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勾了勾手,對著對面的彪形大漢說道,"動手吧。"

這個大漢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鐵面鬍鬚,虎頭環眼,聲如巨雷,他手中握著兩把斧頭,每把斧頭都重達一百六十斤,看上去駭人之極。

忽的一聲,大漢手中的巨斧就劈砍出一刀巨風,然後狠狠的從上到下剁了下去。

若是旁人看了,必然驚駭之極,因為這架勢簡直就像是要把張曉劈成兩半的樣子。

大漢沒有拜過什麼名師,一身武功一般是家傳,一般是自己琢磨的,因此他不會什麼太多的招式,僅僅會最簡單的劈,砍,削。

可是張曉絕不會因此而小看了對方,因為他知道大漢的性格就彷彿是典韋那個"古之惡來",雖然有些憨厚,但卻是真真正正的殺人不眨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曉更知道,他是真真正正的亡命之徒,光從他的獨門武功"血斧",就能夠看出來。

大漢不會精妙的招式,不僅僅是因為他不會,更是因為他不需要。因為大漢的"血斧",根本只需要直來直去,和對手以命博命,他的斧法的要旨根本就是以命博命,憑著天生異稟和練至登峰造極的內家橫練,招招不顧己身,只避開要害,務以擊中對方為主的戰術。

這個大漢雖然看上去很像是謀個**打手,但是憑藉這一手血斧,卻是實實在在的宗師級別高手。

看著仿若是要將天空劈開的斧頭,張曉就知道這是大漢血斧的第一式,"開山"。

大漢不會起名字,這招開山之所以得名,實際上就是因為大漢用這一招劈開了一塊山上的石頭。

"不能迎接。"張曉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一招"開山",但仍是心驚不已,因為張曉知道自己若是真的的挨上這一斧頭,那麼真的會變成兩半。

"撕天碎日",張曉一出手就是壓箱底的絕學"天邪掌"。

從楊公寶庫回來之後,張曉和沈落雁驚訝的發現彼此雙雙邁入了先天之境。

陰陽雙修,水**融,逆轉生死,張曉和沈落雁這一次雙休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之中就反後天為先天,進入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先天之境。

按照這個世界上武道理論,人身乃一小天地。世界本身,又是另一天地,所以只要把握到這兩個天地的自然之理,內外兩個天地就會合而為一,渾成一體。

但是真正能夠做到內外交匯的武者不多,只有極少數宗師級別的強者才達到了這個層次。

一般來說,先天層次的強者都是宗師級別的強者,但是宗師級別的強者卻未必是宗師。

例如張曉眼前的大漢,儘管是實打實的宗師級別強者,但是距離先天卻有很大一段距離。

當然張曉和沈落雁是個例外。但是儘管張曉透過和沈落雁雙休之後達到了所謂的先天之境,可是對於所謂的先天之境還是不知所云。

雖然對於先天境界僅僅是"不明覺厲",但是好處是實打實的。

邁入先天之境之後,張曉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能夠輕易回憶起那些隱藏在自己記憶深處,似乎已經被忘記了的記憶。

人的眼睛就好比一天錄像機,能夠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全部錄製下來,然後變成大腦之中的記憶。

可惜的是,這些記憶如果不反覆觸發,那麼就會如同垃圾一樣,讓人想不起來,只有極少數的記憶才能夠得以牢牢的記住。

但是想不起來,並不意味這不存在,僅僅是無法利用罷了。

而突破先天之境之後,張曉驚喜的發現,自己只要心念一動,就能夠主動回憶多忘的記憶。

張曉甚至連自己三歲尿褲子時候的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當然這一點對於旁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用處,但是對於張曉來說,無疑是得到了最大的寶藏。

例如張曉現在能夠輕易的背誦太極拳的拳譜和心法,易筋經的拳譜和心法。

除此之外張曉還找回了當初好奇僅僅掃了一遍的道門"百日築基","九轉內丹術","吐納法",少林的"洗髓經","大洪拳","小洪拳",還有國術中的"形意拳","八卦掌"等等。

畢竟在前世的那個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修煉用的各種知識罷了,連《易筋經》這種少林寺的鎮寺之寶都是幾十塊錢打包帶走,別的就不用說了。

雖然這些知識大多數經過了刪改,而且有大量錯誤,漏洞的地方,但是其中的理論卻又極高的借鑑價值。

更別說,張曉已經能夠清晰地記得正本的《大唐雙龍傳》,《邊荒傳說》,《破碎虛空》等黃易筆下的武俠小說。

例如,張曉已經清楚地記得一代邪王石之軒的"不死印法"的所有理論。

不死印法是魔門功法變異出來的幻術,是石之軒綜合魔門"花間派"與"補天道"兩派秘傳,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利用陰陽相生,物極必反的原理,透過真氣的快速生死轉換以致幾乎源源不絕而且不會有回不過氣的現象,能夠隨意在生死二氣之間轉變切換。不死印法包括以真氣測敵、知敵、惑敵,奧義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氣的極速轉換來借勁化勁,將別人攻來的真氣(死氣)轉化為生氣,回覆自己的氣血,如何將自己的真氣內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法門。

而且張曉驚訝的發現,自己的腦袋裡面多出了一些記憶,雖然這些記憶很凌亂,瑣碎,但是對於張曉的用處甚至比前世的武學記憶還要重要的多。

因為那是包括"墨夷明","謝朓"在內的歷代邪帝的記憶。

張曉根據自己的這些記憶最終草創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武學——"天邪掌"。

雖然因為時間的緣故,張曉僅僅草創出了三掌,而且都很簡陋,但是它們的威力卻是顯而易見。

這一招"撕空"的原理一半來自於天魔功,一半來自於道心種魔大法,這一招的要旨就是一個字,"撕"。

張曉的雙手仿若變成了一半剪刀一樣,直接撞到了大漢的斧頭上面。

大漢的斧頭顯然有些猶豫,但是最終還是狠狠的劈了下去。

刺啦一聲,張曉的手指狠狠的扣上斧頭,然後發出尖銳刺耳的噪聲,然後就是那麼簡簡單單的一"撕",好似一個農婦裁剪衣裳一樣。

張曉的力道儘管很大,但是還不足以將大漢手中的鐵斧給撕開,更何況張曉這一掌根本就不是用來撕兵器的。

果然,大漢的臉色猛然一邊,感覺原本舉重如輕的斧頭第一次不聽使喚。

張曉這一掌"撕空",撕的不是實物,而是實實在在的真氣。

雖然說真氣不可能被撕開,但是在張曉右手用"生氣",右手用"死氣"同時作用於地方真氣的時候,就會產生類似撕裂的效果。

張曉顯然發現大漢的斧頭已經有些不聽使喚,因此就用天邪掌的第三式,"獨斷橫行"。

張曉的第二掌"聖人無心"是一招極為歹毒的招式,雖然大漢的橫練功夫強悍無比,但是卻極有可能傷在這一招下面。

而獨斷獨行這一招雖然是張曉掌法之中最不講道理的一招,蘊含著純粹的"死",不會留下一點生機,但是對於大漢來說確是最不用擔心的一招。

事實上也是像張曉想的那樣。

張曉的這一掌狠狠的烙印在了大漢的腦袋上面,就仿若是敲西瓜一樣。

若是正常人,此時腦袋就會想西瓜一樣爆炸開,流出紅的,白的一大片。

可是事實上,張曉這一掌僅僅在大漢的臉上印出了一道璀璨的"手印"罷了,就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似得。

"好厚的臉皮。"張曉看著大漢傻笑的樣子,不由得有些腹誹。

"夫君的武藝日益漸長,真是讓小女子大開眼見。"張曉聽到身後傳來一陣戲謔的笑聲,不由得有些無奈。

"落雁,你也知道,熊闊海兄弟'紫面天王';的名號可不是催出來的,一身橫練功夫可以說是天下無雙,為夫若是能夠傷到熊兄弟,那就是宗師了。"張曉並不感到沮喪,反而真正的說道。

熊闊海聽到張曉的誇獎,也不說話,光是嘿嘿的傻笑,仿若是一頭憨厚的黑熊一般。

張曉知道自己的武功和熊闊海比起來實際上還有一段距離,要知道熊闊海的武功要訣就是"以命換命",可是和張曉動手的時候卻不由自主的變得猶猶豫豫,實力十層裡面也就能發揮出五六層罷了,雖然說,張曉若是用"聖人無心"這一掌或許真的能夠重創熊闊海,但若是熊闊海全力以赴,張曉那是必死無疑。

張曉知道自己雖然邁入了先天之境,但是距離宗師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張曉估計自己至少要創造出天邪章的第六掌,菜有本事和宗師級別的強者相提並論。

可是張曉知道,那會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可是自己卻不知道是否有那個時間。

雖然說張曉現在在年輕一輩中至少能夠排到前五,已經可以堪比江湖上的一流好手,能夠和世家門閥的嫡系子弟相提並論。

例如說,張曉此時若是和獨孤鳳再打上一場,結果絕對是勝負難分。

畢竟張曉現在的"底蘊"的雄厚程度可以說是天下第一。

但是若是攻打長安,張曉的實力那就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雖然說,當世那種沒有那種能夠以一敵萬,達到破碎虛空層次超級強者了,但是能夠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宗師級別的強者著實不少。

例如說,若是"散人"寧道奇想要殺掉張曉,那麼除非張曉二十四小時內全都窩在軍營之中,否則絕對是難逃一死。

若是說,隋朝王室之中沒有能夠堪比寧道奇的超級強者,張曉絕對不會相信,只要有一個在長安城內,對於張曉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長安城內不太可能存在宗師級別的強者。

畢竟隋朝的大部分強者,要麼在遼東和隋煬帝一起東征高麗,要麼在洛陽對付楊玄感,要麼隱居起來不理世事。

但是長安城畢竟是隋朝曾經的帝都,底蘊豐厚的難以想象,豈能夠小視。

更何況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像魔門那樣隱藏起來蟄伏不出,暗中磨礪著自己獠牙的龐然大物。

也有不知道到底真的是為天下蒼生著想,還是想要暗中操縱天下的慈航靜齋以及佛門勢力。

雖說,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強者都想要隋朝滅亡,都會推波助瀾一般幫張曉一把,但是摸不準就有那種隋朝的死忠分子。

張曉此次攻打長安,實際上最大的問題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的性命。

摸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恐怖的超級強者,暗中取了張曉的腦袋。

那樣一來,張曉的一切抱負都會成為笑談。

可是實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張曉雖然得到了邪帝舍利,但是卻發現自己雖然輕而易舉從中提取出半數精元,但是戰鬥力卻沒有明顯提高。

張曉這才想起來,邪帝舍利的作用是培本固原,增加體內能量的源頭,以後功效會隨修練時間逐漸顯現出來。

若非和沈落雁雙休一次,將邪帝舍利之中列代邪帝留下的死氣轉化為真氣,這一次楊公寶庫之旅,張曉的實力根本不會有半點長進。

(這一章是二合一,另外晚上可能還有一更。

感謝"書宅,看壞手機","一壺清酒誰飲","迷虹李"兩位兄弟的打賞,若是再有一位兄弟打賞一下,我明天加更一章,另外有沒有想要在書中當個龍套的,和我說一下,只要名字不是太過獵奇,我就加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