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忠義軍的安排下,榮氏兄弟和其他人一起,順利地到了通化,見到了林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重與各人一一聊天,詳細詢問情況,然後根據特長特點,將投奔的人安排到各個部門。

虞洽卿給林重來過兩次信,熱烈表達想為忠義軍做事的心情,林重便去信請他幫忙,讓他在上海幫著購買繃帶、止血粉、針線等軍需醫藥用品,以便製作戰場急救包。

但虞洽卿又額外購買了麻醉劑和美國進口的注射嗎啡,還將林重送過去的銀兩都原封不動送了回來,說是捐獻,還把其他捐獻人列了名單。

李平書、朱葆三、王一亭……這些人都是受林重上次懲罰英國領事、替國人出氣之行動感染,願意為忠義軍服務和做事的,捐獻人裡邊,也有榮氏兄弟。

虞洽卿來信中說,物品會陸續購買,這次送來的只是第一批。

“虞兄想的太周到了,居然連嗎啡都買了,兩位榮兄,多謝了,一路辛苦。”林重看了信,又看了那些藥品,對二人笑道。

“林司令,能為國家的英雄做點事,是我們的榮幸。”榮宗敬感佩說道。

林重看著這哥倆,雖然還年輕,但已經能看出不同於凡人的精明,與他們聊了一會兒上海的情況,便直言問道,“兩位榮兄是高才,是不是想來東北投資?”

見林重如此問,榮宗敬也開門見山,“林司令,不知道投資軍工生意如何?”

他這樣說,林重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其實虞洽卿來信也提到過類似的意思,林重回信告訴他,戰後的東北有無數投資機會,什麼時候他得空,可以過來面談。

資本家果然都嗅覺靈敏且大膽,林重看著二人道,“日俄戰爭的確慘烈,規模大,但持續的時間也許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長。

兩位老兄不妨從戰後著眼,戰後的東北需要各種建設,鋼鐵廠、電廠、車輛廠、西藥廠、紡織廠、糧食加工、磚瓦廠、礦場等等,都是我們需要的。”

三人聊了好一會兒,林重又宴請了他們,林重說話的語氣,儼然忠義軍能佔領整個東北,榮氏兄弟一路過來,見忠義軍果然罩得住,飯後,二人表示,考察後定會投資。

榮氏兄弟去考察投資機會,張作霖走走看看已經回來了,他最遠去了黑龍江,結果所見都是忠義軍的地盤,這可讓他震驚不已。

忠義軍本來就是東北第三大勢力,但張作霖沒想到他們的實力增長的這麼快,這樣發展下去,且不說日俄戰爭結果如何,但張作霖現在就可以確認一點,載洵回不到奉天了。

不但載洵回不到奉天,這大清的江山估計都要倒在忠義軍手裡,他一路走一路看,忠義軍將士毫不避諱他們推翻滿清的目標。

他幹“保險”生意,馮德麟是佔山為王的土匪頭子,張作霖曾經以為忠義軍也是同道,只不過買賣幹的大一些,可是考察一番後,張作霖也看到了忠義軍對民政的治理。

人家根本就不是土匪了,已經變成了整個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的官府!

張作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人,不但能力不俗,性格也極為堅韌,他曾經以為林重與他和馮德麟差不多,這次看到忠義軍全貌,他非常沮喪地看到,林重和他們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和等級上。

自己居然還處處和林重比,其實自己和劉老疤郝大炮等人比,都遜色很多,這個發現讓張作霖內心苦笑,志氣消沉。

如果載洵離開東北,他是不可能跟著入關的,他的根在東北,人離鄉賤,那麼眼下只有一條路,既然不可能是忠義軍的對手,就只能……加入他們了。

張作霖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但事實擺在這,難道等以後忠義軍佔領了整個東北,他再加入嗎?趁著現在林重還沒有到那個程度,既然自己已經看到了未來,還等什麼?

本來,張作霖的打算是,在忠義軍這裡休整一下,出去拉人馬繼續和老毛子幹,但考察回來後,張作霖找到林重,誠懇道,“司令,給我安排個職務吧,我不能總是光吃飯不幹活啊。”

林重明白張作霖的意思了,想了想道,“雨亭兄,先在參謀部蔡松坡那裡任副參謀長吧。”張作霖欣然答應。

林重下部隊一個月,所到之處,除了檢查部隊訓練備戰情況,就是和基層軍官們聊天,聊之前部隊的歷次戰鬥,總結經驗教訓,啟發大家思考。

自我完善,打一仗學一仗,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毛太祖他老人家就是這麼做的。

毛太祖沒有上過軍校,但軍事極具天分,不能拿普通人和天才比,但普通人之間可以比一比的,比如上次下部隊,林重就看到了留日軍校生,與忠義軍軍官練兵的差別。

忠義軍練兵早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程式,又因為一次次勝利,讓所有人對這套程式充滿了信心,但林重發現,張孝準、李烈鈞等人練兵,除了必須執行的忠義軍練兵的程式外,還非常強調士兵的意志力。

他們不斷強調精神意志的作用,很有點日軍的那種風格,林重也不阻撓,還很鼓勵。

與那一批十二個來人聊天過程中,林重發現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確實都有不凡之處。

比如蔣百里,後世都說蔣百里是軍事家,軍事教育家,所著《軍事常識》是中國近代軍事理論的開山之作,《國防論》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國防理論奠基之作。

蔣百里是國民政府對日作戰計劃的主要設計者,代表作《國防論》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的戰略指導依據,書中對農業國和工業國的評斷簡直一針見血。

蔣百里代替陳天華擔任軍校教育長,他自己也給學生上課,林重聽了幾節課,坦白說,像蔣百里這種人,如果按照後世大學來比,就應該畢業留校當老師。

此時的蔣百里還很年輕,還沒有著作,但在課堂上揮灑自如,課講的妙趣橫生,簡直就是天生的教師,來輪訓的軍官都喜歡聽他講課。

林重想,老兄,你就幹軍校吧,給所有的忠義軍軍官都補上軍事理論這一部分。

如果說蔣百里是天生的軍事教育家,蔡松坡就是天生的參謀長,徐錫麟曾經擔任過參謀長,而且當的也很不錯,但他需要林重告訴他怎麼去做,才能做的好,畢竟他沒打過仗,也沒念過軍校。

但蔡鍔,你告訴他擔任參謀長,不需要多費一句話,他就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而且,幹的比林重預料的要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