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要找的女人可以說是一條毒蛇,一條劇毒無比的毒蛇。

大明尊教的"善母",莎芳,張曉手下最高級別的俘虜。

一般來說,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大可分為兩種,一種以事業為重,一種以愛情為重。

而這個女人無疑是後者。

這是一個狠毒的女人,她的毒性甚至不見得比綰綰要少多少。

而且,她的武功要比綰綰高得多,甚至和張曉比起來也不過相差半籌罷了。

張曉當時勝過莎芳,實際上也有些僥倖。

若非她急著要刺殺張曉,一上來就使用了自己的絕招張曉還能夠清晰的記得當時的情景。

那個時候莎芳腳踩奇步,玉逍遙在她手上靈巧得令人難以相信的畫出無數眩人眼目的光影銀牌,她以迅疾無倫的詭異手法,竟然以從不同角度趁發出十五道凌厲的勁氣,十不得不說,莎芳的玉逍遙神乎其技至此,讓張曉一時狼狽不堪。

假若莎芳的真氣可以無有窮盡,永遠保持目前的強大,那天下將沒有人能擋得住她的逍遙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要支援至她真氣枯竭的一刻,肯定非常難捱。

毫無疑問,張曉就的真氣的雄渾程度,莫說不過善母二十八拆,就算是一百二十八拆也沒有絲毫關係。

因此莎芳也就成為了張曉的俘虜。

張曉知道,莎芳是一條毒蛇,一條猛若鴆毒的毒蛇。

但是張曉不必擔心她的威脅,因為她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

正所謂無欲則剛,一個沒有慾望的人自然非常的難對付,但是反過來一個人若是充滿了慾望,那就有了無數的弱點。

而大明尊教就是莎芳的弱點。

當初莎芳之所以想要刺殺張曉,原因實際上非常簡單,那就是為了回紇,具體點來說,是為了大明尊教。

善母莎芳的身份則為回統時健俟斤最寵愛的大妃,時健對她言聽計從,故而大明尊教能夠紮根於回紇,而張曉的"乞活軍"無疑是回紇最大的威脅。

所以,莎芳才會動了刺殺張曉的心思,但是她卻預料最差的情況也不過是逃走罷了,卻萬萬沒想到竟然會被張曉俘虜。

有句話,"當兵過三年,母豬賽貂蟬。"當時張曉在鐵匠鋪裡面自我囚禁了半年有餘,見到莎芳這種絕色美人自然不會不心動,若非張曉知道自己若是在那個時候開了葷,半年的苦修都會付之東流的話,那麼張曉絕對會做出點事情來。

但是也因此,張曉沒有動殺心,反而和莎芳做了交易。

在草原之上的五大勢力之中,回紇的實力最弱,甚至和原本已經半殘的吐谷渾比起來都少有不如,若非草原上的各大勢力除了和回紇並不接壤的鐵勒以外都無暇外顧,回紇的情況會非常不妙。

再加上大明尊教參合了一腳,回紇那裡更是雪上加霜,已經陷入到了自顧不暇的地步。

若是張曉真的發動全力對付回紇,那麼回紇除了覆滅,不會有第二個下場。

只不過回紇那和鐵勒一樣的偏遠貧瘠,開發起來難度一樣的不小,對於張曉來說仿若雞肋一般,才沒有動手。

但是如今莎芳給了張曉一個藉口,那麼就是另一回事了。

莎芳之所以願意乖乖做張曉的俘虜,就是因為張曉的威脅。

那就是她若是敢逃走,那麼張曉就會發兵滅了回紇一族。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是張曉覆滅了回紇,那麼大明尊教也就會成為一群傷家之犬。

這絕對不是莎芳能夠承受的,因此她只能乖乖的留在張曉的身邊。

更何況,張曉還做了一個交易。

那就是允許大明尊教在吐谷渾人之中傳教。

當然,莎芳也必須付出張曉滿意的"報酬"。

"莎芳,好久不見了。"張曉仔細端詳著自己的女俘虜,看著她姣好的身體,心中不由升起一絲火熱。

"善母"莎芳面如滿月,體形豐腴誘人,氣質高貴,穿錦靴,戴貂領,身穿紫金百鳳衫、杏黃金錢裙,頭結百寶花髻,長裙前據拂地,後裙拖拽尺餘,雙垂紅黃帶,奇怪的是仍予人飄逸靈巧的感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沙芳見過乞活可汗。"莎芳嬌笑著回答道,然後俯首做了一個禮。

一般來說,張曉的漢人部下都會稱呼他為大帥,草原人都會稱呼自己為可汗,至於"乞活王"這個稱號實際上僅僅是一個綽號罷了,畢竟張曉一直沒有稱王。

"高築成,廣積糧,緩稱王。"乃是張曉最主要的戰略思想,至少五年之內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你的要求我已經答應了,現在該完成你的要求了。"張曉的臉上不自覺得露出一抹邪異的笑容,張曉的目光似乎能夠穿透莎芳的衣服一樣,讓她感到有些不自在。

"乞活可汗未免有些過分了,乞活可汗答應小女子做的事情還未完成一半,就急著收取報酬,未免有點太心急了吧。"莎芳不慌不忙的說道。

"機會我已經擺在你們手裡了,傳教不順利那是你的問題,我只關心我應該收取的報酬。"張曉聞言有些不以為意。

"可汗,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之所以答應我們傳教,不過是在利用大明尊教罷了。"聽完張曉的話之後,莎芳的神情似乎有些憤恨。

利用,沒錯,就是利用。

張曉可沒有達到色令智昏的程度。

張曉之所以讓大明尊教傳教,就是心懷了利用的心思。

吐谷渾雖然名義上徹底被張曉征服,但實際上張曉能夠徹底控制的只有三分之一罷了。

吐谷渾人實際上分為兩部分,吐谷渾境內的羌人一部分乃是遊牧民族,從事畜牧業。但是有的民族卻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大麥、粟、豆等作物。

毫無疑問,後者對於張曉來說是可以輕易吞併的,但是前者吞併起來卻非常麻煩。

為了減小這個麻煩,讓大明尊教的人滲透進去,用他們的教義減弱吐谷渾人的攻擊性。

這種法子並不算稀奇,中原的許多政權都用過這種法子。

雖然佛教實際上是好的法子,只是張曉沒有搭上佛教的勢力,也懶得搭。

至於張曉麾下的魔教勢力,那就更不可能了,若是把魔教的那一套傳到吐谷渾人之中,保管他們的反抗性會提升好幾

而大明尊教一直以來並無彰顯的惡行,而且其教義簡而不繁,容易吸納新血,而且和佛教教義十分相似,都是讓人刻苦忍讓。再加上張曉不遺餘力的推廣,成事的機會極大。

這實際上才是張曉和大明尊教的真正交易,至於張曉的要求只不過是捎帶的罷了。

(感謝的話就先不說了,瘋狂碼字中,這是第一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