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袁世凱已經同意了部隊整編方案,他要看看忠義軍的行動,如果林重表現的沒有一點誠意,他再去英國使館不遲。

結果當天的整編會議,林重不僅邀請己方人員參加,還在會議開始前,解開了對第四鎮第五鎮的包圍。

而且,林重邀請馮國璋、曹錕、段祺瑞、王世珍和段芝貴參加整編會議,一起商議整編計劃。

這就表現的非常有誠意了,所以,袁世凱暫時沒有回覆薩道義的抗議文書。

各國公使一直密切關注京城的局勢發展,在清帝退位詔書釋出的第二天,美國公使康格、德國公使穆默,聯袂來拜訪林重。

彼此進行了非常友好的溝通,林重還開玩笑地對兩位公使道,“看到我們一起生產的戰車,兩位先生有沒有驚喜?”

大家一起笑,德國公使穆默笑道,“據說薩道義的心臟不好,也不知道當時嚇的犯沒犯病?哈哈哈。”

德國在青島膠州灣的基地,處在英日海軍的嚴重威脅之下。而在歐洲,德國與英國也是天然的敵人,他們當然樂見中國與英國交惡。

至於更危險的敵人沙俄,如果德國與之交戰,德方更期望中國在遠東出兵牽制,既然沙俄佔據了中國那麼多領土,林重又是那麼強橫的一個人,中俄之間的戰爭遲早必然爆發。

德國內部甚至都在討論,眼看中國崛起的勢頭似乎出現了,是不是和中國也簽訂一個類似英日同盟的盟約?

因為袁世凱和英國走得近,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德國極願意鞏固與林重的友誼。

美國僅僅在東北,就有鉅額投資,而且,未來的中國,據林重說,依然採取開放的經濟政策,美國政府非常歡迎。

美德之間沒有矛盾,又與忠義軍有非常不錯的往來,因此,他們之間好像也近了幾分。

兩國公使在忠義軍營地吃了簡餐,三人又一起去拜訪袁世凱,康格和穆默都表示,兩國政府會第一時間承認*華民國,承認袁世凱的地位,這讓袁世凱非常高興。

之後的幾天,袁世凱一方面讓人研究政府內閣組成名單,一邊繼續聯絡各地督撫來京。

而林重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部隊整編上。

林重現在要的就是政權平穩過渡過來,如果*華民國成立,政府各部、各省的架子搭起來,再有人敢吱聲炸毛,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討伐。

那樣不會演變成全面內戰,大不了區域性有戰鬥而已,波及不會大。

未來幾年的政局策略,他已經有了腹稿,他只需要一點點時間,就可以讓中華民族避免曾經的二十來年的軍閥混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是那二十年的內亂,國家元氣大傷,讓日本趁虛而入,發動了侵華戰爭,導致中國陷入更深重的苦難。

所以,在部隊整編問題上,他儘量照顧到北洋的利益,讓事情順暢地推進。

11月5日,將忠義軍和北洋軍捏合到一起,中國國防軍第一次整編完畢,林重任總司令,劉老疤、段祺瑞任副總司令。

蔡鍔任總參謀長,王世珍、蔣百里任副總參謀長。

一師長郝大炮,二師長馬二,三師長王四。

四師長李東,五師長姜虎子,六師長李大壯。

七師長宋鐵柱,八師長呂晨,九師長錢恆。

十師長瘸虎,十一師長小五,十二師長張作霖。

十三師長張鳳來,十四師長馮國璋,十五師長曹錕。

十六師長段芝貴,十七師長吳鳳嶺,十八師長張永成,十九師長馮德麟。

京城衛戍司令賀剛,司令部警衛團團長徐大國。

忠義軍方面十二萬多人,北洋軍方面六萬人,忠義軍原來的旅長變師長,北洋軍的三個統制、兩個協統亦任師長。

十九個師,北洋方面有五個師長。

正常編制是一個師兩個旅,東北方面徵召民兵即可。其他的師,暫編一個旅,另一個旅的軍官都有了,但需要到駐地,改編當地軍隊,填充完成。

北洋方面的協統、標統和管帶,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袁世凱比較滿意。

各個師都是打散混編,都建立了參謀部,配屬一名副師長,一名參謀長。

林重接過蔡鍔的裝甲部隊司令,將親自主持裝甲部隊的訓練和作戰。令蔡鍔專心統籌、理順全國部隊的駐防和訓練。

蔣百里兼任即將成立的中國陸軍大學校長,瀋陽的忠義軍軍事學院保留,校長林重,副教育長李衡接任蔣百里的教育長。

王文及任部隊政宣部長,朱執信任軍法部長。

部隊整編這幾天,林重與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人聊了幾次,漸漸開啟心結,他們也都看到了林重的大狙,並親自試槍,當即感受到了威力。

正是夜視鏡的存在,成了壓倒老袁的最後一根稻草。夜幕下的大狙,優勢更大,北洋將領們都試了,這杆大槍甚至比戰車的威脅都大,所以,也沒什麼不服氣的了。

在部隊整編完畢的當天,林重講話,“當前各師主要任務,是趕到全國駐地、整編部隊,接管防區,如果有清室餘孽作亂,必須堅決殲滅。

第一個任務完成後,各個師要透過訓練和剿匪,將幾個方面的兄弟部隊,捏合到一起,形成戰鬥力。

快的話明年,慢的話後年,日本必然與我國開戰,戰場預計主要在東北。天津、山東和上海等地也可能爆發戰鬥,所以,裝甲部隊和火炮,也將優先部署在這幾處。”

整編第二天,十一師開赴江蘇,兼理安徽軍事。十二師開赴湖南,兼理江西軍事。

十三師開赴廣東,兼理廣西軍事。十四師開赴浙江,兼理福建軍事。

十五師開赴四川,兼理貴州和雲南軍事。

十六師開赴陝西,兼理山西和內蒙軍事,十七師開赴山東。

十八師開赴河南,兼理湖北軍事,十九師開赴上海。

至於遙遠的甘肅、青海、新疆、寧夏、西藏,以及外蒙等地,暫時真的顧不上了,由袁世凱派人去進行斡旋,暫時安撫。

林重又下令,一師長郝大炮率軍入關,佈防到天津附近。黑龍江軍事由八師長呂晨接管。

東北其他部隊依然駐紮東北,由副司令劉老疤率領,主要防禦朝鮮的日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