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這些天很忙,也很煩躁。

張曉的睡眠時間已經不過三四個小時,而練武的時間甚至比睡眠時間還要少。

因為每天要處理的政務太多了,多到張曉忙不過來的程度。

張曉甚至生出一種要將自己手全部一刀砍死的衝動。

原因很簡單,上一次張曉收錄的都是十五歲以下的少年,心靈雖然不能說是一張白紙,但的確沒有那麼多汙垢,可以讓張曉任意塗抹。但是這一次,張曉收錄的丐幫弟子五花八門,各種年齡段,上至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四五歲的孩童,應有盡有。

張曉原本需要治理的不過最多不過二百人(虎頭寨的俘虜都是有趙金通負責,張曉一點都不管),可是現在張曉現在的手下差不多已經有三千餘人。

人多了,自然問題也多了。

除非張曉再來一次直接快刀斬亂麻,將自己的這些"手下"全都一刀砍死,否則就得慢慢理順這些問題。

幸好在幾個月前,張曉在洛陽城的時候將那些乞丐頭子全部斬殺殆盡,那血淋林的一幕,現在的乞丐都還記得,"殺人立威"的效果延續到幾天。

因為那一次血淋淋的教訓,洛陽城內的乞丐自然不會不害怕,因此那些乞丐大體都還老實。

所以對於張曉的政策,還沒有多少人敢於"反抗"。

可是雖然他們很順從,但卻不代表問題就會少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吃飯問題就不是一件小事。

民以食為天,若是張曉任由自己的丐幫幫主餓死,那麼用不了多久,丐幫就會變得分崩離析。

要說錢,張曉還真是不差錢。

張曉從虎頭寨繳獲的財物大概有六萬兩紋銀左右,這個數目不少,要是換成糧食的話估計能換成二十萬擔左右。

從紙面上講,這些糧食足夠自己的部下吃上一輩子。

但是從現實上說,完全不是一回事。

首先,張曉想要成立的是幫派,而不是慈善組織,雖然自己的這些"幫眾"能夠為自己打聽情報,但是似乎也就只有這點用處了。

因為少年都被張曉上一次收走了的緣故,現在的丐幫弟子大部分都是殘疾人和老年人,素質可以說是不堪入目,除了乞討以外基本沒有什麼生活技能,一輩子估計都是乞丐的命了。

當然,讓張曉讓他們一輩子其實問題也不大,因為張曉"不差錢"。

但最要的問題是,張曉憑什麼要養著他們?張曉又不是隋煬帝楊廣,需要為天生蒼生操心。

退一步講,張曉就算腦袋缺了根弦,想要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供養他們,可是卻也辦不到可是更大的問題是,楊玄感起兵了。

楊玄感起兵和丐幫的發展看似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實際上卻有著近乎必然的聯絡。

楊玄感起兵,那麼就意味著真正的天下大亂,就意味著民不聊生,就意味著會有無數的平民淪為乞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以前,大部分貧民還能夠活得下去,楊玄感這一起兵,就意味著無數人將會斷絕了生路。

無數人斷絕了生路,就意味著會成為乞丐。

因此張曉根本不必擔心丐幫弟子的"質量",隨著兵災的進一步擴大,丐幫也會隨之擴大。

就算張曉估計的在保守,洛陽城內未來的乞丐都會在萬人以上。

更何況,張曉成立丐幫本就是想要推廣到全國各地。

張曉就算再有錢,也經不起這個花法。

不過張曉本就是讓這些乞丐自己找養活自己的法子,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張曉又不是不懂。

張曉絕不誰讓丐幫不能成為一個靠施捨的幫派。

幸好,張曉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賺錢的法子。

實際上這些日子以來,洛陽城多了一個職業——說書人,辦一張桌子給人講張曉改變過的"神鵰俠侶","三國演義"等評書。

最近,洛陽城內的偷竊案件不斷升高——捕風作影身法其實還可以做別的事情。

還要在黑暗之中,漸漸地洛陽城內成立了兩個名為"殺手公會"和"盜賊工會"的陰暗組織。

更多的東西不必細說,總之丐幫的觸角漸漸地蔓延到整個洛陽城。

但是授人與漁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手下太"愚昧"了。

別的不說,自己的這些手下之中,識字的不過十幾個罷了,還不足百分之一。

哪怕教授最簡單的東西都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而且,這些手下的素質更是一個大問題。

因為他們全部是老弱病殘,連青壯都沒有幾個。

事實上若真是青壯,張曉反而更不想要,因為四肢健全的青壯還做乞丐——那懶到什麼程度了。

最後張曉那真是矮子裡面拔大個,拼了命似的從這些老弱病殘的乞丐之中挑選出有用的"人才"。

事實上,張曉還真的成功了,老年和殘疾乞丐之中竟然有不少是"老兵"出身,還有一些是工匠以及老農。

雖然這些人大部分都幹不了活,拿不動槍,但是至少經驗還在,可以一用。

年紀在十歲以下的孩童,大部分都被張曉交給王石頭照應,不會讓他們乞討。因為張曉堅信,無論是什麼時候孩子回事未來。

當然,乞丐之所以會成為乞丐,除了沒有活路以外,有的人乾脆就是因為懶惰的緣故。

對於這樣混吃等死的人,張曉持有的態度是,開始先"教化",不行用棍棒"教化",再不行就趕出洛陽城。

這樣做,雖然有時霸道,但是卻沒有錯。

隨著張曉有條不紊的處理這些政務的時候,獨孤鳳留給張曉的陰影一點點淡去,最終只剩下模糊不清的一個影子罷了。

因此張曉已經可以再次用劍了。

可惜,因為"陰影"沒有徹底祛除的緣故,張曉劍法的威力大減,出劍的時候有些猶猶豫豫,婆婆媽媽,瞻前顧後,使不出威力。

不過無論如何,張曉至少能夠揮舞起來了。

更重要的是,張曉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心法"。

所謂心法,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神奇,例如赫赫有名的井中月心法,指的就是當把精神集中如井中之月時,身邊的一絲一動都如映入井中倒影一樣清清楚楚。也如映中之月一樣,當你把一顆小石子丟入井水時,你的精神也如井中之月一樣隨外界的動而動。

無論是花間派的"花間遊子"心法,還是補天道的"補天殺心"心法,都是高明無比,可問題是這些心法再好,也不是屬於張曉的。

每個人,因為經歷不同,性格不同,自然衍生的心法也會不同。

張曉的心法還是雛形,甚至不成體系,可是大概的核心就是一個"知"字。

張曉的心法大概就是"知道了,所以要去做,所以才能夠改進"的意思。

雖然張曉的心法還沒有徹底成為體系,但是距離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一會大約十點半的時候還有一更,不要怪我更得太慢,每天下班太晚了,然後就算再拼命的碼子也得九點以後了。另外求點打賞,求點推薦,求點收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