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郡四城,加上五馬、秀水,一仗之後,東山郡治下便多出六城來,還得一位九階班遠,其餘高階十多位,道兵兩千餘, 除功德葉外,各都增長,可說大獲全勝。

呂氏老祖本名呂無傷,進龍崖城後,考慮兩日,為了家族, 終還是同意做龍陽山神, 叫呂威也歡喜, 但老祖說得不差,大羅真正定論之前,青牛觀石牛還不能棄之不顧,呂東山須再顧著,不好就來北方。

合議一番後,呂威索性自任龍崖城主,叫呂昭君帶上龍鱗城主令和一營東山道兵,押繳獲和不願降的石場苦力回家去,免得她老被商潑皮挑逗起火。

龍鱗城主令,回去後轉給呂東山。

呂氏下任承嗣者,已是明了,呂昭君便得晉九階,也已無緣。

呂東山的媳婦,只能從石山書院挑。

耳報神傳回來訊息,賢王府王氏、雲潭將軍府雲氏曉得被騙,佔不下石山書院, 各已退兵,雲氏令三位九階領若干高階人仙, 領七營道兵, 齊到賢王府本城北山城助守。

雲氏以“將軍府”為名,養道兵乃周邊之冠。

石山書院出遠門避戰的人等,假“遠遊講學”之名,也不敢草草就收場,至少半年後才敢歸來,暫時借不上力。

但待受降道兵整編完,總也要先打打看。

班遠指諸天立誓,效忠呂氏後,桃花摺扇已得歸還,待將養幾日,便要隨徵賢王府。

少了呂二小姐解悶,城裡休整時,商三兒就到處逛蕩,瞧些物事。

答應過紀紅棉,馬童氏要能晉地仙,給尋個命物。但眼下,鬼婆婆新道意尚未生,都不知哪種命物為“合適”,先漲些見識也好,實在不成,宣花大斧也捨得給。

她和阿醜的體己人呢!

老太婆拎大斧,本事高低不說,定先嚇人一跳!

第二個,就是廢地仙執扇,已買去好些玩意,只不能叫他覺新奇,未哄開懷,左右不願煉丹。

籬陽山人閉那關,不知得多久,真哄到那屁孩兒做事,便宜能佔多少算多少。

須多走走看。

龍崖城九幽通道下特產,是種通體發紫的紫竹,用處也多,蔣氏匠師叫奇珍閣買的上等料子,就是這種,已為甄藥神新制出了藥簍。

拿下產出之地,原賀家所藏兩株最難得紫竹,還有另那五城壓箱底物事,眼下多已姓呂。

可惜,與咱老商家無緣!

某一日,忽聞有人來納五馬城主人頭,換取功德葉,商三兒也便去瞧。

是位帶個男童的耄耋老者,一頭灰髮,兩隻眼皮上創痕明顯,沒有眼珠,手持竹盲杖,肩上揹負把油亮琵琶。

商三兒到時,人頭、功德葉各已交付清楚,十二三歲的男童牽著老頭,正向外走。

待問呂威,得知這位自稱石瞽叟,也是位九階,眼盲,天生有覓人的本事,聽聞哪裡有戰事,就去候著,專拿外逃的城主人頭換賞錢,名氣不小。

商三兒懷著心思,急又告退,都未察覺郡守大人嘴角的笑意。

出來,就騎上狗追人。

那男童牽著,石瞽叟走得不快,街邊就追到,商三兒叫住,問話:“老人家,風餐露宿不易,可願受我聘?”

老少二人轉過身,那男童仔細打量商三兒和老狗。

老頭空洞雙眼也對著商三兒,一會後,啞聲問:“南晉已北上?還是呂氏改主意,願聘老朽了?”

聲音顫抖,竟有些激動模樣。

商三兒方覺不對,答道:“在下商春,東山郡治下綠柳城主!”

“姓商?城主?”

石瞽叟怔一會,轉向男童:“子宜,與你同族見禮!”

男童鬆開他手臂,學大人般抱拳:“同族,商子宜有禮!”

商三兒很意外,聽是同族,不可不回禮:“同族有禮!”

石瞽叟又問:“道友這商氏,出自哪一支?”

自家族史,商三兒是真不知,略有些尷尬:“我家世代居綠柳城,別的都不曉得!”

“族譜、列祖靈牌呢?”

本不是自身的錯,但答此問時,也叫他赧顏:“聽父親說,老人本傳下的,但祖屋失火,成人遇難,族譜、靈牌全被燒盡,那一代存活下來的祖輩年尚幼,不記事,便都斷了,只記得三四輩人名。”

石瞽叟一臉失望:“那可難理清譜系!”

哪日得空,問問師父,倒也不是真理不清!

聽他不說話,盲老頭嘆口氣,再道:“道友想是不明內情,聽到我曾為商氏客卿,就來求聘。要聘我其實不難,只須一枚安穩之地的城主令,且主家不懼與南晉國為敵!”

讓商三兒驚訝不已:“城主令?”

莫說沒那玩意,已受南晉兩回大禮,還要加馬童氏因果,誰願與那大國為敵?

這回未打探清楚,追得冒失了!

石瞽叟又道:“我侍奉的主家,原是南方成武郡之主,玄鳥城商氏,快五十年前,被南晉所滅。”

因商三兒這姓氏,沉吟一會後,老叟願再多說幾句:“城破時,我隨城主等出逃,但姬氏懸賞人頭,城主說便還掉令,姬氏也定不會撤懸賞,有他在,各方追殺不休,反要連累逃出的族人,不如拿他人頭去換功德葉,給族人們使。”

“城主叫我這外姓人,取他人頭,帶去南晉領賞。但石某幼受商氏大恩,城破未死於戰中,是想拼死護城主平安,但他不願,趁周邊人不備,竟就自戕。我救之不及,只好自摳掉眼珠,割他頭去換功德葉!”

商三兒聽得背冒寒氣。

是位狠人,確實不該受咱小城的聘!

“之後這些年,也尋回外逃的商氏族人,上下不敢忘報仇,但怕姬氏打探到,便漂泊遠方,四十多年過去,聽聞南晉與蠻楚或有一戰,方回這地龍山周邊!”

“老瞎子已風燭殘年,地仙多半無望,約莫還可驅使十來年,道友既姓商,一方城主,若願指天立誓,從此與南晉姬氏為敵,勢大後還一城給玄鳥商氏,無須俸祿職位,也能效死力!”

商三兒嚇一跳,忘記面對的是個盲人,直擺手:“是我想差了,請不起老先生!”

石瞽叟不理,再誘惑:“玄鳥舊部,雖已散盡,但你同族商氏族人,有百餘存下,修為高的已七八階,還有原商氏地仙妙法、養道兵之法,點個頭,都能為你所用!”

商三兒苦笑抱拳:“不瞞老先生,我那城,與南晉已結善因,你等與他家為仇,我管不著,也幫不上忙,打擾了!”

不待他轉身,男童先重哼出聲,扯石瞽叟衣角:“石爺爺,咱們走罷!”

這就兩散。

走出去老遠,回頭偷打量,那一老一少背影,都有些蕭瑟冷感。

執扇剛進城時,假冒過同族,不想今日遇著真的。

南晉皇帝遣姬遠交好時,定已打探過自家根腳,兩番送禮,除不想綠柳幫呂氏外,或也為這事考量。

大羅金仙因果之地,既不好為敵,那就搶先交好。

紀紅棉說,南晉在圖謀東山郡,呂氏咋不聘這老瞎子?

多半怕惹禍,早留意著,南晉北上之日,呂氏便敢聘請!

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燈。

咱就防個魔患而已,別事紛擾何其多也。

城裡休整數日,呂真已整編完受降道兵,連上東山郡來的,共點出十營,全軍再度北上。

賢王府主人,“北山王”王乾自身地仙四階,這般貪戀權勢的地仙,可不多見。

但若此戰再勝,王乾也帶城主令外逃,石山書院要懸賞人頭,六百葉可遠不夠。

北山城就在賢王府最南端,北方石山書院大軍還未到,王氏眼下不用棄一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乾並非山神,北山城也沒依著龍陽峰那等雄山,但得盟友撐腰,也絲毫不懼,竟不要城隍相幫,選擇出城野戰!

呂氏、書院三位地仙,已再隱藏不住,加阿醜、酒道人、老狗,怎也是六位地仙戰力,敵王乾一個,九階人仙是十六對七,沒旁的掣肘,竟拿敵方無可奈何!

如今廢地仙也有些眼力了,戰陣初起時,騎狗升空觀戰,瞧著敵方陣中,密密麻麻道兵比己方還雄壯、眾多,共有十五營,其中著黑甲那七營,撐起的七件高階寶器,蘊藏道意之強,屠壯、趙同竟遠不能比肩!

龍陽郡收降的不說,商三兒本覺著,東山郡道兵已是訓練有素,但比起對面那些黑甲,卻又相形見絀。

半空中,只見黑甲道兵聚合結陣,時散時合,彷彿合著某種節韻,也未曾浪費丁點多餘靈氣,無比精準。響應主將號令時,數百上千人的兵陣,竟又呼吸一樣自然流暢,渾然一體,且實力足,若兩營道兵驟然合力,撐起的寶器道意必再漲一大截,威勢不在賀老鬼的法寶之下,便修為最高的書院六階地仙,遇著也只有急退的份!

王乾領著九階人仙,以及賢王府自家高階人仙統領的道兵,全只用防被敵方修為高的闖入黑甲道兵陣裡屠殺,不在別事上花功夫。

屠壯威力極強、鑽空子射去的落日箭,次次被一把虎賁刀劈成兩半!

今日又見著一奇,雙方大戰,一邊的主力竟是七營黑甲道兵,敵過己方這般多人仙地仙!

撐起的七件寶器,其主人最多只是八階人仙,別人在旁提起時,商三兒都懶得記名號的!

混戰一日,拿敵方無可奈何,己方反有個八階人仙不小心,想闖陣屠道兵,被敵軍中一根長梭穿個透心涼,九階人仙連陳婆婆繡花針在內,寶器都已受些損。

竟要算己方小敗!

那些黑甲,來自雲潭將軍府,而商三兒得的訊息,這家的道兵,共有十六營之多!

商三兒驚詫難信,息兵後,問起周邊人,董老頭道:“雲潭的道兵,自稱鐵衣衛,承自四百多年前東華國的厚土卒,你不曉得麼?”

商三兒茫然間,屠壯接話:“我在大啟國領兵時,也未見過這等好道兵!”

另那幾個也都不知,老頭兒便向他們解說:“地龍山以東,東山郡、龍陽郡、雲潭將軍府,及再往東鐘山郡、三川府等,四百多年前,原全屬一家,稱東華國,國君家姓姒,領六十餘城,國力還在今日南晉之上!厚土卒道兵之法承自某位大羅,初是姒氏私兵,憑之得立國,轉為國之重器。”

商三兒張口結舌,大羅傳承的道兵之法,自家也有,只未有多看重!

“四百六十年前,不知為何,地龍山以東萬里內連遭洪災,最重那年,連下月餘暴雨,引得夏水決堤,今南晉國地界,受千年未遇之大澇,近百城池被洪水衝破,人仙們救下的災民,無法養活,就領著越過千丘荒地、夏水河,北上東華國乞食,但東華諸城自身也遭災,實在救援不及,叫好些淪為盜賊,四方嘯聚,破城奪糧。”

“那些盜賊中,仙凡混雜,若遣軍鎮壓,濫殺必損功德,便總剿之不息,本國倒也有好些仙凡隨之從賊,惹起一大場風浪。四方皆亂,鎮壓不及,姒氏便把得用地仙、人仙冊封到各城,參與剿賊修、收亂民、防洪澇,本也不差,但十多年後,亂賊漸息,諸城卻已不聽使喚,合力以下克上。”

“龍鱗城本是東華國附屬城,但呂氏在那場亂中,晉出位地仙;龍陽賀氏原為盜賊之首,受姒氏招降後,遣駐到龍崖的;雲潭雲氏之祖是當年統領厚土卒的大將;鐘山郡、三川府,老夫曾效力的三伏韓氏,還有綠柳比周氏更早的城主家,無不如此,連著好些已敗亡之家一起,合力將姒氏亡族。”

“那場大災,叫東華滅國,南邊蒼狗姬氏卻又崛起,建下南晉國。”

“東華國都,便是今日雲氏本城厚土城,但他家承到養厚土卒之法,也遭四方忌憚!東華舊地,皆以將軍府為大敵,各與之廝殺多年,雲氏死傷極重,當年的老地仙早已隕落,如今那位,百二十年前剛得新晉,只二階修為!”

“雲潭養道兵也耗本錢,那些三階以下的,只配做輔兵,非四階不可入鐵衣衛。凡與雲氏為敵的,都曉得突襲暗算最佳,好些次遭地仙、九階人仙喬扮潛入,於鐵衣衛未結陣之前發難,得手就走,再反覆襲擾;兩百年前,還有位地仙下大力氣設下陷阱,戰場施術,一舉坑殺掉三營之數;呂家那柄龍鱗劍,鑄劍之初,原也存著些心思,因厚土卒之名,劍專帶破土之能。”

“不願再做眾矢之的,要等老祖再晉些級,雲潭已學著韜光養晦,好些年未動戰事,若非呂氏敵意明顯,與書院接地後,不會放過他家,這回多半還不願出手。”

商三兒才明白,世間還有不仗高階稱雄的本事。

董老頭說,對上雲潭將軍府道兵,以突襲暗算最佳,但呂氏偏反著來,還要與之硬拼,第二日,又列陣與敵。

各有長處,呂氏拼的是家底。

己方終歸實力在上,每日鏖戰過後,對面明顯須消耗更多物資,那王乾貪圖享樂多年,攢的財貨定沒呂氏多!

待耗盡補給,屠雲氏七營鐵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