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泰,白文原他們幾個還沒有人到嗎?"張曉有些不耐煩的問著自己的首席軍師。

張曉最近很煩躁,非常的煩躁。

自從攻下洛寧城之後,張曉也終於過上了"地主老財"的日子,有兩三個婢女伺候,有屋子,也有辦公室(縣衙),如果沒有那麼多的軍務,張曉感覺現在的日子非常完美。

"張帥,莫要著急,算算路程,今天中午的時候,白文原就該到了。"畢泰看著有些煩躁的張曉,慢慢地說道。

畢泰知道張曉為什麼著急,實際上他也感覺到很是焦急。

因為張曉現在手下的兵太多了。

"大隋真的要亡了。"畢泰略微有些惆悵的想到。

現在天下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只需點起一點火星,就能夠形成烈火燎原之勢,縱然大業皇帝(楊廣),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以挽回局面了。

在三日前,趙金通已經率軍來到了洛寧縣,只是此次他帶回來的不是三千大軍,而是整整萬餘人。

再加上張曉在洛寧城招募的四千士兵,張曉手下已經足足有九千之眾。

可問題是,這些士兵純粹都是烏合之眾。

趙金通雖然是張曉手下唯一的大將,但是他的能力也就是百夫長層次罷了,僅僅是率軍出去轉一圈罷了,手下竟然逃跑了大約十分之一的兵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不是投奔的士兵的數目更多,趙金通在張曉面前都無法抬起頭來。

當張曉知道這個訊息之後,簡直就是哭笑不得,最後下決定,除了趙金通本部的兩千多人以外,其他新加入的兵卒全都歸張曉自己管轄,大小的軍務都是張曉親自打理。

雖然在畢泰看來,主公可以說是軍法大家,竟然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就將一萬烏合之眾整理的有些模樣,可是畢泰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

"大哥,那個叫白文原的到了。"一個略微有些慌張的少年闖進了衙門之中,然後對張曉喊道。

畢泰略微有些不悅,太沒有規矩了,但是畢泰也知道,這個原名王石頭,現在被張曉改名為王堅的少年和主公情同兄弟,就算再過分一點,主公也不會在意。

"需要定個規矩,否則日後必然會引出大禍。"畢泰嘴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卻下定了決心。

張曉聽到白文原的訊息之後,幾乎是飛也似的跑了出去。

"文原,來的何其遲也。"張曉看到白文原之後,似乎有些埋怨的說道。

實際上白文原來的已經很快了,白文原乃是南陽人,接到畢泰的書信和張曉的厚禮之後,幾乎是快馬加鞭的趕過來,一路上風塵僕僕,已經是最大速度了。

魏徵和沈落雁之所以來的如此之快,實際上是因為這兩位都居住在洛陽城內,裡這並不遠的緣故。

不過,聽到張曉的話語之後,白文原倒是非常感動,對於張曉求才若渴的心思可謂是欣喜若狂,一副遇到明主的表情。

"啟稟主公。"白文原想要和張曉解釋一下自己的"速度問題",但是剛想開口就被張曉的下一句話打斷了。

"不知道,文原能夠帶多少兵卒。"張曉張口就問了白文原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話其實並不好回答,因為若是回答帶少了的話,那麼自然表示自己的無能,若是像韓信那樣回答"多多益善",那實際上就是找死了。

"五千。"白文原給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數字。

白文原曾經當過一段時間低階軍官,只是後來實在受不了軍隊裡的黑暗,才憤然辭職,但是也因為這段時間的經歷的緣故,白文原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個模糊的瞭解,估計自己帶兵一萬應該不成問題。

打個折扣的話,那就是能夠帶兵五千,比較穩妥。

"那好,我就將五千新兵交給你,務必在半個月內給我訓練出模樣來。"聽到白文原的話之後,張曉果斷的說道。

聽到張曉的話之後,白文原就像沈落雁和魏徵一樣驚呆了。

真乃明主。

白文原雖然不是徹底的寒門士子,但也不過出身於落敗的小世家,這麼多年以來可謂是飽經風雨,從未受過重用,白文原最近甚至甚至生出了投靠"食人魔王"朱桀的想法。

對於張曉的招攬,白文原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幾乎當天就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因為白文原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比朱桀還要糟糕的主公了。

當白文原有些欣喜的去迎接自己的新兵之後,張曉也終於能夠喘口氣。

張曉現在手下僅僅剩下了一千人馬,但卻是最精銳的人馬。

別的不說,這一千人馬的兵器全部來自和東溟派交易,每人手上都有一根鐵槍,要知道張曉現在兵器急缺,大部分都都是,"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罷了。

這一千人馬都是由劉福,劉祿兄弟按照"軍訓"負責訓練,雖然因為時間短的緣故,和自己的"百人眾"是沒有辦法比較,但是至少已經脫離了烏合之眾的範疇。

這一千精兵才是張曉眼中的重中之重,別的兵卒都只是旁枝末節,能夠帶好了自然是好事,帶不好也無關大局。

否則,趙金通是絕沒有本事在他的位置上面呆下去的。

陸續的,伊哲,熊闊海,孟孝文,張童兒,王柯六個紛紛投靠了張曉這一方,除了伊哲做了畢泰的副手以外,其他幾個都是武將。

根據他們的情況和要求,孟孝文領兵兩千,張童兒領兵三千,王珂領兵兩千,熊闊海則是做了張曉的親衛頭領。

大隋真的快要滅亡了。

張曉之所以能夠拿出這麼多士兵供這些新來的將領指揮,是因為投靠張曉的士兵更多。

攻下洛寧縣之後,張曉也就不缺乏糧食了,因此張曉下令,凡是投靠自己的兵卒就能獲得糧食一石,以後俸祿為每月兩鬥。

當張曉公佈這個訊息後,投奔張曉的各路人馬就變得摩肩接踵,哪怕張曉提高了入伍條件,自己手下的隊伍依然壯大到了兩萬有餘的程度。

當張曉厲兵秣馬,正躍躍欲試的時候,沈落雁終於帶著楊公寶藏的藏寶圖回來了。

經過沈落雁反覆的勸說之下,楊玄感終於答應了張曉的條件,唯一的要求是張曉必須在三日之內進攻潼關,否則楊玄感就會把楊公寶藏地圖在張曉手裡的訊息傳遍天下。

張曉實際上等這個訊息已經很久了,根本沒有等上三天,直接在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三日的那一天出兵潼關。

頓時,天下大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