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號,星期二。

太陽公公可能昨晚沒睡好,散發的光芒不是很明媚。

清晨,華工五山校區東湖北側的勵吾科技樓前廣場已經頗顯繁忙。

有師生來回穿梭著佈置現場,華工2012屆畢業典禮將在這裡舉行。

雖然本科階段非應屆畢業生有很大一部分在上週考試結束後離開了學校,但也看不出校園內跟平日相比有什麼不同。

三三兩兩的年輕男女走在路上,嘰嘰喳喳的交談著。

“今天參加畢業典禮的學長格外多,往年也就三千,聽說今年總共會有五六千。”

“沒事,勵吾樓前廣場旁邊空地不少,多三千人都能站下。”

“那你可能是聽少了,今年畢業學長有9000多人,很多都來了,加上我們這些湊熱鬧的,上萬人都有。”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為了溫良去的。。”

“我覺得有90%吧,畢竟畢業的學長們走出校園除參加體系工作的,絕大多數工作的最終點就是想辦法當老闆,而溫良已經是成功的老闆了。”

“哈,這麼一說也有道理,除了體系工作,其它工作都是謀生,要掙錢就得當老闆或者參與創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上週小微之戰就結束了,當時都在說博浪將迎來很複雜的博弈,然而現在也沒訊息,小橙書卻一路高歌猛進,對行業健康發展的呼籲也沒停下,可惜……今天溫良肯定不會講這些。”

“聽一個去博浪實習的學長說,上週一以後溫良就沒去過公司,不知道是不是在處理那些事情。”

“可能不是,前兩天我偶然在一個商場碰到過溫良,他還在那逛街溜達呢。”

“至今網友們都覺得博浪面臨著天大的事情,他在逛街?”

“這就是差距, 把溫良放在商業環境中就得正視他的商業身份,以博浪現有的規模, 溫良已經是網際網路新貴巨頭了。”

“……”

“確實人挺多啊, 趕快走兩步, 去佔個好點的地方圍觀吧。”

“走走走,也不知道溫良現在在哪裡。”

“……”

蘇儉側頭瞟了眼溫良, 又看看前面已經加快腳步的幾個男女:“他們怎麼就沒想過回頭看看呢?”

接著又說:“還以為你一進學校就會被校友包圍呢。”

一副有點可惜的樣子。

溫良聽得莞爾:“也就現在學期結束了,不然五山這邊的校友們一週總有個三四天能看到我,誰會花那麼多精力留意身旁的路人。”

蘇儉恍然的點著頭:“原來你這是看起來高調, 實際上低調啊。”

“沒你想得那麼複雜,大家都是普通人。”溫良解釋了一句,“就算人氣明星來學校,如果不提前搞操作, 也不會有太大關注。”

蘇儉雖然不是很懂輿論效應,但她對背後現象的本質很清晰,念頭一轉就明白了過來。

世界的本質是利益。

那些人氣明星之所以顯得到哪裡都那麼轟動, 是多方訴求的結果。

而溫良可是一手打造出了最大的中文綜合社交平臺, 對這方面的本質只會看得更明白。

念頭轉動間, 蘇儉頗為遺憾的說了句:“可惜,要是有幾個跑來要簽名的,就有意思了。”

…………

到了勵吾前, 溫良跟蘇儉分開,去報了個到。

跟特地迎了兩步的彭新一寒暄了兩句。

又一一跟校領導見禮。

負責主持典禮的張振剛副書記與溫良對了下流程。

溫良沒任何意見,表示完全依照流程, 讓他什麼時候發言他就什麼時候上去發言,發言時間要求幾分鐘就只講幾分鐘。

校方也沒擔心過溫良拿捏不住。

不說溫良在校外的成就, 就說兩個月前溫良在校體育館那次發言,就已經足夠表明溫良具備拿捏大場面的素養與底氣。

於是,簡單對了流程後, 才由彭新一提到發言主題:“溫良同學, 這次估計有上萬人參觀典禮,關於發言的主題大方向你有想法嗎?”

“還請彭校給個方向。”溫良連忙說道。

一年一屆的畢業典禮, 還會錄影留存, 這次人又超乎想象的多,溫良當然是老老實實一切聽從學校安排。

他又不需要在這種時候彰顯個性。

彭新一跟旁邊幾個校方領導對視一眼, 和氣的說:“我們的意思是, 沒有限制, 畢竟今天是畢業典禮。”

聽到這句話,溫良眉頭瞬間上挑, 他不由看了眼彭新一:“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有一點粗淺想法,還請彭校幫忙指正。”

明顯就等著溫良提出這茬的彭新一連忙做了個手勢:“請講。”

見狀,溫良腦子裡念頭轉了一圈,斟酌著說:“我想是不是可以就學研方向為主題淺談幾句。”

“很不錯!”彭新一表示了極大的贊同。

於是溫良又補充了句:“原本我準備了個發言草稿,這樣一來只是即興發揮,可能會稍微有點尖銳。”

彭新一笑著擺擺手:“我們請你上臺發言是希望你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東西,這方面你大可放心!”

聞言,溫良這才露出一臉恍然的樣子說:“原來如此,還好沒有辜負各位領導的良苦用心。”

彭新一:“……”

‘這話我信是不信啊?’

隨後,彭新一又跟溫良簡單交流了幾句。

學校的意思很明確。

兩個月前特地改變流程請溫良作為本科生代表上臺發言,學校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發言模板。

校方希望溫良能以他的見識談點不一樣的東西。

甚至這是孫寶銀婉拒當本科畢業生發言代表的原因之一。

因為無論是既定的本科畢業生發言代表,還是博士畢業生發言代表,對很多事物的認知從公眾觀點上來說,比不上溫良。

並不是說他們比溫良差很遠。

而是他們沒有獲得更廣泛範圍的認同。

溫良不同,溫良取得的商業成就在社會體系中有對應標準,被廣泛接受了。

簡單說,就是成功了放屁都是香的。

沒辦法,只要人生在世,就無法避開世俗觀念。

更簡單一點說:一根冰棒只有吃過了才知道它的具體味道。

無法否認的是:校方對溫良的信任與期待,就是因為溫良透過創立博浪發展博浪表現出了他與眾不同的能力。

與之相對比的是,前世溫良創業散夥了,哪怕溫良在校期間也獲得過不少獎勵,學習也不錯,但別說本科生發言代表,連本科畢業生發言代表都撈不到。

一句話,校方想要‘利用’溫良的身份,丟擲一些東西。

溫良敏銳的感覺到這一點,考慮到華南理工是所重點大學,於是他提出了就學研方向為主題淺談兩句。

從彭新一的態度來看,顯然是一拍即合。

……

十點,畢業典禮正式開始。

溫良在人群中找到了蘇儉,與她一同觀禮。

一切按流程走著。

主持典禮的主持典禮,王迎軍作發言與寄語,然後是本科生畢業代表發言。

是來自法學院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優秀畢業生。

主持典禮的張振剛介紹了一番他的成績,確實很厲害,獲得了這個那個獎。

發言過程基本都是模板化的。

所謂模板化就是套話較多,口號比較明確。

花團錦簇。

然後是博士畢業生代表發言。

看著那位博士學長,溫良忍不住在心中感嘆了句:‘真強者啊,都變禿了。’

然後是教師代表發言。

這一輪發言流程結束後,才是溫良作為壓軸代表發言。

主持典禮的張振剛準備了一套說辭:“現在請本科生代表,理學院數學系本科生溫良同學發言。”

慣例是停頓一下,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臺上張振剛繼續介紹:“溫良同學在校期間表現優秀,自力更生,帶領我校多位學生邊學習邊創業,創辦的博浪公司,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新面貌。”

“大家歡迎溫良同學。”

溫良:“……”

掌聲中,他忽然有點蛋疼。

前面的學生代表和教師代表的主要介紹都事關學術成就,到他這裡全是商業成就。

‘提出發言主題後,該跟校方對一下臺本的。’上臺的路上,溫良心中嘀咕著:‘不過這也是學校想看到的吧。’

站到發言臺後,溫良目光虛虛的望向臺下:“各位同學、學長、老師,大家上午好。”

幾無停頓,溫良直接無稿發言:“站到這張演講臺後,我忽然深感不安,因為我沒有任何能讓我校面上增光的成就。”

“華工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學府,它身上的每一點光輝都來源於每一個華工人對自然科學的不斷探索,絕不是商業上那些不足掛齒的東西。”

第一句話,溫良就特地的拋開了自己商業上取得的成就。

他要表達的意思也很清晰,在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光環傍身的重點大學,華工校園內不該有太濃郁的商業元素。

更不應該以此為榮。

於溫良而言,他有一些來源於後世的觀點。

比如2022年國內第二輪雙一流學科評估出爐後的一些解讀與看法。

重點大學或者說高等教育的主要用途不該是就業率、就業薪資、商業成就,哪怕普羅大眾在意這些觸手可及的利益。

作為國家每年投入海量資源建設起來的重點大學,理應重視產學研結合,科研成果以及科研地位!

而那些被普羅大眾,被每個人在意的利益,應該放在第二位,甚至應該是放到那個年代已經被多次提及的職業本科大學頭上去。

總之,溫良以符合自己心意和校方期待的方式展開了這次發言。

他目光始終虛望著臺下茫茫多的校友,面色平靜,語調平緩的說著:“我學的是數學,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愈發認為數學不是科學。”

“因為數學不可被證偽,對的它就是對的,它是一堆公理的集合,是純粹的邏輯。”

“這一度讓我出現了迷思。”

“於此,我對自己所設想的科學有了更多維的看法,我認為不應該簡單的相信當下的科學,所以我更希望能透過不斷的努力能推陳出新。”

“……”

“在華工這座學府的兩年學習,我並沒還有找到自己最合適的探索方向。”

“但我始終堅信,對自然科學的探索,一定是照亮全人類前行道路的唯一選擇。”

“……”

“衷心祝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方向,在不同的角色中,為人類每一點滴進步賦能。”

“未來具有不確定性,每一天都值得被期待。”

“謝謝大家,我是溫良。”

發言很簡短。

拋出來的思考不多不少。

掌聲比之前都熱烈,大概……是對‘金錢’的尊重吧。

此時,臺下已經有不少人在交頭接耳。

有已經畢業了的應屆畢業生,也有特地趕來圍觀的校友。

他們當然聽懂了溫良發言的重點。

於是有人提出:“溫良這是在裝犢子呢嗎?”

“不是,他現在的地位無需如此,上次體育館他就掰開來講了他的經商經驗。”

“學校的有意安排吧,可能是想借溫良的嘴告訴我們這些接受著高等教育的人,除了追求金錢,還有其它更重要的可能性。”

“而且溫良剛好商業成就非常耀眼,由他來說這些,也許更符合學校的心意,畢竟這是自己反自己。”

“聽說博浪跟學校的合作的那兩個實驗室很注重基礎研究,我還有點傾向於溫良跟學校是一拍即合。”

“你們有沒有想過,重點不是溫良怎麼說,而是我們自己怎麼想,至多至多關注一下溫良怎麼做。”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