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的引導型討論模式初見成效。

一次一次打破大家的思維定式。

過去幾天大家各有不同程度的主意貢獻。

形成了良性循環。

在這種趨勢下,不僅溫良他們這個新手團隊會越來越團結,也會在這種思維火花碰撞中互相促進、互相進步。

就挺棒。

這才是溫良期待的大學生合夥創業發展方向。

大家都有一定才華、有一定追求,在經歷過好高騖遠後拋開了不切實際的想法開始腳踏實地,在互相促進中奔向美好未來……

週六這天很快過完。

週末溫良繼續休息。

接下來幾天裡,溫良沒再全天候翹課,享受著大學學習生活以沖淡公務的‘緊張’。

‘發酵’二字也不是隨便說說。

直接落實到了產品運營方向上。

一晃就到了26號,新一週的週三,溫同學重生的第十天,農曆九月最後一天。

【小橙書·分享生活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宣傳字樣在公共網絡空間冒頭。

對利用資源有一定理解的李澤主導小橙書推廣事宜,將訊息源的擴散地主要放在了微博、知乎等流量社群平臺。

之前效仿知乎失敗,似乎很讓大家耿耿於懷,在李澤的主導下,大家一致想要薅一波知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李澤很賊的選了個具有對立效果的標題作為問答題目:

【如何看待小橙書打出‘分享生活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樣具有邏輯錯誤的標語?從分類劃分上,小橙書似乎有暗示不歡迎男性使用者?】

在沒有經過移動網際網路大爆發信息時代輿論洗禮的2011年,網民們的血壓顯然更容易被調起來。

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還沒被資訊大爆炸洗禮,現在的網民還不會把這種問答題視作男女對立。

也不一定能算是擦邊球。

畢竟有些網站、平臺、App確實就是完全面向女性使用者的。

其中還有一部分平臺是男性使用者根本沒需求的,比如……美柚。

只不過眼下也確實沒人會有意把網民的關注焦點吸引到這個層面。

只能說,阿澤好的不學,壞的學得飛快,也著實尖銳的刺激到了如今知乎那波非行業大佬的其他使用者。

以至於問題釋出只經歷了幾小時小透明狀態,就很快被頂上了首頁推薦等曝光量很大的地方,回答數量飛快增長。

“謝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花了一些時間去瞭解小橙書這個網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的確算是面向女性使用者的平臺,展示內容集中在美妝護膚、時尚穿搭等品類;

為了更詳細的瞭解,我註冊成了小橙書的使用者,需要宣告的是,本人性別男;

首先我不得不承認網站開發得很精妙,拋開了現在所有網站的臃腫通病,以極簡風格呈現,讓每個使用者都可以一目瞭然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

除了首頁展示的美妝護膚、時尚穿搭等類目,小橙書也覆蓋了其它一些中性類目,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不歡迎男性使用者;

透過我的個人經歷可以回答第二個問題,小橙書並沒有暗示不歡迎男性使用者。

但它的確更多的是面向女性使用者的。

我並不認為這是錯誤的選擇,相反,我認為這樣的網站應該更多一些,新中國都成立多少年了,女人早就頂半邊天了!

再說標語,標語這種廣告性質的東西,其實是最不講究文字邏輯的。

以上。”

這一條回答還算切實,從‘謝邀’到‘以上’很有知乎那種一貫的逼味。

其實回答本身沒帶來什麼影響。

真正讓問題熱度很高的是評論區的評論。

“不知道答主是怎麼得出的結論,男性使用者確實可以註冊,但也確實對男性使用者不友好,那些中性類目也更多的是面向女性使用者的。”

“樓上這就是抬槓了!難道只能有專門面向男性使用者的平臺?”

“哪個網站只有男性使用者?完全沒有女性使用者?”

“多的是,一些機械相關的論壇哪有女性使用者,而且現在網際網路產品中明顯是更考慮男性使用者視角!反對有面向女性使用者的平臺時,先想想自己佔有的優勢。”

“……”

這種對立論調一下就讓熱度起來了。

引發了諸多網民的關注。

恰好是晚上七八點的時間點,溫良剛好有時間在電腦前觀察事件進展。

瀏覽著這些評論中有些洶湧的對立情緒,溫良忍不住在心中咕噥:“後來男女對立這門‘生意’那麼多人做,是因為相當容易挑撥嗎?阿澤這好像無意中開啟了個潘多拉魔盒……”

思維一下發散到了後世,溫良又唸叨了幾個詞。

“傳播”

“輿論”

“網絡時代”

“或許還是我上輩子理解的觀點:網絡時代只是加速了傳播效率,我國對網絡時代輿論形勢的應對也不是慢,畢竟早在上世紀上葉就形成過完整、確切的解決方案;

只不過因為有些人在後來產生了有不同想法延伸出岔路,在追趕、發展、中庸、蟄伏等過程中權衡利弊的一再放任,以及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充分不平衡發展之間形成了矛盾,才發展成那麼複雜的輿論局面。”

念頭轉動,溫良心緒隨之放鬆:“小橙書現在的影響力沒到那地步,眼下說這些還太遙遠,反正也留了口子以後能更新模組。”

“……”

知乎這個算得上是小眾使用者的平臺都能吵起來,當下特別火熱的微博平臺自然也是吵得飛起。

很有意思的是,微博平臺吵的東西不同。

主要集中在#小橙書精緻女生生活#話題下。

“嘿,我還特地去小橙書看了看,也太大言不慚了,就幾個簡單的美妝護膚小筆記,誰不會啊!”

“就是就是,姐妹們,我們也去分享一下,教教她們什麼是精緻女生!”

“別的不說,小橙書有這麼多我喜歡的品類,還真不錯,不過我可不服那麼簡單的筆記教程!”

“小兒科罷了,誰還不是光天化日之下化妝了?!”

“就這個名字有點看不懂,還得一個字一個字拼……”

“確實,什麼破名字!”

“……”

可能更有閒心刷微博的使用者中女性佔更多數,於是輿論風向就這樣達成了李澤期待的不服氣、想一較高下的爭吵形式。

毫無疑問,小橙書在小範圍內火了。

知乎平臺透過對立情緒讓很大一部分使用者選擇了去看熱鬧,貢獻了很大部分的流量。

微博這邊就是吸引了那幫不服氣的精緻女孩。

都在吵。

忽略某些插曲,算是達成了小橙書想要推廣的最初期待。

就這第一次推廣就有網民開始好奇‘小橙書’這個名字的由來。

總之,網民朋友吵得越歡實,小橙書就會越受關注!

經歷了最初的激勵推廣期,和之後的發酵期,小橙書也終於發展到了第一個階段第一個正式部分:‘小有名氣’!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