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喝完散夥酒,李良坐在客棧外面想了很多,雖說到最後也沒盤明白中間的道理,但他至少曉得,從王宏決定和劉二哥死磕後,大家就不再是一路人。

或許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黑白分明的,洗沙淘金就是處於灰色地帶中的行業,可千萬別主動往黑的那一面鑽,因為那裡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李良在這世道趟過一回,更知道以後的社會發展形勢,他很清楚一旦和‘黑’字沾邊是什麼後果。十年後的全國打黑風暴下,沾黑的不說全軍覆沒,但也倒了個七七八八,越往後社會環境越容不下動武的草莽,想想二十年後的社會環境,社會風貌,連社群居委會大媽都是打黑的急先鋒,好多小區門口都掛的有紅字標語,寫的是什麼?

‘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無亂打痞。’

這是拿出除四害的勁頭,從根源上就要消滅黑惡勢力的幼苗,一旦沾‘黑’能有的好?

這一點李良想的很明白,態度也很堅決,如果沒有陳蘭英和沈方成的出現,他寧願窩著靜待轉機。

聽到李良的話,王泰眼中多少有些失落,他跟王宏了這麼多年,又是老鄉,沒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他不知道王宏做的對不對,但他心裡還是希望李良能拉王宏一把,可王宏哪裡是李良拉得動的,一個人心頭的野獸被放出來,想再關回去千難萬難,李良之所以守著底線,也是怕自己日後忘乎所以有重蹈上輩子覆轍的那一天。

看著王泰的樣子,李良多少明白他的意思,可他不為所動,只是道:“王泰,有些路我註定是不會走的,雖說我們淘金也算是偏門,但做事還是得有界限。

所以,以後能別動手儘量別動手,哪怕真要動手也別下狠手,下死手。包括我讓你組建安保隊,也只是為了安全考慮,可不是用作其他目的,這些話你一定記牢。”

這番話也算是立規矩了,同時李良也是在讓自己警醒。王泰能聽明白這些話中的意味,他臉上擠出些笑容,道:“合著你不光帶我發財,還要讓我能富貴長久,你可真是我老大,命中的貴人喲。”

李良哈哈一笑,拍了拍他肩膀道:“對,就是要不光帶你發財,還要讓你守得住富貴,能安安穩穩的活在這世上風光。”

這話讓王泰心頭的陰霾去了大半,李良的真誠他感受的到,他笑呵呵的道:“成,那以後我就安心跟著你,你的話就是我的規矩。也不多說了,這次你催的這麼急,我得趕緊回去收拾下,明天一大早就走。”

時間緊,任務重,王泰也不跟李良多寒暄,收拾起行囊第二天就天南海北的去收攏他的隊伍。

王泰這邊談妥,挖金隊那邊也落實下一階段安排,李良這邊的先期工作就剩下一個於建明。對於捐建的事情,李良是有通盤考慮的,橋樑的捐建是實打實的,可到時候誰來修?難不成還要掏錢外包工程?

李良當然不會如此作想,他很清楚自己只要能帶機械進河壩,那就是天高任鳥飛,橋樑捐建是第一步,日後的捐建規模會越來越大,路橋等基建工程會越來越多,這不僅涉及到資金問題,同樣也是一個機遇,如果能拉起一支隊伍,透過一次次路橋工程的磨鍊,日後自己在建築方面也有了發展的空間。

儘管李良還不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可他知道建築行業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甚至是未來三十年內最掙錢的行業之一,一直到二十多年後,全國五百強企業的前十都有一半是搞房地產開發的建築公司,這麼大的肥肉,他既然有了起步的機會,自然是不能放過的。

可關鍵一個問題是李良不懂建築業,所以他得找一個信得過靠得住的職業經理人來幫他管理,這個人選李良是一早就挑中了,就是於建明。只要於建明願意提薪留職出來幫他,先不談建築公司,至少能拉起一個工程隊吧?然後找門路掛靠,就可以把捐建專案直接給工程隊來做,在工程隊一步步逐漸做大的過程中,李良也能一點點去瞭解這個行業,熟悉它的運作。

不過於建明是技術性人才,本身在635也是中層幹部,雖說他之前動過提薪留職的念頭,但眼下還是沒動靜,這樣的人就算對李良有親近之心,可要徹底拉攏過來,甚至讓他安心幫自己管理發展工程隊,沒有一個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是不可行的。

這件事李良琢磨了許久也沒想出個妥當的辦法,好在還有時間,也不急於一時,畢竟於建明的情況和王泰,方東陽那邊都不一樣,他手下是有人的,就說眼下在鄉村裡修房子,他真要提薪留職出來,多少會有幾個心腹願意跟著一起出來幹,核心班子他已經有了,只要攤子一鋪開,再召些村民來當建築工人,工程隊立時就能成型。

所以李良決定等等,一方面是想等二爸的房子修好後,看看於建明的本事到底如何,嘴上說的再厲害,圖上畫的再好看,終究得落實下來才算真本事。再一個,李良也想等個合適的時機再和於建明談這事。

忙忙叨叨了好些天,等李良再回到學校都已經是十月中旬,重新坐回課堂上,李良還有些不適應,學校終歸是個相對封閉單一的環境,他見天的在外頭跑,這猛一回來心頭產生的差異感很明顯,他甚至在想等河壩工地做順了,工程隊也立起來,自己這麼繼續讀書還有沒有意義?

思考的結果是李良抽了自己一耳光,他覺得自己又有點飄了,他的人生信條是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既然堅信這樣的道理,就該一步步走紮實,所以看似花團錦簇的未來眼下還只是無根浮萍罷了,要是有一天老陳頭再幫不了他,手下的人起了二心,他自己不夠強大的話,一切終歸只是泡影。

這樣一想,李良反倒有了緊迫感,特別是對之前完全入不了門的數學,物理這兩個學科拿出了攻堅的勁頭,他想的也明白,若是連一些基礎的常識性知識都搞不懂,以後連圖紙都不會看,那建築公司做大了,下面的人糊弄自己怎麼辦?

所以就算日後不以建築業為事業的主方向,也暫時不考慮未來是否去大學讀建築專業,眼下也得好好學習高中這些理科的基礎知識,還真不能在學校虛度光陰。

就這麼的,接下來一個多月,李良的生活一下規律起來,生活成了學校,王校長家,自己家三點一線,他去王校長家原本是想拜託王校長給他找補習老師,他的基礎確實太差,就說英語,哪怕花了大力氣去記憶音標,可從記憶,理解再到運用都需要時間和過程,英語課都已經教了不少新內容了,李良才背熟音標,剛進入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所以他得追進度,找老師補習自然是最簡單的方法。

可不曾想,他去王校長家一說這事,李學勤毛遂自薦的要當他的補習老師。李學勤一材料學碩士,貨真價實的高材生,居然要幫李良補習高中甚至是初中的基礎文化,搞得李良都不好意思,可李學勤一力堅持,李良還有什麼好說的?只能想著以後把提純金子,打造標準金條的活計都交給李學勤,讓他賺些技術費好了。

日子一下就變得快了起來,十月轉眼過去,深秋悄然來臨,就在李良蹲學校埋頭苦學的同時,山裡的淘金熱自然也一步步的發酵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勢頭逐漸迅猛起來,只因為水晶鋪那邊開挖了。

等進了十一月,見天的都能聽到訊息說水晶鋪哪家又出了金坑,山外收金的哪兩幫人又打了起來,王宏又和誰幹了一仗等等。

這些紛雜的訊息在山溝裡來回傳播,李良只是默默的聽著,而夾雜在這些紛亂的訊息中,有一條不起眼的資訊卻是很少人注意到,那就是方家壩在修派出所。

在此之前,由於縣上公安局人手緊張,加上方家壩距離縣上有些過遠,所以這裡只設了一個巡邏點,由大橋鎮派出所負責派人來定期巡邏,可實際上一年到頭方家壩都幾乎見不到穿警服的。

可這一回是實實在在的設立派出所,而這派出所的位置更是有點意思,居然就在來緣客棧的斜對門,那地方原本是老供銷社的房子,後來供銷社搬走後就一直空著。等進了十一月,那房子就有人來整修,整修的過程也不複雜,無非就是簡單的修葺下,再把門臉換了,前後折騰了十來天,等到十一月中旬的時候正式掛牌,鎮上人才曉得是設立了派出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本李良也沒注意到這變化,他這一個多月埋頭讀書感覺都快把自己讀傻了,可等到派出所掛牌的那天,他放學經過方家壩,看到方東陽居然跑了回來,就準備上去問兩句駕校那邊的情況,他和方東陽站在客棧門前才說了沒兩句,一個穿著警服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直接丟了幾句話給李良,把李良都整懵了,等他反應了半天後,才明白這是陳蘭英口中的先期工作落實到位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