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光吉一起捐助的那些人都在同一個微信群中,當週光吉將這事跟這些人說了之後,所有人都很吃驚,更是欣慰。

“我想說,如果每次捐助的物件都是像這一家人一樣,我每年可以多拿出一倍的錢來捐助更多的人。只可惜,這些年,白眼狼見過不少。像小何一家人這樣的,還是第一次碰到。”

“這年頭捐錢也是一門超高難度的技術活。”

“對了,你們的關注點為什麼都在這個上面?難道沒有人關注何懷德的病好了,而他的病全世界都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可小何卻說他的病已經徹底痊癒了。這可能嘛?”

“對啊。小何患的可是青少年帕金森病,現在國際上最先進的治療方法就是透過手術安裝腦博器。可沒聽說有什麼別的治療方法可以將這種病治癒。”

“是啊。可別是小何被人騙了!”

“老周,你確認小何的病徹底好了嗎?”

周光吉連忙解釋道:“你們就別瞎猜了。小何是在附一醫院進行治療。你覺得還會上當受騙嗎?至於說為什麼能治好,是因為附一醫院的一個特聘專家非常厲害,用中醫的手段將小何的病給治好了。這事我到醫院確認過的,難道你們還相信不過我麼?”

“老周,你的為人我們都是清楚的。這一次捐款你一個人就佔了一大半。你沒有必要編藉口來騙大夥。”

“那就是說,附一醫院已經攻克帕金森病這個難題了?全國幾百萬帕金森病人,全世界的帕金森病人好像差不多一千萬。一個病人以十萬來計算的話,這可是一個百億級的市場。”

這些人還真是社會精英,商業嗅覺可真是夠靈敏的。

附一醫院別說抓住全世界的一千萬帕金森病人市場,只需要抓住國內兩三百萬帕金森病人市場,就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們想得太簡單了。中醫講究一人一方。在小何身上見效的方子,對於別的病人未必有用。更何況,中醫藥方可不像西醫那樣能夠大批量生產。如果藥不能夠量產的話,即便藥方再有效,也是白搭。”周光吉還是很清醒的。

雖然如此,附一醫院能夠治癒帕金森病的訊息還是傳播了出去。這一傳就不得了。全國帕金森病人數百萬。光是青少年帕金森病人就有幾十萬。當然大多數是六十五歲以上的病人。

這其中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因為貧困,不會去四處求醫。但幾十萬青少年病人,如果有治癒的希望的話,他們的家庭應該會為了挽救孩子砸鍋賣鐵。

與之前的運動康復不大一樣,之前附一的運動康復雖然效果極好,但並不是完全無法替代。在別的地方效果可能差點,康復的時間可能長點,但是費用可能相差不大。病人不會有太大的迫切感。

但是帕金森病人卻不一樣。全世界都還沒有治癒的辦法,即便是手術治療,費用很高不說,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更不是徹底治癒,一勞永逸。

現在突然傳出附一醫院已經攻克帕金森病。不光是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產生了一定的轟動效應。要知道之前可是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已故科學家便患此疾病。如果能夠治癒,或許這個科學家還能夠繼續在科學上位人類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很多病人或者家屬透過打電話,或者親自到附一醫院來詢問情況。

李雲鶴現在是既興奮又很煩惱。現在醫院的電話徹底被打爆了,已經或多或少影響到醫院的正常工作開展。但是醫院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上級部門、兄弟醫院都不約而同打電話過來詢問情況。

為此,附一醫院專門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公眾說明情況。

“李院長,我是華新社的記者陸明。最近網上瘋傳貴院已經攻克帕金森病的治療難題。請問李院長是否屬實?”華新社記者自然是被優先提問。

李雲鶴很淡定地說道:“我們也已經主意到這個情況。日前,我院有一例青少年帕金森病人病癒出院。並且已經有二十例帕金森病人正在由該醫療團隊進行治療,目前還無法確定有無效果。所以,嚴格來說,我們並沒有真正攻克帕金森病。請廣大網友切勿以訛傳訛。如果治療取得進展,我們會透過官方渠道向公眾進行公佈。最近很多人打電話過來詢問,甚至很多人來到醫院諮詢。給醫院的醫療活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李院長,能夠具體透露一下你們的這個醫療團隊嗎?”陸明問道。

“對不起,為了不影響醫療團隊的正常醫療活動,暫時不便透露具體情況。但是我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醫療團隊的治療方案。他們採用傳統中醫手段進行治療,在中藥的炮製與最後的製劑方法上進行了革新。充分將中草藥中的藥物成分作用發揮出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為攻克帕金森疾病做出巨大貢獻。”李雲鶴熱情澎湃地說道。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請問李院長,附一醫院將在什麼時候大批量接受帕金森病人?”

“首批的二十名帕金森病人數量有沒有可能增加?”

……

記者們一直纏著李雲鶴不放。雖然李雲鶴已經表明攻克帕金森病的訊息為謠言。但是附一醫院是確實治癒了一例帕金森病人。即便只是一例孤證,至少可以說明附一醫院已經找到治癒帕金森病的正確方向。

甚至連國外的媒體都對附一醫院治癒帕金森病進行關注。

“華國一家醫院聲稱採用傳統中醫手段治癒一例帕金森病……”

“如果偉大科學家霍教授能夠在多活幾年,或許他能夠站起來。日前,華國一家醫院聲稱治癒……”

“帕金森病的治療或許將迎來新的轉機。治癒帕金森病的最終辦法是中醫?”

……

在國外著名媒體上都對這一訊息進行評論。

國內的網友也是議論紛紛。

很多人很興奮,覺得中醫終於有一天要發光發熱了:“是金子,終究是要發光發熱的。傳統中醫能夠流傳數千年,必然有其道理。只是可惜,中醫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早已斷了傳承。現在的中醫,能夠看得懂古代中醫理論的已經不多了。”

“別高興得太早,否則被打臉就尷尬了。中醫就是被一些弄虛作假招搖撞騙的人給毀掉了!附一醫院要想自證清白,就得在大眾的監督下,再次治癒一批帕金森病人。”

“說得有理。誰知道是不是附一醫院故意炒作?”

“這話就有些過了。附一醫院治癒的這個病人曾經在多家醫院確診青少年帕金森病。並且接受了資助。現在確實已經活蹦亂跳地回到校園備戰高考。”這是一個知道內幕的網友。但是很容易被誤解為洗地的公關。

……

無論是網路上的爭論不休,還是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對茶樹村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附一醫院的保密措施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

“現在李院長的壓力非常大。上級部門也過問了。媒體更是一直蹲守在醫院裡。還好沒有公開是我們運動康復中心治好了小何。否則的話,我們現在就不得安寧了。”丁光書這些天自然關注著附一醫院那邊的情況。

“該!誰讓你們在八字還沒一撇的情況下,把這事給禿嚕出去了?”陳銘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真不能夠怪我們。這事不是醫院裡的人透露出去的。小何出院之後,接觸了那麼多人,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導致訊息透露出去。這事透露了也沒什麼。我們本身又沒有弄虛作假。這就是實事求是的事情。”丁光書說道。

“這個以後再說,吳醫生,你先說說第一次用藥的情況。”陳銘說道。

吳玉明清了清喉嚨:“陳專家,丁主任。昨天我們對這一批二十名帕金森病人第一次用藥。使用的是最佳劑量。今天查房的情況看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有比較顯著效果的只有三個人。這三個人跟之前小何情況差不多。”

“我就知道調氣丹只對一部分帕金森病人有效。把這二十個病人一一叫過來,進行診斷吧。”陳銘也是先偷了一個懶,沒有對這些病人進行診斷,直接讓吳玉明使用調氣丹進行治療。

既然偷不成懶,陳銘只好對這些病人進行診斷。果然發現那三例治療有明顯效果的病人情況與何懷德基本一致。而那些效果不是特別明顯的,則分別是不同的病因。他們雖然在西醫上都被稱之為帕金森病。但在陳銘眼裡,他們其實應該是不同的病。如果更細緻一點,二十個病人都有各自的特點,病因並不完全相同。如果是這樣的話,讓陳銘給每個病人煉製一種丹藥,那可真是要了陳銘的老命。除了治病,啥是都不要去幹了。

陳銘將二十個病人按照主要的特徵分為四大類別:氣虛血虧、肝腎不足、痰熱動風和瘀血內阻。

這樣一來,陳銘只需要煉製四種丹藥就可以解決問題。

以這四種情況來治療帕金森病,別的醫生並非沒有嘗試過。只是都沒有什麼效果。主要的原因出在藥的身上。

沒有陳銘這樣的藥田種植出來的藥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便是炮製手法與煉丹技術。後者才是關鍵。陳銘便是用普通藥材炮製煉丹,煉製出來的丹藥效果也不會太差。用上藥田裡的藥材,只是讓藥效提升數個檔次。

第二天,陳銘來上班的時候,另外帶了三種丹藥:補益丹、中和丹、血府化瘀丹。

“這四種藥,你分別給四組病人使用。看看效果怎麼樣。”陳銘說道。

“劑量呢?還是按照之前的辦法去最佳化麼?”吳玉明問道。

陳銘點點頭:“老辦法。這個你最有經驗。”

丁光書臉上露出笑容:“陳專家,這一次的把握大不大?”

“治病的事情,誰能夠百分之百的肯定?我可不能夠保證效果。你可別大嘴巴說出去。”陳銘說道。

丁光書點點頭:“我又不像小吳這樣的小年輕。肯定是要等治療效果出來了,才能夠做出判斷。”

吳玉明嘴角抽了抽,分明你比我更衝動好吧!我天天和陳專家打交道,都習慣了。

丁光書轉過背還是跟李雲鶴做了彙報。

李雲鶴聽說陳銘又搞出三種治療藥劑出來,很是高興:“丁主任,那邊一定盯好了,有了效果立即告訴我。你可不知道,這一陣我的壓力有多大。醫院都快被帕金森病人給擠爆了。看來,茶樹村那邊二期三期工程也得趕緊上馬。不然的話,將來運動康復中心非要變成了帕金森專科醫院不可。”

“沒問題。地皮多的是,一期工程後面還有一大片地。幸虧當初小蘇建議我們多預留一些空間。沒想到還真派上了用場。”丁光書說道。

“我這就讓基建處聯絡設計單位,著手設計二期二期工程,爭取一二三期工程同時上馬!”李雲鶴說道。

“李院長,現在就去找設計單位,是不是太早了一點,要不還是等到陳專家的藥有了效果再說?”丁光書問道。

“陳專家的藥肯定會有效果的。不說全部有效果。至少現在有一種藥已經證實有效果了。另外三種不管有沒有效果。影響都不大。二期三期必須抓緊建設。全國有將近一千萬帕金森病人。能治帕金森的醫生只有陳專家一個!你細品!”李雲鶴說道。

丁光書一想,發現自己還是格局小了。

二十個病例裡面有三例可以使用調氣丹,就算以這個比例,一千萬病人裡面有一百多萬可以使用調氣丹的。光是這些病人,也不是附一醫院能夠承擔得起的。只怕二期三期還不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