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終於要輪到我們出場了,他娘的,多少年沒打仗了!”第六軍軍長小五叼著菸斗,看著遠處校場上正在訓練的部隊,對旁邊的曹錕感慨道。

“可不是嘛,竟看著別人立功了。”第七軍軍長曹錕也很感慨。

二人此時正在距離昆明不遠的花石山營地,校場上正在訓練的並不是中國軍隊,而是緬甸、寮國和安南人,都是不服英法殖民統治的反抗者。

第七軍下轄十七、十八師,駐守廣西和雲南,幾天前,駐守廣東的第六軍十五師,也被國防軍司令部調來雲南。

北京的命令,是讓兩個軍熟悉熱帶雨林氣候下的叢林作戰,並秘密組建南方軍區,司令員小五,副司令曹錕、瘸狼。

瘸狼的第一情報部,從去年開始,已經將情報員撒到緬甸、寮國和安南了,人撒出去,帶回來一批批不服英法殖民統治的反抗者,然後中國軍隊開始集訓他們。

小五自從1905年南下,駐紮江蘇安徽,帶兵剿匪之後,再沒有打過仗,印度那裡的戰事他沒參與,四年前跟日本人打仗,又佔領朝鮮、日本的戰爭,他雖然積極請戰,林重也沒調動他。

之後又沒戰事了。不打仗的小五,跟老婆生了五個孩子,三男二女,一家人其樂融融時候,小五有時候會想起從前。

想起凹山的山洞,鑽山溝和老毛子一場場血拼,還有更早時候的綁票殺人,也想起那些犧牲的兄弟。

有一次做夢,小五夢到自己吃馬糞,一下子醒了,當即想起張鳳來,不知道那家夥怎麼樣了,好幾年沒見了。

組建集團軍時候,小五回京開會,得知要對沙俄開戰,一個勁地央求林重,但林重讓他南下,將來率軍跟南亞的英法作戰,小五才算安靜下來。

曹錕和小五一樣,1905年南下川貴後,就是剿匪、安定地方,開始時候還有忠義軍北洋軍的區別,慢慢地都淡化了,雖然袁世凱不當總統了,北洋系的段祺瑞王世珍都得到了重用。

林重也不是故意排斥他,小五是林重的愛將,不也沒仗打嘛,幾年前因為收復臺灣,馮國璋升大將了,曹錕和小五還是上將,這回終於輪到他們了。

翌日,瘸狼來了,三人一起開會商議,幾天後,南方軍區抽調部隊,鑽進西雙版納進行拉練演習。

……

威廉二世的原名是,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多·阿爾伯特·馮·霍亨索倫,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的長孫,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子。

他出生時發生臀位生產,因此患有厄爾布氏麻痺,以致左臂萎縮。為彌補這一生理缺陷,威廉自幼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尤其擅長馬術。

威廉二世經常左手戴著手套,讓左手看起來比較修長,他也喜歡用左手倚著佩劍或柺杖,讓自己看起來體面一點。

威廉在未當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麥,但他登位後,就馬上與這位鐵血宰相發生衝突。將俾斯麥解職後,威廉二世積極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欲借殖民地擴張,為德國尋找“一個太陽下的位置”。

他公開宣稱,德國與世界的含義是一致的,世界各地都應體現德國政策,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

衝動魯莽的威廉二世,在外交上橫衝直撞,高調行事、大放厥詞、大搞軍事儲備及殖民擴張,毫不掩飾其稱霸世界的野心,很快,他憑藉自己糟糕的外交能力,把歐洲各強國得罪個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威廉二世稱霸世界的依仗,就是德國超強的國力和軍隊,總參謀長小毛奇就是威廉親自選定的軍隊領導人。

在曾經的歷史上,德軍在馬恩河會戰失敗後,小毛奇就被威廉二世解職,無數人批評他毀掉了施裡芬計劃,小毛奇自己也悔恨犯過的錯誤,1916年默默無聞地死去。

這一世,因為林重的出現,以及德軍對戰車的傑出使用,德軍在馬恩河會戰中沒有失敗,但同樣沒有實現六週打敗法國的施裡芬計劃。

在最關鍵的時刻,在最需要堅韌決心的時刻,在需要軍事天才靈感閃光的時刻,小毛奇用自己的表現證明,他終究是平凡的。

他不是他的前任總參謀長施裡芬元帥,更不是他的前前任、他的叔叔老毛奇那樣的軍事天才。

施裡芬將總參謀長的位置交給小毛奇時候,充滿了擔心,因為他認為小毛奇沒有深刻理解自己的計劃。

1906年10月,剛剛卸任沒多久的施裡芬伯爵,曾和他的繼任者小毛奇有過一次長談。

長談的內容就是施裡芬計劃,準確點說,是新任總參謀長對施裡芬計劃的理解,這次交談讓施裡芬伯爵大失所望,因為他發現小毛奇對於他的計劃理解為零。

小毛奇老是想著要用德軍士兵的生命,去硬碰法軍主力和法軍要塞區,而且還計劃一舉奪下法國首都巴黎。

這與施裡芬伯爵戰略構想相差甚遠,完全是南轅北轍的路子。

聽了小毛奇的話,施裡芬差點氣的暈厥過去,已經73歲高齡的老伯爵,不得不用力敲打桌子,對小毛奇一頓訓斥,如同一個嚴厲的老師訓斥一個不成器的學生一樣。

然後,施裡芬用手敲打桌子和黑板地圖,對小毛奇強調說:勝負的關鍵不在於巴黎,也不在於要在巴黎附近擊潰每一支法軍。

而是要在法國北部投入絕對的兵力,透過快速殲滅法軍部隊,在戰場上形成絕對優勢,並最後迫使法軍承認自己的失敗。

就是這次會面後,施裡芬伯爵說:"統帥不是被誰任命的,而是天生如此的。"

面對強勢的施裡芬伯爵,可憐的小毛奇只能和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一樣唯唯諾諾、點頭稱是。事實上,小毛奇在面對功勳卓著,聲名顯赫的施裡芬伯爵時,總有一種莫名的自卑感。

他認可施裡芬計劃,即德軍需要在右翼發動強有力的進攻,如同一把鐮刀收割麥田一樣,以機動戰和運動戰的方式,快速將法國的有生力量消滅殆盡。

但另一方面,小毛奇又認為,隨著各國之間因工業化而提升的綜合國力,單次會戰的成功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戰爭的勝利可能會進行漫長的時間,非得是把對方的國力耗盡不可才行。

與此同時,小毛奇本人又對施裡芬計劃表現出了不信任感,畢竟在東線完全採取守勢,西線集中的大部分兵力也要在右翼發動攻擊,左翼就只有一個集團軍來防禦法軍的進攻,這種近乎冒險的打法,著實是讓小毛奇深感不安。

小毛奇認為,這可能會導致法軍先一步突破德軍左翼的防禦,因為比起集結兵力去堵截右翼德軍的進攻,突破左翼德軍明顯會是法軍更為方便的選擇。

小毛奇的看法不無道理,但是,如果完全實施施裡芬計劃,這次馬恩河會戰的結果一定更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