裡,連小康都算不上。),但也家教頗嚴,端茶倒水,各種禮儀還是比較到位。

隨後,文申領著兩人去了傭人房,教會她們怎麼開燈,怎麼用馬桶,怎麼洗澡等等。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就是強,沒有多兩個小姑娘就會用了。

文申回到自己房間後,就偷偷的回到了現代。透過網路開始找出水泥製造工藝。大體看了下整個工藝流程,感覺相當複雜,特別各種大型裝置無法透過空間運過來,就是運過來,也不好解釋。文申撓撓了腦袋,心想:“算了,先把流程和配方列印出來再說。”為此,文申還專門透過軟體,把簡體字轉化為繁體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了方便使用,文申順便把印表機也帶到了宋代。回到宋代,看了看時間不早了,文申也就洗洗睡了。

次日,文申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公雞來打擾。當洗刷完畢,來到客廳,發現兩個小姑娘已經早早起來幹活了。一個收拾屋子,一個打掃院子,倒也分工明確。

兩個小姑娘見文申出來,急忙過來,給文申請安。

文申道:“以後你們在這裡幹活,不用這麼客氣。該幹麼就去幹麼好了。”

文申到前院,運動了一番,也算晨練了。

“棒棒棒”院門傳來敲門聲,王秀過去開門,等人進來。文申一看原來是張掌櫃,提著一個禮盒,道:“大清早怎麼想起來我這裡。”

張掌櫃拱拱手道:“昨天晚上,失禮了。還請文先生多多包涵。”張柏芝聽到爹爹的聲音,匆忙從廳裡出來。張掌櫃看著女兒,低聲詢問道:“昨天在這裡可安好。”

“一切安好,爹爹。”張柏芝細聲道。

“張掌櫃,來我這裡,不僅僅是為了看女兒的吧。”

“讓文先生,見笑了。我對昨天的部分食材很是感興趣,不知文先生還有否,我想從這裡買點。”張掌櫃媚笑道。

“想必你說的是辣椒,本品是沒有了,不過我倒是有些種子。等到了夏天,你可以種上一二。”文申笑道。

“那敢情好,不知道這種子,多少錢?”

“這種子,我是從海外帶來,甚是不易。我覺得一個種子一兩銀子可好。”

張掌櫃深思了片刻,道:“好,不過希望先生能把種子全部賣給我,並教我如何種植。”

文申想了想,道:“可以,成交。”

……

沒過多久,林知縣、劉掌櫃和李掌櫃也都提著一個禮盒,依次而來。眾人皆是感謝昨天的款待。

“文先生,昨天所說的水泥不知什麼時候可以建廠呢。”林知縣道。

“製造水泥的工藝配方我這裡還是有的,就是缺少了製造水泥的工具。如果要製造的話,需要大量人手,同時還需要相當數量的各種工匠。”文申想了片刻道。

“人口工匠沒有問題,我們大宋人口工匠還是很富裕的。在我們沂州裡就有二十多萬戶,匠戶近一萬。”林知縣對自己治下的人口等情況還是清楚的。

“那好,我們先找一些好的石匠、鐵匠、木匠以及各種燒窯人了,一起來研究下水泥工藝,看看能否在現有的條件下,生產出來。”文申道。

“好,我現在就去安排。我們明日在縣衙,進行研究如何。”林知縣回道。

……

眾人走後,王秀一一開啟禮盒。林知縣送的是一個上好的瓷器。其他三個掌櫃送的就比較俗了,全是一些黃白之物,甚是沒趣。

“少爺!”王秀扭扭捏捏的來到文申面前。

“何事?”文申納悶道。

“我在屋裡找到了做飯的鍋,但是不知我們家的柴火在哪裡?”

文申一陣無語。無奈文申用了一上午的時候,教兩人如果使用煤氣灶、微波爐、空調、電燈;如何刷牙、洗衣服等等。

這些東西完全打破了兩人固有的思維模式。看著這些稀奇的東西,兩人整個上午一陣處於亢奮狀態。但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太明顯,導致兩個面部鱉的通紅。

得知兩人都認字,為了防止意外,文申就把每個器具上都貼上了使用指南。不得不說的是,年輕人接受能力就是好。在文申的演示下,配合使用指南,兩人大部分器具都會使用了。

教完兩人,文申覺得有必要認知研究一下水泥工藝。來到書房,找出昨天列印的資料認真研究了起來。

第二上午,文申在張柏芝的引領下,向縣衙趕來。沂州縣衙位於沂州大街正中間,距離文宅,步行不到一刻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八米多高的雙層牌樓,牌樓寬十米有餘,一個碩大的橫匾立在牌樓上。橫匾上寫上“梅譚古治”四個楷體字。牌樓後面約十米就是沂州縣衙。縣衙座北面南,從外面看,縣衙甚是雄偉。佔地面積約十畝地,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築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整個縣衙建築,佈局對稱、合理、緊湊,主次分明,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渾然一體。

在差役的引領下,文申進入沂州縣衙。

進入縣衙,首先映入眼簾是照壁,為青磚浮雕組成的一字型建築群,善館正中有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叫“犭貪”(作用應該是警戒官員不要貪贓枉法)。照壁對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面南書“梅潭古治”,面北書“大觀”二字。大門面闊四間,明間為百米甬道的過道,東梢間的前半間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擊鼓鳴冤之用;西梢間的前半間立有兩通石碑,上面刻著“誣告加三等,越訴笞五十”,更增加了縣衙的嚴肅性。進入大門,就能看到寅賓館、衙神廟、三班院、膳館和監獄。過了儀門,是高大壯觀的縣衙大堂,大堂為單簷硬山式建築,建建築面積00平方米,堂前有寬闊的月臺,堂內雕樑畫棟,彩繪清晰美觀。堂中有一暖閣,為知縣公堂。暖閣兩側分置仗、刀、槍、劍、戟、刑具等。

過了大堂和二堂,衙役帶著文申來到了,迎客廳。

“文先生,你在此少坐片刻,我就去稟告縣太爺。”

“有勞。”

衙役走後,文申四處打量這個迎客廳。以前文申沒有見過真正的縣衙,初見,很是感興趣。東看看,西瞅瞅。

沒過多久,林知縣從迎客廳屏風後面,走進來。“讓文先生久等了,還請海涵。”

“那裡,我也沒來多長時間。”文申應道。

“根據昨天的安排,三位掌櫃分別去招攬工匠去了。看時辰,也應該快來了。”林知縣道。

還是真說曹操,曹操就到。一衙役,進來說,三位掌櫃帶著到二堂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