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洲里,文申隨便逛了逛。買了點感興趣的小飾件,回到了北宋沂州。剛走到自家大院門口,就看見,王秀和張柏芝站在門口向街頭眺望。兩人看見文申過來,急忙過來道:“文先生,你可回來。你出去這麼多日子,可把我們擔心壞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外面遇到了點事情,耽誤了些時日。還是回家再說吧”文申笑道。

三人回到客廳,文申把剛買的小飾品,丟給兩人,道:“在路上,順手買的。你們拿去用吧。”

兩人連忙擺手,急道:“先生,使不得。”

“讓你們拿著,就拿著。”

“是,先生。”兩人看文申拉臉,忙應道。

“我不在的這些時日,家裡可有什麼事情?”文申坐在沙發上,問道。

王秀回道:“回先生,只是昨天林知縣來過一次,見先生不在,變回去了。說今日再來,看時辰可能快來了。”

文申沒等多少時間,就聽見外面傳來敲門聲。張柏芝快速去把客人引進了過來。進門一看正是林知縣和劉掌櫃。

“文先生,你可回來了,可等苦我等了。”林知縣高興道。

“看林知縣,甚是高興,不知道有何幸事啊。”文申道。

“託先生的洪福,這些時日,水泥生產的趕不上賣的快。你看是不是在擴大些規模。現在買水泥的已經排到三日後了。”林知縣興奮道。

“可以啊,這個你和劉掌櫃商量決定行了,但要注意配方的保密”文申回道。

劉掌櫃接道:“配方關係到水泥廠生死,定是看緊了。現在工人加上來買水泥的客戶和來賣煤炭等原材料的供應商,每天水泥廠附近人口達萬餘。這還不算在水泥廠附近買各種小吃的小商小販和工人家屬。造成水泥廠附近道路過度擁堵,影響了出貨效率。另外,由於我們工錢給的多,一個人的工錢完全可以養活一家子,很多工人一家子居住在水泥廠附近,致使沂州房租價格上升很多。”

“對於擁堵,我們可以把道路拓寬,水泥我們有現成的。對於工人居住問題,我們可以劃出一塊地。用我們水泥建造員工公寓,以成本價賣給工人。對於周邊小販,我覺得可以在周圍專門拿出塊地建設交易市場。你們覺的可好。”文申深思片刻道。

“妙,此法甚好。”林知縣和劉掌櫃拍手道。

“此外,水泥廠附近有大量兒童,天天嬉笑玩耍,雖然最近新開張了部分私塾,但還是還有大量兒童沒書可讀。文先生覺得開了書院,可好。”林知縣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書院定是要開辦的。我看由廠裡出錢好了。”文申認可道。

“書院建成後,還請文先生來授書。”林知縣躬身道。

“這個好說,大宋書院一般教哪些方面,也好我方便準備。”文申道。

“按其他書院教授的內容,少兒主要是三字經等。等有一定的基礎後,將會教授些象數、書畫、藝文、格物、算術等。”林知縣想了想答道。

“恩,為了更好授書,我想書院使用部分我撰寫的書可好。”文申道。

“此事甚好,那就有勞文先生了。”兩人道。

“文先生,我現在簡單說一下,水泥廠即生產以來的經營情況。水泥廠到現在為止,二十五萬桶水泥,得錢二十萬貫,出去工錢和材料錢,盈餘十萬貫。”劉掌櫃說完,把賬本遞給文申。

文申接過賬本看了一眼,頭就大了。上面全是大寫的中文數字,而且全是流水賬,連個標點符號都沒有。

“劉掌櫃,你不覺得你這賬本很複雜嗎?”文申愁眉道。

“沒覺得啊,我們各家店鋪都是這樣的記賬的,難道文先生有什麼好的方法。”劉掌櫃回道。

“兩人稍等一下。”文申說完,來到自己書房。在電腦裡找出一個財務報表,轉化成繁字型後,直接用印表機列印出來。

從書房回到客廳,文申把列印好的報表遞給劉掌櫃,道:“你看這種記賬法怎麼樣。”

劉掌櫃仔細的研讀起來,沒看一分鐘,就指著其中的阿拉伯數字,道:“文先生,這幾個字元什麼意思?根據上下文意思,應該是數字的意思吧”

文申看了看道:“正式數字的意思。”隨後,文申把十個阿拉伯數字的含義,解釋給兩人聽。

“此字元,甚是奇妙。簡單直接,大大提高了書寫的速度。妙,妙,妙。”兩人讚歎道。

劉掌櫃繼續研讀報表。一刻鍾後,劉掌櫃突然大聲叫道:“妙,妙,妙,真實在是太妙了。這資產、負債、成本、收入實在是太妙了。簡單明瞭,實在是太好了,我怎麼以前就沒有想到呢。”

“劉掌櫃,以後的記賬模式,是不是可以改成這種呢。”文申笑道。

“可以,完全可以。”劉掌櫃道。

“水泥廠建成後,縣裡的事情就越來越多,現在本官時常感覺力不從心啊。”林知縣憂心道。

“林知縣,現在縣裡也有錢了,你完全可以公開招聘幾個師爺,為了大人你分憂啊。讓每個師爺負責一塊。縣裡的事務本人認為可以分為教育、水利城建、稅務、司法、治安。大人只負責總控就可以了。這樣也省心省力。”

“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啊。古人不欺我,本官受教了。”林知縣躬身道。

“那裡,那裡。”文申客氣道。

林知縣按照文申的建議,擇優招聘了幾個秀才當師爺,每人負責一塊。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效果是非常高。林知縣雖然沒有什麼事情,縣裡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條。

劉掌櫃回去後,按照文申提供的報表模式,對賬目進行重新整理。看著整齊有序的數字,劉掌櫃心情格外舒暢。從沒有過成就感油然而生。特別是把此法教給李掌櫃和張掌櫃時,看著兩人崇拜的眼神,心裡那個美啊,就別提了。而此法,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個月就在大宋內風行起來。這也是文申沒有想到的。

次日,文申無聊,就在王秀張柏芝兩人的陪同下,來到西郊的水泥廠。還沒到水泥廠,就看見水泥廠大門口,手推車,馬車,牛車排了幾百米遠。進廠一看,整個水泥一片熱火朝天,幾千號工人揮汗如雨,工作熱情很高。但工人的著裝,真是五花八門。有人直接把袍子撩起來,塞在腰帶下來,有的乾脆就光著膀子。讓文申一陣無語。

“東家好”

……

眾人見文申過來,都紛紛問好。此時,從水泥廠辦公室裡,小步跑出一個精瘦的年輕人。跑到文申面前,恭敬道:“文先生,你來啊。你幾日不在,廠裡人都很是想你。”

“德華啊,你爹呢?”文申笑道。

“回先生,我爹在用你給他的法子,整理賬務呢。可別說,這法子真是好,一看就明白。”精瘦年輕人馬屁道。

此年輕人是劉掌櫃的大兒子,名叫劉德華。甚是有意思的一個人,劉掌櫃來水泥廠後,他也跟著過來幫忙。十分圓滑,與工人打的十分火熱。

“德華,你幫我去通知下你爹、布店的李掌櫃和林知縣,我在醉仙樓宴請各位,並有重要事情商量。

“好來,這就去。”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