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日,楊玄感終於起兵了,可是這個和張曉暫時不會有什麼大關係了。

至少一個月內,張曉無法做什麼任何反應。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張曉的計劃本就是要在七月末,楊玄感實力最強悍的時候發動,現在不過是推遲了幾天罷了。

張曉之所以無法動身,是因為張曉受了很嚴重的"傷"。

這個傷不是來自張曉的身體,雖然身上被獨孤策捅了幾個窟窿,可是問題不大。

真氣本身就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張曉的一身內力已經小成,可以自動的"治癒"身體上面的傷口。

張曉受傷的不是身體,而是精神。

或者說,張曉的心理出現了陰影,抑或說是被獨孤鳳打擊到了。

儘管張曉知道獨孤鳳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天才,可是卻沒想過彼此之間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簡直不以道理計了。

若非張曉最後對獨孤鳳使出了"易水寒",那麼張曉甚至可能被打擊的連練武的勇氣都沒有了。

這並非是張曉如此不堪,而是因為心神被奪的緣故。

獨孤鳳的劍勢太強悍了,直接"斬殺"了張曉的心神,讓張曉再也生不出反抗的勇氣。

肉體上面的傷勢好辦,但是精神上面的傷口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若是張曉有屬於自己的心法,倒還好辦,可以慢慢地自行"治癒",可惜的是張曉沒有。

至於補天道心法和花間派心法只能勉強讓張曉不會徹底的喪失勇氣,失去對於練武的信心罷了,更多的就辦不到了。

並非是這兩種心法不高明,只是這兩種心法都不適合張曉。

而張曉終究不是刺客,也不是縱橫家,張曉不屬於補天道,也不屬於花間派。

張曉現在已經用不了劍,使不出影子劍法。

因為張曉想用用劍的時候,總會莫名其妙的產生一股自慚形穢的情緒,感覺自己不配使劍。

張曉已經不能用劍了,至少在抹去自己心理陰影之前是不可能用劍了。

張曉的一身本事大半都在劍上面,如此一來自己的武力自然大降。

張曉新的兵器是槍。

張曉見識了獨孤鳳的劍法之後,忽然明白一個道理,武學這東西不是看誰的有更強悍的秘籍,而是看興趣。

獨孤鳳之所以厲害,在於她能夠誠於劍。

在兵器之中,張曉最喜歡用的就是槍。

張曉之所以喜歡用槍,是因為那就話"年棍,月刀,一輩子的槍",因此張曉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槍是最厲害的武器。

雖然張曉現在不那麼想,但是用槍還是更舒服一點。

張曉身上沒有什麼厲害的槍術,只有最簡單的"基本槍法"。

但是正是基本的東西才更好。

根基不牢,修煉再好的武學也是枉然。

和武學相比,這一次張曉把自己全部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丐幫"上面。

因為張曉有一種感覺,若是不能夠消磨獨孤鳳對於自己的影響,自己的實力很難有所精進。

張曉需要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勢"或者說是"心法"來磨滅獨孤鳳對自己的影響。

說起來,有些好笑,張曉竟然對獨孤鳳起了一絲好感。

確切點說,張曉已經愛上了這個打敗自己的美女。

這不是因為張曉有受虐癖,而是因為獨孤鳳無意間用自己的劍把自己的影子刻在了張曉的心上。

張曉沒辦法對獨孤鳳恨起來,因為自己捱揍是自找的,若不是因為自己揍了獨孤策一頓,獨孤鳳也不會找上自己。

獨孤鳳不殺自己已經是很大的恩情了。

雖然張曉知道,獨孤鳳之所以放過自己,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和她的約定。

"三個月之後,再來一戰,那個時候,我要麼贏,要麼死。"張曉在獨孤鳳輕鬆地破開自己的"易水寒"之後,忽然說出了這就話。

說這話的時候,張曉不是不服氣,更不是賭氣,張曉不是那種輸不起的人。

張曉之所以說這句話,因為張曉不想就那樣死在獨孤鳳手裡。

死不可怕,但是想蟲子一樣被人碾死,還是被自己喜歡的人碾死,那真是一件殘酷的事情。

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張曉來到這個世界上也不過四個月多一點罷了,修煉武學也就是三個月左右,因此三個月的時間不少了。

可是想要贏獨孤鳳,三個月的時間卻又太短。

張曉三個月後和獨孤鳳那一戰只會有兩個結果,要麼贏,要麼死。

張曉不能忍受在被獨孤鳳擊敗一次,因此張曉只能接受這兩個結果。

可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張曉和獨孤鳳的差距太大了。

而且,張曉心中已經有了源自獨孤鳳的陰影,這個陰影不除,武功不可能有絲毫精進。

因為這個原因,張曉僅僅很小的一部分精力放在武學上面。

不是張曉不想用功練武,而是不能。

因為張曉無論怎樣修煉,只能更熟練招式,而真正的實力不可能有所精進。

若不是張曉已經使不出劍,那麼甚至連練武都不必要。

張曉把自己的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丐幫上面。

張曉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因為閒得無聊,而是為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勢",藉此磨滅源自獨孤鳳的陰影。

凡是上位者,不需修煉,自然而然就會養成一股勢。

荊軻刺秦王,為什麼會失敗,不是因為秦始皇的武功高,更不是因為荊軻的實力不強,而是因為在秦始皇的"帝王之勢"的壓迫下,荊軻十層實力都用不出一層來。

最後荊軻背水一戰,領悟出"易水寒",才有能力對秦始皇投擲出手中的匕首。

因此籌建丐幫對於張曉來說極為重要,因此自然是十二分的上心。

對於"丐幫"的組織結構,張曉早就有了草稿。

前世的餓時候,張曉因為對於金庸小說之中的"丐幫"很感興趣,查詢過丐幫到底是什麼組織。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前世真的有一個"丐幫"的存在,而且在前世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幾乎有上千年的歷史。

有了乞討的人,就會有乞討的組織,有了乞討的組織就會演變為丐幫。

丐幫是一個地域性的組織,每個地方的丐幫都不同,張曉的心很大,成立的丐幫自然不同凡響。

張曉打算按照無錫的"丐幫"作為模板,成立丐幫這個組織。

無錫的丐幫有"流門"、"矗門"兩支,"流門';包括醫、卜、星、相、地理、書、畫、棋、說書、彈詞、鐸、募化、花鼓、唱蓮化等"乞丐"所組成;"矗門"又分東行、西行兩類,江湖上有"三十門大矗,七十二小矗"之說,大抵也是一些江湖技藝和賤役苦力乞食的乞丐所組成。

或者說,張曉打算成立的已經不是"丐幫"了,而是窮人聯盟。

至於丐幫的骨幹,不是別人,實際上就是整個"武部"和"情部"。

張曉思來想去,發現江湖門派和軍隊其實是涇渭分明的兩股勢力,他們講究的東西根本不一樣。

軍隊講究的是"整體",而江湖講究的是"個人"。

因此武部和情部對於虎頭寨來說是有些多餘的,但是對於丐幫來說確實急需的重要組成部分。

情部在張小六的領導下,幾乎將洛陽城的乞丐一網打盡,雖然不成組織,但是卻都可以算是張曉的手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建立骨架之後,往裡頭"填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張曉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將丐幫的大致模子給建立了出來。

更令張曉高興的是,獨孤鳳留給自己的陰影已經因此磨滅掉了小半,最多再過半個月時間就能夠徹底磨滅掉藏在心中的陰影。

(感謝伏炎黃華,王旭19908的打賞,今天三更。等到累計四個人給我打賞的時候,我再加更一次,坦白說,每天三更對我來說有些吃力,畢竟每天還要上班,留給我的時間並不多。碼起字來非常的費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