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乾鬱、鐵小豬、玉面狼君myc、1599l、黑山有老妖幾位同學的打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蕭公敬那邊當然是不知道他的詭計已經被秦風識破,還在緊鑼密鼓的佈置著子時的埋伏。

想來想去,蕭公敬便把設伏的任務交給了許權,原因是這許權雖是靠裙帶關係做上統軍副使的,但其智計與膽識卻非同一般,這可從他在甘州“煽風點火”時能夠臨危應變可以看得出來。

另一方面,這設伏表面看起來雖是簡單,其不過就是帶上一批人埋伏在兩側的民房上下罷了,一聲令下就亂刀殺出,任是那幾個歸義軍有三頭六臂也要被砍成肉醬。

但這其中的關鍵卻是……此次設伏必須心狠手辣不能放走一個活口,否則,這活口就很有可能會暴露蕭公敬的整個“栽髒陷害”的計劃。

而在黑夜中要不留一個活口卻是相當困難的,這還非得像許權這樣心思慎密且有作戰經驗的人不可。

於是還不待暮鼓敲響許權便帶上一指揮趕往楊橋街尾設下埋伏。

(注:暮鼓……古時有宵禁的慣例,通常作奸犯科之徒譬如小偷、賭徒都是藉著夜色行事,尋常百姓在夜裡一般不會活動,於是為了更好維護治安,官府通常會規定百姓除非是疾病、生育、死喪外不得上街,否則輕則笞打重則就地處斬。宵禁時段始於暮鼓止於晨鐘,一般是從夜晚一更三點至次日五更。當然,宵禁只是針對百姓而言,官兵等還是可以自由出行。)

之所以要這麼早便設下埋伏,卻是因為許權極為小心,他很清楚若是再遲些上街,負責夜禁的巡邏隊便會設下柵欄封街,至時少不了會對他們有所盤問以致把楊橋街有官兵埋伏的風聲放了出去。

從這一點來看許權還真有若蕭公敬所想的那樣心思慎密,因為在街上巡夜的絕大多數都是敦煌軍的人,歸義軍只在其把守的北門方向有些巡夜軍士。

不過這還真不是因為許權心思慎密,而是許權比蕭公敬更清楚敦煌軍是支什麼樣的軍隊……流氓、痞子、罪犯之類的便不多說了,裡頭還潛伏著李易松的勢力,另外還有許多心裡不服蕭公敬任人唯親的將領,就想著抓住許權這些靠“關係”上位之人的一些把柄,所以許權這是不得不防著點,否則一旦事情敗露那便非同小可。

許權當然不知道,其實這時事情早就敗露給秦風知道了。

仔細觀察了下地形,許權便指揮著各將士在楊橋橋頭各處把守……此處距離皇宮不過一裡,且不遠處的楊橋便是這一帶通往皇宮的唯一一座拱橋,任那歸義軍怎麼走也得走進自己的埋伏。

一番埋伏後,許權又做了一遍細緻的檢查後,許權才松了一口氣坐在草垛中望著不遠處的楊橋發愣。

此時的楊橋正是楊柳輕拂涼風習習,一輪明月倒影在清澈的河水裡自是一番美景。

但許權心裡卻不似這般平靜,他其實對舅舅近來千方百計要置秦風於死地的所作所為頗不認同,要知道敦煌軍這十餘年來卻是受夠了回鶻的欺凌……敦煌軍之所以會如今日一般士氣不振武備松馳,除了蕭公敬等人一力主張議和之外還有一部份原因是上下官員不瞭解的,那便是敦煌軍自以為無力戰勝回鶻騎軍。

簡單的說,就是敦煌軍上上下下都沒有人覺得有能力打敗回鶻軍……這是從張承奉那留下的禍害,那時敦煌軍與回鶻有過幾仗,被打怕了覺得回鶻騎軍是不可戰勝的這種思想一直遺留至今。

既然回鶻軍是不可戰勝的,那麼敦煌軍又操練來做什麼呢?

於是敦煌軍很快便自暴自棄,便是少數有雄心壯志的將領很快也被磨去了銳氣。

但是現在,敦煌軍又看到了希望,這希望便是秦風,及秦風所帶領的歸義軍……歸義軍屢次以步軍在野外擊敗回鶻軍,這便打破了回鶻騎軍不敗的神話,亦即給病入膏盲的敦煌軍下了一劑猛藥使敦煌軍也有所轉變。

這點倒是十分正常的,雖說敦煌軍與歸義軍本質上還是“對手”,但同時漢人也同屬敦煌國的歸義軍打敗回鶻騎軍……敦煌軍自是與有榮焉,心下便會暗想,歸義軍能打敗回鶻騎軍,敦煌軍為何不能?

於是敦煌軍自然而然的就會恢復一些雄心壯志。

對於這一點許權是深有體會,因為這段時間他便驚奇的發現身邊的軍士磨刀練箭的多了,操演也更齊更有精神了。

所以許權就有些不明白,這樣繼續下去有甚不是?敦煌軍因為歸義軍的刺激也在提升戰力,有朝一日說不定也會像歸義軍一樣打敗回鶻軍……這對敦煌國、對蕭公敬難道不是好事?難不成還要像以前一樣在回鶻面前卑躬屈膝稱回鶻可汗為“父大王”才甘心?!

但是許權又有自己的難處,他怎麼想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蕭公敬怎麼想,他只不過是個被捆綁在蕭家勢力中的一份子而已。便如現在,蕭公敬讓他殺盡進入包圍圈的歸義軍並說是歸義軍意圖謀反……他許權又如何能不從?!

“唉!”想到這裡許權不由長嘆了一口氣,今夜之後,秦風及歸義軍若是被扣上“意圖謀反”的罪名,只怕歸義軍便難以在敦煌國立足了。

這歸義軍一除,敦煌軍又該何去何從呢?

要知道此時許多敦煌軍軍士已拿歸義軍為榜樣,而這榜樣轉眼便成了叛軍,之後還有可能親手拿起刀槍將這些叛軍剷除……

這又會對敦煌軍造成怎樣的打擊?

是否會剛剛建立起的信心便再次崩潰?甚至還大不如前?

且剷除之後呢?敦煌軍可有勇氣、有能力面對回鶻?!

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問題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便如蕭公敬與許權兩人雖是同為敦煌軍且屬同一勢力,但看法還是能差之千里。

不過這似乎也是常理之中,若是人人都能看得如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話,那歷史上又哪裡會有那麼多禍國殃民的奸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